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扫描评价肾脏血流灌注的方法和价值,研究早期肝硬化时肾脏血流灌注的变化规律.资料与方法 对19例经B超、CT、血生化检验、肝穿刺等确诊为早期肝硬化患者(早期肝硬化组)及17名体检者(正常组)行MSCT灌注扫描,描出其时间-密度曲线(TDC),测量并对比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I)和对比剂峰值时间(TTP)等灌注参数. 结果各病例CT灌注的TDC合乎数据分析要求,正常组的左肾皮质TDC呈迅速上升阶段、峰值、迅速下降阶段和相对缓慢下降或近似平衡期阶段,左肾皮质平均峰值达148.70 HU,到达峰值时间平均为10.53 s.左肾皮质BF为(367.77±39.50)ml·min-1·100 g-1,BV为(21.91±9.82)ml/100g,M1Tr为(3.91±0.72)s,TPP为(10.53±3.98)s.早期肝硬化组的左肾皮质TDC形态与正常组比较无明显改变,但TDC上升速度相对缓慢,波峰高度有所下降,早期肝硬化组皮质和髓质的BF值均低于正常组,其中皮质的BF下降明显,与正常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髓质的BF下降不明显,与正常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肝硬化组皮质和髓质的BV与正常组对比略有下降,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与正常组对比,早期肝硬化组皮质、髓质的MTT和TPP略有延长,但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T可正确评价肾组织血流灌注变化,MSCT灌注扫描能反映早期肝硬化时肾脏的血液动力学及血流灌注的改变特点,能为临床提供早期肾损害信息,对临床的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对肾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的肾细胞癌患者39例,肾错构瘤2例,肾囊肿11例,肾周感染性病变2例,双肾正常者32例,均行MSCT肾脏灌注扫描。通过后处理软件分析所得灌注参数血流量(BF)、血容量(BV)、表面通透性(PS)和平均通过时间(MTT)。结果:正常人两侧肾脏皮质或髓质的BF、BV、MTT、PS无显著性差异。肾癌与正常肾皮质BF、BV、MTT、PS均有显著性意义。而肾癌的BF、BV、PS值低于正常肾皮质,MTT高于正常肾皮质。并且BF值显著高于肾错构瘤、肾囊肿及肾周感染性病变等的BF值。结论:MSCT肾脏灌注成像实现了,肾脏血流的定量研究,对肾肿瘤定性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MSCT灌注成像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20例乳腺肿瘤(包括15例乳腺癌和5例纤维腺瘤)的MSCT灌注成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乳腺癌组与对侧正常乳腺组间血流量(BF)、血容量(BV)和表面通透性(P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MTT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纤维腺瘤组与乳腺癌组之间的BF、BV和P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TT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于2 cm的乳腺癌的中心与边缘之间的BF、BV和 P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MTT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于2 cm的乳腺癌的中心与边缘之间的BF、BV、MTT和P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T灌注能反映乳腺病变的血液灌注特点,有助于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64层CT灌注扫描技术在肾脏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受检者行双肾灌注扫描,观察TDC形态,记录各组血流量(blood flow,BF)、血容量(blood volume,BV)、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time,MTT)、表面渗透性(permeability surface,PS)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同一受检者两侧肾脏BF、BV和PS等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脏肿瘤、肝硬化、高血压及正常组各组间BF、BV及P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灌注成像能从多方面对肾功能进行评价,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在肾肿瘤定性及肾癌临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8 例肾透明细胞癌(分Ⅰ~Ⅳ期)、20例肾错构瘤的多层螺旋CT 灌注成像结果,对肿瘤感兴趣区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 与表面通透性(PS)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其规律性.结果 (1)正常肾皮质BV/A 和BF值明显高于肾透明细胞癌和错构瘤(P< 0.01);肾透明细胞癌BV/A和BF值明显高于肾错构瘤(P< 0.01);正常肾皮质及肾透明细胞癌PS值明显高于肾错构瘤组(P< 0.01).(2)肾透明细胞癌Ⅱ期、Ⅲ~Ⅳ期BV/A值、BF值与PS值明显高于肾透明细胞癌Ⅰ期患者(P<0.05);肾透明细胞癌Ⅱ期与Ⅲ~Ⅳ期之间相比较,BV/A值与PS值呈上升趋势,前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BF值呈下降趋势,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3组之间MTT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肾脏肿瘤MSCT灌注参数具有一定的规律,在肾肿瘤的诊断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利用MSCT灌注成像评价活体肝移植(LDLT)术后肝静脉淤血区及非淤血区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 22例在本院移植外科施行活体右半肝移植的供、受者纳入本研究,所有受试者均于术后早期(1月以内)进行MSCT平扫、增强及灌注检查,同期纳入1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记录并比较对照组及LDLT术后肝静脉淤血区和非淤血区肝实质的肝血容量(BV)、血流量(BF)、平均通过时间(MTT)、表面通透性(PS)和肝动脉指数(HAF).结果 8例供、受者(36.36%)LDLT术后早期出现肝静脉淤血.