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伤科熏洗方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疗效及其对RA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110例RA活动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治疗组采用伤科熏洗方联合西药治疗,对照组仅用西药治疗,共4周。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的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TNF-α和IL-1β水平。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2.7%和49.1%,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沉、C反应蛋白、TNF-α和IL-1β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伤科熏洗方下调TNF-α和IL-1β可能是其治疗RA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蕲蛇水提液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免疫调节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蕲蛇水提液对佐剂性关节炎(AA)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制备完全弗氏佐剂诱导的Wistar大鼠AA模型并进行随机性分组,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组(塞来昔布给药组)、蕲蛇低剂量组、蕲蛇中剂量组、蕲蛇高剂量组,每组10只。连续给药20d,采用容积法测量关节肿胀程度,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不同剂量的蕲蛇水提液均能显著降低大鼠右后足跖肿胀度(P0.01),使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且对不同炎性细胞因子的抑制强度与阳性组相比有所不同。结论:蕲蛇提取液对AA大鼠关节炎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治疗机制可能是通过口服免疫耐受机制产生免疫调节作用抑制炎性细胞因子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黔棘茎楤木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设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药对照组(雷公藤多苷12 mg·kg-1)、黔棘茎楤木高、中、低剂量组(剂量分别为3.5,1.75,0.88 g·kg-1);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弗氏完全佐剂足跖sc复制AA模型;各组于造模当天ig给药,连续35 d;观察该药对AA大鼠原发性和继发性踝关节足肿胀及病理形态学影响;采用硝酸还原法检测各组血清中一氧化氮(NO)含量;放免法检测各组血清中白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黔棘茎楤木高剂量组可抑制AA大鼠继发性关节肿胀,抑制效果随剂量(中、低剂量组)降低而减轻。黔棘茎楤木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AA大鼠血清中IL-1含量;高、中剂量组显著降低AA大鼠血清中TNF-αμg.L-1含量;高、中、低剂量组显著降低AA大鼠血清中NOμmol.L-1含量。病理学观察,黔产棘茎楤木高剂量组大鼠踝关节炎症细胞明显减少,滑膜组织细胞及成纤维细胞增生不明显,关节软骨破坏较少。结论:高剂量的黔棘茎楤木可以通过抑制炎症细胞因子,从而实现对AA大鼠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调督通脉针灸法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膝关节滑膜中TNF-α、IL-10表达的影响,以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发病机制,为针灸治疗RA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完全弗氏佐剂诱导Wistar大鼠AA,观察AA大鼠多发性关节炎指数的变化,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膝关节滑膜中TNF-α、IL-10的表达水平。结果:针灸第7天和第14天,针灸能明显抑制大鼠多发性关节炎指数(P0.05,P0.01),且调督通脉针灸法优于普通针灸法(P0.05);针灸第14天采集标本,RT-PCR法观察到针灸能降低AA大鼠膝关节滑膜中TNF-α的表达水平,提升IL-10的表达水平,且调督通脉针灸法优于普通针灸法(P0.05)。结论:调督通脉针灸法能够降低AA大鼠膝关节滑膜中TNF-α的表达,提升IL-10的表达水平,具有双向调节作用,为针灸临床治疗RA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藏药翼首草总苷(TGP)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取健康SD大鼠48只,随机选取8只作为正常组,其余40只大鼠右足趾皮内注射0.1 m L完全弗氏佐剂(CFA),致炎17 d后,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即模型组,醋酸地塞米松组(0.001 g·kg-)1,翼首草总苷低、中、高剂量组(0.058,0.116,0.232 g·kg-)1,连续灌胃给药30 d。