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伴有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脑动脉病( cerebral autosomal recessive arteriopathy with subcortical infarcts and leukoencephalopathy,CARASIL)是一种在青年期发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痴呆、卒中、腰痛和脱发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脑动脉病.目前的病例大多数来自日本.HTRAI基因3~6号外显子点突变与CARASIL发病有关.脑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小动脉内膜增厚、中膜平滑肌细胞脱失以及玻璃样变.颅脑MRI表现为弥漫性白质异常信号以及皮质下多发性梗死.诊断主要依靠特征性临床症状、影像学特征以及基因检测.该病应与伴有皮质下梗死和白质病变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相鉴别.  相似文献   

2.
伴有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在影像学和病理学上与Binswanger病相似,其易感原因是与家族性偏头痛和Alzheimer病相同的特殊类型的小血管病。文章对近年来对该病的遗传学、影像学及病理学等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伴有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在影像学和病理学上与Bin swanger病相似 ,其易感原因是与家族性偏头痛和Alzheimer病相同的特殊类型的小血管病。文章对近年来与该病的遗传学、影像学及病理学等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cerebral autosomal dominant arteriopathy with subcortical infarcts and leukoencephalopathy,CADASIL)是最常见的遗传性脑小血管病.NOTCH3基因错义突变致其编码的半胱氨酸发生奇数变化进而影响NOTCH3蛋白构象和功能,异常的NOTCH3蛋白具有血管平滑肌毒性并最终沉积于脑小血管而引发病变.CADASIL通常可凭典型的临床和神经影像学表现而疑诊,确诊则需基因检测或皮肤活检电镜发现小血管平滑肌细胞外嗜锇性颗粒状物质沉积或免疫组化NOTCH3 ECD染色阳性.近20年来,有关CADASIL的遗传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诊断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已取得巨大进展,但许多重要问题并未完全阐明且有新的发现,例如NOTCH3基因的突变方式和位点、基因表型与临床表型的关系、诊断流程的优化、致病机制的深度研究和新发现、新治疗靶点和概念的探索.文章对CADASIL的遗传特征、致病机制和临床诊治技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以家族遗传方式起病,中年发病且逐渐进展的缺血性卒中样病程,弥漫性多发性白质病变,明确的MRI白质异常信号以及病理学明确的小动脉病变是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cerebral autosomal dominant arteripathy with subcortical infarcts and leukoencephalopathy,CADASIL)的基本特征.分子遗传学研究表明,Notch3基因的多种点突变与cADASIL有关.基因诊断与外周组织活检相结合有可能是CADASIL最有价值的生前诊断手段.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等多个方面研究CADASIL,有助于提高临床诊断率.  相似文献   

6.
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显性遗传性脑血管病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CADASIL)是一种由位于19号染色体的notch3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性为特点的系统性小动脉肌病,其临床特点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CADASIL)的临床和遗传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CADASI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和遗传学特征。结果 13例CADASIL患者中,男6例、女7例,发病年龄34~56岁,病程2~11年,存在脑血管病危险因素者4例;先证者7例,在家系调查时经基因检测确诊6例。临床表现:缺血性卒中11例,痴呆3例,抑郁3例,偏头痛3例。颅脑MRI检查显示,脑白质高信号主要累及额叶、基底节区、放射冠区、半卵圆中心,其次为顶叶、颞叶、脑室周围白质;脑梗死主要累及基底节区,其次为脑桥、半卵圆中心、额叶;微出血灶主要累及基底节区和脑干,其次为额叶、顶叶、丘脑、半卵圆中心和小脑半球。颅脑MRA检查发现,颅内血管狭窄2例。全基因外显子组测序发现,NOTCH3基因第11外显子c. 1630C>T(p. Arg544Cys)错义突变4例,NOTCH3基因第3外显子c. 328C>T(p. Arg110Cys)错义突变7例,NOTCH3基因第25外显子c. 4588G>C(p. Asp1530His)错义突变1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CADASIL)患者脑小动脉的硬化程度,比较不同部位、不同节段脑小动脉硬化指数的差异。方法对4例CADASIL患者的脑组织标本(疾病组)及对照组脑组织标本4例,进行平行及垂直于大脑表面方向切片,HE染色后,观察额叶中外径<300μm的小动脉病理学变化,比较疾病组和对照组、穿支动脉及其分支、灰质和白质以及不同节段小动脉的硬化指数(SI)。结果疾病组小动脉内膜下纤维组织增生和透明变性。不同切片方法、不同节段和不同部位比较,疾病组脑小动脉SI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疾病组灰质及白质SI分别为0.36±0.10、0.44±0.17,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外径<100μm和>100μm的小动脉SI分别为0.40±0.17、0.37±0.11,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穿动脉主干和分支所得结果相似。结论CADASIL患者存在小动脉狭窄和管壁纤维性增厚,病变主要发生在白质,且以小动脉末端病变较严重。  相似文献   

9.
Jin DX  Chen XY  Huang H  Zhang X 《中华内科杂志》2006,45(12):996-999
目的探讨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CADASIL)患者脑血液动力学变化特点。方法该组病例来自CADASIL同一家系。病例组6例,有症状者4例,无症状者2例,均有特征性MRI异常。对照组24例。采用经颅多普勒(TCD)对所有观察对象的脑底动脉,包括双侧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椎动脉(VA)和基底动脉(BA)的收缩期峰速(Vp)、平均流速(Vm)、舒张末流速(Vd)和搏动指数(PI)进行了常规检测,将结果与对照组进行了比较。并应用16层螺旋CT对所有病例进行了选择性脑灌注成像检查。结果病例组的TCD频谱形态接近正常。与对照组比较,天幕下血管(VA/BA)流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天幕上两侧前动脉和后动脉的Vp、Vm、Vd明显下降(P〈0.05)。两侧中动脉的血流参数除左Vm和右PI外均有改变(P〈0.05)。病例组屏气后中动脉的Vm、Vd和PI与屏气前比较有明显变化(P〈0.01)。脑CT灌注成像显示双额叶局部脑血流量、脑血容量明显下降(P〈0.01)。结论该组病例的脑血液动力学改变以天幕上三大动脉的血流速度下降为特征,与该病中早期以额颞叶缺血为主的病理或影像学改变相符。  相似文献   

