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和前列腺素E1脂微球联合应用对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肝静脉闭塞病的预防作用。方法 对2l例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病人在移植第-7天至第 30天联合应用低分子肝素和前列素E1脂微球,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2l例病人中只有2例在第 18、 2l天发生肝静脉闭塞病。低分子肝素和前列腺素E1脂微球联合应用未观察到明显的毒副作用。结论 低分子肝素和前列腺素E1脂微球联合应用对预防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肝静脉闭塞病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患者 ,男 ,32岁。因乏力、发热、皮肤瘀斑 1月余于 2 0 0 1年 9月 11日入院。入院诊断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既往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拟行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移植前患者体重 86 kg,腹围 75 cm ;乙肝两对半 :HBs Ag、HBe Ag和 HB-c Ab均阳性 ;乙肝病毒 DNA:6 .4× 10 6 拷贝 / ml;抗 - HAV、抗 -HCV、抗 - HDV均阴性 ;肝功能正常。供者乙肝两对半 :HB-s Ag、HBe Ab和 HBc Ab均阳性 ;抗 - HCV阴性 ;肝功能正常。供、受者为 HL A配型完全相合的同胞兄弟 ,血型均为 A型。于 2 0 0 1年 11月 2 2日行异基因外周血干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肝静脉闭塞病(HVOD)的临床及超声表现。方法对allo-HSCT前后的患者进行腹部超声检查,观察腹腔脏器的超声图像改变,并将发生HVOD患者的临床和超声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移植后进行超声检查的患者共137例,发生HVOD患者7例,发生率5.1%,发生时间7-23天,血清胆红素65-271μmol/L,部分患者出现右上腹痛(5/7,71.4%),肝大(6/7,85.7%),体重增加(7/7,100%),腹水(7/7,100%)。同移植前比较,患者在移植后发生肝大、肝静脉纤细、脾体积增大及腹水等变化,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肝实质损害、胆囊壁增厚等变化,其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在移植后出现不明原因的体重增加和腹水,应警惕HVOD的可能,床旁腹部超声检查能为其临床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低剂量肝素联合丹参注射液预防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HSCT)后肝静脉闭塞病(hepatic veno-occlusive disease,HVOD)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0例接受HSCT的患者从-7d开始至移植后+30d应用肝素钠100U/(kg-.d),-微量泵24h持续静脉注射,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次,1次/d,静脉注射,预防HVOD,观察患者的体重、腹痛并肝大、腹水、总胆红素、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指标并分析结果。结果 30例患者HSCT后仅1例发生HVOD,小剂量肝素和丹参注射液联合应用过程中未观察到明显的副作用。结论 小剂量肝素联合丹参注射液预防HSCT后HVOD是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5.
6.
肝静脉闭塞病(Liver Veno-Occlusive Disease,LVOD)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一种严重合并症,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我们应用国产前列腺素E_1和(PGE_1)和中药复方丹参注射液成功地治愈1例重型LVOD,报告如下。女性患者,35岁。确诊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GML)1年4个月,经马利兰治疗缓解,要求骨髓移植于1991年6月28日入院。既往无明确肝病史。 相似文献
7.
袁彬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5,8(8):904-905
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文献报道前列腺素E1可改变脑梗死患者凝血-纤溶系统的高凝状态,减少血栓形成,提高脑组织血供,本研究观察分析前列腺素E1联合低分子肝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作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脂微球前列腺索E1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应用脂微球前列腺素E110μg加生理盐水10ml,静脉注射,对照组应用杏丁25ml加生理盐水250ml~5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2周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64.7%,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分别为33.3%、6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脂微球前列腺索E1是治疗糖尿病足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9.
10.
造血干细胞移植 ( HSCT)是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有效方法 ,而肝静脉闭塞病 ( VOD)是 HSCT的早期严重并发症之一。我科近 1年来完成的 8例 HSCT中 ,有 1例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 ALLO-PBSCT)后并发 VOD,经抢救治疗和护理 ,效果满意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 ,35岁 ,接 WHO造血系统肿瘤分类( 2 0 0 0 )标准诊断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移植前体重 86Kg,腹围 75 cm。供、受乙肝两对半 HBs Ag、HBe Ag和 HBc Ab均阳性 ,抗 HCV阳性 ,肝功能正常。供、受者为 HLA配型完全相同的同胞兄弟。于2 0 0 1年 1…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白血病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7年4月至2009年4月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12例,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2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4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6例.预处理方案均为BU/CY,采用以CsA、MMF、ATG加短程MTX常规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非亲缘移植加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结果 12例患者移植后均造血重建,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1例,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2例.移植后100d内移植相关死亡率(TRM)8.3%(1/12),死于aGVHD、感染;移植后100d至2年内TRM为16.7%(2/12),分别死于cGVHD、感染及白血病复发.其余9例无病生存1~24个月,DFS为75%(9/12).结论 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惟一可能治愈白血病的方法,值得推广和进一步总结.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BSCT)治疗血液肿瘤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1年3月~2007年4月,对283例血液肿瘤患者施行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其中自体移植231例,异基因移植52例,观察其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结果 除1例ALL外,230例患者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造血功能均快速重建.异基因移植中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23.1%,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21.2%,其中局限型占15.4%;9例患者于移植后1 ~16个月分别死于移植物抗宿主病、感染和疾病复发或进展,35例患者已无病存活3~46个月.结论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血液肿瘤的有效方法,依据患者疾病诊断、年龄、身体状况、供者情况选择移植方式. 相似文献
14.
