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分析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临床用药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性,探讨合理用药的对策。方法将我院自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心脑血管疾病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的188例患者,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的类别和药物品质之间的相关性,探讨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提出优化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临床用药的对策。结果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用药后临床可见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呼吸困难、心律失常等18种不良反应,其中抗高血压类药物使用后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为37.77%(71/188),显著高于其他药物使用后引起的不良反应。结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用药后所致的肝肾功能损伤等不良反应较为常见,如果不加以预防和控制会严重降低用药安全性,并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加以预防进而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内分泌疾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80例内分泌疾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实验组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分析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5%)优于对照组(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有38例患者对本院治疗比较满意,满意度达到95%,高于对照组(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用于内科疾病治疗临床效果较好,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临床状况,减轻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痛苦,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贾安 《中国实用医药》2010,5(5):236-238
1897年,德国药剂师费利克斯·霍夫曼化学合成了一种性质稳定的化合物乙酰水杨酸,标志着阿司匹林的诞生。现在,阿司匹林已经是抗血小板治疗的一线用药。本文从循证医学角度,阐明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地位,以及其带来的风险,提示临床医生进一步合理使用阿司匹林。  相似文献   

4.
在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常常伴随着血管新生,然而血管新生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却众所不一,本文拟对今年来有关血管新生与心脑血管疾病关系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张金枝 《医药导报》2008,27(2):121-123
研究表明,老年人脉压增大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标志。大动脉缓冲功能减退是高血压发生发展及各种并发症的主要原因。血压升高和年龄增加是影响大动脉缓冲功能的两个主要原因。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和脉压升高的治疗药物包括血管紧张肽转化酶抑制药和血管紧张肽受体拮抗药、硝酸酯类药物、钙拮抗药、利尿药、他汀类药物、醛甾酮拮抗药。此外,戒烟、减少压力、有氧锻炼和适当的饮食控制也有利于治疗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和脉压升高。  相似文献   

6.
心脑血管疾病是引起人类死亡的“第一号杀手”。研究发现,花粉中含有多种对心脑血管疾病有防治作用的营养素和其他成分。  相似文献   

7.
周建英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7):2581-2582
目的 了解老年人群血压变异与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性.方法 对非高血压老年人133例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并分析24h、白昼、夜晚收缩压变异与舒张压变异,根据变异程度考察其冠心病、心律失常、高脂血症的发生率.结果 老年人24h、白昼、夜晚收缩压变异标准差与舒张压变异标准差大于正常值上限的心律失常、冠心病与高脂血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以上数值在正常值范围内的老年人(P<0.05或P<0.01).结论 非高血压老年人血压变异与心脑血管疾病有相关性,血压变异可作为判断此类人群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及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黎静  谢露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4):516-518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yon willberand factor,vWF)由芬兰赫尔辛基医生Efick Adolph von willbrand发现von willebrand病而得名,它是存在于血浆、内皮细胞和血小板颗粒的一种大分子糖蛋白,与心脑血管疾病关系密切,甚至参与了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将其相关性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逐步提高,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心脑血管疾病作为一种多发性常见疾病,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尤其是老年患者,给患者的生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为了减少这样的现象,应加强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与保健。本文主要从加强预防措施、合理膳食、减少外部刺激及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等方面进行分析,以做好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与保健工作。  相似文献   

10.
代谢综合征与心脑血管疾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代谢综合征的特点及其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内在联系。已有的研究提示代谢综合征在人群中发病率高,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早期诊断、积极有效治疗该病将大大延缓或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本文对心脑血管疾病与血压、血脂、血糖、肥胖等代谢综合征各发病因素之间的关系作了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颈动脉和心脏超声指标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12月在巴彦淖尔市医院接受检查和治疗的180例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1年, 30例患者出现心脑血管事件, 180例T2DM患者分为事件组(30例)、无事件组(150例)。收集一般资料[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血糖、血脂、血压、吸烟、饮酒、药物使用情况], 检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检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同型半胱氨酸(Hcy)和N端前脑钠肽(NT-proBNP)。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T2DM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采用χ2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事件组吸烟比例86.7%(26/30)、BMI(27.1±3.8)kg/m2、收缩压(SBP)(149.7±15.3)mmHg(1 mmHg=0.133 kPa)、舒张压(DBP)(95.1±1...  相似文献   

