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应用“商环”行儿童包皮环切术356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对儿童应用圣达“商环”行“包皮环切术”的临床效果,探讨应用“商环”对儿童行包皮环切的优越性及操作技术要点.方法 应用“商环”对356例包茎及包皮过长患儿进行包皮环切术,对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外观情况进行观察,并探讨技术要领.结果 应用“商环”对儿童进行包皮环切操作简单,手术时间为(8.5 ±2.6) min,术后包皮创口完全愈合时间(14.5±5.3)d,主要并发症为术后感染2例(0.56%)、水肿15例(4.21%)、出血(1.6±0.3)ml,术后均伤口整齐,外形美观.结论 应用圣大“商环”对儿童行包皮环切术手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出血及并发症少,外形美观优于传统术式.  相似文献   

2.
新型包皮环切器在包皮环切术中的应用(附256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包茎和包皮过长是泌尿外科常见的疾病,治疗都是以包皮环切为主,传统的包皮环切术,存在手术时间长,出血较多,需缝线,切缘不美观等现象.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08年7月采用新型一次性包皮环切器行包皮环切术256例,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型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治疗包皮过长和包茎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对20例包皮过长或包茎的患者,给予包皮环切术。结果:手术均采用包皮环切吻合器完成。手术时间平均约3~8min。术后未出现切口大片裂开,血肿形成或迟发大量出血。其中2例患者有少量渗血,行加压包扎两天后出血完全停止,1例有钛钉松动伴有约1.5cm切口裂开,予换药包扎5天后切缘对合平整,余下患者3天后拆除纱布无明显水肿、出血。术后1个月复诊,20例患者切口愈合良好,术后阴茎外观美观。结论:新型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切割吻合一次完成,微创、手术时间短,患者痛苦小,美观、治疗效果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观察包皮环切缝合器手术与传统包皮环切术的疗效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间采取2种不同方法进行的包皮环切术共203例,其中传统手术114例,包皮环切缝合器手术89例,比较2种手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切口愈合时间及阴茎外形满意度。结果环切缝合器手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疼痛VAS,术后伤口愈合时间均明显小于传统手术(P<0.05);阴茎外形满意度高于传统手术(P<0.05);环切缝合器手术的术后出血、伤口感染及切口裂开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手术(P<0.05);包皮水肿发生率2组无差异。结论环切缝合器在包皮环切术的应用,具有简便、快捷、微创、美容及并发症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使用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行包皮环切缝合术、包皮环扎术、传统包皮环切术治疗包茎、包皮过长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手术(A组)、包皮环扎术(B组)、传统包皮环切术(C组)对276例(每组92例)包茎、包皮过长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及术后24 h疼痛评分(VAS),术后感染、出血(血肿)、水肿、包皮畸形等并发症的发生,并作对比分析。结果:A组、B组手术时间分别为(6.52±2.45)min、(7.24±1.86)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93±0.82)ml、(1.51±0.72)ml;术中疼痛评分分别为(1.37±0.68)、(1.20±0.79)均低于C组(28.36±4.22)min、(9.52±3.29)ml、(3.06±0.75),(P0.05);但B组术后24 h疼痛评分(3.18±0.82)明显高于A组(1.85±0.63)、C组(1.82±0.75),(P0.05);A组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5.43%)低于B组(14.13%)(P0.05),A组与C组、B组与C组之间无差异(P0.05)。结论:使用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行包皮环切缝合术操作简单、安全、微创、美观,值得进一步研究开发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圣达"商环"应用于"包皮环切术"的临床效果及操作技术要点。方法应用"商环"对484例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进行包皮环切术,对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外观情况进行观察。结果应用"商环"进行包皮环切操作简单,手术时间为(6.5±2.2)m in,术后包皮创口完全愈合时间(22.4±5.8)d,主要并发症为术后感染4例(1.23%),水肿20例(6.17%),出血(1.5±0.4)mL。术后切口整齐,外形美观。结论应用中国"商环"行包皮环切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出血及并发症少、外形美观。可望成为标准化术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分析应用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与袖套包皮环切术的临床疗效和手术并发症。方法:106例包皮过长(或包茎)患者按手术日期单双号分为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组(50例)与袖套式包皮环切术组(5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疼痛程度、术后疼痛程度、切口愈合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组与袖套式包皮环切术组手术时间分别为(31.38±2.93)min和(11.82±1.96)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14±0.94)ml和(7.89±2.31)ml;术中疼痛评分分别为(0.80±0.70)分和(3.02±1.22)分;术后24小时疼痛评分分别为(1.90±0.80)分和(4.45±1.03)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0%(2/50)和17.87%(10/56);切口愈合时间分别为(14.06±1.15)d和(14.39±1.57)d;外观满意率分别为98%(49/50)和83.93%(47/56)。与袖套式包皮环切组相比,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组手术时间短、失血量少、术中及术后患者痛苦小、外观满意率高且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术后伤口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是对袖套式包皮环切术的改进及创新,具有患者手术效果好、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满意度高及易于接受等优势。  相似文献   

8.