异基因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异基因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A llo-PB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造血重建及并发症情况。方法:对5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A llo-PBSCT治疗,包括急性中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ML)3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1例、非霍奇金氏淋巴瘤(NHL)1例,均为供受者HLA配型完全相合,其中同胞间移植4例、无关供者移植1例;4例采用清髓性预处理方案,1例为非清髓性预处理方案。结果:5例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经血型、性染色体和短串联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证实均为供者型造血,中性粒细胞≥0.5×109/L的中位时间为移植后+12天,血小板≥20×109/L的中位时间为移植后+8天;5例患者均未发生肝静脉闭塞病;4例患者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1例患者发生移植后单纯红细胞性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其余4例患者仍持续缓解(移植后145~470天)。结论:A llo-PBSCT是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有效手段,尤其是对于复发难治性患者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肠道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临床特征、治疗及转归. 方法 15例(6例急性髓系白血病,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例慢性髓系白血病和1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行allo-HSCT.预处理方案包括:4例氟达拉滨(Flu)+阿糖胞苷(Ara-c)+全身放疗(TBI)+环磷酰胺(CY)、5例TBI+ CY+依托泊苷(VP-16)、2例TBI+ CY、4例白消安(Bu)+CY.以环孢素A、霉酚酸酯、抗淋巴细胞球蛋白加短程甲氨蝶呤预防aGVHD. 结果 15例患者发生肠道aGVHD的中位时间为移植后39(19-143)d,Ⅲ度aGVHD 8例,Ⅳ度aGVHD7例.经治疗,7例患者获得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5例疗效欠佳,治疗总有效率为66.7%. 结论 肠道aGVHD是allo-HSCT后常见的最严重并发症之一,有效治疗直接关系到疾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PBSCT)中对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监测及早期干预性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对2005年1月~2006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接受异基因PBSCT的35例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分析CMV病的发生率及其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35例患者中22例发生CMV血症,6例出现CMV病。其中2例发生CMV间质性肺炎(CMV-IP),均治疗无效死亡。通过CMV-DNA检测,对结果阳性而无临床症状者进行干预性治疗使CMV-DNA转阴,同时减少可能导致CMV病发生的高危因素,则可降低CMV病发生率。结论CMV病是异基因PBSCT的常见并发症,也是主要致死原因之一。本组所采用的方法可减少CMV病的发生率及CMV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总结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过程。方法预处理采用BuCy方案(马利兰4mg.kg-1.d-1×4d,环磷酰胺60mg.kg-1.d-1×2d)。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预防采用环胞素A(CsA)联合氨甲碟呤(MTX)、骁悉(MMF)。结果 16d造血重建。 24d开始出现GVHD,首先表现为眼部疾患,其后累及皮肤、胃肠道、肝脏、膀胱及骨髓等器官。 34d外周血DNA基因型转变为供者型; 74d血型完全转变为供者型。结论GVHD临床表现多样,以眼部疾患为首发表现较少见。早期识别和正确处理GVHD是提高移植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动态监测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原-I(sHLA-I)血清浓度对预测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抗夹心法,以W6/32单克隆抗体包被酶标板,加被检血清,再加抗β2m辣根过氧化物酶及底物显色。测定63名中国汉族正常献血员sHLA-I含量,并对24例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移植前及移植后不同时间段血清sHLA-I含量进行连续检测。结果6例未发生GVHD和4例仅发生Ⅰ度GVHD移植受者sHLA-I水平在移植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而发生Ⅱ-Ⅳ度GVHD的14例移植患者在发生GVHD前3~7d,sHLA-I浓度就有统计学意义的升高(P<0.05),在GVHD期升高程度更明显,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5)。经免疫抑制剂冲击治疗至稳定期又降至基础水平。结论动态监控allo-PBSCT患者血清中sHLA-I含量对预测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GVHD及治疗效果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