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2020年我国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疾控机构")慢性病防控人力资源配置情况。方法选取中国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点和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简称"示范区")作为调查对象, 于2021年12月通过国家示范区管理信息系统开展2020年区/县慢性病防控资源配置情况调查, 分析疾控机构慢性病防控人力资源配置数量和配置率, 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示范区与非示范区、城乡间差异;采用Kruskal-WallisH检验比较东、中和西部不同区域间差异;采用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评价配置的均衡性。结果共调查678个区/县, 664个区/县完成有效应答, 有效应答率97.9%, 其中区/县疾控机构的设置率为98.34%(653/664), 区/县疾控机构慢性病防控科室的设置率为96.02%(627/653)。627个设置慢性病防控科室的区/县疾控机构, 慢性病防控专职技术人员配置的中位数为4人, 其中示范区(4人)高于非示范区(3人), 东部(5人)高于中部(4人)和西部(4人), 城市(4人)高于农村(4人),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配置率为0.71人/10万, ...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估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干预效果,为推进示范区建设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利用河南省2018年慢性病及危险因素调查数据,比较示范区与非示范区18岁及以上居民吸烟、饮酒、运动等慢性病相关的行为指标,主要慢性病患病情况以及高血压与糖尿病知晓率、治疗率与管理率等指标。应用SAS 9.4软件进行χ2检验,结果采用复杂抽样加权的方法调整。结果 示范区与非示范区分别调查了4 181人和4 055人。示范区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26.82%、11.76%)均低于非示范区(35.76%、17.92%),糖尿病前期和中心性肥胖比例(14.41%、31.98%)均低于非示范区(28.62%、37.00%);高血压知晓率(45.65%)、治疗率(41.33%)、控制率(13.82%)、健康管理率(47.57%)均高于非示范区(分别为32.16%、27.30%、6.79%和40.06%),有害饮酒率(2.28%)、烹调油摄入过多的比例(66.90%)均低于非示范区(3.57%、72.69%);经常体育锻炼人群比例(17.48%)高于非示范区(13.25%),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黄冈市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预防控制能力现状,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黄冈市12家CDC和8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通过全国慢性病预防控制能力调查系统在线录入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机构基础配置能力、机构参与能力、机构教育培训与指导能力、监测能力、干预能力等。结果 政策能力:2017年市级CDC有现行的慢性病防控实施方案,仅部分县(市、区)级制定有慢性病预防控制综合规划和慢性病防控实施方案。全市疾控系统慢性病防控工作经费约占疾控总业务工作经费的4.9%。基础配置能力:疾控系统仅有25%的CDC设有专门的慢性病防控科所,慢性病防控在岗工作人员占在岗总人数的4.13%。被调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在岗慢性病管理工作人员占在岗总人数的6.59%。合作与参与能力:在慢性病预防控制领域,有7个县(市、区)与媒体开展过合作。监测能力:全市开展死因监测覆盖率为100.0%;CDC开展恶性肿瘤病例报告、脑卒中病例报告、心肌梗死病例报告、慢性阻塞性肺病监测的比例分别为50.0%、50.0%、50.0%、16.7%,开展各类慢性病危险因素监测的比例均不到50%。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恶性肿瘤、新发脑卒中和急性心肌梗死病例报告的比例分别为37.5%、50.0%、50.0%。干预与管理能力:CDC开展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个体化干预的比例为58.3%,开展其他各类慢性病及危险因素干预的比例均不到30%。被调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均开展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随访管理工作。