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分析老年病人髋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发生的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评价模型,并评价模型预测术后VTE的准确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四川省骨科医院收治的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病人144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术后VTE的病人24例作为VTE组,另外120例无VTE的病人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病人髋关节置换术后VTE的危险因素。根据回归分析结果,建立列线图评价模型。利用ROC曲线及Hosmer-Lemeshow检验评价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血糖、应用骨水泥是发生术后VTE的危险因素,应用预防血栓药物、按计划进行主被动训练是发生术后VTE的保护因素(P0.05)。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成功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显示,模型的预测效能为95.83%,模型拟合良好。ROC曲线显示,列线图模型预测老年病人髋关节置换术后VTE的AUC为0.988,特异性为96.77%,敏感性为99.82%。结论基于年龄、血糖、是否应用骨水泥、术后是否应用预防血栓药物治疗、术后是否按计划进行主被动训练建立的预测老年病人髋关节置换术后VTE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临床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风险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2019年8月因冠心病于我院接受PCI的186例老年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老年冠心病病人PCI术后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独立危险因素。纳入筛选出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对模型的预测性及准确度进行验证。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心电图J波、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血流分级0级、KillipⅣ级及发病至PCI时间是老年冠心病病人PCI术后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独立危险因素,均与老年冠心病病人PCI术后并发室性心律失常高度相关。基于糖尿病、心电图J波、冠状动脉多支病变、TIMI血流分级0级、KillipⅣ级及发病至PCI时间6项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预测老年冠心病病人PCI术后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列线图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验证,预测值同实测值基本一致,说明本研究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使用Bootstrap内部验证法对该列线图模型进行验证,一致性指数(C-index)为0.816[95%CI(0.787,0.845)],说明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精准度和区分度。结论老年冠心病病人PCI术后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风险较高,糖尿病、心电图J波、冠状动脉多支病变、TIMI血流分级0级、KillipⅣ级及发病至PCI时间是老年冠心病病人PCI术后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关列线图预测模型的建立能够提高对老年冠心病病人PCI术后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诊断效能,对临床制定相关防治措施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病人1年死亡率,并构建其预测模型。方法 选择2019年2月至2020年5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20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可能影响病人1年内死亡的相关临床资料。根据病人1年内生存情况将其分为生存组与死亡组,比较2组病人临床资料,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术后1年死亡的影响因素,以多因素分析结果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 生存组和死亡组年龄、入院前合并症、骨折前Harris髋关节评分、美国卒中协会(ASA)分级、骨折类型、WBC、Hb、白蛋白、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前合并症≥2种、ASA分级Ⅲ~Ⅳ级、囊内骨折为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术后1年死亡的危险因素,Hb和骨折前Harris髋关节评分为保护因素(P<0.05)。以各因素β值构建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术后1年内死亡预测模型:Prob=1/(1+e-Y),Y=0.389×入院前合并症-0.385×骨折前Harris髋关节评分+0.371×ASA分级+0.415×骨折类型...  相似文献   

4.
背景临床上老年高血压患者非心脏手术围术期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风险较高,通过构建个体化预测非心脏手术围术期发生MACE的列线图模型极其重要。目的构建老年高血压患者非心脏手术围术期MACE发生风险列线图模型,并评估其区分度和一致性。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21年1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择期进行非心脏手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24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非心脏手术围术期MACE发生情况,将其分为MACE组(58例)和非MACE组(186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非心脏手术围术期发生MACE的影响因素;将确定的影响因素引入R 3.6.3软件及rms程序包,构建预测老年高血压患者非心脏手术围术期MACE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评估该列线图模型的区分度,采用校准曲线与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评估其一致性。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分级[OR=4.432,95%CI(1.661,11.827)]、ST段压低≥0.05 mV[OR=2.894,95%CI(1.366,6.131)]、术中输入浓缩红细胞量[OR=1.014,95%CI(1.010,1.019)]、冠心病[OR=2.444,95%CI(1.172,5.099)]是老年高血压患者非心脏手术围术期发生MACE的影响因素(P<0.05)。基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构建预测老年高血压患者非心脏手术围术期MACE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该列线图模型预测老年高血压患者非心脏手术围术期发生MACE的曲线下面积为0.825[95%CI(0.766,0.884)]。