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颈动脉体瘤临床上虽少见.但在颈部肿瘤的鉴别诊断上必须列为一项内容,警惕手术前误诊和避免手术中临时处理困难.本文对我院15年(1976~1992)9例颈动脉体瘤的诊断治疗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其中4例院外和院内误诊,经手术探查得出正确诊断.术前超声学检查与选择性颈动脉造影能明确诊断.5例施行手术治疗者术前均采用手了法颈动脉压迫训练,促使大脑侧支循环的建立。3例行颈动脉外膜下肿瘤完全切除术,近远期疗效满意.2例切断拮扎颈总动脉,1例再结扎颈内、外动脉,肿瘤切除术;1例再结扎切断动脉分歧部,颈内、外动脉远心端端一端吻合,切除肿瘤.前者术后顺利恢复,无永久性后遗症;后者术后14天合并患侧侧脑室体旁脑梗塞,遗留有健侧轻度偏瘫,2年后随访恢复较好.作者认为术前超声检查与选择性颈动脉造影对确定诊断与颈动脉压迫锻炼准确建立大脑侧支循环是对一部分必须切除颈动脉分歧部的颈动脉体瘤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瘤(附三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秀权 《广西医学》1995,17(6):488-491
本报告3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瘤。1例行肿瘤切除,2例连同颈外动脉一并切除。提出本病部位特殊,强调术前颈总动脉压迫训练、脑电图检查、选择性脑血管造影对诊断及了解患侧大脑侧支循环是否建立,对手术方式选择是防止术后脑部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的重要性。并结合有关献提出作在术中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3.
颈动脉体瘤临床上虽少见,但在颈部肿瘤的鉴别诊断上必须列为一项内容,警惕手术前误诊和避免手术中临时处理困难,本文对我院15年(1976-1992)9例颈动脉体瘤的诊断治疗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其中4例院外和院内误诊,经手术探查得出正确诊断。术前超声学检查与选择性颈动脉造影能明确诊断,5例施行手术治疗者术前均采用了手法颈动脉压迫训练,促使大脑侧支循环的建立。3例行颈动脉外膜下肿瘤完全切除术。近远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刘敏洁 《甘肃医药》2012,(8):627-628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治疗颈动脉海绵窦瘘(CCF)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为血管内治疗CCF提供科学有效的护理支持。方法:对CCF血管内治疗围手术期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包括血管内治疗术前心理护理、眼部护理、压迫颈动脉试验、术中护理、术后护理、穿刺点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出院指导等环节。结果:本组25例患者全部临床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结论:加强CCF的血管内治疗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提高手术安全性,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5.
颈动脉体瘤是一种少见的化学感受器肿瘤,由于肿瘤常常包绕颈动脉并与周围颅神经粘连,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因此施行颈动脉体瘤手术时易发生脑缺血和颅神经损伤。我院自1992年~1996年共经治颈动脉体瘤3例,现将其并发症的防治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性2例,女性1例,年龄25~48岁,平均33岁;病程5~21年,切除肿瘤的瘤体最小2.2cm×3cm×3.scm,最大15cm×13cm×10cm,其中1例瘤体位于颈动脉分叉处压迫颈内外动脉,余2例均包裹颈内动脉及颈总动脉分叉,颈外动脉被推移延长。3例肿瘤均为单侧,有轻度霍纳综合征者1例,术前术中均在…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Hybrid手术治疗法洛四联症(TOF)合并巨大体肺侧支循环(MAPCAs)的临床效果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1例复杂型法洛四联症合并巨大体肺侧支循环的病例,均采用先行介入封堵,后行根治性手术的联合治疗。结果共发现巨大体肺侧支循环18支,其中栓堵15支,均未发生造影及栓堵相关并发症。1例出现急性缺氧发作,紧急开胸手术,其余10例均常规行外科根治性手术;术后1例患者出血较多,行二次剖胸探查止血术;2例出现胸腔积液,其余未出现并发症,均痊愈出院。结论 Hybrid手术治疗法洛四联症合并巨大体肺侧支循环是安全稳定的,并具有出血少、损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临床应用价值巨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食管癌切除术后少见并发症的原因、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 对我院胸外科1978年3月~2003年12月手术治疗食管癌、贲门癌286例中术后发生4例少见并发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食管癌术后胃扭转梗阻1例,术后近期复发并压迫气管1例,术后(mu)指骨和术后骨盆骨转移各1例。结论 食管癌切除术后少见并发症中,术后胃扭转梗阻和术后近期复发并压迫气管等多与手术有关,因此,只要术中注意各项操作,术前放射治疗,改进手术经路,该并发症可以预防。食管癌复发二次切除术后足(mu)趾骨和骨盆骨转移少见,提示恶性程度高,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8.