结论 黄冈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能力仍处于薄弱阶段,亟待提高,建议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加强制定慢性病相关规划,完善工作机制,加强慢性病防控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各级机构慢性病防控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慢性病防控能力开展评估分析,以了解该市慢性病防控能力基本情况及现有能力。方法 :通过"全国慢性病预防控制能力调查(疾控系统)"网络问卷,对2013年上海市疾控系统的慢性病预防控制能力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在机构配置情况方面,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各区(县)级疾控中心均设立了专门的慢性病防控科所或以慢性病防控为主要职责的科所,2013年全市慢性病防控经费3 541万元,慢性病防控在岗工作人员有287人,占在岗总人数的8.4%。在政策制定能力方面,上海市及15个(88.2%)区(县)级政府制定了慢性病预防控制综合规划,12个(70.6%)区(县)有现行慢性病防控实施方案。合作参与能力:与媒体开展合作的比例较高,上海市疾控中心及部分区(县)级疾控中心参与过慢性病政策制定。教育培训指导能力:市级、14个(82.4%)区(县)级疾控中心均举办过慢性病防控培训班。在监测能力方面,上海市疾控系统开展了死因监测、慢性病危险因素相关监测及恶性肿瘤病例报告。在干预能力方面,市区两级疾控中心均开展了高血压、糖尿病干预,但开展危险因素干预的比例不高。在评估能力方面,上海市疾控中心及16个(94.1%)区(县)级疾控中心均对辖区内慢性病应对情况开展了定期评估。在科研能力方面,共主持慢性病研究领域的国内课题43项、国际课题1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慢性病相关论文116篇,但未获得慢性病领域科技进步奖。结论 :该市慢性病防控工作已取得较大的成绩,但仍存在不足,面对日益增长的慢性病防控需求,需要从政府层面进一步加强经费保障与投入、人员队伍建设、学科建设以及多部门合作交流。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平凉市慢性病预防控制能力现状,为慢性病预防控制能力建设和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疾控,CDC)《2012年疾控机构慢性病能力调查问卷》和《2012年基层医疗机构慢性病能力调查问卷》入户访谈,以纸质填写和网络填报开展调查,统计分析慢性病预防控制现状。结果共收回疾控和基层医疗机构有效纸质和网络填报调查问卷各8份和110份,回收率均为100%。疾控机构用于慢性病防控经费占总业务经费的5.5%,现行防控规范由政府印发占25%,独立慢病科(所)设有2个,慢性病防控人员13人,占各级疾控在编人员的3.7%;慢性病主要监测和危险因素干预指标开展的非常有限,对基层督导和多部门合作开展工作频次低;基层医疗机构公共卫生工作人员共计315人,占在编人数的8.0%(2.9人/乡),体检仪器基本齐全占60.9%,重点慢性病建档管理和高危人群早发现工作覆盖率未达90%。结论平凉市目前以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群众参与的慢性病防控工作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各级慢性病防控工作经费匮乏,防控能力薄弱。需加强慢性病防控体系建设,提高各级慢性病防控技能,适应新形势下慢性病防控需要。  相似文献   

6.
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总体实施现状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示范区)自创建以来各项活动总体开展情况,为进一步开展示范区建设活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依据实施方案设计的问卷,调查全国参与示范区创建的机构各项目活动开展情况,每个示范区选取8个机构部门共完成12份问卷调查。结果 示范区实施情况实际得分占总分的71.8%。示范区要求开展的7项活动中,百分制得分较高的为监测(88.0%)、保障措施(75.0%)、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75.0%);得分相对较低的是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67.7%)、社区诊断(66.7%)、高危人群发现和干预(64.7%)、患者管理(60.9%)。东、中、西三个地区在保障措施、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及高危人群发现和干预专项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体来讲,东部示范区实施情况优于中部和西部。示范区慢性病防控工作指标体系中的23项活动开展情况中,百分制得分最高的5项分别为政策保障、死因监测、肿瘤登记、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和烟草控制;得分最低的5项为平衡膳食、患者自我管理、口腔卫生、示范创建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23项活动总体得分结果为东部地区得分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中部和西部地区得分基本一致。结论 国家慢性病示范区创建各项工作总体实施情况良好,高危人群发现和干预,以及患者管理是示范区今后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7.
