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揭盖术对鼻前庭囊肿的治疗作用.方法:以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来该院就诊的40例鼻前庭囊肿患者为例,患者均以经鼻内镜鼻前庭囊肿揭盖术治疗,对40例患者一般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经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揭盖术对鼻前庭治疗的治疗效果.结果:本组的4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有患者出现并发症,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13.2±2.0)min、术中出血量(6.3±2.0)ml、术后疼痛当天疼痛评分为(2.0±1.1)分,住院时间为(3.0±0.2)d,切口愈合时间为(4.0±1.0)d,术后中位回访13.3个月,无一例患者的复发.结论:对鼻前庭囊肿患者应用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揭盖术治疗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和复发率低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揭盖术的治疗方法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50例鼻前庭囊肿患者,对其临床记录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対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唇龈沟入路治疗方法,观察组给予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揭盖术加以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以患者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和感染率为参考指标评价两组临床疗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两组患者均随访半年以上,观察组患者手术成功,均得到治愈,囊壁和鼻底黏膜自然愈合,无复发病例;对照组术后出现3例术后复发,复发率为12.00%,对照组复发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明显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揭盖术应用于治疗鼻前庭囊肿临床效果显著,有利于缩短整个手术时间段,缓解患者痛苦,保证患者正常生活秩序,降低术后不良反应现象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鼻内镜下行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4年2月~2009年1月采用鼻内镜经鼻前庭进路行揭盖术治疗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患者无复发,没有并发症发生,一段时间后,面部隆起消退,囊肿成为鼻腔一部分。结论:鼻内镜下行囊肿揭盖术操作很简单,手术时间较短,术后无并发症,反应较轻,伤口感染几率小,符合现代外科微创治疗原则,可以作为目前治疗鼻前庭囊肿的首选方法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4.
鼻前庭囊肿是位于鼻前庭底部皮下、上颌骨牙槽突浅面软组织内的一种囊性肿块,最早于1882年被描述[1],生长缓慢,早期多无症状,逐渐增大,导致一侧鼻翼附着处、鼻前庭内或梨状孔前外方等处隆起,可伴局部肿胀、疼痛不适及患侧鼻塞,长期可压迫上颌骨形成骨质缺损、颌面部变形,合并感染者的囊肿迅速增大,加重局部疼痛[2].双侧鼻前庭...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电动切割揭盖术与唇龈沟径路鼻前庭囊肿切除术治疗鼻前庭囊肿(NVC)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开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2例NVC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案分为A组与B组,各46例。A组接受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电动切割揭盖术治疗,B组接受唇龈沟径路鼻前庭囊肿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及术后情况(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引流管放置时间、住院时间)、术后3 d切口疼痛程度和面部肿胀程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随访6个月复发率。结果 A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引流管放置时间、住院时间短于B组,术中出血量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A组切口疼痛程度、面部肿胀程度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面部麻木、切口感染等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面部肿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唇龈沟径路鼻前庭囊肿切除术相比,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电动切割揭盖术治疗NVC,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疼痛与面部肿胀,促进康复,且安全性高,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鼻前庭囊肿揭盖术与唇龈沟切口进路切除术治疗鼻前庭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8例鼻前庭囊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唇龈沟切口进路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鼻前庭囊肿揭盖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及伤口愈合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小,切口感染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术后观察组发生1例(2.56%)切口感染,对照组发生3例(7.69%)切口感染,经过积极换药及抗感染治疗后痊愈。