列线图模型预测老年高血压患者非心脏手术围术期MACE发生风险的校准曲线与实际曲线基本吻合,且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χ2=8.958、P=0.346。结论高血压分级、ST段压低≥0.05 mV情况、术中输入浓缩红细胞量、冠心病是老年高血压患者非心脏手术围术期发生MACE的影响因素,本研究基于以上4项影响因素构建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非心脏手术围术期MACE发生风险列线图模型的区分度和一致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并发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建立预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发生严重室性心律失常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2018年12月在华西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275例,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并发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独立危险因素,最终应用R语言建立预测术后发生严重室性心律失常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验证。结果:由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可知,病程(OR=3.040,95%CI:1.249~7.403)、左室射血分数(LVEF)(OR=2.953,95%CI:1.135~3.363)、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OR=2.171,95%CI:1.194~3.946)、主动脉断流时间(OR=2.494,95%CI:1.025~2.923)、体外循环时间(OR=1.754,95%CI:(1.010~3.046)以及术后血流动力学紊乱(OR=2.488,95%CI:1.230~5.031)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并发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危险因素成功建立列线图模型。验证后发现预测值同实测值基本一致,提示预测模型预测能力良好;随后采用Bootstrap内部验证法对预测模型进行验证,C-index为0.781(95%CI:0.725~0.836),说明该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效能高。结论:病程≥10年、LVEF40%、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断流时间90 min、体外循环时间120 min以及术后血流动力学紊乱是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并发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危险因素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预测效能,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老年脑卒中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建立预测老年脑卒中肺部感染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方法 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我院收治的138例老年脑卒中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应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脑卒中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应用R软件建立预测老年脑卒中肺部感染的列线图模型。采用ROC曲线分析该模型预测老年脑卒中肺部感染的效能。结果 138例老年脑卒中病人中发生肺部感染32例(23.2%)。感染组年龄>70岁的比例,吸烟史、糖尿病、侵入操作、吞咽功能障碍、意识障碍比例高于未感染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吸烟史、糖尿病、侵入操作、吞咽功能障碍、意识障碍均是脑卒中病人发生肺部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构建的列线图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际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列线图模型预测肺部感染的AUC为0.860 (95%CI:0.796~0.925)。结论 年龄、吸烟史、...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老年肺癌患者术前衰弱风险的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模型评估。方法 便利抽样法选取227例老年肺癌且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格列宁根衰弱指标量表(GFI)调查患者衰弱发生率,根据是否发生衰弱分为衰弱组与非衰弱组,采用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老年肺癌患者术前衰弱风险的危险因素,将筛选出的危险因素纳入R软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评估模型区分度与准确度。结果 老年肺癌患者术前衰弱发生率为33.92%(77/22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肺癌分期为Ⅲa期、合并疾病种类≥2种、日常生活中度依赖、抑郁是老年肺癌患者术前衰弱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836(95CI:0.775~0.896),列线图校准曲线斜率接近1,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5.203,P=0.736。结论 基于老年肺癌患者术前衰弱风险的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与一致性,可为临床医师确定术前衰弱改善措施,从而为预防术后并发症提供一定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TAAD)修复术后急性肾损伤(AKI)风险的疾病预测列线图模型。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1年1月就诊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的194名ATAAD患者的23项临床资料。分为Non-AKI组和AKI组,利用LASSO回归和Logistic回归进行筛选预测因素,使用R语言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使用C指数、校准图、ROC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评估预测模型的识别、校准和临床有用性。 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示心衰、肝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异常心电图、心包积液及肾动脉夹层是影响ATAAD术后AK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预测模型使用R语言建立,并以列线图的形式呈现。C指数为0.779,通过内部验证C指数为0.748,AUC值为0.778,该模型显示出良好的预测能力。 