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海安县中小学生疾病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做好我县中小学生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工作 ,掌握患病情况 ,为今后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我们于 1999年 9~ 11月份 ,对 6所学校监测点 10 16 0名中小学生进行了疾病监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及方法1.1 对象 根据不同的地理位置和经济条件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城乡中小学 6所 (海中、实小、明道、立中 墩中、孙中 ) ,全体在校学生为监测对象。1.2 方法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 1996年版《学校卫生情况年报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监测、评价。2 结果与分析2 .1 基本情况 在本次监测的中小学生中患有各种疾病和…  相似文献   

2.
江涛  李莉  金彬彬 《浙江预防医学》2008,20(3):77-77,86
网络媒体作为一个新型的传媒介体,它有实效性强、报道反应速度快、信息量大等特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网络媒体的信息监测,能够及时掌握各地公共卫生相关的媒体报道,掌握全国各地乃至全球的疾病发生、发展状况。同时通过网络媒体的发布作出相应的措施,包括健康教育、疾病预警等。本文通过建立一套疾控机构的网络媒体监测信息系统,包括信息的自动采集,自动发布等功能,应用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辅助疾病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3.
珠海口岸出入境人员疾病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目的]掌握珠海口岸各类出入境人员中疾病分布的特点,以便有针对性的开展疾病监测工作。[方法]对2004年经珠海口岸出入境的11478名出入境人员的疾病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被监测对象中存在着多种疾病,按检出率的高低排列如下:HBsAg阳性、肝功能(ALT)异常、心电图异常、血压异常、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开放性肺结核、HIV抗体阳性;不同类别人员所患疾病的种类有差异。[结论]应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卫生监管工作,加强与当地医疗部门、政府部门的合作,普及预防疾病传播的知识,提高人们的自我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4.
随着居民疾病、死亡谱的变化,慢性疾病(以下简称慢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和医药费用过度增长的重要因素。为探讨新的疾病防治模式,为卫生行政部门提供科学决策依据,于1984-1993年开展了慢病监测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按照《山东省疾病监测工作实施方案》建立市、乡、村三级信息网络系统以及出生、死亡及恶性肿瘤的常规登记报告制度。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武汉口岸90年度归国人员1093名体检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检出usR阳性1例,HBsAg阳性28例,皮肤病16例,疟原虫抗体阳性8例,x光透视异常28例,并对监测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龙口口岸出入境人员疾病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出入境人员这一特殊人群中传染病的流行情况,进一步有针对性的开展疾病的防治工作.[方法]对2004年经龙口口岸出入境的1156名出入境人员的疾病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检出疾病及指标异常者187例,占受检人数的16.18%,其中HBsAg阳性92例;ALT增高45例;心电图异常44例;肺结核3例;皮肤病2例;HIV感染1例.[结论]认真做好疾病监测工作,可有效的防止传染病的传入、传出,同时能控制传染病蔓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掌握沈阳口岸各类出境人员中疾病分布的特点,以便有针对性的开展疾病监测工作。〔方法〕对2005年经沈阳口岸出境的28117名出境人员的疾病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被监测对象中存在着多种疾病。传染病按检出率的高低排列如下:HBsAg阳性、梅毒、肺结核、HIV抗体阳性;不同类别人员所患疾病的种类有差异。〔结论〕应进一步加强对出境人员卫生监管工作,有的放矢的开展健康教育,普及预防疾病传播知识,提高人们的自我防护意识,从而达到有效地控制传染病流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宜昌是举世闻名的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和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所在地,也是湖北省第二大城市和长江中上游重要的对外开放口岸城市.随着出入境人员的增多,也增加了传染病流行和传入新传染病的隐患.为了加强对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防止传染病传播流行,同时对出入境人员身体状况做出评估,为其旅行提供健康咨询,对2004~2006年宜昌市出入境人员体检结果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20 0 1年继续在本省 10个综合疾病监测点进行了综合性疾病监测工作 ,10个监测点分别是郑州、平项山、信阳、辉县、扶沟、唐河、睢县、新安、原阳和确山县。现将主要监测结果总结如下 :1 人口学监测结果本年度全省监测总人数为 1,0 70 ,343人 ,其中男性为 5 36 ,5 90人 ,女性为 5 33,75 3人 ,男女性别比为1 0 1∶1,0岁组婴儿性别比为 1 33∶1;其中城市监测人口为 2 6 4,5 40人 ,农村监测人口为 80 5 ,80 4人 ;全省男性 0~ 14岁年龄组占总人数的 2 7 18% ,15~5 9岁年龄组占总人数的 6 4 0 4 % ,6 0岁以上年龄组人口占总人数的 8 78% ;女性 …  相似文献   

