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2.
3.
4.
5.
《中成药》2014,(7)
目的研究蒙古蒲公英根的化学成分。方法蒙古蒲公英根乙醇提取物依次用正己烷、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再经硅胶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离纯化,依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蒙古蒲公英根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6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对羟基苯乙酸(1),对羟基苯乙酸甲酯(2),对羟基苯乙酸乙酯(3),咖啡酸(4),咖啡酸乙酯(5),咖啡酸甲酯(6),(+)-丁香树脂酚(7),11β,13-dihydrotaraxinic acid(8),artecalin(9),11β,13-dihydrotaraxinic acidβ-glucopyranosyl ester(10),taraxinic acid(11),taraxinic acidβ-glucopyranosyl ester(12),sonchuside A(13),arsanin(14),desacetylmatricarin(15),4-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16)。结论化合物3、6、7、9、14、15、1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蒲公英注射液为菊科植物蒲公英(Taraxacum mongopi-cumHand Mazz.)经加工提取制成的灭菌水溶液,为医院自制的中草药制剂,临床使用多年,主要功能为清热解毒,消痛散结,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现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有效成分咖啡酸和绿原 相似文献
7.
8.
HPLC同时测定蒲公英中咖啡酸和绿原酸的含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蒲公英为菊科植物蒲公英T.mongolicum Hand.-Mazz、碱地蒲公英T.sinicum Kitag.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全草[1],其品种繁杂.目前药用的蒲公英来源于蒲公英属植物至少27种.蒲公英在临床上应用很广,有广谱抗菌作用,其主要抗菌成分为咖啡酸和绿原酸,不同品种不同产地蒲公英其含量差异很大,目前中国药典[2]仅用HPLC法对咖啡酸单一成分进行含量测定,而没有测定另一抗菌成分绿原酸,为此本实验采用RP-HPLC法[3]对蒲公英中的咖啡酸、绿原酸两个有效成分同时进行定量检测,从而建立一种更好的控制蒲公英药材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蒲公英提取物的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以绿原酸和咖啡酸为定量指标,建立蒲公英提取物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为蒲公英提取物制定定性鉴别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其中的绿原酸和咖啡酸含量。结果绿原酸在0.003125~0.05mg/ml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5。咖啡酸在0.003125~0.05mg/ml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9。绿原酸和咖啡酸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89%和99.65%,RSD分别为1.05%和1.34%。结论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作为控制该药品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0.
金银花有效成分标准物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文献报道的金银花主要有效成分的研究,为控制金银花药材及其提取物质量提供标准物质。方法:采用薄层法对金银花有效成分进行了鉴别,采用溶剂法及干柱法对绿原酸、异绿原酸进行了分离。结果:金银花中不含木犀草素和木犀草素-7-葡萄糖苷,或含量很低难以检出,富含绿原酸和异绿原酸,并得到两者纯品。结论:绿原酸和异绿原酸可作为控制金银花药材及其提取物的标准物质。 相似文献
11.
黄志恒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4,(22):21-22
目的:用HPLC法测定蒲公英药材中绿原酸、咖啡酸及阿魏酸含量,对不同产地蒲公英的绿原酸、咖啡酸及阿魏酸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依利特Agilent 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3%磷酸水系统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320nm,流速为1.0ml/min。结果:绿原酸、咖啡酸及阿魏酸分别在150.6~1506ng(r=0.9996),83.6~836ng(r=0.9993),4.4~44ng(r=0.9995)范围内呈良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78%(RSD为1.02%)、98.25%(RSD为2.03%)、98.24%(RSD为2.45%)。结论:HPLC法测定蒲公英中成分灵敏、准确,分离效果较好,可作为蒲公英质量标准评价提供依据,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蒙古蒲公英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蒙古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色谱法分离化学成分,波谱法鉴定其结构。结果:从蒙古蒲公英全草中分离并鉴定了44个化合物,包括16个黄酮类衍生物(1~16),15个酚酸类化合物(17~31),1个香豆素类化合物(32),2个木脂素类化合物(33~34),4个倍半萜(35~38),3个三萜类化合物(39~41),1个长链脂肪酸类化合物(42),2个甾体类化合物(43~44)。结论:其中化合物14,15,34,35为新化合物,分别命名为:isoetin-7-O-β-D-glucopyranosyl-2′-O-α-L-arabinopyranoside(14),isoetin-7-O-β-D-glucopyranosyl-2′-O-α-D-glucopyranoside(15),蒙古蒲公英素A(6,9,10-trihydroxy-benzoxanthene-1,2-dicarboxylic acid,mongolicuminA,34),蒙古蒲公英素B(11-hydroxy-2-oxo-guaia-1(10),3,5-trien-8,12-lactone,mongolicumin B,35);化合物1,3,6~13,20~22,30,31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8,23~29,32,37~42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14.
