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三种江西产陈皮挥发油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陈有根  范崔生  黄敏 《中草药》1998,29(6):373-374
测定了3种江西产陈皮药材中挥发油的含量,用GC-MS联用技术鉴定了挥发油中96%以上的成分,并测定了各成分的相对含量。各药材挥发油均主含柠檬烯、γ-松油烯、β-月桂烯及芳樟醇等成分。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比较莱芜花椒和川椒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两种不同来源的花椒挥发油,GC-MS联用分析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结果:从莱芜花椒挥发油中鉴定了56种化合物,相对含量占其挥发油总成分的87.7%;从川椒挥发油中鉴定了52种化合物,相对含量占其挥发油总成分的89%。两种挥发油共有的主要成分为桧萜、β-月桂烯、枞萜、α-蒎烯、4-萜品醇、α-水芹烯、(+)-4-蒈烯、桉树脑、顺式-β-罗勒烯、松油烯、β-芳樟醇、松油醇、薄荷酮、α-松油醇酯、右旋大根香叶烯。结论:两种来源花椒挥发油的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的种类相似,但成分的相对含量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香砂仁壳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其化学成分,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从香砂仁壳挥发油中分离鉴定出38个成分,占总量的69.73%,主要成分是氧化石竹烯、α-荜澄茄醇、依兰油烯、佛术烯、桉叶醇等。结论:香砂仁壳挥发油主要成分是氧化石竹烯、α-荜澄茄醇、依兰油烯、佛术烯、桉叶醇等,与文献报道的砂仁果实挥发油主要成分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了灌木柴胡(Bupleurumfruticosum)挥发油的成分及其抗炎和解痉活性。经鉴定挥发油中主要成分为单萜烃类化合物,约占总挥发油的80%以上,其中α-蒎烯(41.21%)和β-蒎烯(35.89%)的含量最高。总挥发油中其它微量成分是月桂烯(3.10%)、  相似文献   

5.
麻楝叶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周静  周波  谭穗懿  苏薇薇  廖文波 《中药材》2004,27(11):815-817
目的:对麻楝叶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为开发利用麻楝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GC-MS-PC联用技术.结果:从麻楝叶挥发油中分离出78种化学组分,鉴定了其中62种,占挥发油总量的97.56%.结论:麻楝叶挥发油中主要成分为石竹烯、(王古)(王巴)烯、δ-毕澄茄烯、δ-榄香烯、α-榄香烯、γ-榄香烯等.  相似文献   

6.
糙叶败酱挥发油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糙叶敗酱Patrinfa scabra Bge.的根与根茎的挥发油前人报告证明有镇靜作用。作者对该挥发油采用了气-质联用方法,并结合快速柱层分离和经红外光谱及氢核磁共振光谱鉴定了其中5种成分,主成分为石竹烯,另有a-古芸烯、β-古芸烯,揮革烯及正十六垅。这些成分均为首次自该植物中分出并鉴定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白鲜皮挥发油成分。方法利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PME/GC/MS)联用技术对白鲜皮的挥发油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共鉴定出94种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96.82%。结论白鲜皮挥发油主要化学成分是白菖油烯(27.17%)、芳脑醇(11.97%)、反-石竹烯(8.07%)、β-马榄烯(8.04%)、(-)-(a)-古芸烯(6.04%)等。  相似文献   

