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超声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文敏  赖胜坤 《当代医学》2011,17(21):49-50
目的分析研究超声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在本院手术并经病理证实的6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超声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良、恶性结节的超声特征。结果 68例患者经病理证实有52例为良性,术前超声诊断42例,诊断符合率80%;16例为恶性,术前超声诊断9例,诊断符合率56.2%。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在声像图上有明显差异。结论超声对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郭华  张兆英  边文华 《吉林医学》2011,(7):1358-1359
目的:探讨超声对甲状腺内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观察甲状腺内结节的二维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声像图特征,分析比较121例良性结节患者与48例恶性结节患者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声像图特征。结果:比较甲状腺内良性结节与恶性结节的形状、内部回声、周边回声及结节内部和周边血流信号分布情况,对甲状腺内结节的良恶性具有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结论:通过超声综合分析甲状腺内结节的声像图特征,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芳  张春光 《吉林医学》2011,(20):4109-4111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3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术前超声声像特征及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及对照研究。结果:恶性结节在形态、结节边界、内部结构、钙化、内部回声等方面与良性结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恶性结节内部血流在Alder2级或Alder3级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超声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超声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结合病理结果,分析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声像图特点,探讨超声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89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结节的患者进行术前常规超声检查的回顾性分析.结果:89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共217个结节.良性76例199个结节,恶性13例18个结节.结论:超声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有明确的临床应用价值.综合分析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病理基础与超声声像可提高鉴别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匡芳芳 《当代医学》2022,28(6):180-182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进行鉴别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回顾分析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于本院采用高频超声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进行鉴别诊断的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声像图特征进行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并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高频超声的鉴别诊断准确率.结果 高频超声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声像图特征显示,甲状...  相似文献   

6.
李洁  李霞  荆志敏  吴慕冰 《河北医学》2011,17(4):446-448
目的:回顾性研究超声对鉴别的结节良恶性的价值。方法:对比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49例甲状腺结节中的良性结节与恶性结节的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甲状腺结节性疾病中良恶性结节的超声征象:纵横比、壁结构、声晕、内部回声、钙化形态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结节内血管分布状况及结节内血流阻力示较良性结节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对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分析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点,探讨不同超声检查方法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价值。方法98例患者采用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对比两者图像质量、诊断准确率及声像图特征。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图像质量及提供的图像信息较二维超声好(P0.05)。与病理诊断为标准,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联合诊断在对良恶性结节鉴别方面的诊断准确率优于单纯二维超声或彩色多普勒检查(P0.05)。结论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联合诊断有助于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鉴别甲状腺结节内钙化灶良恶性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80例甲状腺结节内钙化灶的声像图特征以及结节内钙化的类型.结果 18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中良性126例,恶性54例;196个甲状腺结节中,超声诊断恶性结节74个,良性结节122个,结节内钙化65个,分布恶性结节34个,良性结节31个,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频超声检测甲状腺结节钙化灶,据其声像图特征,对于鉴别甲状腺良恶性肿瘤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对甲状腺微小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效果。方法:选取甲状腺微小结节患者74例,患者均接受高频彩超检查,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将高频彩超的诊断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较,并分析高频彩超诊断良恶性甲状腺微小结节的声像图特点。结果:高频彩超的诊断准确率为95.95%,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恶性甲状腺微小结节的高频彩超声像图特点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彩超可准确鉴别诊断甲状腺微小结节的良恶性,便于临床采取有效方法进行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10.