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实施效果研究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分析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示范区)机构参与示范区创建的数据及10个示范区横断面调查数据,评价示范区建设工作开展情况和实施效果。方法 2016年11-12月,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流行病学和社会学方法并用进行过程评估、效果评估和典型案例分析。结果 示范区建设各项工作总体进展良好。其中,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监测、保障措施这3项活动开展较好,实际得分占满分的比例均高于75%。已初步建立政府重视,多部门协作的慢性病防控格局,参与示范区创建的非卫生部门多达16个以上。示范区居民慢性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28.7%,居民健康行为养成比例明显增加,72.1%的居民每天摄入蔬菜,53.6%的居民每天摄入水果,且居民的步行参与率达到86.9%。示范区居民的高血压和糖尿病的自报管理率均达到70%,规范化管理率均为50%以上。实施得分较高的示范区居民具有较高的慢性病防治知识知晓率(OR=6.591,95% CI:5.188~8.373)、较高的食盐摄入减少比例(OR=1.352,95% CI:1.151~1.589)、较高的食油摄入变少比例(OR=1.477,95% CI:1.249~1.746)和较高的身体活动达标比例(OR=1.975,95% CI:1.623~2.403)。结论 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已成为各地开展慢性病防控的平台和抓手,成为我国慢性病防控工作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示范区政府及多部门在组织保障、经费保障、政策保障、多部门职责和参与方面的情况,以及面临的困难和建议,为推动示范区长效机制的建设提供建议。方法于2016年11月至2017年1月,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全国265个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开展调查。采用政府及多部门合作过程评估问卷进行调查,问卷由政府主管示范区工作的负责人填写。对265个国家级示范区按照地区分布和示范区批次进行抽样,共抽取10个国家级示范区,对其领导小组组长或副组长进行定性访谈,了解在政府及多部门合作中,各部门职责及面临的问题和建议。用SPSS 21.0软件进行确切概率法统计分析,用Nvivo 8.0软件对访谈的定性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共256个国家级示范区上报了信息收集表,整体应答率为97.7%。在组织保障方面,67.2%的示范区每年由示范区办公室组织召开4次及以上的联络员会议,除此之外,其他各项工作开展率均在96.0%以上,东部、中部、西部示范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费保障方面,84.0%的示范区所在地政府按照中央投入提供了配套的项目经费;43.0%的示范区疾控机构慢性病防控工作经费占业务总经费比例小于10%。政策保障方面,97.0%以上的示范区的政府将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列入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并出台了慢性病防控规划,东部、中部、西部示范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访谈结果显示,"加强顶层设计"、"加强多部门合作协调"、"提升示范区荣誉感"、"提供技术及人才支持"这四类建议被提出的频率最高。结论在示范区政府及多部门保障措施工作开展方面,政府重视程度较高,大部分示范区已建立起由政府主导,多部门共同协作的工作机制;应持续发挥政府在慢性病防控中的主导作用,同时进一步提高非卫生部门的参与积极性,重视慢性病防控长效机制的建设,落实经费、政策及人才队伍等保障,促进示范区慢性病防控工作长期有效地开展。  相似文献   

9.
王慧 《家庭健康》2012,(1):63-63
2011年11月7~8日,由卫生部疾控局副局长孔灵芝带队的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考评组一行6人。在省卫生厅疾控处处长宗玲、省疾控中心主任毕振强陪同下,深入机关、企业、社区、学校,对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7大项24个考核指标,对乳山慢性病示范区创建工作进行了深入细致地检查验收。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对4类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的影响,为进一步推进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提供建议。方法利用2016年重庆市全人群死因监测数据,比较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与非示范区的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4种主要慢性病的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及早死概率的差异。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结果 2016年非示范区报告死亡率(783.79/10万)高于示范区(704.22/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09,P0.01)。非示范区4类主要慢性病死亡率(636.85/10万)高于示范区(588.02/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95,P0.01)。非示范区4类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17.18%)高于示范区(15.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98,P0.01),非示范区的恶性肿瘤早死概率与示范区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早死概率(6.88%、2.25%和0.52%)均高于示范区(5.65%、2.04%和0.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02.71,29.28和42.43,P0.01)。结论重庆市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低于非示范区,示范区建设对降低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有积极的影响,应大力推进示范区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1.