观测致炎后17,27,37,47 d大鼠足趾肿胀率、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致炎侧踝关节滑膜病理改变。致炎47 d,ELISA法测定血清中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膝关节滑膜核因子-κB(NF-κB)的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足趾肿胀率明显升高(P0.01),滑膜细胞、巨噬细胞、纤维细胞大量增生,炎症细胞大量浸润,而且IL-1β、TNF-α、IL-17、NF-κB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足趾肿胀率明显降低(P0.05,P0.01),并能改善滑膜细胞、巨噬细胞、纤维细胞增生与炎症细胞浸润,IL-1β、TNF-α、IL-17、NF-κB水平也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翼首草总苷能抑制AA大鼠关节肿胀,改善AA大鼠踝关节滑膜病变,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具有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体内IL-1β、TNF-α、IL-17、NF-κB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羌活地黄汤对氟氏完全佐剂诱导的类风湿性关节炎(AA)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的影响,探讨羌活地黄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可能机制,为羌活地黄汤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建立大鼠佐剂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动物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羌活地黄汤及甲氨喋呤组。采用灌胃给药方式进行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AA大鼠血清中TNF-α、IL-1β、IL-6的水平。结果: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经羌活地黄汤及甲氨喋呤治疗后,羌活地黄汤组及甲氨喋呤组的TNF-α、IL-1β、IL-6水平低于模型组(P〈0.01),羌活地黄汤组与甲氨喋呤组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羌活地黄汤具有抑制AA大鼠TNF-α、IL-1β、IL-6的异常分泌的作用,可以阻止AA大鼠免疫性炎症的发展。提示羌活地黄汤对AA大鼠TNF-α、IL-1β、IL-6的影响是其治疗RA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外用藏药奇正青鹏软膏局部应用治疗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作用及特点。方法:50只大鼠随机抽取10只作为正常组,其余40只注射弗氏完全佐剂造模后分为模型组、青鹏膏高剂量组(1.6 g·kg-1)、青鹏膏低剂量组(0.4 g·kg-1)。治疗组根据体重分别按1.6,0.4 g·kg-1剂量将药物涂抹于右后肢踝关节周围,连续用药4周。观察青鹏软膏不同剂量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右后肢肿胀率,血清一氧化氮(NO)、白介素-1β(IL-1β)含量的影响,HE染色镜下观察大鼠踝关节滑膜病理改变。结果:外用藏药青鹏软膏组与模型组比较,大鼠的足肿胀率明显降低(P<0.05),血清NO水平显著降低(P<0.05),病理研究表明青鹏软膏有效抑制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关节滑膜损伤程度,但对血清IL-1β水平没有明显影响。结论:青鹏软膏局部外用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石藤胶囊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TNF-α,IL-1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石藤胶囊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 arthritis,AA)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弗氏完全佐剂诱导的大鼠AA模型.选用Wistar大鼠,造模后第19天,将出现多发性关节炎症状的大鼠随机选取24只,并随机分为模型组、石藤胶囊组、雷公藤组,每组8只.注射生理盐水大鼠8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各组按每日10 mL·kg-1连续灌胃给药或给等体积生理盐水,持续21 d.其中石藤胶囊组每日灌服石藤胶囊0.75 g·kg -1,雷公藤组每日灌服雷公藤多苷片6 mg·kg-1,模型组和正常组灌服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清TNF-α,IL-1β,同时观察大鼠足爪肿胀抑制率、关节炎指数及关节病理积分的变化.结果:石藤胶囊可以明显降低AA大鼠血清TNF-α[模型组为(1.25±0.22)μg·L-1,石藤胶囊组为(0.88±0.11) μg·L-1,两组对比P <0.01]和IL-1β水平[模型组为(0.28±0.05)μg·L-1,石藤胶囊组为(0.20±0.03) μg·L-1,两组对比P<0.01)],降低AA大鼠的足爪肿胀度,提高对关节肿胀的抑制率.