甲状腺结节囊变的超声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分析甲状腺结节发生囊性病变时的声像图特征及相应的病理学基础,探讨结节囊变在甲状腺良恶性间,良性与良性疾病间超声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经手术和病理确诊的63例甲状腺恶性结节和229例良性结节超声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内容包括边缘形态,内部回声及钙化,血流显像,周围组织情况等,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囊变结节中液性区所占比例,有无晕环,有无微钙化,血流显像,单发或多发,颈部有无异常淋巴结等在良恶性结节间,良性结节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甲状腺结节发生囊性病变时,由于其产生的病理基础不同,在良恶性间,良性与良性疾病间声像图存在差异,有助于三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弹性成像及超声造影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结果情况。方法 分析抚顺市中心医院超声科2012年5月~2014年6月甲状腺结节患者168例的临床资料,分别通过高频超声、弹性成像及超声造影检查,100例良性结节,68例恶性结节。结果 高频超声声像图在良恶性鉴别有意义的是病变内部结构、内部回声情况、形状、边界清晰度、周边声晕规则性、钙化程度(均P〈0.05)。良性结节弹性成像分级Ⅰ、Ⅱ级比例(90.0%)明显高于恶性结节(14.7%),良性结节弹性成像分级Ⅲ、Ⅳ级比例(10.0%)明显低于恶性结节(85.3%),实性病变内部结构、低回声、不规则形状、不清晰边界、不规则周边声晕、微钙化声像图特征是区别良恶性重要的指标,良性甲状腺结节不均匀增强模式比例(10.0%)明显低于恶性结节(75.0%),良性甲状腺结节环形增强(65.0%)明显高于恶性结节(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频超声、弹性成像及超声造影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可以为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和超声造影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6月涿州市医院行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98例,术前均分别给予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和超声造影检查,术后对结节进行病理检查区分良恶性病变。应用受试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各诊断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符合率,并计算ROC曲线下的面积(AUC)。结果甲状腺恶性结节的常规超声检查多表现为低回声、回声不均匀、形状不规则、边界不清晰、纵横比<1、微钙化及周边声晕不规则,与良性结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结节的超声弹性图像评分多为3分,良性结节弹性评分多为2分;良恶性结节在2、3、4分值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结节的超声造影多为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无明显增强、增强不均匀及可见灌注缺损,与良性结节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超声弹性成像和超声造影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优于常规超声,联合这2种超声检查,曲线下面积最大(AUC=0.914),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符合率分别是96.4%、93.6%、85.2%、96.9%、92.8%。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和超声造影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两者联合检查可提高其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平扫、增强扫描以及灌注成像对甲状腺结节性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结节性病变45例,良性组25例,恶性组20例。所有病例均在术前行CT常规平扫+灌注扫描+增强扫描,另外CT灌注测量各兴趣区的血流量(Blood flow,BF)、Patlak血容量(Patlak blood volume,P-BV)、通透性(Permeability,Per)值及生成时间-密度曲线(Time density curve,TDC),并各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良、恶性结节性病变的形态、边界、内部囊变发生率、包膜的完整性及肿大淋巴结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于良恶性结节的数目、钙化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比较显示甲状腺良恶性组结节性病变的Per值及TDC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恶性结节两组间BF、P-BV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CT平扫、增强扫描、三维重建、灌注成像能客观反映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特征,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以及手术方式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垂杨柳医院医联体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102例,所有患者均行64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观察并统计纳入患者CT表现差异及病理学诊断结果;以病理学诊断为依据,计算64层螺旋CT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疾病的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结果 64层螺旋CT可清楚显示甲状腺结节的部位、直径、形态、边界、钙化及囊变情况,良恶性甲状腺结节在形态、边界、钙化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良性结节患者均匀强化(50.00%)、完整环形强化(41.07%)、瘤周强化残圈(0)、半岛样强化(3.57%)与恶性结节患者(4.35%、6.52%、45.65%、34.7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64层螺旋CT扫描结果显示,甲状腺良性结节58例,恶性结节44例,特异度为92.86%,灵敏度为86.96%,准确度为90.20%.结论 64层螺旋CT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疾病具有较高的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应用高频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超声造影在甲状腺良性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唐山市人民医院2015年2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98例(124个结节)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于术前进行高频超声、弹性成像和超声造影及联合检查对结节病变内部结构、内部回声情况、结节形状、边界清晰度、周边声晕规则度及钙化程度等方面进行观察.