与对照组相比,淤血区肝实质BV、BF和HAF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TT和PS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淤血区与对照组肝实质之间各项灌注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淤血组与无淤血组非淤血区肝实质之间BV、BF、MTT、PS和HA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T灌注成像可对肝移植术后肝血流动力学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在肾脏肿瘤诊断以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 本实验包括28例肾脏肿瘤病例(21例肾细胞癌、7例良性肿瘤),所有病例均有完整的临床、病理资料.先行肾脏常规平扫,选定肿瘤最大层面进行灌注扫描.将所得数据传入ADW4.2工作站,应用Perfusion 3.0软件以同层面腹主动脉作为流入动脉分别测量BF、BV、MTT、PS,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肾细胞癌、肾脏良性肿瘤及对侧正常肾脏CT灌注值BF、BV、PS均值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MTT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性质肾脏肿瘤CT灌注值有明显差异.CT灌注成像有助于术前判断肾脏肿瘤性质、分期及预后.  相似文献   

8.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胃癌术前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 CT(MSCT)进行胃癌灌注成像的可行性,评价其在胃癌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67例经胃镜证实的胃癌患者行MSCT 灌注成像扫描,计算肿瘤感兴趣区的灌注参数,包括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表面通透性(PS).分析胃癌细胞分化程度、临床分期、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转移部位与各灌注参数的关系.结果 PS 值在胃癌不同细胞分化程度、TNM 分期、病理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远处转移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MTT 值在胃癌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BF、BV 在不同 TNM 分期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F 在病理分期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MSCT 灌注成像能反映胃癌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对胃癌的术前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MSCT灌注成像技术研究肝硬化患者肺部微循环灌注参数的变化。材料和方法:对20例正常对照组、24例代偿期肝硬化组和19例失代偿期肝硬化组行16层螺旋CT肺部同层动态增强扫描后,在工作站上使用perfusion3软件包对扫描数据进行处理,得出感兴趣区的时间-密度曲线(time-density curve,TDC)和各灌注参数值,包括血流量(blood flow,BF)、血容量(blood volume,BV)、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和表面渗透积乘积(permeability surface area product,PS)。采用SPSS11.5软件包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BF、BV值在各组的总体均数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失代偿期肝硬化组的BF、BV值较正常对照组和代偿期肝硬化组都明显增加,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代偿期肝硬化组的BF、BV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MTT值各组的总体均数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0.05>P>0.01)。失代偿期肝硬化组的MTT值较正常对照组和代偿期肝硬化组减少,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0.05>P>0.01)。PS值各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肺部微循环灌注成像技术可反映肝硬化患者病情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初步评价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2例临床检查或钼靶检查怀疑有乳腺疾病的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灌注扫描.根据病理结果将32例患者的59个被检组织分成4组:正常乳腺组(n=31)、乳腺癌组(n=12)、纤维腺瘤组(n=5)和乳腺增生病组(n=11).采用灌注序列 body perfusion扫描及 Perfusion 3 body灌注软件处理,分别测量感兴趣区的血流动力学参数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表面通透性(PS),并对其相关测量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正常乳腺组呈低灌注状态,乳腺癌组呈高灌注状态,纤维腺瘤组及乳腺增生病组均呈较高灌注状态.正常乳腺组灌注参数平均值与乳腺癌组比较,其BF、BV及PS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MTT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正常乳腺组灌注参数平均值与纤维腺瘤组、乳腺增生病组比较,其BF及BV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MTT及PS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乳腺癌组灌注参数平均值与纤维腺瘤组比较,其PS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BF、BV及MTT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乳腺癌组灌注参数平均值与乳腺增生病组比较,其BF、BV及PS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MTT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乳腺增生病组灌注参数平均值与纤维腺瘤组比较,其BF、BV、MTT及PS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能从血流动力学方面为乳腺疾病的诊断提供定量、定性的帮助,是一种先进的功能检查技术.  相似文献   

11.