正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管理办法将"完善区域信息平台,实现医疗卫生机构间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慢性病监测数据互联互通"纳入考核指标体系[1]。自2011年以来,宁波市积极开展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的创建活动,目前实现所辖10个县(市、区)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覆盖率80%,浙江省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全覆盖。宁波市依托"智慧健康"建设,围绕"一次采集,多方利用"的原则,实现了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浙江省首家地市级慢性病智能平台直报,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宁波市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及成效。方法收集宁波市创建国家级和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的10个县(市、区)的工作报告、社区诊断报告及相关政策文件,对文献资料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宁波市初步建立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健全机制、全民参与、特色突出"五位一体的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机制,在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常态建设中起到示范作用,通过多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健康机构建设工作,慢性病规范管理效果得到有效提升;同时积极打造基层全科医生慢性病规范化诊疗团队,构建慢性病医卫协同管理平台。结论开展国家级和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是推动宁波市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的有力载体,应加强多部门合作机制,保障示范区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红河州疾控系统慢性病防控能力和应对情况,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和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12年全国慢性病预防控制能力调查表收集红河州疾控系统调查数据,用SPSS 16.0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调查应答率100%,在调查的14家疾控中心中,2011年有1家当地制定了规划,有2家本级政府财政预算中有慢性病防控专项经费,14家疾控中心均开展了培训指导工作,慢性病监测主要为死因监测,14家均未开展过机构合作、人群个体干预、科研工作。有3家疾控中心设有专门的科室,红河州慢性病防控工作经费占疾控中心总的业务工作经费的1.79%,慢性病工作人员占疾控中心在岗人员的4.51%,平均每个疾控中心2.23人。[结论]红河州系统慢性病防控能力较弱,与国家相关工作规范的要求差距明显,亟待加强红河州疾控系统慢性病防控能力建设,发挥红河州各级疾控机构在慢性病防控工作中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慢性病防控机构的基础配置现状及公平性。[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云南省各州(市)、县(市、区)疾控机构的机构设置、人员及经费配置情况,运用描述性统计、洛伦茨(Lorenz)曲线和基尼(Gini)系数法评价。[结果]43.75%的州(市)及32.03%的县(市、区)设置了专职的慢病防控科室。全省慢病防控人员中23.17%的人员具有本科及以上的学历,其中州(市)级为44.45%,县(市、区)级为17.18%。37.5%的州(市)疾控中心有慢病防控业务经费,所有的县级疾控中心均无慢病防控经费。按人口配置,慢病防控科室、人员及经费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4793、0.6108、0.8578;按地理面积配置,慢病防控科室、人员及经费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5109、0.6132、0.9421。[结论]云南省疾控系统专职慢病防控科室所占比例较低,慢病人员及业务经费不足,按人口或地理面积的慢病资源配置公平性差。  相似文献   

15.
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相对薄弱的省份及当前示范区慢性病防控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为下一步加强示范区建设工作,促进不同省份之间的工作交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系统聚类的方法,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效果(覆盖率和评价指标得分)以及慢性病防控工作得分情况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全国29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西藏和青海除外)按照示范区建设效果大致可归为6类:上海;北京、浙江、重庆;天津、山东、广东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河北、福建、湖北、江苏、辽宁、新疆、湖南和广西;山西、吉林、河南、海南、四川、安徽和江西;内蒙古、陕西、宁夏、贵州、云南、甘肃和黑龙江。示范区24项慢性病防控工作按照得分情况大致可归为4类:队伍保障、宣传日活动、宣传资料技术支持、政策保障、经费保障、媒体宣传、社区宣传和支持性环境、群众社区健身活动、儿童青少年健康促进、组织保障和患者自我管理;平衡膳食、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烟草控制和社区诊断;高危人群干预、高危人群发现、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场所干预、示范创建和死因监测;口腔卫生和肿瘤登记。其中,口腔卫生、肿瘤登记以及高危人群干预、高危人群发现、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场所干预、示范创建、死因监测等工作是当前示范区慢性病防控工作的薄弱环节。结论 西部地区示范区建设仍相对落后。示范区肿瘤登记、心脑血管事件报告、死因监测等慢性病监测工作以及高危人群发现及干预等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相对薄弱,复审环节应加大对这些结果指标的重点考核。  相似文献   