以术后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应用受试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各诊断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符合率.结果 124个甲状腺结节,良性结节75个,恶性结节49个,两组间结节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86,P>0.05).甲状腺良性结节与恶性结节高频超声图像在病变内部结构、内部回声情况、结节形状、边界是否清晰、周边声晕是否规则及钙化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甲状腺良性结节弹性成像0~Ⅱ级比例(89.33%)明显高于甲状腺恶性结节(12.24%),Ⅲ~Ⅳ级比例(10.67%)明显低于甲状腺恶性结节(87.76%)(P<0.01).甲状腺良性结节与恶性结节超声造影图像在灌注强度及是否均匀增强、是否存在灌注缺损、形状、边界清晰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造影定量参数比较,良性结节与恶性结节的曲线尖度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但始增时间、达峰时间、峰值强度及曲线下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高频超声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符合率分别为51.02%、74.67%、56.82%、70.00%、65.32%,弹性成像分别为81.63%、90.67%、85.11%、88.31%、87.10%,超声造影分别为89.80%、88.00%、83.02%、92.96%、88.71%,而三者联合检测分别为97.96%、93.33%、90.57%、98.59%、95.16%,较弹性成像及超声造影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 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中应用高频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超声造影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可明显提高其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T在甲状腺单发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2011年6月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的100个甲状腺单发结节CT表现,比较良恶性甲状腺单发结节CT表现及征象的差异。结果:良性甲状腺单发结节呈圆形或类圆形,多为多发低密度结节,外形规则,直径0.8-5.1cm不等。平扫可见蛋壳状和(或)斑块状粗钙化,强化后边界变清晰,42例致甲状腺增大、变形,25例压迫气管周围结构,所有病灶均无外侵征象,颈部同侧淋巴结肿大2例。恶性甲状腺单发结节分叶状或形状不规则,密度多不均匀,以低密度为主,直径0.6-5.6cm不等,可见结节内出现细砂粒状、粗细钙化或混合性钙化,病变边缘多不规则,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增强扫描后多呈不均匀强化,可有强化残圈征。15例侵犯周围组织气管,其中侵及气管6例,10例发现颈部淋巴结转移。良恶性甲状腺单发结节在结节直径、平扫密度及增强扫描动静脉期密度的无明显差异(P>0.05)。恶性甲状腺单发结节在形态不规则、囊实性形状、密度不均匀、边界不清晰、无包膜、钙化和远处转移比例显著高于良性甲状腺单发结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节CT影像学的密度、形态、边界、包膜、钙化和是否远处转移对甲状腺单发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钙化灶在超声诊断甲状腺癌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244例甲状腺结节伴钙化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病理结果为标准,分析钙化灶与甲状腺癌的相关性.结果 钙化形态不同(微钙化、粗钙化)的结节在良恶性结节中构成比有显著性差异(x2=70.984,P<0.01).钙化结节中边界不同(边界清、边界不清)的结节在良恶性结节中构成比有显著性差异(x2=86.844,P<0.01);钙化结节中结节数目不同(单发结节、多发结节)的结节在良恶性结节中构成比有显著性差异(x2=43.094,P<0.01).结论 甲状腺结节内钙化灶在超声诊断甲状腺癌中具有辅助诊断、鉴别结节性质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病理证实的123例患者的179个甲状腺结节术前经超声常规检查,回顾分析甲状腺结节声像图特征,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甲状腺的良性结节142个:120个形态规整,117个边界清晰,135个无钙化或见粗大钙化,126个等回声或高回声,96个结节内部无明显血流或血流信号较稀少。甲状腺的恶性结节37个:22个形态不规则,26个边界不清晰,28个低回声,14个见微小钙化,26个结节的内部血流信号分布范围达1/3以上。结论:甲状腺结节的边界、形态、钙化及结节内的血流分布情况有助于良恶性鉴别。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50例,应用彩超对比良恶性结节的大小、位置、形态及回声特点.然后采用CDFI观察结节内部及周边血流情况,测量收缩期峰值流速(Vmax)和阻力指数(RI)、Adler分级.结果 甲状腺结节患者50例中甲状腺癌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2例,甲状腺腺瘤32例.良性结节组的形态规则比率、边界清晰比率、有晕环比率、囊实性比率分别明显高于恶性结节组(P<0.05).且良性结节组微小钙化比率明显低于恶性结节组(P<0.05).而恶性结节组的血流信号丰富比率明显高于良性结节组(P<0.05).良性结节组RI明显低于恶性结节组(P<0.05).但两组的低回声比率、Vmax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其中良性结节组的血流分级以0~Ⅰ级为主,而恶性结节组的血流分级以Ⅱ~Ⅲ级为主.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和筛选多层螺旋CT(MSCT)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特征指标。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05例甲状腺结节患者143个结节的MSCT资料,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的MSCT影像学特征。结果 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在数目、形态、边界、钙化、囊变、强化特点、边缘中断征及淋巴结肿大等征象上有统计学差异;在结节部位、最大直径上无统计学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边界、钙化、强化特点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边界、钙化、强化特点是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的特征性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