<正>包皮环切术是泌尿外科门诊手术室最常见的手术,目前我院主要开展三种包皮环切术,即传统包皮环切术、商环包皮环切术及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术,我们发现应用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疼痛、并发症、愈合后的美观度、患者满意度方面比传统手术有着更加明显的优势。我们对预的约包皮过长、包茎患者285例患者进行分组治疗,依据患者自愿原则对其中的145例包皮过长或包茎患者行传统包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和观察一种新型一次性CBV包皮环扎套坏(重庆博维提供)在临床治疗小儿包茎及包皮过长疾病中是目前临床疗效最佳的手术方式.方法:对350例小儿包茎及包皮过长患者全部使用新型一次性CBV包皮环扎套环行包皮环切手术并随访观察一年了解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操作时间6~10min,平均约10min,术中出血量0~2ml,术中无需缝合及结扎止血,术后无感染及血肿发生,并发症少,愈后较好.结论:应用包皮环扎器行包皮环切手术,手术操作简单安全,时间短出血少,疼痛轻并发症少.术后外形美观,手术时间不受季节限制,术后24小时以后可以淋浴不影响治疗效果,愈后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02激光治疗仪行小儿包皮环切的疗效.方法:回顾总结我院外科门诊2009年6月至今325例小儿包皮环切的病例资料.结果:手术时间平均26min,325例中1例伤口裂开二次缝合,2例伤口渗血,1例缝合止血,1例压迫包扎后出血停止,无伤口感染,无手术引起勃起障碍病例发生.结论:经改进手术方法应用C02激光治疗仪行小儿包皮环切术,切缘整齐、对称,术后并发症低,伤口愈合后外形美观,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使用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治疗包茎和包皮过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80例包茎和包皮过长患者随机分为缝合器组(包皮环切缝合器组,n=120)和传统组(背侧切开包皮环切手术组,n=60),观察两种包皮环切手术的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术后疼痛、水肿、切口美观度及术后并发症(瘀斑、血肿、感染及再手术率等)等指标。结果:缝合器组和传统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3±1.3)ml和(15.6±2.9)ml;手术时间分别为(7.1±1.4)min和(22.6±4.6)min;切口愈合时间分别为(12.0±2.9)d和(16.3±3.1)d;术后24 h疼痛评分分别为(1.9±1.3)分和(5.2±1.7)分;水肿程度及切口美观度明显优于传统组(P0.05);缝合器组不存在拆线疼痛,传统组需要拆线存在拆线疼痛。结论:使用包皮环切缝合器完成包皮环切手术具有操作简单、手术快捷、切口美观、并发症少及痛苦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正男性包皮过长是泌尿外科常见疾病,包皮环切术是其有效治疗方法。近年来出现的新型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将切割与钉合一次性完成,手术方法简单,时间短,切口美观,疗效满意,目前已在各级医院广泛应用~([1-3])。我科使用此器械进行包皮环切术,发现用传统阴茎根部阻滞需要一定的起效时间,且术后易出现注射点皮下瘀斑或血肿、疼痛等情况。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对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行切割缝合器包皮环切术的200例成人包皮过长患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经典式及袖套式包皮环切术的经验,比较三种包皮环切术式的各自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在我院行包皮环切术(应用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经典式及袖套式包皮环切术分别为112例、123例及10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三种术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阴茎外观满意率等指标。分析三种手术各自特点和经验总结。结果应用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经典式及袖套式包皮环切术手术时间分别为5.6±3.5 min、25.6±6.7 min及34.3±5.4 min(P0.001),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0±0.7 m L、12.3±5.8 m及4.1±2.3 m L(P0.001),术后24 h疼痛评分分别为3.1±1.1分、5.4±1.2分及3.5±0.9分(P0.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8%(11/112)、16.3%(20/123)及11.1%(12/108)(P=0.286),术后阴茎外观满意度分别为97.3%(109/112)、85.4%(105/123)及95.4%(103/108)(P=0.001)。以上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三组手术方式各有优缺点,应用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阴茎外观满意率高,但费用偏高;而袖套式包皮环切术相对于经典式包皮环切术手术时间稍长,但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术后疼痛评分低且阴茎外观满意度较高,因此,对于青春期男性及成人患者可考虑推荐袖套式包皮环切术。  相似文献   

14.