肾透明细胞癌CT灌注成像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肾透明细胞癌灌注成像的特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7例经过手术病理证实的肾透明细胞癌患者(肿瘤生长部位均靠近肾门附近),术前均选择近肾门层面进行动态增强扫描,经过灌注软件处理分析分别获得肾癌组织及双侧肾皮质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组织通透性(PS)及时间密度曲线(TDC图)。结果:肾透明细胞癌肿瘤最高密度点血供丰富,但血流量较对侧正常皮质仍较低;肿瘤平均灌注较两侧皮质均低;肿瘤同侧肾脏皮质灌注较对侧低;肿瘤内不同密度点灌注特性不同;不同分级的肿瘤对静脉血流有不同的影响。结论:肾透明细胞癌CT灌注成像具有一定的特点,对其诊断及肾血流的评估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兔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早期的CT灌注情况及其与核素扫描结果的关系。方法兔后腿肌注50%甘油10ml/kg,建立急性肾小管坏死性ARF动物模型,分别于注射前、注射后6h行CT灌注扫描和核素扫描。运用GE公司Perfusion2软件,测量右肾皮质的CT灌注血流量(BF),并与核素显像ERPF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两种检查方法,注药前后结果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且注药前后CT灌注扫描与核素扫描有较好的相关性。结论急性肾小管坏死性ARF时,CT灌注成像能较准确地评价早期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螺旋CT灌注成像与常规动态增强扫描在肺内结节或肿块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的肺内结节或肿块患者81例,行CT灌注扫描及常规动态增强扫描,计算病灶感兴趣区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表面渗透性(PS)以及描绘时间-密度曲线(TDC),比较三组结节或肿块之间的区别.结果 恶性和活动性炎性结节或肿块的BV及PS值明显高于良性结节(P<0.05).三组结节或肿块间BF和MTT值无统计学差异.恶性与活动性炎性结节或肿块之间各灌注值有较明显重叠.三组结节或肿块的(TDC)不同.结论 螺旋CT灌注成像与常规动态增强扫描结合有利于肺内结节或肿块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4.