10.
Jin DX  Chen XY  Zhang X 《中华内科杂志》2004,43(12):924-927
目的探讨伴皮层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CADASIL)的临床特征、病理与基因改变及诊断方法。方法调查先证者及其家族的发病情况及遗传方式,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病理学及分子遗传学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先证者中年起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缺血性卒中,波动渐进性记忆、认知功能减退,痴呆。磁共振显示皮层下多发腔隙性或小灶性梗死,脑深部白质广泛稀疏,呈现典型的O’Sullivin征。皮肤血管活检:电镜下见小动脉基底膜增厚,其中存在嗜锇颗粒物质沉积;基因测序显示Notch-3基因第4号外显子突变。全家系5代,已有4代15人呈临床或亚临床发病,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结论该家系的临床、影像、病理及分子遗传学特征符合CADASIL诊断标准。该病凭皮肤活检和基因测序而不经脑组织活检,可以在生前确诊。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性,47岁,2003年10月31日因突发行走不稳,言语不清1d入院。2000年以来因“脑梗死”住院2次,头颅CT示多发腔隙灶,治疗后缓解。出院后坚持抗凝治疗,但经常头晕、耳呜、阵发肢体麻木,门诊治疗后改善。近6个月来症状加重,伴记忆力减退、反应慢、心慌、情绪不稳。患者无糖尿病、高血压、心、肺疾病史,无偏头痛史。其母亲及舅舅均因“脑梗死”去世。查体:内科查体未见异常。神清,情感及智能反应正常。构音不清,语速慢。  相似文献   

12.
韩磊 《山东医药》2010,(4):50-50
伴皮质下梗死和脑白质病变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CADASIL)是一种遗传性脑微血管疾病,临床表现包括脑卒中、进展性认知功能障碍以及躯体残疾等。从骨髓中提取的内皮祖细胞和循环祖细胞能够促进血管结构和功能重建,改善缺血区血液循环。  相似文献   

13.
14.
1977~1994年间欧洲报道一组新的导致卒中和痴呆的家族性疾病,曾命名为遗传性多梗塞痴呆或慢性家族性血管性脑病。现在已知这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脑动脉病伴皮质下梗塞及白质脑病(CADASIL)。作者搜集分布在法国各地的高加索人7个家系148名成  相似文献   

15.
<正>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伴皮质下脑梗死和白质脑病(cerebral autosomal dominant arteriopathy with subcortical infarcts and leukoencephalopathy,CADASIL)是人类19p13上NOTCH3基因突变所致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非动脉硬化或淀粉样变性的缺血性脑小动脉病,是一种在成人期发病的脑小动脉病,其主要临床特征为中年起病的反复发  相似文献   

16.
遗传性脑小血管病作为罕见疑难病,在诊断和治疗上都存在很多难点。在临床工作中需要重视遗传性脑小血管病的诊断,熟悉遗传脑小血管病的种类、表型特征、诊断流程、病理学表现,从而避免漏诊和误诊;并且关注和遵循治疗共识或指南,对遗传性脑小血管病详细评估、权衡风险及收益、分型分阶段给予预防性措施,从而达到治疗有策可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18.
<正>随着神经影像技术的进步和广泛应用,免疫抗体及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口老龄化及预期寿命的延长,脑小血管病(CSVD)的病例数逐渐增多。病因、临床表现、头颅影像学以及基因特点是认识和诊断CSVD的基础。由于二代及三代基因检测的广泛应用,发现5%~10%的脑血管病可归因于单基因遗传病,多种少见的遗传性CSVD被诊断,而这类患者常表现为中青年起病的缺血性或者出血性脑卒中,致残率高~([1])。因此,有必要对遗传性CSVD的分类及临床表现进行梳理,对遗传性CSVD的病因、分类、影像学、病理等进行归纳分析,以提高广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轻型卒中患者的肾功能与脑小血管病(CSVD)总负荷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选2019年3—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轻型卒中(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3分)老年患者。依据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脑微出血、血管起源的白质高信号及血管起源的腔隙出现的情况,评估患者的CSVD总负荷,...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脑淀粉样血管病(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 CAA)患者的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 infarction, LI)与皮质脑微梗死(cortical cerebral microinfarcts, CMI)的关系,并探讨二者与CAA患者脑出血发生率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纳入2009年5月至2010年12月在郑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符合Boston诊断标准的CAA患者135例,根据是否合并LI分为伴LI组37例和不伴LI组98例。用多因素回归分析研究LI与CMI的关系,用Cox回归分析研究LI与CAA患者发生脑出血的关系。结果 伴LI组CMI(56.76%vs 23.47%)和随访期间脑出血发生率(35.14%vs 12.24%)明显高于不伴LI组(P<0.01)。在单变量和多变量Cox回归模型中,LI与脑出血风险增加均相关(HR=2.959,95%CI:1.345~6.511,P=0.007;HR=3.234,95%CI:1.418~7.375,P=0.005)。结论 在CAA患者中,脑叶LI患病率高,通常与CMI共存,提示这2种病变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