正包皮环切术是泌尿外科最常见的手术~([1]),适用于病理性包茎,生理性包茎合并反复包皮阴茎头炎及尿路感染、包皮过长有手术要求等情况。目前临床术式众多,如背侧切开包皮环切术、袖套式包皮环切术、商环包皮环切术、缝合器包皮环切术等。本研究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行包皮环切术854例成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比较4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新型包皮套扎器行包皮环切术与传统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750例包皮环切术的患者分为两组,450例采用新型包皮套扎器包皮环切术(套扎器组),300例采用传统包皮环切术(传统组),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疼痛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术后恢复时间和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及术后外观满意度等。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套扎器组的手术时间(3.78±0.42)min、术中出血量(2.39±1.01)ml、术中疼痛评分(0.14±0.36)分,术后6 h疼痛评分为(0.32±0.78)分,拆环时疼痛评分(3.35±1.42)分,术后包皮完全愈合时间(7.61±1.60)d,愈合后外观满意度97.8%(440/450),术后出血及血肿0.89%(4/450);传统手术组分别为(26.24±3.99)min,(10.80±3.57)ml,(2.30±1.46)分,(3.03±1.56)分,(2.43±1.67)分,(8.57±1.37)d,86%(258/300),3%(9/300);以上8项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套扎器组拆套扎器前夜间疼痛评分(1.45±1.02)分,拆环后包皮内板及系带处水肿0.89%(4/450),传统手术组分别为拆线前夜夜间疼痛评分(1.38±0.92)分,拆线后水肿2.33%(7/300),以上两项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发生包皮裂开各1例,均无术后明显感染及延迟愈合情况发生。结论:新型包皮套扎器包皮环切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术后出血少,疼痛轻,术后外观满意度高,安全度高,受术者易于接受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使用包皮系带缝线定位法行缝合器式包皮环切术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5例,采用包皮系带缝线定位法行缝合器式包皮环切术。对照组55例,采用常规方法缝合器式包皮环切术。观察2种术式手术时间、系带损伤率、系带对合不良率、术后外观满意度及术中出血量。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分别为(9.23±1.52)min和(7.12±1.14)min,系带损伤率分别为10.77%(7/65例)和25.45%(14/55例),系带对合不良率4.62%(3/65例)和20%(11/55例),术后外观满意度96.92%(63/65例)和83.64%(46/55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38±0.45)mL和(2.44±0.34)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带缝线定位法缝合器包皮环切术有助于减少系带损伤、减少系带对合不良率、提高患者术后外观满意度、利于控制包皮长度,临床效果良好,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包皮环切缝合器手术、包皮环切吻合器手术与传统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或包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泌尿外科门诊采用包皮环切缝合器手术(110例)、包皮环切吻合器手术(105例)、传统包皮环切术(520例)治疗包皮过长或包茎的7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三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包皮环切缝合器手术、包皮环切吻合器手术在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等方面要优于传统包皮环切术(P0.05);且三种术式在手术并发症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术式各有优缺点,最后的术式选择需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经济状况、对美观的要求和手术者对不同术式的手术技巧的熟悉程度等多方面来综合考虑决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新型包皮套扎器行包皮环切术与缝合器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的临床效果。方法:470例包皮环切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次性使用包皮套扎器包皮环切术(套扎器组)和缝合器包皮环切术(缝合器组)各235例。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术后愈合时间、阴茎头充血水肿、排尿困难或者费力、术后明显出血及血肿、包皮裂开、延迟脱钉及愈合后外观满意度等。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套扎器组的手术时间(3.83±0.42)min、术中出血量(2.41±1.01)ml、术中疼痛评分(0.20±0.47)分,术后6 h疼痛评分(0.48±0.94)分,术后包皮愈合时间(7.79±1.65)d,愈合后外观满意度95.8%(228/235),阴茎头充血水肿2.56%(6/235),排尿困难费力2.13%(5/235),术后明显出血及血肿1.28%(3/235);缝合器组上述指标分别为(7.49±1.84)min、(3.34±2.59)ml、(0.57±0.76)分、(3.42±1.12)分、(12.05±2.80)d、90.6%(213/235)、36.17%(85/235)、34.04%(80/235)、5.11%(12/235),以上9项指标两组均有显著差异(P均0.05)。术后第6天夜间疼痛评分套扎器组(1.34±1.07)分,缝合器组为(1.31±0.96)分;拆环时疼痛评分套扎器组(3.36±1.41)分,缝合器组脱钉前钉挂内裤时疼痛评分(3.49±1.22)分,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均无术后明显感染及延迟愈合情况发生,包皮裂开套扎器组1例,缝合器组2例。缝合器组延迟脱钉者8(3.40%)例。结论:使用新型套扎器包皮环切术更加安全、省时、美观、患者痛苦小、护理更简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自粘弹力绷带在一次包皮环切缝合器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2017年泌尿外科门诊就诊的147例包皮过长患者的临床资料,排除禁忌证,随机分为四组:传统包皮环切术+纱布组(A组)、传统包皮环切术+绷带组(B组)、环切缝合器组+纱布包扎组(C组)、环切缝合器+自粘弹力绷带组(D组),分别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阴茎水肿程度进行测量。结果:D组和A组手术时间分别为(9±2)min和(25±3)min,D组和C组术后1h出血量分别为(0.5±0.3)ml和(1.5±0.6)ml,环切缝合器组手术时间较传统环切组缩短(P0.05),而加用弹力绷带后出血量减少(P0.05)。术后7d和14d,四组包皮水肿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包皮环切缝合器术中使用自粘弹力绷带,可减少出血和血肿,并且不会加重包皮水肿,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徐渊  江岳方  吴斌 《中国美容医学》2011,20(8):1207-1208
目的:探讨使用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治疗包茎、包皮过长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220例包茎、包皮过长患者分成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A组,112)与常规包皮环切(B组,108)两组,比较其优缺点及疗效。结果:A组比B组的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不需拆线、术后感染率低、术后创缘整齐,外形美观。结论:应用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行包皮环切术,手术简单,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小,易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