结论鼻前庭囊肿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的临床疗效优于唇龈沟切口进路切除术,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患者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鼻腔吸切器囊肿揭盖治疗鼻前庭囊肿的疗效。方法鼻内镜下应用鼻腔吸切器绞除鼻前庭囊肿顶壁,使残余囊壁内膜与鼻腔黏膜相延续、囊腔与鼻腔融合为一体。结果所有病例均获治愈,无并发症发生;术后1~2月囊腔与鼻腔底平齐;随访1~1.5年囊肿无复发。结论经鼻内镜鼻腔吸切器囊肿揭盖治疗鼻前庭囊肿操作简单、疗效肯定、患者疼痛轻、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三种方法治疗鼻前庭囊肿的优缺点。方法选择桂林市人民医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鼻前庭囊肿患者45例,随机分成A、B、C三组,各15例,A组患者给予唇龈沟路径鼻前庭囊肿切除术治疗,B组患者给予鼻内镜下前庭囊肿切除术,C组患者给予鼻内镜前庭囊肿揭盖术治疗。结果 B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最短,其次为C组,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最长,三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显著优于A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的引流管放置时间、住院时间最短,其次为B组,A组患者的引流管放置时间、住院时间最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的术后感染发生率、面部麻木发生率、半年内复发率显著低于A组和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鼻前庭囊肿进行治疗时,鼻内镜下前庭囊肿切除术和鼻内镜前庭囊肿揭盖术的操作比较简单方便,而且微创,鼻内镜前庭囊肿揭盖术的不良反应和疾病复发率更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揭盖术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15例鼻前庭囊肿患者,在鼻内镜鼻前庭进入行囊肿顶上部切开并扩大开口,使囊腔与鼻腔合二为一,完整保留剩余底壁囊壁,术后以明胶海绵和抗生素油纱条稍加压填塞处理.结果 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揭盖术去除囊肿顶壁,剩余囊壁与鼻前庭皮肤黏膜相对生长融合,加快创缘愈合,术后随访2年,均未见囊肿复发及并发症.结论 鼻内镜下切除囊肿上壁,实施囊肿揭盖术,具有手术精确、创伤小、伤口愈合快等微创手术优点.  相似文献   

10.
曹银生 《中原医刊》2007,34(12):51-52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经鼻内进路鼻前庭囊肿切除术的诊疗方法。方法对68例鼻前庭囊肿患者,在鼻内镜下经鼻前庭囊肿切除,切缘微波凝固治疗,术后用涂有红霉素眼膏的明胶海绵压迫治疗。结果全部病人随访6个月-3年,未见复发,无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经鼻内进路鼻前庭囊肿切除术,具有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病人痛苦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分析鼻前庭囊肿揭盖术、唇龈沟进路鼻前庭囊肿切除术与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鼻前庭囊肿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6月华南理工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收治的90例鼻前庭囊肿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C组。A组给予鼻内镜揭盖术治疗,B组给予唇龈沟进路鼻前庭囊肿切除术治疗,C组给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比较三组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A组、C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优于B组(P<0.05),但A组、C组以上指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C组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较B组短(P<0.05),但A组、C组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C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均显著低于B组(P<0.05),但A组、C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前庭囊肿患者采用鼻内镜下揭盖术与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均是有效的,且效果相当,但是考虑到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仪成本更高,不利于基层医院推广,因此可将鼻内镜下揭盖术作为首选治...  相似文献   

12.
高敏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5):843-845