结论 AKI列线图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可用于ATAAD患者术后AKI的预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心力衰竭(HF)病人心衰宁治疗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的影响因素,建立并验证其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收集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8月—2022年10月接受心衰宁治疗的380例HF病人作为研究对象,依照7∶3的比例分为建模队列266例,验模队列114例,同时,根据病人治疗后是否发生MACE,将建模队列分为MACE组(93例)、非MACE组(173例)。比较建模队列MACE组、非MACE组病人一般资料、Q-T间期离散度(QT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B型钠尿肽(BNP)、清蛋白(ALB);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HF病人心衰宁治疗后MACE发生的影响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验证,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效能,校准曲线评估预测事件与实际事件的一致性,决策曲线分析模型的有效性。结果:建模队列MACE组、非MACE组病人性别、年龄、体质指数、心功能分级、高血压、糖尿病、LVEDD、ALB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ACE组QTd、BNP水平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影响因素,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 [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1月在辽宁省金秋医院接受PCI术的老年急性STEMI患者216例,依照术后院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划分为发生组(n=33)和未发生组(n=183)。收集所有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影像学检查资料、术后用药资料,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不良心血管事件独立危险因素,根据独立危险因素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CAR)、C反应蛋白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CHR)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绘制校准曲线对列线图模型进行验证,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效能。 [结果]发生组NLR、PLR、CAR、CHR水平及Gensini评分、血小板聚集率(PAR)明显较未发生组高,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较未发生组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Gensini评分、LVEF、PAR、NLR、PLR、CAR、CHR是老年急性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根据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预测老年急性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模型校准曲线与理想模型较为接近,ROC曲线显示,列线图预测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14。 [结论]NLR、PLR、CAR、CHR是影响老年急性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以上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能有效预测老年急性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衰弱的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2022年3月本院收治的195例老年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按2:1的比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建模组(130例)和验证组(65例),并根据是否衰弱将建模组患者进一步分为衰弱组和非衰弱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模组老年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衰弱的危险因素,建立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和决策性曲线(DCA)评估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效能、准确度和临床效益,并使用验证组评估列线图的可行性。结果:195例患者中发生衰弱125例,发生率为64.10%;建模组130例患者中发生衰弱83例,发生率为63.85%;验证组65例患者中发生衰弱42例,发生率为64.62%;衰弱组年龄75岁以上、吞咽障碍病程≥21d、无配肌⒍谰印⒆苑选⒕盟浇喜睢⒑喜⒅ⅰ�3种、服药种类≥3种、肢体运动障碍、抑郁、营养不良、低社会支持水平占比均高于非衰弱组(P<0.05),膳食指导占比低于非衰弱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上述指标均是老年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衰弱的影响因素(P<0.05);根据上述影响因素构建老年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衰弱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ROC曲线分析显示建模组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53(95%CI:0.780~0.909),灵敏度为78.31%,特异度为85.11%;验证组列线图预测模型AUC为为0.844(95%CI:0.732~0.922),灵敏度为76.19%,特异度为82.61%;建模组校准曲线的一致性指数为0.798,提示区分度良好,校准曲线比较接近标准曲线,DCA显示当阈值概率为0~0.9,使用列线图预测老年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发生衰弱风险的净收益更高,且均在验证组得到证实。结论:年龄75岁以上、吞咽障碍病程、独居、自费、经济水平较差、合并症≥3种、服药种类≥3种、肢体运动障碍、抑郁、营养不良、膳食指导、低社会支持水平均是老年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衰弱的影响因素,根据上述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有助于筛选高危患者,指导临床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基于老年女性乳腺癌原发病灶超声特征联合免疫组化列线图预测腋窝淋巴结(ALN)转移风险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2年5月经手术切除的381例老年女性乳腺癌的超声资料及免疫组化资料,按7∶3随机分为训练组(n=267)和验证组(n=114)。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老年女性乳腺癌发生ALN转移超声特征及免疫组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制作列线图模型。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评估列线图模型性能,使用决策曲线分析评估列线图模型的临床价值。结果 乳腺癌肿块最大径、纵横比、边界、钙化及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表达状态是预测老年女性ALN转移的危险因素。基于以上5个指标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训练组及验证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1和0.745。