结论:石藤胶囊能够通过降低血清TNF-α和IL-1β水平对AA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生姜油对佐剂性关节炎小鼠血清IL-1 β和IL-4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生姜油对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 arthritis,AA)小鼠血清IL-1β和IL-4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成5组,即正常对照组、AA模型组、生姜油高剂量组(1.0ml·kg-1)、生姜油低剂量组(0.5ml·kg-1)、地塞米松组(1.0ml·kg-1),然后除正常对照组外,每只小鼠右后足跖皮下注射弗氏完全佐剂(FCA)制备AA小鼠模型。致炎后第8天起开始ig给药,1次/d,连续14d。分别在致炎后第8,12,16,20天测量小鼠足肿胀度,并于第21天处死小鼠,ELISA法测血清中IL-1β和IL-4。结果生姜油1.0,0.5ml·kg-1均能明显减轻小鼠足肿胀(P<0.01或P<0.05),生姜油1.0ml·kg-1可显著降低AA小鼠血清IL-1β(P<0.05),但对IL-4无明显的影响。结论生姜油对AA有抑制作用,其抗炎机制之一可能是降低血清IL-1β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中成药》2017,(3)
目的研究寒痹方(黄芪、制川乌、全蝎、蜈蚣、地龙)对佐剂型类风湿性关节炎(RA)大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建立佐剂型大鼠RA模型后,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地塞米松阳性组,宝光风湿液(羌活、独活、川芎等)阳性组,寒痹方低,高剂量组,测量大鼠足跖容积和肿胀度。ELISA法检测血清白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测定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HE染色检查关节滑膜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滑膜组织中白介素-17(IL-17)和TNF-α的表达。结果寒痹方可显著缓解RA大鼠的足跖肿胀。与模型组相比,寒痹方可显著缓解RA大鼠的滑膜腔炎症,下调血清及滑膜组织中IL-1β和TNF-α的表达,抑制淋巴细胞增殖。以上指标在低、高剂量寒痹方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寒痹方整体效果与宝光风湿液相当,但不及地塞米松。结论寒痹方具有较强的抗RA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淋巴细胞增殖以及降低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11.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以关节滑膜慢性炎症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病,迄今原因未明,尚无理想的治疗药物。中医学认为,RA属于“痹证”范畴,系由于素体薄弱,外受风、寒、湿诸邪及阻滞经络所致。通心络胶囊由人参、水蛭、全蝎、土鳖虫、蜈蚣、蝉蜕、赤芍、冰片等组成,  相似文献   

12.
当归拈痛汤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当归拈痛汤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评价当归拈痛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方法将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采用弗氏完全佐剂造模,观察不同时间点各组大鼠的疼痛指数、肿胀指数等;在灌服当归拈痛汤18 d后,用ELIASA法检测血清TNF-α的水平。结果致炎后不同时间点各组关节肿胀度、疼痛指数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的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和0.01)。结论当归拈痛汤可抑制RA大鼠过高的炎性细胞因子TNF-α分泌,能明显抑制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病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炎性细胞因子与核因子-κB(NF-κB)变化及三七总皂苷(PNs)的干预作用.方法 大鼠右后足跖皮内注射弗氏完伞佐剂诱发AA大鼠模型,进行多发性关节炎评分,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同时将大鼠踝关节病理切片做HE和免疫组化染色,进行NF-KB表达的半定量分析.结果 大鼠免疫后2周,PNs连续腹腔注射2周,AA大鼠多发性关节炎指数明显降低,血清TNF、IL-1β分泌明显减少,关节局部NF-κB表达下调.结论 PNs可改善AA大鼠多发性关节炎,该作用可能与下调NF-κB的表达,进而抑制炎性细胞因子TNF、IL-1β的分泌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并探讨电针抗炎免疫调节作用与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皮质醇(Cort)含量的相互关系,比较"大椎"穴、"命门"穴、尾部中点的作用差异。方法:以佐剂性关节炎大鼠(AA)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电针"大椎"组、电针"命门"组、电针尾部中点组。观察电针对关节炎症局部及血清IL-2、TNFα、Cort含量的影响,并比较不同穴位间的作用差异。结果:"大椎"组、"命门"组经治疗IL-2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极明显升高(P0.01),"大椎"组、"命门"组Cort含量,"大椎"组TNFα含量与模型组比较降低(P0.05),"大椎"组、"命门"组血清Cort含量与尾部中点组比较降低(P0.05)。结论:电针可能是通过血清IL-2、TNFα、Cort含量等因素的相互调节,起到抗炎免疫调节作用的。抗炎作用为"大椎""命门"尾部中点。  相似文献   

15.
