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旋复代赭汤加味治疗化疗中消化道反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朱霞  马智勇 《河南中医》1999,19(3):11-11
恶性肿瘤的化学治疗中,消化道反应是最常见的毒副作用之一。近几年来,我们通过临床实践与观察,选用旋复代赭汤加味治疗化疗过程中这一反应,效果较为满意,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从1995年10月~1998年3月住院进行化学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8...  相似文献   

2.
旋复代赭汤防治肿瘤化疗所致呕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韩冰 《天津中医》2000,17(6):49-50
  相似文献   

3.
加味旋复代赭汤防治化疗呕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卫平  林艳翠 《光明中医》2008,23(10):1573-1573
目的:观察加味旋复代赭汤防治肿瘤化疗所致恶心呕吐反应的疗效。应用加味旋复代赭汤对54例患者进行治疗,同时设西药组为对照,对化疗药所致恶心呕吐反应的防治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对化疗所致呕吐显效率83.33%,高于对照组57.41%(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9%,与对照组81.48%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加味旋复代赭汤防治肿瘤患者化疗所致呕吐反应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旋复代赭汤防治化疗诱发呕吐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观察旋复代赭汤加味防治肿瘤化疗所致恶心呕吐反应的效果。应用旋复代赭汤加味对 5 8例患者进行治疗 ,同时设西药枢复宁为对照 ,对化疗药所致恶心呕吐反应的防治效果以及副作用进行临床研究。结果 ,治疗组对化疗所致呕吐显效率 86 .2 % ,高于对照组 6 4.8% (P<0 .0 5 )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3.1% ,与对照组 83.3%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副作用为 15 .5 % ,与对照组 6 8.5 %比较差异显著 (P<0 .0 1)。该方具有防治肿瘤患者化疗所致呕吐反应的作用 ,且毒副作用较枢复宁低。  相似文献   

5.
癌症患者化疗所致恶心呕吐反应是临床常见病症,笔者运用旋复代赭汤加味联合恩丹西酮防治,收到较好疗效,并与单用恩丹西酮治疗进行比较,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旋复代赭汤加味治疗顽固性呕吐的实验研究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旋复代赭汤加味治疗顽固性呕吐的疗效。方法 ①动物实验。用硫酸铜溶液制备家鸽呕吐模型 ,记录家鸽灌服旋复代赭汤后呕吐的频率。②临床观察。将 90例顽固性呕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46例 )与对照组 (44例 ) ,治疗组用旋复代赭汤加味 ,对照组用多潘立酮、维生素B6、甲氰咪胍 ,2个月后随访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血、尿、便、肝、肾常规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呕吐、嗳气、食后饱胀 ,食欲减退等症状消失 ,消瘦症状明显改善 (P <0 .0 1)。结论 旋复代赭汤加味在治疗顽固性呕吐方面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旋复代赭汤加减治疗肿瘤化疗的胃肠道反应31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筑元 《四川中医》1997,15(11):24-25
  相似文献   