校准曲线、临床决策曲线分别提示模型一致性和临床应用效能良好。结论 基于乳腺癌原发病灶超声特征及免疫组化构建的列线图对老年女性乳腺癌ALN转移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可以提供个性化管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老年患者全麻关节置换术后延迟拔管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全麻下髋或膝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电子病历资料377例,男162例,女215例,平均年龄80岁。根据气管导管拔管时间是否超过1h分为常规组和延迟组。采用LASSO回归分析筛选术后延迟拔管的危险因素,R Vision构建列线图并进行验证。结果 共80例(21.2%)患者发生延迟拔管。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高龄、高乳酸血症、血压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CV)与关节置换术后延迟拔管正相关(P<0.05),纠正低血钾、术中血糖控制(末次血糖<8.3mmol/L)与延迟拔管负相关(P<0.05)。建立列线图模型,由Harrel’s C-index(0.800,95% CI:0.745-0.854)和Hosmer-Lemeshow偏差度检验(X2=3 ,P=0.6)证实模型预测效能良好,内部验证的AUC值以及校准曲线预测稳定性可。模型决策曲线显示净获益显著,临床实用性可。结论 高龄、高乳酸血症、CV是关节置换术后延迟拔管的独立危险因素,纠正低血钾、术中血糖控制为保护因素。研究构建列线图模型对术后拔管延迟有良好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发生疲乏的影响因素,构建其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10月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aSAH患者153例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病情及围术期资料调查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疲劳严重度量表(FSS)于患者出院后6个月对其进行调查。根据是否发生疲乏将患者分成疲乏组(FSS评分≥4.0分)和非疲乏组(FSS评分<4.0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aSAH患者发生疲乏的影响因素,采用R 3.6.3软件建立aSAH患者发生疲乏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采用Hosmer-Lemeshoe拟合优度检验评价该列线图模型的拟合程度,采用ROC曲线分析该列线图模型对aSAH患者发生疲乏的预测价值,绘制校准曲线以评估该列线图模型预测aSAH患者发生疲乏的效能。结果153例aSAH患者FSS评分为2~6分,平均(4.1±0.7)分,发生疲乏61例(39.9%)、未发生疲乏92例(60.1%)。两组年龄、Hunt-Hess分级、有术后并发症者占比、睡眠状况、社会支持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unt-Hess分级为Ⅲ~Ⅳ级、有术后并发症、睡眠状况差、低或一般社会支持为aSAH患者发生疲乏的危险因素(P<0.05)。基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构建aSAH患者发生疲乏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结果显示,Hunt-Hess分级为Ⅲ~Ⅳ级时,赋予80.5分;有术后并发症时,赋予100.0分;睡眠状况差时,赋予73.0分;低或一般社会支持时,赋予67.5分。Hosmer-Lemeshoe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该列线图模型拟合较好(χ^(2)=9.475,P=0.252)。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该列线图模型预测aSAH患者发生疲乏的AUC为0.792〔95%CI(0.708,0.875)〕。校准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该列线图模型预测aSAH患者发生疲乏的校准曲线贴近理想曲线。结论Hunt-Hess分级为Ⅲ~Ⅳ级、有术后并发症、睡眠状况差、低或一般社会支持为aSAH患者发生疲乏的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aSAH患者发生疲乏具有一定预测价值,可为aSAH患者疲乏预防策略的制定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限制性输血与开放性输血策略对行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术后谵妄(POD)的影响。方法选择65岁以上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Ⅲ级择期在蛛网膜下腔麻醉下行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165例,随机分为限制性输血组81例〔血红蛋白(Hb)维持在8~10 g/dl〕,开放性输血组84例(Hb维持在10~12 g/dl)。记录患者年龄、性别、体重、ASA分级、手术时间、围术期Hb浓度、术中输血量、预计失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急性肺栓塞、心肌梗死、脑梗死、伤口感染率及POD发生率,并分析POD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性别比、手术时间、ASA分级、术前Hb浓度、预计失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急性肺栓塞、心肌梗死、脑梗死、伤口感染率、POD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与开放性输血组相比,限制性输血组红细胞输注量明显降低(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高龄、受教育年龄9年、ASA分级≥Ⅲ级、术前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23分及术中输血量500 ml是POD的危险因素。结论限制性输血策略对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POD无明显影响,但可减少用血量,因而限制性输血策略对此类患者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术前营养不良的老年病人全麻下髋关节置换术后谵妄(POD)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术前存在营养不良或营养不良风险且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髋关节置换的老年病人149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发生POD分为POD组和非POD组,观察并比较2组相关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营养不良老年病人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POD的危险因素。结果 149例病人中60例发生了POD,POD发生率为40.27%。2组在年龄、BMI、低氧血症、电解质紊乱、营养状况、认知功能评分、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使用镇痛泵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年龄≥75岁、BMI<20、微型营养评定法简表评分<7分、MMSE评分<27分及血清白蛋白<30 g/L是术前存在营养不良或营养不良风险的老年病人全麻下行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POD的危险因素(P<0.05),而术后镇痛是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 术前存在营养不良或营养不良风险老年病人在全麻下行髋关节置换术后POD发生率较高,其与病人的年...  相似文献   

17.