肿瘤合并颈动脉切除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肿瘤合并颈动脉切除安全性与成功率。扩大手术治疗范围。方法:通过术前训练,检测合格后,对12例患实行非血管重建的肿瘤合并颈动脉切除术及术前,术后护理分析。结果:无1例手术死亡或/和脑血管并发症,随访1-12年,除1例淋巴瘤和1例颈动脉体瘤患于术后1年和2年分别死于恶液质和交通意外,其余健在,结论:肿瘤合并颈动脉切除术能使更多的患得到救治,术前心理护理,颈动脉压迫训练,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DSA)经颅多普勒脑血流检测(TCD)的护理及术后观察。护理,对保障手术的安全性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颈动脉体瘤在临床上比较罕见,手术完整切除瘤体为主要的手术方式,因瘤体位置的特殊性,术中可能损伤颈内动脉,术后可能并发脑缺血、偏瘫等严重并发症。本文报告1例术中颈动脉破裂并缝扎,术后出现脑缺血等严重并发症的ShamblinⅢ型恶性颈动脉体瘤患者,现将术前及术后的相关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一站式复合手术治疗慢性复杂性颈动脉闭塞病变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复杂性颈动脉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经数字血管造影或CT血管造影确诊并评估病变血管累及情况,其中左颈动脉病变4例,右颈动脉病变2例。术中根据具体病变决定是否取栓、放置脑保护伞、转流管、补片等操作。术后门诊随访,利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患者认知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本组患者颈动脉再通率为83.3%(5/6),共植入支架12枚(11枚为裸支架,1枚为覆膜支架)。其中成功开通闭塞病变5例,再通失败1例。5例再通患者围术期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1个月内未出现脑卒中,复查颈动脉支架通畅,认知功能均有所改善(平均mRS评分术前3.4分,术后2.0分)。结论对于慢性复杂性颈动脉闭塞病变,可尝试采取一站式复合手术,短期随访显示可行性较好;但术前须经充分的影像学评估并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如何稳妥开展鼻内镜鼻窦手术,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治愈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04/1998-10 396例(716侧)鼻内窥镜鼻窦手术中出现并发症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396例(716侧)并发症发生率为16.8%。术中出现脑脊液鼻漏1例(1侧),眼眶内炎性肿块1例(1侧),眼内直肌损伤1例(1侧),术中需要输血的较大量出血32例(61侧),眶周淤斑8例(9侧),术腔粘连33例(47侧)。结论 加强鼻内窥镜手术操作训练,术前对病变性质、范围和手术方法作出充分的评估,以及术中精心操作是减少手术并发症和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的疗效及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1年6月弋矶山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行MVD治疗的39例PTN患者临床资料,探讨MVD的手术疗效、常见并发症及手术技巧。结果:39例患者中三叉神经单支疼痛28例,两支疼痛10例,三支疼痛1例。MVD后即刻颜面部疼痛完全缓解39例,平均随访(20.62±7.42)个月,2例复发(5.13%)。术前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MRTA)明确有责任血管36例,1例MRI检查禁忌,2例未发现明确责任血管。术中证实责任动脉为小脑上动脉23例,小脑前下动脉1例,椎动脉1例,单纯岩静脉1例,其余13例为多支血管压迫。术中证实有神经血管压迹34例,术后出现一过性并发症10例,且均恢复正常。结论:MVD治疗PTN疗效确切、复发率较低。术前MRTA检查有助于判断责任血管,术中责任血管、神经血管压迹的辨认、蛛网膜的充分松解及三叉神经入脑干端充分减压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术中规范操作,可有效提高手术疗效,降低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Liu WH  Yu F  Li J  Zhang FX  He ML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9):611-613
目的探讨颈动脉严重狭窄患者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术前、术中颅内侧支循环的判断。方法15例颈动脉狭窄患者,术前经颅多普勒(TCD)检查判断前交通动脉(ACoA)、后交通动脉(PCoA)和眼动脉(OA)开放情况。术中阻断颈动脉后测量残端返流压(SP),同时TCD监测手术侧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mvMCA)变化。结果术前TCD判断ACoA开放3例(占20%),PCoA开放5例(占33.3%),ACoA和/或PCoA开放共6例,其中有3例OA也参与了代偿,OA开放6例(40%),无侧支开放7例。术中SP≥50mmHg(1mmHg=0.133kPa)8例,SP〈50mmHg7例。mvMCA下降〈30%11例,mvMCA下降〉30%4例。判断代偿充分与否,术前TCD判断与术中SP一致9例,占60%,术中mvMCA下降与SP判断结果一致12例,占80%。术后全部ACoA、OA侧支关闭。结论术前TCD判断侧支代偿有一定帮助,但术中监测更具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2010—2011年我院骨科治疗的70例颈前路手术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70例,男39例,女31例,年龄35~81岁,其中颈椎骨折29例,颈椎病41例。