金奶花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从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中又分得4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木犀草素7-O-α-D-葡萄糖甙,木犀草素-7-O-β-D-半乳糖甙,槲皮素-3-O-β-D葡萄糖甙,金丝桃甙,均为首次从金银花中获得。 相似文献
15.
岩青兰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从岩青兰Dracocephalumrupestre地上部分的乙醇提取物中共分得6个化合物,经四谱(UV、IR、MS、NMR)及理化性质测定,分别鉴定为:北美圣草素(Ⅰ),北美圣草素-7-O-β-D-葡萄糖甙(Ⅱ),木犀草素(Ⅲ),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甙(Ⅳ),熊果酸(Ⅴ)和三十三烷(Ⅵ)。 相似文献
16.
水蜡树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目的 :研究水蜡树的化学成分。方法 :大孔吸附树脂及硅胶柱色谱法分离纯化 ,光谱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分得 7个化合物 ,鉴定了其中 6个 ,分别为木犀草素 ,木犀草素-4′-O-葡萄糖苷 ,松脂素 ,松脂素-4′-O-葡萄糖苷 ,(+ )-medioresinol,(-)-olivil。结论 :木犀草素 ,木犀草素-4′-O 葡萄糖苷 ,松脂素 ,(+)-medioresinol,(-)-olivil为该植物中首次分得。 相似文献
17.
管花蒲公英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菊科管花蒲公英属Neo-Taraxacum植物管花蒲公英Neo-Taraxacum siphonathum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ODS-C_(18)反相色谱和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以及重结晶的方法对管花蒲公英的抗氧化活性部位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测定以及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活性部位中分离并鉴定10个化合物,分别为咖啡酸(1),绿原酸(2),槲皮素(3),木犀草素(4),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5),槲皮素-3-O-α-D-呋喃阿拉伯糖苷(6),槲皮素-3-O-α-D-吡喃阿拉伯糖苷(7),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8),β-谷甾醇(9),胡萝卜苷(10).结论:该10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管花蒲公英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19.
《中成药》2017,(3)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银黄颗粒(金银花、黄芩提取物)中绿原酸、咖啡酸、木犀草苷、黄芩苷、木犀草素、芦丁的含有量。方法该药物80%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Sun Fire-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4%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39 nm。结果 6种成分在各自线性范围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94.56%~98.38%,RSD 0.49%~2.89%。14批样品中黄芩苷含有量差异较小,其他5种成分含有量差异较大。结论不同厂家银黄颗粒和金银花提取物的质量参差不齐,应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阔刺兔唇花Lagochilus platyacanthus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多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综合运用各种光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阔刺兔唇花全草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21个化合物,包括15个黄酮类化合物:芹菜素-7,4′-二甲醚(1)、刺槐素(2)、芹菜素(3)、木犀草素-7,3′,4′-三甲醚(4)、木犀草素-7,4′-二甲醚(5)、香叶木素(6)、金圣草素(7)、槲皮素-3-O-芸香糖-7-O-葡萄糖苷(8)、芦丁(9)、horridin(10)、芹菜素-6,8-二-C-葡萄糖苷(11)、异鼠李素-3-O-芸香糖苷(12)、异鼠李素-3-O-刺槐二糖苷(13)、异鼠李素-3-O-葡萄糖苷(14)、异鼠李素-3-O-芸香糖-4′-O-葡萄糖苷(15);3个木脂素类化合物:1-(4-hydroxy-3-methoxy)-phenyl-2-[4-(1,2,3-trihydroxypropyl)-2-methoxy]-phenoxy-1,3-propandiol(16)、(+)-异落叶松脂醇3-α-O-β-D-葡萄糖苷(17)、(-)-异落叶松脂醇3-α-O-β-D-葡萄糖苷(18);2个环烯醚萜类化合物:8-O-乙酰哈巴苷(19)、京尼平苷酸(20)及1个苯乙醇苷类化合物:lavandulifolioside(21)。结论 21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阔刺兔唇花植物中分离得到,除化合物1、3、9、19及20外,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兔唇花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