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不同中医证型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的临床妊娠率。【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1年12月在广州军区总医院辅助生育中心第一次行IVF-ET治疗的患者573例,患者行IVF-ET前按照中医证型分为肾虚组、肝郁组、脾虚组、痰湿组、血瘀组等5组,观察不同中医证型的IVF-ET临床结局。【结果】(1)行IVF-ET的所有患者中,中医辨证分型以肾虚型为主(5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肾虚型患者的临床妊娠率明显低于肝郁组、脾虚组、痰湿组及血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不孕症患者的中医证型存在明显的集中趋势,中医辨证分型以肾虚型为主;且肾虚型的临床妊娠率低于其他证型。建议在行IVF-ET前以中药补肾助孕来提高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2.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亚生育状态困扰着许多夫妇,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PCOS不孕患者选择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IVF-ET作为一种不孕症的治疗方式,为PCOS患者带来了希望,但PCOS患者病情复杂、多样,促使卵泡发育的促性腺激素(Gn)剂量和导致卵巢过度刺激(OHSS)发生的剂量非常接近,使得临床工作极富挑战。因此,临床上治疗PCOS不孕症患者需要选择一种合适的促排卵方案,以获得高的妊娠率和低并发症发生率。促排卵方案各有其优缺点,目前没有哪一种方案能够推广成为公认最适宜PCOS患者的促排卵方案。本文综述了较适宜的五种促排方案的优缺点,以期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或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妇女的助孕效果及PCOS不孕患者进行IVF-ET治疗过程中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0月至2011年2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IVF-ET/ICSI治疗的147名PCOS不孕患者157个周期[P-COS组IVF-ET术前均经过3~6个月的口服避孕药和(或)二甲双胍预治疗]和865例输卵管因素不孕患者925个新鲜周期(非PCOS组)的临床资料。结果:PCOS组促性腺激素(Gn)用量少于非PCOS组,PCOS组的取卵数、冷冻胚胎数、优质胚胎数均高于非PCOS组(P<0.05);PCOS患者1个辅助生育技术周期的药费[(8012±1038)元]少于非PCOS组[(10088±1207)元](t=19.653,P<0.001)。2组Gn使用时间、移植胚胎数、受精率、卵裂率、OHSS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OS患者术前经合理的内分泌调整会改善IVF-ET治疗结局。  相似文献   

4.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是一种生殖功能障碍与糖代谢异常并存的内分泌紊乱综合征。促排卵已代替手术治疗成为首选方案,但单纯西药促排卵存在着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高,妊娠率低,多胎妊娠风险增加,远期疗效不显著的情况。中医药在治疗PCOS不孕症时,根据中医理论辨证论治,临床使用中可以显著提高患者妊娠率,降低西药促排卵OHSS发生率,有效改善PCOS不孕症女性血清激素水平,本文对中医对PCOS的认识及中医药在PCOS促排卵中的积极作用加以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5.
辅助生殖技术(ART)是21世纪解决不孕症最先进的治疗手段,其中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是为不孕症家庭带来希望的最终手段。中医药治疗在IVF-ET术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医药在改善卵巢储备功能和子宫内膜环境方面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为IVF-ET的成功奠定基础。金哲教授在中西医结合进行IVF-ET术前调理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改善卵巢储备功能和子宫内膜容受性上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文章以"调经分期助孕法"为基本治疗原则,在调经的前期下,分为三期辨证论治,辅以独特的食疗,介绍金哲教授论治IVF-ET术前调理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6.
