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速尿雾化吸入,观察其预防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 二组支气管哮喘病人在平喘治疗基础上,一组加用速尿雾化吸入与另一组进行比较,随访观察6个月.结果 速尿雾化吸入组,6个月内哮喘急性发作2例,对照组急性发作10例,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速尿雾化吸入对预防支气管哮喘有良好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速尿联合硫酸镁雾化吸入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24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0例,2组患儿同时应用抗生素、止咳化痰及支持疗法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速尿0.5~1.0 mg/kg、25%硫酸镁溶液0.1~0.3 mL/kg、生理盐水20 mL,超声雾化吸入,2~3次/d。对照组则给予速尿、硫酸镁等同量静脉滴注。2组疗程均为7 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6.67%,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儿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均<0.01)。结论:速尿联合硫酸镁雾化吸入治疗是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有效方法之一,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速尿加地塞米松治疗哮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速尿加地塞米松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佐治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 将 96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 2组。治疗组48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速尿加地塞米松,观察 2组治疗 48h后临床症状。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93.75%和 75.00%,差异有显著性(P<0. 05)。结论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速尿加地塞米松治疗哮喘可缩短病程,提高有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用速尿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夜间发作性哮喘.方法 用R-II蒸气仪将速尿40mg加入生理盐水20ml用超声雾化吸入,共有23例夜间发作性哮喘,男,9例,女,14例,年龄13-49岁;用药连续观察1周后.结果 有效20例,显效3例,总有效率100%.结论 速尿超声雾化对支气管的松驰作用可防止早发及迟发型由变应原引起的哮喘.  相似文献   

5.
用速尿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31例,48h内有效率达76.1%,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速尿、舒喘灵、异丙阿托品、丙酸倍氯米松氧化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186例婴幼儿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A、B组,A组93例为四联药组,B组93例为对照组,A组给予生理盐水5ml加速尿、舒喘灵,异丙阿托品,丙酸倍氯米松氧化雾化吸入;B组给予生理盐水5ml加α-糜蛋白酶、地塞米松、氨茶碱氧化雾化吸入。结果A组与B组对照,A组疗效优于B组(P〈0.05)。结论四联药氧化雾化治疗婴幼儿支气管哮喘疗效明显且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7.
喘息是小儿常见的呼吸系统变态反应性疾病。目前主张局部吸入治疗。国内常用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等联合雾化吸入,但由于其潜在的副作用,难以被接受。速尿针剂雾化吸入给药可使药物直接到达气道发挥止喘作用。因此,我们采用速尿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同时与庆大霉素、地...  相似文献   

8.
雾化吸入速尿治疗3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献报道[1]吸入速尿可减轻气道阻塞,改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通气功能。我院应用速尿雾化吸入治疗30例发作期支气管哮喘,取得了良好效果,并与38例雾化吸入舒喘灵的治疗效果相对照,发现两者在缓解临床症状及改善肺功能方面均无明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利用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共选取65名患有支气管哮喘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在相同基础治疗的前提下,治疗组采用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采用静脉注射地塞米松及氨茶碱治疗。结果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呼吸急促、缺氧等支气管哮喘症状基本消失,哮鸣音消失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速尿喷射雾化吸入对支气管哮喘发作期患者的疗效。方法将46例经临床确诊为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用速尿40mg加生理盐水5ml喷射雾化吸入,2 次/d。对照组16例,用生理盐水5 ml以同样方法吸入。观察两组疗效及副作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0%。对照组有效率19%,两组差异显著。治疗组部分病例出现痰液粘稠,3例血钾偏低,未见其他副作用。结论速尿喷射雾化吸入是治疗支气管哮喘发作期患者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为观察超声携氧雾化吸入蓉香正气口服液对成人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的疗效,将84例哮喘发作期轻、中度患者随机分为超声携氧雾化蓉香正气口服液治疗组(治疗组)和喘康速气雾剂治疗对照组(对照组)各42例,用药均为7d,结果显示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2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超声携氧雾化吸入蓉香正气口服液能够有效地治疗支气管哮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舒喘宁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支气管哮喘发作的疗效。方法将78例婴幼儿支气管哮喘住院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与治疗组48例均给予吸氧、氨茶碱、激素、抗感染等综合治疗,治疗组给予舒喘宁雾化吸入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80%,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支气管哮喘患儿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舒喘宁雾化吸入对改善症状和缩短病程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李艳  刘蓉  余静 《四川医学》2011,32(6):863-865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儿童哮喘急性轻度发作的疗效。方法随机将40例患儿分为两组,每组20例,观察组给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加万托林;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地塞米松加雾化万托林。观察用药前后患儿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及消失天数。结果治疗1h后两组症状体征均明显改善,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程明显缩短。结论哮喘急性发作轻度的患儿,雾化吸入支气管扩张剂的同时,加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吸入对改善症状效果显著,与加用地塞米松静脉滴注效果相似,在缩短病程方面,优于加用地塞米松静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利多卡因治疗顽固性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顽固性哮喘提供一种新方法;方法:将近年来收治入院的对常规应用茶碱类、胆碱能受体阻滞剂、β受体激动剂及皮质激素等治疗无效的所谓顽固性哮喘13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8例,对照组仍继续原方案治疗,其中包括雾化吸入:喘乐宁原液lml 爱喘乐原液lml 生理盐水2m1,每4小时一次;治疗组在原方案基础上将上述雾化次数改为每8小时一次,中间插入2%利多卡因4m1雾化吸入,每8小时一次。72小时后比较两组的临床:显效率、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按上述方案治疗后评定疗效:显效分别为23例和7例;显效率分别为33.82%和10.29%(P<0.01);总有效例数分别为38例和17例,总有效率分别为55.88%和25.00%(P<0.01);两组的临床疗效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雾化吸入利多卡因后在气道内慢性吸收,能持续发挥作用,不但能减轻气道慢性炎症,而且可抑制哮喘患者的气道高反应性,还可抑制支气管P物质激发的FEVl下降,对联合应用过多种平喘药物治疗无效的所谓顽固性哮喘具有一定的效果,且能明显减少喘乐宁、爱喘乐引起的肌颤、心悸甚至心律失常,为临床治疗顽固性哮喘提供一种新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呋塞米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2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一凡  马静 《四川医学》2010,31(6):761-763
目的评价呋塞米(速尿)吸入对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效果。方法 28例支气管哮喘发作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呋塞米、赋形剂吸入治疗,每组各14例。两组同时均接受哮喘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有效+显效)为92.86%,优于对照组(78.57%),P〈0.05。结论呋塞米吸入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有效。  相似文献   