8.
肿瘤化疗后常见不良反应是呕吐,严重影响病人进食,导致病人体质下降,恢复困难,影响疗程.自2002年以来,笔者应用旋复代赭汤加味治疗化疗后呕吐病人36例,获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旋复代赭汤加味防治化疗药诱发呕吐作用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探讨旋复代赭汤加味防治化疗药顺铂(DDP)所诱发呕吐的胃肠道机制。方法:分别观察生理盐水(NS)组,旋复代赭汤加味组(中药组)家猫在注射化疗药DDP后的不同时间段,血中及胃及十二指肠组织中5-羟色胺(5-HT),5-羟吲哚乙酸(5-HIAA)的含量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NS组静注DDP 0.5h后,血,胃,及十二指肠组织中5-HT,5-HIAA的含量均升高(P<0.05),与NS组比较,中药组血中及胃肠组织中5-HT,5-HIAA含量显著减少(P<0.01),结论:旋复代赭汤加味防治DDP所诱发呕吐的机制之一,是通过抑制胃肠道粘膜嗜 细胞5-HT分泌及释放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生化固本汤加减防治含顺铂方案化疗所致恶心呕吐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患者以生化同本汤为治疗组,同时设托烷司琼为对照组,对化疗后恶心呕吐反应的防治效果进行随机交叉对照临床研究.结果:对恶心的控制有效率生化固本汤组为82.6%,托烷司琼组为74.4%,对呕吐的控制有效率生化固本汤组为87.2%,托烷司琼组为88.4%,经分析两组对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防治效果均无统计学意义,但托烷司琼组发生不良反应26例(30.2%),生化固本汤组发生1例(1.2%),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化固本汤能有效防治含顺铂方案化疗后的恶心呕吐反应,且毒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针灸治疗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国内外临床研究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国内外针灸治疗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研究的差异及今后研究应注意的问题。方法:总结近20年来相关文献的内容,比较国内外研究在结论和临床试验方法学上的差异,并指出国内研究的存在的问题。结论:有必要严格按照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对针灸治疗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有效性进行进一步证实,同时应加强具有中医特色的辨证论治和针灸介入时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温肠汤加味治疗腹腔化疗伴发恶心呕吐35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探讨肿瘤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中医药疗法,将60例以恶心呕吐主证的大肠恶性肿瘤术后腹腔化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25例),分别以温胆汤加味和胃复安治疗。结果:两组有效率分别为65.7%、56.0%(P>0.05),治疗组对腹痛腹泻等伴随症状的疗效好于对照组;证型分析显示,温胆汤加味对痰湿型、气滞型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4.
恶心、呕吐是恶性肿瘤化疗常见的不良反应,目前临床以5-HT3拮抗剂防治为主,而中医方法在防治该症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且简便实用、不良反应小、方法多样,对近5年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和评价,以期为临床防治该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检索国内外针灸治疗妊娠性恶心呕吐的临床研究,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其选穴规律。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计算机检索范围为Pub Med(1980—2015.11)、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79—2015.11)、万方数据资源系统(1983—2015.11)、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VIP,1989—2015.11)中符合针灸或针灸结合其他疗法治疗妊娠性恶心呕吐相关文献。通过检索及梳理,得到相关文献30篇。结果:分析发现,在腧穴选择上多选取具有调理脾胃功效的特定穴,内关、足三里、中脘等是最常用腧穴;在选穴所属经脉上主要集中于任脉、手厥阴心包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在选穴所在部位上主要集中在胸腹部、下肢部以及上肢部内关穴。结论:针灸治疗妊娠性恶心呕吐选穴有着局部选穴、循经选穴、特定穴选穴、辨证选穴的特点,据此,可为针灸治疗妊娠性恶心呕吐临床选穴提供可靠的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AES)联合阿扎司琼对开颅患者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大连市中心医院择期行开颅手术的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均行开颅手术,缝合硬脑膜时给予阿扎司琼,观察组待患者清醒后行TAES,对照组在对应穴位贴电极片,但不给予电流穴位刺激。比较2组患者术后临床疗效、不同时间恶心呕吐严重程度及手术前后血浆胃动素(MTL)水平,记录2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0%(P<0.05)。术后2~24 h 2组患者恶心、呕吐评分均逐渐降低,且同一时间点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与麻醉前比较,观察组术后12 h及对照组术后12、24 h血浆MTL水平均明显升高,但观察组术后12、24 h血浆MT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24 h及对照组术后48 h血浆MTL水平均恢复至麻醉前状态(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TAES联合阿扎司琼对开颅术患者血浆MTL水平影响较小,可有效降低PONV的发生率,改善恶心、呕吐严重程度,临床疗效优于单独使用阿扎司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在应用铂类化疗药物过程中,应用王不留行籽贴敷按摩在化疗所引起的恶心、呕吐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肿瘤科使用顺铂方案进行化疗的肺癌患者200例,根据患者化疗前预防性使用止吐药物及方法,按照病区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进行研究。对照组100例患者使用常规止吐药,试验组使用常规止吐药物配合使用王不留行籽耳部贴敷按摩的方法。观察2组患者在使用化疗药物0~72 h内的恶心呕吐的完全缓解(CR)率。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24 h内的CR率分别为84%(84/100)、76%(76/100),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7);24~72 h内的CR率分别为36%(36/100)、20%(20/100),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5)。试验组与对照组24 h内呕吐的CR率分别为94%(94/100)、84(84/100),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0);王不留行籽组与对照组24~72 h内呕吐的CR率分别为84%(84/100)、52%(52/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组患者化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基本相似,均为Ⅰ~Ⅱ度,患者可耐受。结论王不留行籽耳部穴位贴敷按摩对预防肺癌患者接受铂类化疗方案过程中24~72 h内所发生的恶心呕吐具有显著的疗效,且安全性良好,价格低廉,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探讨小半夏汤防治化疗性恶心呕吐机制。方法:通过药物作用靶点数据库(TTD),Drugbank数据库和Dis Ge NET数据库收集化疗性恶心呕吐的靶点,经Uniprot数据库对靶点基因进行标准化;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数据库(TCMSP)中按口服生物利用度(OB)≥30%,类药性(DL)≥0.14条件并结合文献研究筛选出半夏、生姜的有效成分,通过Pub Chem数据库,ALOGPS2.1数据库和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收集半夏、生姜靶点并经Uniprot数据库标准化;通过DRAR-CPI数据库对重要成分6-姜酚进行分子反向对接;通过DAVID 6.8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通过Cytoscape3.2.1软件绘制关系图并进行网络拓扑参数分析;通过Image GP工具绘制GO和KEGG气泡图。结果:获得化疗性恶心呕吐148个靶点,小半夏汤27个有效成分,其中22个与化疗性恶心呕吐相关,38个防治靶点,GO分析67个生物学过程,11个细胞组分,18个分子功能,21条KEGG通路,包括环腺苷酸(c AMP)信号通路、钙离子信号通路及Rap1信号通路等。结论:基于网络药理学对化疗性恶心呕吐、小半夏汤进行分析,为探讨小半夏汤防治化疗性恶心呕吐机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的护理,减轻病人痛苦,提高化疗质量。方法: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预防性地给予止吐药、饮食指导和加强基础护理。结果:85%患者胃肠道症状轻微不影响生活和进食;消除化疗的恐惧心理,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结论:控制患者恶心呕吐的综合性措施能降低患者化疗期间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Despite recent advances in anesthesiology and postoperative care,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are common complaints. Although acupuncture techniques have received attention in anesthesiology, the ideal technique and selection of the most appropriate acupuncture points are still under debate. This study compared the efficacy of two simultaneous acupuncture points with that of a single point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following general anesthesia through a double-blin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involving 227 surgical patients undergoing general anesthesia who were randomly assigned into two groups. The first group received acupuncture by stimulation only on the PC6 point (single group), and the second group underwent concomitant stimulation of the PC6 and the L14 acupuncture points (combined group) during surgery under general anesthesia. The prevalences of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Of 115 patients in the combined group, 80 (69.6%) complained about nausea and vomiting compared with 96 (85.7%) in the single group, a significantly lower proportion (p < 0.05). Our findings favor a combination of PC6 and LI4 stimul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