8.
《中药材》2016,(5)
目的:研究高山蓍、黄花蒿、连钱草、黄花败酱、老鹳草、香薷六种长白山药用植物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GC-MS分离检测挥发油成分并应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六种药用植物的挥发油共鉴定出100种化合物,其中高山蓍检测出34种,黄花蒿检测出49种,连钱草检测出37种,黄花败酱检测出40种,老鹳草检测出46种,香薷检测出27种。2-(苯基甲气基)丙酸甲酯、2-莰醇、α-可巴烯、石竹烯、律草烯、β-可巴烯、氧化石竹烯为共有成分。其中,乙酸龙脑酯(19.88%)、3-蒈烯(16.22%)、石竹烯(15.69%)是高山蓍挥发油主要成分,β-榄香烯(9.68%)、γ-榄香烯(6.89%)、大根香叶烯D(7.30%)是黄花蒿挥发油主要成分,母菊薁(15.63%)、1(10),11-愈创二烯(5.98%)、β-可巴烯(6.47%)是连钱草挥发油主要成分,6-芹子烯-4-醇(12.34%)、石竹烯(8.29%)、β-可巴烯(15.53%)是黄花败酱挥发油主要成分,石竹烯(8.85%)、大根香叶烯D(5.79%)、1(10),4-杜松二烯(5.80%)是老鹳草挥发油主要成分,脱氢香薷酮(34.32%)、桉油精(12.69%)、2-(苯基甲氧基)丙酸甲酯(5.90%)是香薷挥发油主要成分。结论:该研究为长白山地区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刘艳清  汪洪武  蔡璇 《中成药》2014,(5):1091-1094
目的研究乌墨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与超声波萃取分别提取乌墨叶挥发油,运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其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从水蒸汽蒸馏法和超声波萃取所得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了34和37种化合物。用面积归一法测定了2种挥发油中各种成分的相对百分含有量,各占总峰面积的97.31%和98.19%。2种挥发油化学组成各有异同,其主要成分为α-蒎烯、β-杜松烯、α-古芸烯、丁香烯、α-蛇麻烯、β-芹子烯、异长叶烯-5-酮、韦得醇、1,4a-二甲基-7-异丙烯基-4,4a,5,6,7,8-六氢-萘-2-酮。结论不同提取方法所得乌墨叶挥发油化学成分存在差异,但主要成分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紫玉盘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紫玉盘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离分析其成分及相对舍量。结果与结论:共检出80个化合物,鉴定其中53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4.3%。紫玉盘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是吉马烯B、1,5,5-三甲基-6-亚甲基-环已烯、匙叶桉油烯醇、石竹烯、(-)蓝桉醇。  相似文献   

11.
金银花、连翘药对配伍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考察金银花、连翘药对配伍对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 采用气-质联用系统对金银花、连翘药材以及药对配伍中的挥发油进行分析,评价配伍对挥发油成分及含量的影响.结果 采用GC-MS对金银花、连翘药材和药对挥发油的成分进行分析比较,发现金银花挥发油中检出的香叶醇、十四烷酸甲基酯、十六烷酸乙基酯、荧蒽、9,12,15-十八碳三烯酸甲基酯、亚油酸等成分和连翘挥发油中检出的樟脑烯、α-松油烯、紫苏醇、蒎烯、棕榈醛、β-水茴香萜等成分在药对挥发油中未检出,而相对于单煎所得的挥发油,药对挥发油中新增成分有柠檬烯、异长松叶烯、十九烷等.结论 金银花、连翘药对配伍对所提挥发油的成分和含量都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安徽产菊花挥发性化学成分的表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6种栽培类型安徽产菊花(早贡菊、晚贡菊、黄药菊、滁菊、小亳菊和大亳菊)挥发油成分,为其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6种栽培类型菊花挥发油,用GC毛细管色谱柱进行分析,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GC-MS鉴定化学成分。结果:从早贡菊、晚贡菊、黄药菊、滁菊、小亳菊和大亳菊挥发油中分别检出247,226,246,182,216和122个色谱峰,分别鉴定了75,54,78,50,53和43个化合物,分别占挥发油总量的85.67%,82.80%,81.38%,73.22%,71.51%和72.87%。结论:除滁菊外,其他5种菊花中单萜含量较倍半萜高;早贡菊和晚贡菊在挥发油成分上没有差异,醋酸马鞭草醇酯为两者的主要成分,分别占挥发油总量的32.10%和37.85%;1R-樟脑是黄药菊的主要成分,其次是甜没药醇氧化物A,分别占挥发油总量的28.70%和12.58%;β-芹子烯和龙脑是滁菊的主要成分,分别占挥发油总量的17.85%和12.84%;桉叶素是小亳菊的绝对主要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21.33%;大亳菊中马鞭草烯氧化产物占挥发油总量的25.32%,菊油环酮占挥发油总量的8.26%。从整体来看,安徽产6种栽培类型菊花挥发油中共有成分为樟脑烯、龙脑、龙脑醋酯、1R-樟脑、左旋-4-萜品醇、α-松油醇、桉叶素、顺式-石竹烯、氧化石竹烯、杜松脑、β-倍半水芹烯、α-姜黄烯和β-金合欢烯等。这些结果为安徽产菊花栽培类型的确立提供了化学方面的佐证,亦为其质量评价提供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3.
山胡椒叶及果实挥发性成分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分析山胡椒不同部位的挥发性成分。方法: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SPME)从山胡椒叶及果实中提取挥发性成分,采用GC-MS联用仪结合保留指数进行鉴定。结果:山胡椒叶挥发油共鉴定出25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成分的96.51%,主要成分为D-吉玛烯(45.56%)、(+)-喇叭烯(5.76%)、石竹烯(5.75%)等;山胡椒果实挥发油共鉴定出了33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成分的99.73%,主要成分为β-顺-罗勒烯(31.90%)、可巴烯(12.75%)、α-石竹烯(8.06%)等。二者共有挥发性成分14个。结论:山胡椒叶及果实主要挥发性成分有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4.
怀菊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黄保民  王蕾 《中药材》1997,20(3):144-145
利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分析了怀菊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鉴定了45个化合物,主要成分为β-水芹烯、对聚伞花烯、菊烯酮、1,8-桉油精、冰片、桧烯及菊蓝烃,鉴定出的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86.3%。  相似文献   

