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探讨心率变异时域分析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脏自主神经活动的变化,作者对25例AMI患者、27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及20例正常人的血浆去甲肾上激素、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T3,T4)进行测定,同时与心率变异性进行对比。证明AMI早期存在心脏迷走神经活性降低,交感神经活性相对占优势;交感肾上腺素能系统及甲状腺分泌全面激活。作者认为,心率变异时域分析是一种检测心脏自主神经功能较敏感、可靠的无创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心率变异频谱分析在急性心肌梗塞(AMI)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评价。对25例急性心肌梗塞、28例陈旧性心肌梗塞(OMI)及20例正常人的血浆儿茶酚胺(CA)、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及心率变异功率谱变化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AMI早期存在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损害,迷走神经活性降低,交感神经活性相对占优势;肾上腺素能系统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全面激活。作者认为,心率变异频谱分析是一种检测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心脏猝死 (SCD)是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重要死亡原因。近年来研究证实SCD与心脏的自主神经活动有关。我科从1993年 8月~ 2 0 0 0年 5月对收入院的 3 6例AMI患者进行了Holter监测 ,观察其心率变异 (HRV)。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 ①AMI组 3 6例 ,男 2 2例 ,女 14例。年龄 43~ 74(平均 5 7.5 )岁。均符合WHO( 1979)诊断标准。梗死部位 :广泛前壁 5例 ,前间壁 16例 ,下壁 13例 ,下壁、正后壁、右室壁 1例 ,下壁合并下后壁 1例。②对照组 2 2例 ,男 15例 ,女 7例 ,年龄 41~ 78(平均 5 5 .2 )岁 ,均为无器质性心…  相似文献   

4.
使用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技术连续测定25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发病初4周24小时尿儿茶酚胺含量及变化。AMI患者尿去甲肾上腺素(NE)和多巴胺含量明显升高,随病情恢复逐步下降,以发病后第一周下降幅度最大。NE含量与心率变异三项参数极低频成分、总成分和连续5分钟正常心率间期标准差均值相关(r=-0.7123、-0.615、-0.528,P<0.05);与心肌酶相关(r=0.635,P<0.05);与室早总数相关(r=0.515,P<0.05)。说明心率变异反映交感活性,尿NE水平可反映心肌坏死范围,儿茶酚胺增高有致心律失常作用。  相似文献   

5.
张文华 《山东医药》2004,44(16):67-68
近年来,我们对80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进行了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并分析其心率变异性(HRV)与病死率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手术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手术后急性心肌梗死对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分析33例手术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短程心电图R-R间期的标准差(SDNN)及变异系数(CV)参数,并与35例同期手术后无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心肌梗死组与非心肌梗死组SDNN、CV(20.32±9.71对37.17±13.63,2.60±0.95对4.63±1.82)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心肌梗死死亡组(n=13)SDNN、CV显著降低于存活组(n=20)(16.37±9.34对23.79±16.45,2.64±0.98对3.69±1.31,P<0.01)。认为手术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HRV越低,猝死率越高。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组室性心律失常的观测与正常对照组分析比较,结果提示心肌梗死组心率变异性明显低于对照组,合并心律失常者心率变异性明显低于无并发症的心肌梗死,心率变异性在预测心肌梗死后心血管事件发生方面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心率变异性(HRV)是窦性心律在一定时间内周期性改变的现象,是反映交感副交感神经张力及其平衡的重要指标。目前,HRV已成为用于测定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的一种定量方法,在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冠心病具有判断预后好坏及预报猝死等的应用前景,因而受到临床重视〔1,2〕。本文对照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与正常人HRV,旨在探讨AMI患者的HRV改变,对判断预后、指导治疗提供帮助。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AMI组:90例住院AMI患者,男性74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726±69岁,均具典型临床表现、血清酶学变化及(或)心电图动态演变。对照组:80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13例经临床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进行前瞻性的系列研究,了解AMI后心率变异性(HRV)的自然演变规律。方法 均于AMI后第1、3、7、15、90d作24h动态心电图(DCG)检查,部分患于6、12个月重复24h DCG检查,作HRV分析。结果 AMI后第1、3、7d时HRV值明显低于15d,但第1、3、7d之间HRV值无明显差异。3个月的HRV值较半个月时明显改善,3个月以后,各项指标虽有改善,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MI患随病情恢复、时间推移,HRV可逐步改善,在AMI早期恢复明显。  相似文献   