10.
1998年河南省综合疾病监测结果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1 人口学监测结果本年度全省10个综合疾病监测点监测总人数为1023092人,占全省总人数的1.15%。其中城市监测点人数为237163人,占监测总人数的23.18%,农村监测点人数为785929人,占监测总人数的76.81%。人群平均期望寿命为73.38岁,男性为71.48岁,女性为75.35岁,城市男性为69.78岁,女性为74.70岁,农村男性为71.28岁,女性为75.37岁。人群自然增长率为6.26‰。2 孕妇及新生儿监测结果该年全省10个疾病监测点共报告新生儿9971名,平均报告出生率为9.66‰,与去年报告出生率相比上升了2.17%,校正出生率为13.05‰。其中3个城市监测点报告新生儿2157…  相似文献   

11.
2006—2008年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亡漏报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Wang L  Wang LJ  Cai Y  Ma LM  Zhou MG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1,45(12):1061-1064
目的 了解全国疾病监测系统(DSPs)死亡病例报告工作的漏报情况及其漏报特征.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DSPs的161个监测点各抽取6个行政村(居委会),收集其2006-2008年常住人口资料,开展死亡病例漏报调查,覆盖人口6 422 667名,分年龄、性别和地区对漏报率进行估计,并对漏报率调整前后的死亡率进行比较.结果 全国总粗死亡漏报率为16.68% (6271/37 603),经加权调整后,漏报率为17.44%,城市略低于农村,分别为16.08%与18.14% (P <0.01);中部与西部高于东部,分别为19.27%、18.15%和15.46% (P<0.01).0~4岁儿童漏报率远高于5岁以上年龄组,分别为34.95%、16.90% (P <0.01);其中0~4岁年龄组性别差异较大,女性为39.36%,男性为31.93%.死亡率经漏报调整后,全国男性的死亡率由6.38‰调整到7.74‰,女性由4.66‰调整到5.64‰;中部地区男性死亡率调整前后分别为6.49‰与8.00‰,女性调整前后分别为4.59‰与5.73‰.0~4岁儿童死亡率男性调整前后分别为2.48‰与3.64‰,女性调整前后分别为1.98‰与3.27‰;其中,城市儿童死亡率调整前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分别为1.76‰与1.39‰,调整后儿童女性死亡率高于男性,分别为2.41‰与2.26‰.5岁以上男性死亡率经漏报调整后由6.60‰调整到7.96‰,女性由4.80‰调整到5.77‰.结论 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亡漏报率存在地区和年龄差别,0~4岁儿童的死亡漏报率存在性别差别.  相似文献   

12.
杨永芳  邵英  肖义泽 《职业与健康》2012,28(22):2694-2696
目的了解2006—2011年云南省疾病监测点居民恶性肿瘤死亡水平及其变化趋势,为恶性肿瘤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死亡率、标化死亡率等对2006—2011年云南省疾病监测点死因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11年云南省疾病监测点居民恶性肿瘤年均报告死亡率为70.80/10万,标化死亡率78.17/10万,居全死因第4位;男性高于女性,男女死亡率比为1.66;前5位恶性肿瘤死因依次是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和白血病。结论恶性肿瘤已成为云南省疾病监测点居民的主要致死疾病之一,且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应根据不同人群、不同肿瘤的特点,采取综合性的干预措施,预防或减少恶性肿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2012年青海省疾病监测点死因监测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掌握青海省2012年死因监测系统报告质量,了解本地区居民的死亡原因和死亡水平,为制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2年青海省监测点死因网络报告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2年青海省疾病监测点居民死亡率为377.05/10万,其中男性为469.31/10万、女性为283.32/10万.根本死因编码不准确率为3.10%.前5位死因为循环系统疾病(205.60/10万)、恶性肿瘤(132.35/10万)、呼吸系统疾病(78.47/10万)、伤害(31.26/10万)及消化系统疾病(24.09/10万),其中城市、农村前5位死因顺位相同,牧区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伤害、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及消化系统疾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死亡病例漏报率为9.17%、卡片填写完整率为97.66%、迟报率为7.03%、错填率为16.16%、错录率为5.62%; 2009-2011年漏报率为37.85%,校正死亡率为699.41/10万.结论 通过对各单位定期开展死亡病例的督导和查漏补报工作,掌握本地区死亡水平,并不断完善和提高监测系统工作质量,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可靠数据.  相似文献   