通过将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疾病特点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IVF-ET)各阶段中所表现出的证候状态相结合,李祥云教授从"肾亏络阻"的学术思想着手,对PCOS行IVF-ET患者各阶段的生理及病理变化进行中医病机诠释,治疗采用"分期序贯疗法"(降调期、控制性超促排卵期、胚胎植入期、妊娠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观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与非PCOS不孕症患者着床窗期子宫内膜容受性差异以及促排卵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选取PCOS不孕患者56例,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8例,A组采用氯米芬(CC)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排卵治疗,B组采用归肾丸+CC/HCG促排卵治疗,同时选取同期因男性不育或输卵管因素就诊的不孕症患者28例作为对照组(C组)。比较各组患者着床窗期子宫内膜容受性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A组的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减少、子宫内膜下螺旋动脉血流搏动指数(PI)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雌二醇(E2)、孕酮(P)及白血病抑制因子(LIF)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子宫内膜厚度、PI及血清E2水平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水平和子宫内膜LIF表达水平明显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非PCOS不孕症患者相比,CC促排卵治疗的PCOS不孕症患者着床窗期子宫内膜容受性有所降低,归肾丸+CC促排卵治疗的PCOS不孕症患者的子宫内膜容受性则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采用中西医综合疗法(腹针、启宫丸中医周期疗法、二甲双胍、达英-35、克罗米芬、HCG联合应用)治疗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1年6月至2012年11月在广东省揭阳市中医院妇科、不孕不育专科治疗的PCOS不孕症中符合研究条件的60例中医辨证为痰湿型患者,按随机分组方法分成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组、中西药结合对照组、西药对照组3组,进行前瞻性研究.结果采用中西医综合疗法(腹针、启宫丸中医周期疗法、二甲双胍、达英-35、克罗米芬、HCG联合应用)治疗痰湿型PCOS不孕症患者,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PCOS不孕症患者的生殖激素、生殖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醋酸曲普瑞林联合激素替代治疗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河南省生殖妇产医院收治的82例行IVF-ET的PCOS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激素替代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醋酸曲普瑞林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血清性激素水平[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子宫内膜厚度差异,比较两组患者卵泡情况(获得卵泡个数、卵母细胞成熟率)及受精结果(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妊娠结局(妊娠率、流产率)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LH、E2均较治疗前降低,P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H、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E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获取卵泡个数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卵母细胞成熟率、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妊娠率高于对照组,而流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醋酸曲普瑞林联合激素替代治疗有助于改善PCOS不孕症患者IVF-ET的血清性激素水平,增加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有利于患者获取卵泡数增加,并改善患者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苍附苁仙汤辅助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痰湿阻滞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4例PCOS不孕症痰湿阻滞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苍附苁仙汤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比较2组排卵率、妊娠率以及治疗前后卵泡平均直径、性激素[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激素(FSH)]水平。结果 治疗组排卵率和妊娠率分别为85.71%(36/42)、50.00%(21/42),对照组分别为61.90%(26/42)、26.19%(11/42),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2组卵泡平均直径均明显增大,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增大更明显,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2组LH水平及LH/FSH均明显降低,FSH水平均明显升高,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对各项指标的改善作用更明显,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苍附苁仙汤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可有效提高PCOS不孕症痰湿阻滞证患者的卵泡质量,降低LH/FSH,从而提高排卵率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分型论治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疗效,并分析影响PCOS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就诊的PCOS患者198例,其中西药组50例,采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达英-35)进行治疗,中医辨证分型组148例,其中肾亏血瘀型55例,痰凝肾虚型54例,肝火郁热型39例。各证型在西药组治疗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同期选择健康育龄期体检女性150例为对照组。比较西药组及中医辨证分型组治疗后疗效,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变化。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PCOS的因素。结果治疗后,中医辨证分型组中肾亏血瘀型整体有效率、痰凝肾虚型整体有效率、肝火郁热型整体有效率均高于西药组整体有效率(P<0.05)。治疗后,中医辨证分型组中各证型和西药组睾酮(TSHO)、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LH/FSH值均低于本组治疗前,雌二醇(E2)水平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中医辨证分型组中各证型TSHO、LH、FSH、LH/FSH和E2水平均优于西药组(P<0.05)。单因素分析表明,体质量指数是否正常、是否缺乏锻炼、心理压力是否过大、是否规律作息、有无合并基础疾病、有无PCOS遗传史均是影响患者PCOS的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体质量指数是否正常、是否缺乏锻炼、是否心理压力过大、有无合并基础疾病、有无PCOS遗传史均是影响患者PCOS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中医辨证施治PCOS疗效显著,可有效调节性激素水平,而保持科学合理的生活习惯、调节心理情绪、拥有良好的心态,有助于降低PCOS的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以名老中医曹玲仙教授辨证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学术思想基础为蓝本,探讨PCOS临床中医辨证规律、证候特点及其与生殖内分泌的关系。方法:收集曹教授临床诊疗PCOS病例病史资料,详细记录症状、体征、辨证分型结果;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模糊C聚类及Fisher判别分析法对PCOS中医证候进行研究,并分析各证型与性激素的关系。结果:127例确诊PCOS患者经曹教授临床辨证分型为肾虚证42例、肾虚痰阻证47例和肾虚肝郁证38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PCOS中医证候进行二次分型,即先将肾虚证分离出来,再对剩余的兼夹证进行第二次分型,正确率分别为90.5%和92.9%;模糊C聚类算法对PCOS兼夹证分型的总正确率为90.6%,Fisher判别分析法对PCOS兼夹证分型的总正确率为87.1%。各证型组性激素比较,肾虚肝郁证的血清泌乳素(PRL)显著高于肾虚证。结论:临床辨治PCOS的中医证候以兼夹证多见,肾虚、痰湿、肝郁为基本证候;肝郁和PRL升高有一定关联性。  相似文献   

13.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现已成为治疗不孕症的有效方法,但实际治疗过程中还存在着临床妊娠率低、并发症多等问题。中医在干预治疗IVF-ET患者过程中具有明显优势,且安全性高,通过中医辨证论治、分期论治等原则,针、药单独应用,或针药协同应用等多种手段进行干预治疗。现总结近年中医在辅助治疗IVF-ET患者过程中应用的研究概况,旨在为中医临床辅助治疗IVF-ET时提供更多应用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14.