张荒生  杨照华  王进军 《中医药学刊》2005,23(12):2214-2215
目的:观察痹痛定胶囊对佐剂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及对细胞因子IL-1β、TNF-α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正清风痛宁治疗组、痹痛定胶囊小剂量治疗组、痹痛定胶囊中剂量治疗组、痹痛定胶囊大剂量治疗组,每组10只,制备完全佐剂并分别向除正常对照组以外的其余动物右后足跖皮内注射0.05mL致炎。观察各组血清中各细胞因子含量的变化。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痹痛定胶囊治疗组的IL-1β、TNF-α显著降低(P〈0.01),并与正清风痛宁治疗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痹痛定胶囊与正清风痛宁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均有治疗作用;痹痛定胶囊可能通过下调致炎因子(IL-1β、TNF-α),抑制致炎效应、增强抗炎效应,从而达到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检测肿瘤坏死因子在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模型的水平,探讨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治疗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用弗氏完全佐剂诱导大鼠佐剂性关节炎,采用ELISA方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组肿瘤坏死因子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能有效抑制大鼠体内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痹痛定胶囊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IL-1βTNF-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痹痛定胶囊对佐剂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及对细胞因子IL-1β、TNF-α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正清风痛宁治疗组、痹痛定胶囊小剂量治疗组、痹痛定胶囊中剂量治疗组、痹痛定胶囊大剂量治疗组,每组10只,制备完全佐剂并分别向除正常对照组以外的其余动物右后足跖皮内注射0.05mL致炎.观察各组血清中各细胞因子含量的变化.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痹痛定胶囊治疗组的IL-1β、TNF-α显著降低(P<0.01),并与正清风痛宁治疗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痹痛定胶囊与正清风痛宁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均有治疗作用;痹痛定胶囊可能通过下调致炎因子(IL-1β、TNF-α),抑制致炎效应、增强抗炎效应,从而达到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验证青蒿琥酯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及滑膜细胞原代培养上清液中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调节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因子(RANTES)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方法取雄性Wistar大鼠80只建立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模型,第6天选出右后足和两前足关节炎指数之和≥6分的60只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甲氨蝶呤阳性药物对照组(简称甲氨蝶呤组)和青蒿琥酯大剂量[20mg/(kg.d)]、中剂量[10mg/(kg.d)]、小剂量组[2.5mg/(kg.d)]并灌胃给药。给药免疫后第8天处死大鼠,抽取静脉血,取血清。同时无菌操作取各组大鼠膝关节滑膜组织行原代培养后培养48h,离心收集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观察各组治疗前后血清及滑膜细胞原代培养上清液MCP-1、RANTES及TNF-α浓度变化。结果青蒿琥酯大、中、小剂量组能显著降低血清及上清液中细胞因子TNF-α,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蒿琥酯大、中剂量组与甲氨蝶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青蒿琥酯小剂量组与青蒿琥酯大、中剂量组及甲氨蝶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蒿琥酯各剂量组能显著降低血清及上清液中炎性趋化因子MCP-l和RANTES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甲氨蝶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蒿琥酯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可能与抑制炎症因子TNF-α及趋化因子MCP-1、RANTES相关。  相似文献   

19.
樱桃花青素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自由基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樱桃花青素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自由基和抗氧化功能以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组、模型组、樱桃花青素高、中、低剂量组.对足爪肿胀进行测量,在光镜下观察各组组织形态学变化,用比色法检测了动物外周全血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血清超氧化物酶(SOD)活性、血清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用ELISA检测血清中TNF-α含量,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了足爪PGE2含量.结果:模型组和正常组相比GSH-PX,SOD活性和T-AOC能力下降,血清MDA含量升高,血清中TNF-α和足爪PGE2含量升高.樱桃花青素组能升高GSH-PX,SOD和T-AOC活力,降低血清MDA,TNF-α以及足爪PGE2含量.光镜下组织形态观察表明樱桃花青素各组能不同程度减轻滑膜增生,减少炎细胞浸润.结论:樱桃花青素能增强AA抗氧化能力,并能降低炎症细胞因子PGE2和TNF-α,从而减轻AA模型的关节炎损伤.  相似文献   

20.
IL-1及TNF-α在关节炎大鼠模型血清中表达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检测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模型血清中的水平。方法建立AA大鼠模型,根据X线片及组织病理学的特点证实造模成功。用ELISA法检测AA大鼠模型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IL-1、TNF-α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大鼠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IL-1、TNF-α水平明显升高。结论模型组大鼠血清中含有大量的IL-1、TNF-α,提示IL-1、TNF-α在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