12.
综合干预对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抑郁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索综合干预对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抑郁状态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本院230例住院心脑血管患者(治疗组115例,对照组115例)在住院3天内和不同方法治疗后3个月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测评。结果 230例老年心脑血管患者入院时抑郁发生率为65.65%。不同治疗后,治疗组抑郁状态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而对照组则治疗前后抑郁状态无改善(P〉0.05)。结论 综合干预可降低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抑郁状态,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四种植物药物参与干预高血压病、高脂血症、高粘血症对老年人心脑血管终点事件发生率的影响,以及药物的副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5年至 2 0 0 0年住院的资料完整的老年病人 10 2名,同时患有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和高粘血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植物药治疗者(治疗组)5 2例,未用者(对照组)5 0例,观察两组 5年间心脑血管终点事件发生率的差别。结果 治疗组发生缺血性心脑血管终点事件比对照组明显减少( P <0 0 5 ),脑出血发生率无明显差别( P >0 0 5 )。观察到的副作用主要有过敏性休克、皮疹、发热、消化道症状等。结论 应用植物药参与干预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缺血性心脑血管终点事件发病率明显减少;而且药物不同,副作用的发生率也不同。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体检人群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探讨Hp感染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采用13C尿素呼气检测方法检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体检中心2025例体检者Hp的感染状况,按Hp感染情况分为Hp现症感染组(754例)、既往Hp感染组(555例)和未感染组(716例),比较3组间生理、生化指标及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率的差异。结果Hp现症感染组的年龄、冠心病史患者比例、脑卒中病史患者比例、向细胞计数、空腹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c反应蛋白(CRP)与未感染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61±14)岁比(56±12)岁、12.1%(91/754)比7.8%(56/716)、9.8%(74/754)比5.3%(29/716)、(12.5±2.5)×10^9/L比(7.6±1.8)×10^9/L、(10.6±2.0)μU/L比(6.8±1.2)μU/L、(2.9±0.6)比(1.5±0.3)、(1.2±0.4)mmol/L比(1.5±0.3)mmol/L、(8.2±1.8)mg/L比(3.4±0.8)mg/L](P〈0.05或P〈0.01)。既往Hp感染组的冠心病史及脑卒中病史患者比例高于未感染组[10.5%(58/555)、8.5%(47/555)](P〈0.05)。Hp感染与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相关(Hp现正感染组:比值比(OR)=2.85,95%CI:2.13—3.36,P〈0.05;既往Hp感染组:OR=1.89,95%CI:1.34~2.41,P〈0.05)。高血压病史及空腹血糖、HDL—C、CRP水平与Hp现症感染和既往Hp感染均有明显相关洼,HOMA—IR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Hp现症感染相关(P〈0.05)。结论Hp现症感染和既往Hp感染均与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卡相关,预防、治疗Hp感染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心房颤动患者经心脏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2月至2016年2月134例心房颤动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经心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根据射频消融术后6个月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将纳入患者分为观察组(n=51)和对照组(n=83),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年龄、BMI、心肌病、脑卒中史、左心房直径、左室射血分数等6个因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积极控制年龄、BMI、心肌病、脑卒中史、左心房直径、左室射血分数等危险因素,有利于降低心房颤动患者经心脏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中老年重度高血压病人的临床特点及探讨心血管危险因素控制。方法 对2000年至2001年在我院诊治的中老年重度高血压患者108例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8例中男39例,女69例,男女之比0.6:1,本组病人治疗控制率差,脉压大的频率高,脉压在80mmHg以上的达76%。左室肥厚率高,是非高血压人群的7.5~70倍,多种危险因素集合出现显示总危险度增加,有效治疗后,部分危险因素得到控制。结论 应该有效地控制血压及重视对中老年重度高血压的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纠治,以改善短期及长期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血管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比较不同年龄段、不同BMI指数和不同生活习惯的人群中肥胖、高血压、高血糖和血脂异常的发生率。结果不同的年龄、BMI和生活习惯人群中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视健康的生活方式,注重饮食结构的调整,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可促进心血管疾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工作的风险及其对策。方法对心血管内科72例发生风险事件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风险因素主要包括护理人员因素、药品设备因素、患者和家属因素以及其他因素。结论针对相应的风险提出对策,帮助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提高风险意识,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探究丹参多酚酸盐对心脑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106例心脑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以随机盲选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后相关血糖指标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45%,高于对照组的75.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空腹血糖为(6.92±0.72)mmol/L、餐后2 h血糖为(9.88±0.87)mmol/L;观察组空腹血糖为(6.54±0.24)mmol/L、餐后2 h血糖为(8.33±0.53)mmol/L;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02、7.906, P<0.05)。结论 心脑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丹参多酚酸盐医治的疗效明显,值得采纳及使用。  相似文献   

20.
Asymmetric dimethylarginine (ADMA) is an endogenous inhibitor of nitric oxide (NO) synthases. By inhibiting NO formation, ADMA causes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vasoconstriction, elevation of blood pressure, and aggravation of experimental atherosclerosis. Cross-sectional studies in humans have revealed that ADMA plasma concentration is elevated in numerous populations with vascular diseases or at high cardiovascular risk. However, the potential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elevated ADMA and cardiovascular events and mortality in humans can only be revealed in prospective clinical studies. This review gives an overview of currently available data from prospective clinical studies in which ADMA has been measured in populations at high, intermediate, or low global vascular risk. Although the analytical methods used to quantify ADMA varied and statistical approaches to assess the association of ADMA with risk differed, these data reveal that ADMA i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risk of incident cardiovascular events and total mortality in subjects at a broad range of global risk. Hazard ratios were mostly in a range comparable to that of traditional cardiovascular risk markers even after multivariable adjustments, suggesting that ADMA may be suitable as a diagnostic marker for risk assessment, and that the biochemical pathways that regulate ADMA may be promising therapeutic approaches to treat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