目的观察曲安奈德腔内注射对鼻前庭囊肿的疗效。方法以重庆市涪陵区中医院耳鼻喉科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在门诊确诊为鼻前庭囊肿的1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在表面麻醉下经鼻底行鼻前庭囊肿穿刺抽液治疗,然后注入利多卡因、曲安奈德混合液。随访6~12个月,观察疗效。结果治愈率、好转率、无效率分别为80%(12/15)、13%(2/15)、7%(1/15)。注射后患者除患侧鼻部稍有胀痛感外无其他明显不适,一般持续1~2 d后自行消失。无明显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采用囊腔内抽液、注射曲安奈德的方法治疗鼻前庭囊肿,操作简便,安全有效,患者无需住院,花费较少,具有一定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鼻内窥镜下鼻前庭囊肿造袋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鼻内窥镜下经鼻前庭进路行鼻前庭囊肿造袋术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8例鼻前庭囊肿患者在鼻内窥镜引导下经鼻前庭切除囊肿顶壁上部,并扩大其开口,使囊肿腔与鼻腔合二为一,完整保留囊肿底部的囊壁。术后囊腔填塞碘仿纱条压迫。结果:鼻内窥镜下鼻前庭进路去除囊肿顶壁,使剩余囊壁与鼻前庭正常皮肤或黏膜创缘相互爬行生长愈合。术后随访1年以上未复发。结论:鼻内窥镜下经鼻进路切除鼻前庭囊肿上壁,施行囊肿造袋术,具有创伤小、手术精确、伤口愈合快等微创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鼻内镜下使用鼻吸切器行鼻前庭囊肿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的临床疗效,探讨鼻前庭囊肿的最佳治疗途径.方法:对36例患者在鼻内镜下辅以鼻吸切器切除鼻前庭囊肿顶壁,使囊腔与鼻腔相融合.结果:36例患者随访12~24个月,无囊肿复发及相关并发症,均治愈.结论:鼻内镜下使用鼻吸切器行鼻前庭囊肿揭盖术具有手术精确,操作简单,疗效肯定和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2003年10月至2008年10月浙江省慈溪市人民医院收治鼻前庭囊肿患者32例(34侧),其中男7例,女25例;年龄24~60岁:病程3个月至8年.左侧13例,右侧17例,双侧2例.所有病例均有鼻翼根部隆起、胀满感,伴鼻塞12例,合并感染6例.局部检查:鼻前庭外下壁与口腔前庭间可触及肿物,质软、有弹性、有波动感,诊断性穿刺见淡黄色液体.CT扫描或x线片检查:肿物与牙齿无关联,9例有局部骨质吸收.术后病理诊断为鼻前庭囊肿样改变.  相似文献   

16.
鼻窦黏液囊肿的传统手术多采用鼻外径路、上颌窦根治术径路,且尽可能完整切除囊壁。随着鼻内镜手术的广泛开展,现多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本文介绍26例鼻窦黏液囊肿的鼻内镜手术治疗体会。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998-2006年我院收治的鼻窦黏液囊肿患者26例,男15例、女11例;年龄23~66岁,平均38.7岁;双侧1例、单侧25例;上颌窦囊肿3例、筛窦囊肿10例、额及筛窦囊肿7例、蝶窦囊肿5例、蝶及筛窦囊肿1例。均经鼻窦CT检查及囊肿穿刺抽液证实。临床表现为凸眼及复视12例、内眦或额部肿块10例、头痛18例、鼻塞13例、流脓涕16例、视力下降7例。1.2方…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掀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的疗效。方法在鼻内镜下对20例患者行鼻前庭囊肿掀盖术。结果20例均痊愈,随访1年以上,均未见囊肿复发和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掀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李峰 《吉林医学》2013,34(12):2244-2245
目的:研究鼻前庭囊肿的临床治疗方法,探讨治疗鼻前庭囊肿的最佳方法。方法:选择76例鼻前庭囊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76例随机分为三组,Ⅰ组25例患者囊腔内注射平阳霉素,Ⅱ组25例患者使用微波治疗,Ⅲ组26例患者采取经鼻内镜鼻前庭行揭盖术。结果:Ⅰ组手术时间(5.00±0.50)min,出血量(2.0±0.20)ml。Ⅱ组手术时间(7.50±0.50)min,出血量(3.60±0.30)ml。Ⅲ组手术时间(17.0±0.40)min,出血量(12.0±0.50)ml。三组出血量和治疗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鼻前庭囊肿,采取囊腔内注射平阳霉素、微波治疗以及鼻内镜经过鼻前庭行揭盖术都能取得很显著的疗效;由于微波治疗手术后容易复发,因此适用于小囊肿,而经鼻内镜鼻前庭行揭盖术则适用于大囊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在鼻内镜下对28例患者行鼻前庭囊肿揭盖术。结果28例均获治愈,无1例出现并发症,随访1年以上,均未见囊肿复发和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具有手术精确、创伤小、愈合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实验以2010年1月~2011年1月所收治的40例鼻前庭囊肿患者为试验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试验组患者采取鼻内镜下揭盖术进行治疗,而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的经唇龈沟切口入路切除的治疗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中,痊愈17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无并发症患者,且随访的1年中,无并发症和复发症状;而对照组中,痊愈13例,有效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75%,2例并发症患者,且随访的1年中,有1例复发.结论 鼻内镜下揭盖术对于鼻前庭囊肿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且有并发症少、愈合快、创伤小、疗效好的特点,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