15.
柠檬挥发油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柠檬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提取柠檬挥发油成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离,面积归一化法分析。结果 共分离出100余种成分,鉴别出其中40种成分,其量占挥发油总量的93.954%。结论 柠檬挥发油中主要成分为柠檬烯、β-蒎烯等。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浙产隔山香根、叶和果实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进行定性分析,按峰面积归一化法,求出各部位挥发油中化学成分的百分含量。结果:鉴定出37个化合物。隔山香根挥发油中主要成分为左旋-α-蒎烯和洋芹脑,叶挥发油中主要成分为石竹烯及其氧化物,而果实挥发油主要成分为洋芹脑和D-柠檬烯。结论:浙产隔山香根、叶、果实挥发油成分相差较大,与广西产隔山香主要成分相差较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鉴定木香挥发油中化学成分,并探讨其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的效应物质。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木香中挥发油,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挥发油中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并对挥发油及去氢木香内酯、木香烃内酯的体外抑制ADP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效应进行了评价。结果:GC-MS法分析鉴定了木香挥发油中59个成分,其主要成分为去氢木香内酯、木香烃内酯、雪松烯醇、α-榄香烯、环辛二烯、桉叶(油)醇、α-芹子烯、丁子香烯、长松叶烯、7-甲基-3,4辛二烯等,占挥发油总量的72.91%;首次发现木香挥发油及去氢木香内酯、木香烃内酯具有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活性。结论:GC-MS法分析鉴定了木香挥发油中59个组分;活性评价结果表明木香挥发油及去氢木香内酯、木香烃内酯成分具有显著的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其效应物质源于挥发油中萜内酯类及萜烯类成分。  相似文献   

18.
石菖蒲与水菖蒲挥发油的指纹图谱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方法分析了石菖蒲,水菖蒲挥发油的指纹图谱。结果表明:石菖蒲挥发油中除β-细辛醚相对含量最高外,相对含量较高的成分还有α-细辛醚,顺式甲基异丁香酚,榄香素(烯),反式甲基异丁香酚,菖蒲二烯,石竹烯,柏木烯等;水菖蒲挥发油中检出了4个主要成分:β-细辛醚,顺式甲基异丁香酚,α-细辛醚,没药醇等。研究结果认为石菖蒲,水菖蒲混淆使用缺乏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GC-MS法测定紫穗槐果实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GC-MS对紫穗槐果实中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方法:用挥发油提取器对紫穗槐果实中的挥发油进行了提取和测定。采用30m×0.25mm弹性石英毛细管柱,FID检测器,结合GC-MS,对挥发油进行了分析。结果及结论:紫穗槐果实挥发油含量是2.1%,从中分离出30个化合物,鉴定了其中的26个成分,并测定了相对含量,其主要成分为大牦牛儿烯(11.40%)、β-蒎烯(5.85%)、蒈烯-3(3.02%)、古巴烯(5.84%)、石竹烯(8.40%)、奥(4.49%)、D-伪-α雪松烯(4.53%)、1,3,3-三甲基-[2.2.1.02,6]三环已烷(13.63%)。  相似文献   

20.
 本文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系统分离、鉴定了大黄药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1,8-桉油醚、β-蒎烯、桧烯等24个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