由于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临床表现多样,PCOS 的诊断标准一直存在较大争议,其诊断方面的争议影响了治疗的规范化。笔者从PCOS 不孕症的病机核心、3阶段-12灰阶诊断、一元化分型、中医证候、治疗核心等方面介绍王若光教授对 PCOS 不孕症优化管理的思路与见解。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补肾调经汤辅助治疗肾阴亏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该院收治的80例肾阴亏虚型PCOS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补肾调经汤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和卵巢功能。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促黄体生成素、雌二醇和睾酮水平低于对照组,卵巢体积小于对照组,直径2~8 mm的卵泡数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补肾调经汤辅助治疗肾阴亏虚型PCOS不孕症患者可降低性激素水平,改善卵巢功能,效果优于单纯常规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6.
克多囊1号辅治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克多囊1号方治疗脾肾两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所致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中医辨证为脾肾两虚型PCOS不孕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服用克多囊1号方并配合克罗米芬及二甲双胍,对照组单服西药。观察临床症状的改善、妊娠率、生殖激素的变化等。结果治疗组妊娠率、生殖激素水平、卵巢体积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多囊1号方配合西药治疗PCOS不孕症疗效优于单纯西药。  相似文献   

17.
何冰  谭卫红  万里凯  覃捷  陆建柳  滕敏  覃利华 《广西医学》2012,34(10):1291-1293
目的探讨经超声检测内脏脂肪厚度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诊疗中的价值,为更好地治疗PCOS不孕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超声检测199例育龄期PCOS及87例非PCOS患者的肝前脂肪、肝前皮下脂肪、内脏脂肪、腹部皮下脂肪,并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等,对两组间上述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PCOS组肝前脂肪厚度、内脏脂肪厚度均大于非PCOS组(P0.05);PCOS组的体重、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腹围、臀围、腰臀比(WHR)均明显高于非PCOS组(P0.05);身高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OS不孕症患者腹腔内脂肪及腹部皮下脂肪厚度值均明显高于非PCOS不孕症患者,减重尤其是减少内脏脂肪堆积对治疗PCOS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龙江韩氏妇科以“肝”“肾”为主导,据“肝肾学说”及“肝主冲任”理论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分期论治,分别在移植前调经种子、移植后补肾安胎,通过辨证论治加减制裁,结合心理疏导对不孕症相关因素进行治疗,获得较好的疗效。突出了韩氏经验方百灵育阴汤、韩氏滋肾汤、百灵调肝汤等在调整月经周期、促进排卵、提高辅助生殖妊娠率、改善IVF-ET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为中医药治疗IVF-ET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李秋霞  周芸  汪来来 《当代医学》2021,27(32):53-55
目的 分析改良超长方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于本院实施IVF-ET治疗的65例PCO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A组(常规拮抗剂方案,n=30)还和B组(改良超长方案,n=35),比较两组患者排卵质量、子宫内膜容受性及妊娠成功率.结果 B组获卵数、MⅡ期卵子数、受精卵数目、优质胚胎数均多于A组;B组子宫内膜厚度及子宫内膜容积数值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妊娠成功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较常规拮抗剂方案,改良超长方案能有效提升实施IVF-ET治疗的PCOS患者排卵质量,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和临床妊娠成功率,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常规促排卵后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03年4月-2005年8月间常规促排卵后多卵泡发育接受IVF-ET治疗11例PCOS患者病例资料,分析晚卵泡期黄体生成素(LH)及孕酮(P)水平、获卵数、受精率、优质胚胎形成率及妊娠结局。结果:4例在卵泡成熟前2-3 d出现LH上升,而P处于卵泡期水平。11例患者平均获卵数(17.8±7.2)个,受精率70.3%,优质胚胎形成率60.2%。累计5例妊娠分娩,1例孕6月。结论:对于PCOS患者,常规促排卵后多卵泡发育时行IVF-ET治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