多排螺旋CT正常胰腺和胰腺癌灌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马淑华 《医学影像学杂志》2007,17(12):1291-1293
目的:探讨正常胰腺和胰腺癌多排螺旋灌注成像特征。方法:30例无胰腺疾病的患者和16例经病理证实的胰腺癌患者,采用16层螺旋CT进行灌注扫描,分别测量30例正常胰腺组织和16例胰腺癌肿瘤组织的局部组织血流量(bloodflow,BF)、血容量(blood volume,BV)、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ermeability surface area product,PS)和造影剂平均通过时间(meantransit time,MTT)平均值,并进行分析。结果:正常胰腺CT灌注成像特征表现为局部组织血流量(BF)、血容量(BV)、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和造影剂平均通过时间(MTT)均匀一致的实质性器官;胰腺癌的BF、BV和PS均明显比正常胰腺的测量值降低。结论:CT灌注成像技术对胰腺癌诊断具有重要的提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不同分组肾透明细胞癌CT灌注成像的差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不同分组肾透明细胞癌CT灌注成像的差异.资料与方法 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肾透明细胞癌的患者40例,术前应用多层螺旋CT(MSCT),选择肿瘤最大层面进行灌注扫描.用去卷积法灌注软件获取肿瘤内多个不同密度感兴趣区(ROI)及双侧肾皮质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表面通透性(PS)及时间-密度曲线(TDC)图.40例肿瘤按是否可见新生血管、肾盂肾盏受累程度及是否有癌栓分组,统计分析比较不同分组肿瘤间的灌注差异.结果 可见新生血管的肿瘤表面通透性低于未见新生血管肿瘤(P<0.05);肾盂肾盏受压肿瘤同侧肾脏皮质血流量(C-BF)高于肾盂肾盏无影响肿瘤(P<0.01);有癌栓肿瘤双侧皮质及最高密度点BV均低于无癌栓肿瘤(P<0.05).结论 CT灌注成像能从血流动力学和血管功能上为评价肾透明细胞癌进展和预后带来帮助,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技术评估下肢动脉血运重建术前后患者双足骨骼肌血流灌注变化的可行性以及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纳入18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行单侧下肢动脉介入治疗,未实施治疗的对侧肢体为对照组。分别在治疗前3天、治疗后第3天行双侧足部CT灌注扫描,原始CT灌注图像经VPCT Body软件处理后,对称选取双侧足底内侧肌群作为感兴趣区域(ROI),由此获得灌注参数:血容量(BV)、血流量(BF)、表面通透性(PMB)以及平均通过时间(MTT)。使用Wilcoxon符号秩验证分析灌注参数之间的差异。 结果18例患者均成功实施介入治疗。在腔内治疗前,治疗侧足底内侧骨骼肌灌注参数(BV、BF、PMB、MTT)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 > 0.05),而在腔内治疗后,治疗侧足底内侧骨骼肌灌注参数(BV、BF、PMB、MTT)与对照组存在差异(P < 0.05),其中,BV、BF、PMB较对照组上升,MTT、较对照组下降。此外,治疗前与治疗后对比,对照组的灌注参数(BV、BF、PMB、MTT)无明显变化(P > 0.05),而治疗组的灌注参数(BV、BF、PMB、MTT)有变化(P < 0.05),其中,BV、BF、PMB较治疗前上升,MTT较治疗前下降。 结论CT灌注成像可以量化评估不同骨骼肌血流灌注的变化情况,为下肢血运重建方案的制定、疗效的评估以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临床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7.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renal blood flow perfusion parameter changes associated with aging using 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 (CT).MethodsThis prospective study was approved by the institute's ethics committee for clinical study and written informed consent was obtained from all subjects. Forty-two consecutive patients who underwent abdominal CT without obvious renal abnormality at plain scanning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The renal perfusion scan was carried out using 16-slice spiral CT. The 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was used to examin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perfusion parameter changes with aging.ResultsIn both the cortex and medulla, blood flow (BF) and blood volume (BV) we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age, while time-to-peak (TTP) value and mean transit time (MTT) showed a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age. Changes in BF, TTP, and MTT were found to have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age in both the cortex and medulla, whil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BV and age showe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ConclusionIt is feasible to assess renal hemodynamics changes with aging in the elderly using the current clinically available CT perfusion imaging technology in vivo. It may be helpful in the management of aged patients to familiarize with the renal hemodynamics changes in clinical work-up.  相似文献   

18.
兔急性肾功能衰竭时CT灌注成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建立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动物模型并研究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ARF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兔后腿肌注50%甘油等渗盐水10ml/kg,建立急性肾小管坏死性ARF动物模型,分别于注射前、注射后6h、24h、48h共四个时间点行CT灌注扫描。运用GE公司Perfusion2软件,测量各时间点肾皮质的CT灌注平均值,包括血流量(BF)和血容量(BV),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将测量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6h时间点肾皮质BF、BV值明显降低,与正常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24h有所上升,48h时BF和用药前平均值无显著性意义(P=0.205),BV有显著差异(P=0.041)。6h时肾脏光镜下病理改变不明显,24h后始出现典型改变,48h更为显著。结论:兔急性肾小管坏死性ARF时,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先于典型病理改变出现,CT灌注成像能较准确地评价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