14.
2003年蒙洼蓄洪区鼠情监测及灭鼠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蓄洪区鼠患情况以及采取灭鼠措施防止灾区出血热发生流行。方法以夹夜法调查灾区鼠密度,取鼠血、鼠肺标本检测鼠对出血热病毒的感染率,用溴敌隆毒饵灭鼠控制鼠数量。结果蓄洪后室内外鼠密度分别为11.1%和8.9%,室外黑线姬鼠为优势种占82.4%,室内小家鼠为优势种占66.7%,室外还发现了鼠类天敌黄鼠狼和刺猬,室内鼠总感染率为0,室外鼠总感染率为31.25%,室外草垛灭鼠率为100%,室内灭鼠率为45.9%,2003年未发生出血热病例。结论2003年蓄洪区鼠密度低和鼠带毒率也低,较低的密度下难以获得较高的灭鼠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细菌性脑膜炎发病、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的变化趋势,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7-2012年在广西贵港市及所辖市、县建立起以实验室检测为基础的脑膜炎症状监测系统.对符合筛检标准的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脑脊液及血标本进行常规检查、细菌培养及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结果 共评估了2 493名病例,其中实验室确诊病例95例,临床诊断444例,可疑病例1 954例.确诊及临床诊断的细菌性脑膜炎年均发病率为2.63/10万;死亡21例,病死率为3.90%.发病年龄呈增高趋势,确诊及临床诊断病例年龄中位数为17岁.由真菌引起的感染增多,脑脊液及血培养阳性菌中新型隐球菌分别占42.55%(20/47)及16.36% (9/55);其次为猪链球菌,分别占14.89%(7/47)及7.27%(4/55)用PCR方法检出脑膜炎奈瑟菌2株、流感嗜血杆菌2株及肺炎链球菌10株.结论 细菌性脑膜炎的流行病学及病原谱发生了变化;敏感的症状监测系统加以实验室检测结果对脑膜炎的发现、防控及临床诊疗有较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总结描述了国内外基于网络的疾病监测系统,及目前我国医疗机构院内传染病、死亡病例等疾病监测报告系统存在的各种问题,指出传统的报告流程已经完全不能适应当前工作的需要。提出设计与开发"医院传染病、死因病例及其他疾病监测智能报告系统",阐明实现医院信息系统(HIS)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广东省急性传染病监测信息平台系统及深圳市疾病控制信息管理系统数据交换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2004~2005年白云区居民户碘盐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实施全民食盐加碘措施后白云区居民户食用碘盐的情况。方法2004~2005年共抽取18个监测点,每个监测点抽取32个食用加碘盐用户,共抽取576户样品,用直接滴定法测定盐碘含量。结果2005年与2004年的监测结果比较显示:非碘盐率由29.9%下降至15.6%(P<0.05);碘盐覆盖率由70.1%上升至84.4%(P<0.05);碘盐的合格率由91.6%上升至97.1%(P<0.05),均高于全国加碘盐碘含量抽查的合格率(76.0%);合格碘盐食用率由64.2%上升至81.9%(P<0.05)。结论提高碘盐合格率及食用率,确保居民食用合格加碘盐,才能科学地防治碘缺乏病。  相似文献   

18.
将流行病学基本理论和技术规范地应用到疾病监测和防控实践,是疾病监测和防控实践最基本的转化流行病学和创新。能够发现疾病监测和防控实践中的新问题,并能够以新技术解决问题,是高一个层次的转化流行病学和创新。为解决实践中的关键问题,发明新技术或促进了疾病监测和防控理论和方法的发展,则是很高层次的转化流行病学和创新。10年来,我们要求克山病病区省上报克山病监测的原始数据,以PPS方法调查克山病患病率,通过增加病例搜索改进哨点监测方法,调查非病区扩心病患病水平,这些都是对我国克山病防控实践的深刻思考后,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转化研究的理念应用于中国克山病监测的实践。  相似文献   

19.
目的及时掌握地震灾区病媒生物密度变化情况,给灾区虫媒传染病、自然疫源性疾病以及人兽共患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2008年6月13日至10月31日,在地震灾区北川县、平武县、安县和江油市的灾民安置点及其周围环境每周1次监测蚊、蝇、鼠密度。采用目测法测定蚊、蝇密度,采用鼠迹法测定鼠密度,对病媒生物防制效果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蚊虫平均密度为4.60只/人工小时,较地震前(1.26只/人工小时)上升了265.08%;鼠类平均密度为0.74处/2000m,与历史鼠密度(0.32处/2000m)相比上升了131.25%;蝇类平均密度为0.35只/m^2,较地震前(2.47只/m^2)下降了85.83%。结论地震灾区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的各项措施得到落实,清除病媒生物孳生地及开展化学防治是控制病媒生物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 对北京市海淀区2013年6月-2014年12月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了解海淀区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流行特征。方法 对2013年6月-2014年12月在两家哨点医院就诊的542例食源性疾病患者肛拭子,进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五种致泻大肠埃希氏菌以及副溶血性弧菌病原学检测。结果 细菌性食源性疾病发生主要集中在5-9月,全区肠道门诊就诊病例数和哨点医院肠道门诊就诊量峰值均出现在7、8月份,2013年检出阳性率最高在8月,为52.5%,2014年检出阳性率最高在9月,为46.2%;542例采集标本患者中,食源性疾病患者主要集中在21~30岁年龄组,占总采集件数的43.2%,总采样标本中,男女性别比为0.97∶1,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检出菌株107株,检出率为19.8%(107/542),副溶血性弧菌检出株数最多为52株,检出率为9.6%(52/542);检出沙门氏菌以肠炎沙门氏菌为主。结论 食源性疾病发生主要集中在5-9月,7、8月为发病高峰,感染患者集中在21~30岁年龄组,主要以副溶血性弧菌和沙门氏菌感染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