16.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计划单列市卫生局: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得到了各地卫生行政部门和示范区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响应。2012年,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推荐136个县(市、区)申报创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我部组织专家组按程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构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简称示范区)的效果评估指标体系,为评估示范区慢病防控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德尔菲法进行3轮专家咨询,确定示范区防控效果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与比例分配相结合的方法计算各指标权重。专家积极系数用问卷回收率来表示,采用专家权威系数(Cr)反映专家权威性,用变异系数(CV)和Kendall协调系数(W)确定专家咨询的协调性。采用SPSS 26.0和yaahp 10.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第1轮问卷回收率为100.00%,第2、3轮问卷回收率均为88.24%,专家积极程度较高。第1轮Cr为0.78~0.95,第2、3轮Cr为0.75~0.93,专家权威程度较高。通过3轮专家咨询,确立了示范区的慢病防控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慢性病及危险因素流行、干预措施实施与效果、保障措施),6个二级指标(慢性病流行状况,慢性病危险因素流行状况,干预措施实施,慢性病控制效果,政策、经费及人员保障,数据质控)和42个三级指标。结论 示范区效果评估指标体系构建较为全面,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合理性,对开展示范区慢病防控工作,提高慢病防控水平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效果,为推进示范区建设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利用2013年11月至2014年5月开展的慢性病及危险因素调查数据,比较示范区与非示范区成年人吸烟、饮酒、膳食摄入、运动等慢性病相关的行为指标以及高血压与糖尿病患病率、知晓率、管理率与治疗率、血脂异常患病率等指标。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范区与非示范区分别调查了18岁及以上居民2 398人与2 996人,示范区居民吸烟率(27.06%)、红肉摄入过多的比例(67.51%)均低于非示范区(分别为30.24%、73.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55与19.99,P0.01)。示范区有休闲性身体活动(17.60%)、1周内身体活动充分的比例(91.78%)高于非示范区(分别为14.95%、86.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89、41.63,P0.01)。示范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40.66%)、血脂异常的比例(17.82%)低于非示范区居民(分别为46.53%、21.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8.63、9.41,P0.01)。示范区高血压知晓率(50.46%)、管理率(63.62%)、治疗率(77.64%)均高于非示范区(分别为39.89%、47.30%和70.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6.02、28.07和6.65,P0.01)。示范区糖尿病知晓率(37.89%)与管理率(66.90%)均高于非示范区(分别为28.63%、45.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8.18和12.94,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示范区建设对于现在吸烟(OR=1.57,95%CI:1.32~1.88)、红肉摄入过多(OR=1.16,95%CI:1.03~1.32)、蔬菜水果摄入不足(OR=0.61,95%CI:0.54~0.68)、1周内身体活动充分(OR=1.63,95%CI:1.36~1.95)、高血压知晓情况(OR=1.45,95%CI:1.23~1.72)、高血压管理情况(OR=1.89,95%CI:1.47~2.43)、高血压治疗情况(OR=1.52,95%CI:1.15~2.02)、糖尿病知晓情况(OR=1.39,95%CI:1.04~1.87)、糖尿病管理情况(OR=2.51,95%CI:1.52~4.14)、高血压患病情况(OR=0.85,95%CI:0.75~0.95)、血脂异常患病情况(OR=0.81,95%CI:0.71~0.94)是独立的影响因素。结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可以明显促进居民健康行为的形成,降低主要慢性病患病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以下简称“疾控机构”)慢性病防控人力资源的配置现状,为加强慢性病防控人力资源建设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12年全国慢性病预防控制能力调查表,分析2011年全国不同级别和不同地区疾控机构中慢性病防控人员数所占的比例。使用SPSS17.0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共调查了全国32个省级、346个地市级和2880个县区级疾控机构,三级疾控机构的应答率分别为100%(32/32),98.8%(342/346)和98.3%(2832/2880)。全国各级疾控机构共有8264名慢性病防控人员和3656名专职防控人员,分别占疾控机构在岗总人数的4.4%和1.9%。全国40.6%(1301/3206)的疾控机构慢性病防控人员数所占比例在5%及以上,省、地市和县区级疾控机构达到5%的比例分别为9.4%(3/32)、19.0%(65/342)和43.5%(1233/2832),仅有11.8%(379/3206)的疾控机构专职慢性病防控人数所占比例在5%及以上。省级、地市级疾控机构中慢性病防控人员数所占比例中位数为2.8%和2.9%,低于县区级(4.3%),专职慢性病防控人员数所占比例中位数为2.1%和1.2%,高于县区级(0%)。东部地区疾控机构中慢性病防控和专职防控人员数所占比例中位数为4.4%和1.7%,高于中部地区(3.9%和0%)和西部地区(3.7%和0%)。结论应针对性地采取各项措施,提高疾控机构慢性病防控人力资源配置水平。  相似文献   

20.
正国卫办疾控发[2016]4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进一步加强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我委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管理办法》(卫办疾控发[2011]35号)进行了修订,制定《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管理办法》(可从国家卫生计生委网站下载)。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