临床均表现为颈髓及神经根压迫症状及体征。方法:对70例颈前路手术病人进行精心的术前、术后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结果:通过专业性的术前、术后及康复护理,70例病人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胆道手术中并发大出血的原因与防治措施。方法 对1990一2001年间本院928例胆道手术中并发术中大出血的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胆囊动脉出血3例,门静脉出血1例,门静脉侧支出血2例,胆管内出血1例,肝破裂出血1例。8例中,7例术中止血成功,1例止血失败死亡(死亡原因为门静脉大出血)。结论 胆道手术富有危险性。凝血功能检测等术前准备应充分,手术操作应规范、谨慎。如遇术中意外大出血,关键是迅速控制肝蒂或用手指压迫出血部位暂时控制出血后,再在明视下辨清局部解剖,找到出血点,再行妥善止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析心血管介入术血管并发症的临床防治效果。方法对30例心血管介入术血管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血管并发症分布情况:14例为局部皮下血肿,8例假性动脉瘤,4例为穿刺后出血,3例股动静脉瘘,1例形成静脉血栓,本组所有患者经临床相应治疗,出血和皮下血肿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术前充分准备,术中、术后严密监护,对保证手术的顺利实施、预防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7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叉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是近年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新的手术疗法,1986年1月1998年4月,我院神经外科采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74例,手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患者74例,男46例,女”例。年龄对一76岁,平均53岁,病程8个月至15年,平均7年,疼痛发生在右侧42例,左侧32例。疼痛分布区,1支3例,1、11支8例,I、11、ill支10例,11支2例,皿支!例,11、皿支50例,伴高血压者对例,所有患者均经保守治疗无效。1.2手术方法和术中发现(表1)本组74例手术中,单纯动脉压迫神经根19例,动静脉共同压迫55例。压迫…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性颈脊髓压迫症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方法对117例颈脊髓压迫症的术前处理、手术方法及术中干预措施、术后康复进行综合分析和随访。结果本组117例术后随访3~28月(11·43±6·25)月,术前按JOA评分法平均(10·34±1·26)分,术后平均(15·43±1·66)分。神经功能恢复率76·43%、加重3例、并发症24例。结论提高对整个围手术期处理重要性的认识,采取综合措施才能更好地降低并发症、最大限度地恢复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9.
Liu YL  Shen XD  Li SJ  Wan X  Yan J  Guo J  Jiang LJ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4):228-231
目的评价介入及手术联合技术矫治伴有体肺动脉侧枝的肺血减少型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992年11月至2003年10月,介人和手术联合治疗伴有体肺侧枝的肺血减少型先天性心脏病15例。12例侧支栓堵后行外科矫治术,3例外科矫治术后行侧支栓堵。心血管造影诊断体肺侧支血管46支。行介人栓堵35支,外科结扎体肺侧支1支,未予介人栓堵的体肺侧支10支。结果本组死亡4例,死亡率26.7%。侧支栓堵后行外科矫治术12例,术后死亡3例,死因分别是低心排综合征、肺出血、肺梗死。术后并发广泛肺部渗出、右心功能不全各1例;7例顺利痊愈。外科矫治术后行侧支栓堵3例,死亡1例,死因为栓堵术后残留粗大体肺侧支引起的充血性心力衰竭。1例矫治术后造影发现4支体肺侧支,栓堵其中3支,患儿痊愈出院;另1例矫治术后造影发现4支体肺侧支,栓堵2支体肺侧支,另外2支无法栓堵,予再次手术结扎后痊愈。结论介人栓堵体肺侧支与心内矫治手术联合治疗伴有体肺侧枝肺血减少型先天性心脏病能提高一期根治的成功率和减少手术对患儿的创伤。对于单独向肺段供血的大的体肺侧支,不宜介入栓堵,应行肺动脉融合术,以免术后肺梗死。  相似文献   

20.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6例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疗效。方法分析2005年11月-2006年7月手术治疗的6例颈动脉硬化性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手术适应证、手术要点、手术并发症的预防。所有患者明确颈动脉狭窄70%-99%,术中放置颈动脉转流管,常规应用补片修复成形,常规使用肝素抗凝。结果本组中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1例出现暂时性的声音嘶哑,1例出现颈部血肿,重新止血缝合恢复正常。术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颈动脉通畅。结论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一种简单、较为安全的方法。术中精细操作,合理使用转流管、补片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