10.
急性心肌梗死心率变异性与临床背景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84例急性心肌梗死(AMI)后两周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旨在了解AMI后HRV与临床资料的关系。结果:1.HRV各项指标与年龄呈负相关,女性患者的HRV较男性低(P<0.05)。2.HRV与左室射血分数、心肌梗死部位及是否合并高血压无明显关系,但糖尿病患者时域指标中的St.georges指数较无糖尿病患者显著下降(P<0.01)。3.心室晚电位阳性者的HRV时域指标SD、St.georges指数较阴性者显著下降(P<0.05)。结论:年龄、性别、晚电位及糖尿病对HRV有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极早期及稳定期心率变异性(HRV)、心肌酶与心功能的量化关系.方法 选取发病24 h内AMI患者30例,化验心肌酶谱测定肌酸激酶(CPK)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发病48 h内及两周各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测HRV各指标值.两周时行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稳定期HRV各指标均与LVEF呈正相关,NN间期标准差(SDNN)、NN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相邻NN间期差值超过50 ms的心搏数占NN间期总心搏数的百分比 (PNN50)、全程NN间期之差的平方根(RMSSD)、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的r值分别为 0.77、0.80、0.56、0.56、0.66、0.59(P均<0.05); HRV指标SDNN、SDANN、LF其恢复程度与LVEF呈正相关(P<0.05);而极早期HRV与LVEF无相关性.CPK、CK-MB与LVEF呈明显负相关.稳定期与极早期比较HRV时域指标SDNN、SDANN明显恢复(P<0.01).结论 AMI患者稳定期的HRV及两周内HRV恢复程度可反映心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12.
朱军  赵正辉  王跃民  王汉民  陈威 《心脏杂志》2001,13(4):288-289,292
目的 :观察心透患者血浆儿茶酚胺水平与心率变异性 ,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测定慢性肾衰血透患者血浆儿茶酚胺水平及记录 2 4h动态心电图 ,分析其心率变异性。结果 :慢性肾衰血液透析患者血浆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分别为 P <0 .0 1和 P≤ 0 .0 5 ) ;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 SDNN,SDANN ,SDNNindex及 r MSSD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P<0 .0 1) ;血浆多巴胺水平与 HRV呈明显的负相关 (SDNN:r=- 0 .45 ,P≤ 0 .0 1;SDANN:r=- 0 .43,P≤ 0 .0 1;SDNN index:r=- 0 .5 1,P<0 .0 1;r MSSD:r=- 0 .49,P<0 .0 1) ,血浆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亦呈类似的相关性。结论 :尿毒症心脏交感神经病变以血浆儿茶酚胺水平升高和心率变异性降低为特点 ,提示交感神经作用代偿性增强  相似文献   