背景近年随着我国老龄化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心房颤动(AF)患者数量不断增加,继而带来更加沉重的医疗负担。因此,早期识别伴有AF高风险的老年COPD患者并积极干预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探讨老年COPD患者并发AF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以期能早期识别伴有AF高风险的老年COPD患者。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在扬州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老年COPD患者254例,根据患者是否并发AF分为AF组(n=39)和非AF组(n=215)。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老年COPD患者并发AF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R语言软件构建老年COPD患者并发AF的列线图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评估该列线图模型对老年COPD患者并发AF的区分度,采用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验证该列线图模型对老年COPD患者并发AF的校准度。结果 AF组患者吸烟率、饮酒率及心力衰竭、糖尿病、急性呼吸衰竭、肺部感染、脑卒中、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高于非AF组(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力衰竭、糖尿病、急性呼吸衰竭、肺部感染、脑卒中及急性心肌梗死是老年COPD并发AF的危险因素(P <0.05)。基于上述危险因素构建老年COPD患者并发AF的列线图模型。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该列线图模型预测老年COPD患者并发AF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09[95%CI(0.752,0.865)]。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预测值与实际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心力衰竭、糖尿病、急性呼吸衰竭、肺部感染、脑卒中及急性心肌梗死是老年COPD患者并发AF的危险因素,而基于上述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老年COPD患者并发AF的区分度及校准度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索急性脑卒中患者术后并发重症肺炎的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其效能。方法 回顾性收集急性脑卒中需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25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抽取70%组成建模组(n=177),30%组成验证组(n=77)。以2022年5月29日为截止日期,纳入患者发生重症肺炎137例,其中建模组101例、验证组36例。收集急性脑卒中术后并发重症肺炎相关临床特征,包括年龄、性别、BMI、卒中类型、吸烟史、冠心病史、糖尿病史、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合并呼吸系统疾病史、营养风险筛查评分、有无呼吸机辅助通气、有无误吸风险、危重患者APACHEⅡ评分、血乳酸、有无镇痛镇静治疗。采用最小绝对收缩与选择算子法(Lasso回归分析)筛选急性脑卒中术后并发重症肺炎的影响因素,将Lasso回归分析筛选出来的影响因素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二元Logistic回归建立急性脑卒中术后并发重症肺炎的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内部验证及外部验证对预测模型的预测能力进行评估,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Hosmer-Leme...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髋关节置换病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情况及人格对POCD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我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病人158例为研究对象,对影响其髋关节置换术后POCD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158例老年髋关节置换病人中,有34例病人发生POCD,POCD的发生率为21. 52%; POCD组及非POCD组病人在年龄、受教育年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术前抑郁、术中低血压时间≥10 min、P等级(精神质)、E等级(内外向)及N等级(神经质)人数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岁、术中出血量≥400 m L、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术前抑郁、术中低血压时间≥10 min、E等级56. 7分及N等级56. 7分是老年髋关节置换病人发生POC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影响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发生POCD的危险因素较多,神经质倾向和性格外向是POCD发生的危险因素,应针对这类病人加强心理疏导和干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分析重症脑卒中病人肠内营养不耐受的影响因素,建立动态列线图预测模型并检验预测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282例重症脑卒中病人作为建模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肠内营养不耐受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对模型预测效果进行内部与外部评价。结果 282例重症脑卒中病人中,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为37.94%(107例)。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将年龄≥60岁(OR=1.965)、使用2种以上抗菌药物(OR=2.749)、使用益生菌(OR=0.321)、实施机械通气(OR=3.035)4个因素纳入R软件建立预测脑卒中病人肠内营养不耐受的列线图模型,内部及外部验证显示,建模组与验证组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4、0.764,校准曲线均趋近于理想曲线;建模组ROC曲线的最大Youden指数0.449所对应的风险预测值为0.322,预测临界值为200分。决策曲线分析(DCA)阈概率范围为0.10~0.85时,模型表现为正的净效益。结论 基于重症脑卒中病人肠内营养不耐受的危险因素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一致性与临床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