16.
蒋在强 《河北医学》2005,11(3):260-261
目的:探讨吸速尿治疗哮喘的疗效。方法: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速尿40mg雾化吸入。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p<0.01 )。结论:雾化吸入速尿能减轻哮喘症状。  相似文献   

17.
沐舒坦氧驱动雾化吸入佐治婴儿毛细支气管炎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沐舒坦氧驱动雾化吸入与传统药物超声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婴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随机将符合毛细支气管炎诊断的386例患儿分为治疗组(200例)和对照组(186例),两组均在常规治疗(抗菌、抗病毒、使用糖皮质激素、解痉平喘)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沐舒坦(15mg/次,3次/d)氧驱动雾化吸入,对照组给予沐舒坦(15mg/次,3次/d)超声雾化吸入。结果治疗组:治愈112例(56,00%),显效63例(31.50%),无效20例(13.50%);总有效率为86.5%。对照组:痊愈58例(30.11%),显效44例(23.66%),无效51例(46.23%),总有效率为53.7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41,P<0.01。结论应用沐舒坦氧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婴儿毛细支气管炎效果满意,未出现不良反应,在临床上可作为一种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许汉强 《华夏医学》2004,17(3):332-333
目的 :评价糖皮质激素丁地去炎松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哮喘急性发作临床疗效。方法 :将 1 76例婴幼儿哮喘急性发作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 (96例 ) ,对照组 (80例 )。治疗组 :应用丁地去炎松雾化液 1 ml加注射用水 5 ml,氧驱动雾化吸入 ,1次 / 8h,2次 / d,连用 1周。对照组 :静脉应用地塞米松 0 . 2 mg· kg- 1 · d- 1 ,氨茶碱 4 mg· kg- 1 · d- 1 ,连用 1周。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控制率分别为 4 8. 9%和 2 6 . 3% ,总有效率分别为 96 . 9%和 6 2 . 5 %。组间具有显著差异性 (P<0 . 0 5 )。结论 :应用糖皮质激素丁地去炎松雾化液氧驱动雾化吸入 ,治疗婴幼儿哮喘急性发作 ,较静脉用药具有明显优越性 ,且简便易行 ,基层医院容易操作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沙丁胺醇、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76例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患儿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联合氨茶碱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给予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5d为一个疗程。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4.7%、78.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39,P〈0.05)。结论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新型钾通道开放剂NS1619对哮喘大鼠肺表面活性物质系统(PSS)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以SD大鼠为实验对象,设立对照组,用卵清蛋白(OVA)诱发方式制成SD大鼠哮喘模型。将实验哮喘模型动物随机分为哮喘组、地塞米松组、NS1619组,分别给于雾化吸入生理盐水、地塞米松、NS1619,采用电子显微镜组织化学方法对肺组织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对照组Ⅰ、Ⅱ型肺泡上皮(AT-Ⅰ、AT-Ⅱ)细胞形态正常,AT-Ⅱ细胞中板层体形态、结构、数量基本正常。哮喘组AT-Ⅰ、AT-Ⅱ细胞形态有改变,AT-Ⅱ细胞中板层体排空空泡化明显,肺泡腔内可见脱落的管髓体。NS1619组肺泡腔内可见少量脱落的管髓体,AT-Ⅰ、AT-Ⅱ细胞形态改变及AT-Ⅱ细胞中板层体排空空泡化较哮喘组轻。地塞米松组AT-Ⅰ、AT-Ⅱ细胞形态改变及AT-Ⅱ细胞中板层体排空空泡化亦较哮喘组轻。结论PSS超微结构于哮喘后出现明显异常,应用钾通道开放剂NS1619可减轻哮喘后PSS超微结构的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