13.
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心率震荡和心率变异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恢复期患者心率震荡(HRT)和心率变异性(HRV)时域指标进行分析,探讨其变化机制和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AMI恢复期患者43例(A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5例(B组)和无器质性心脏病38例(C组)作为对照。所有病例均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果A组震荡初始(TO)(0.38±1.62%)与B组(1.48±2.08%)、C组(2.40±2.62%)相比,A组明显升高,P<0.0001、0.002;A组SDNN、TI较其它两组明显降低,P<0.0001;PNN50、rMSSDA组与C组相比;A组下降明显,P<0.0001、0.01;与B组相比A组虽有所下降,但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MI恢复期的患者HRT现象明显变钝,甚至这种反应消失,说明HRT对预测心肌梗死患者的危险性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HRV指标尤其是SDNN、TI显著降低,表明HRV下降与心肌梗死有关,HRT可以弥补HRV对预后评估的不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心绞痛与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探讨心绞痛及心肌梗死 (MI)患者的自主神经活动特点。方法 :对 30例健康者 ,2 5例心绞痛 ,2 0例陈旧性心肌梗死 (OMI) ,30例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的心率变异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 :心绞痛以及 MI患者的心率变异性明显低于正常人 ,AMI者低于心绞痛以及 OMI患者。结论 :冠心病患者的自主神经活动受损 ,AMI患者更加明显 ,其迷走神经张力降低 ,而交感神经紧张性相对增强 ,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性增加。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特点进行探讨与分析,以为临床有效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抽取我院在2011年9月到2014年2月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60例,将其设为分析组,选取同期来我院实施健康体验的人员60例,并将其设为对照组,运用动态心电图对所有受试者的HRMAX(最大心率)、HRMIN(最小心率)以及HRAVG(24h平均心率)进行检测。结果在HRMIN、HRMAX和HRAVG上,分析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SDNN、SDANN、SDNNindex、rMSSD和PNN50上,分析组要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LF、HF和LF/HF上,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预测心肌梗死患者危险因素上,心率变异性指标有着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但要注重结合心率变异和已知危险因素(如左室射血分数、左室晚电位和复杂性心律失常)等来实施综合评价,最终使高危预测的特异性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6.
稳心颗粒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将87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治疗患者随机分为2组:稳心颗粒加常规AMI治疗组(治疗组)58例,常规AMI对照组29例。治疗前进行HRV测定,2组间比较各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治疗1个疗程(28日)后再次进行HRV测定。结果(1)治疗组治疗后止常R-R间期标准差(SDNN)、24h 5min平均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ANN)、24h 5min平均正常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数(SDNNIDX)、24h正常相邻R-R间期之差大于50ms的心搏数所占百分比(PNN50)、低频成分(LF)、高频成分(HF)、总功率谱(TP)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均〈0.01),LF/HF显著降低(P〈0.01)。(2)对照组治疗后SDANN、PNN50、LF、HF、TP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均〈0.05),LF/HF显著降低(P〈0.05)。(3)治疗后稳心颗粒组与对照组比较SDANN、RMSSD、PNN50、LF、MF、HF、TP均显著升高(P均〈0.05),LF/HF显著降低(P〈0.05)。结论(1)常规AMI治疗(静脉溶栓、硝酸酯类及抗凝治疗),提高AMI患者的HRV;(2)稳心颗粒加常规AMI治疗在改善AMI患者HRV更显著,且能改善自主神经平衡性,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心率变异性 (HRV)作为 1种检测自主神经活性的无创方法 ,日益受到关注 ,它在评价心血管疾病患者预后尤其是心性猝死方面有着重要意义。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本文正常对照组 (A组 ) 6 0例 ,系我院 1999年健康查体者。经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心电图、X胸片及检验科生化、部分心脏B超检查 ,排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其他系统严重疾病患者 ;男 34例、女 2 6例 ,平均年龄 (5 9.9± 7.5 2 )岁。单纯心绞痛组 (B组 ) 5 0例 ,入选标准 :①有典型心绞痛症状 ;②冠脉造影阳性 ;③无MI病史 ;男 32例、女 18例 ,平均年龄 (6 2 .5± 8.4 4 …  相似文献   

18.
1 资料与方法选取 1 999年来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 (AMI) 4 8例 ,男 38例 ,女 1 0例 ,年龄 41~ 84(59 6± 1 2 3)岁。诊断按WHO诊断AMI的标准 ,全部病例均在发病后 1W内行 2 4h动态心电图 (DCG)检查 ,除外二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及心房颤动。对照组 39例 ,男 32例 ,女7例 ,年龄 44~ 78(58 2± 8 7)岁 ,排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其它重要脏器疾病。2组病例的年龄无显著性差异 ,所有病例在行DCG检查期间均未服用 β受体阻滞剂等影响心率的药物。采用美国Rozin型 3通道DCG分析系统 ,总分析时间不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方法 应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测36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和30例正常人HRV的各项时域指标:总体标准差(SDNN)、均值标准差(SDANN)、标准差均值(SDNN IDX)、差值均方的平方根(rMSSD)和差值>50ms的百分比(PNN50)。结果 AMI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SDNN、SDANN、SDNN IDX、rMSSD均显著降低(P<0.01)和PNN50明显降低(P<0.05)。结论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自主神经明显受损,迷走神经与交感神经平衡失调。且与AMI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20.
倍他乐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倍他乐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的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符合该研究入选标准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8例,其中未使用倍他乐克者19例为对照组,使用倍他乐克1周以上者24例为治疗组,于发病第2周末或第3周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组24小时最大心率(HRmax)、最小心率(HRmin)、心脏缺血总负荷(TIB)和HKV各项时域指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间HRV的HR、SDNN、SDANN、PNNS0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使用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不仅能减少心脏缺血的发生而且可升高HRV,改善失衡的自主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