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护理专业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自1992年开始开展护理学硕士教育,至今已有16年.近几年来我国在护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1],但与美国等护理教育较发达的国家相比,中国护理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尚未形成一个规范、系统的体系.  相似文献   

2.
<正>护理专业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护理管理、教学、科研及临床高级人才的主要渠道。我国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最早开始于1990年,经过10多年的发展,全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已形成一定的规模[1]。  相似文献   

3.
护理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护理研究生教育的重点,关系护理硕士教育人才的培养质量。从护理硕士研究生文献阅读能力培养、科研学术活动参与、学生科研研讨制度建立、导师指导支持与护理研究生科研基金项目创立5个方面来阐述提升护理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方法,为我国护理院校探索适合自身研究生科研能力提升策略提供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4.
马玉萍 《护理研究》2009,23(8):2200-2202
研究生是一个国家教育和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护理研究生教育是培养护理管理、教学、科研及临床高级人才的主要渠道。目前我国的护理研究生教育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但由于护理研究生教育起步晚、发展还很不完善,护理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突现,影响和制约着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我校于2001年正式面向全国招收护理硕士研究生,现就8年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对策,供与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5.
我国护理研究生临床实践模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陈亚梅  黄金 《护理研究》2006,20(11):2999-3000
护理硕士研究生教育是我国目前护理教育体系中培养层次较高的教育形式,是培养高级护理管理、教学、科研及临床高级人才的主要渠道。由于我国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发展还不完善,实现培养高素质、高水平、具有全面技能的护理研究生,目前尚在探索之中。临床实践是研究生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如何合理地安排研究生进行临床实践,是护理硕士研究生教育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孙建萍 《护理研究》2009,23(8):2233-2233
护理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自1992年开展护理硕士教育至今已有十多年的历史。然而,在社会迅速发展、医学模式及健康观念发生重大转变的今天,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特别是硕士教育存在的不完善之处也日益突出。目前各院校在护理硕士生培养上自成体系,对于研究生的具体能力要求也各不相同。硕士教育是在本科教育的基础上,加强本学科基础理论、拓展专业知识、进行科研和创新训练的教育。因此,护理硕士教育的重点之一是科研能力的培养。围绕科研能力的培养,在护理硕士教育中应抓住以下几个环节。  相似文献   

7.
早在20世纪20年代,我国就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早开设高等护理教育的国家之一。80年代初,恢复高等护理教育后,我国高等护理教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并于1992年开始了护理硕士研究生的教育。截止到2003年,据有关专家统计已有30所大学和单位可招收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1]。然而,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全日制护理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满意度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对广东地区6所高校共199名护理硕士毕业研究生进行调查,调查问卷包括一般资料问卷和全日制护理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满意度问卷,Spearman秩相关分析满意度总分与各维度得分的关系,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全日制护理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果 199名全日制护理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满意度总分为262.00(244.00,284.00)分。全日制护理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满意度总分与各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培养单位类型、学位类型、导师制形式、毕业年限、在校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数是护理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满意度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全日制理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满意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护理高等教育者与管理者应针对护理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影响因素开展人才培养与教育改革工作。  相似文献   

9.
王友刚  杜娟   《护理研究》2013,27(12):1057-1058
介绍了目前国内护理硕士研究生教育及培养方案的现状,并指出了当前护理硕士研究生参与临床实践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之处,总结了培养护理硕士研究生有效地参与临床实践的基本策略和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华护理教育》2010,(2):F0003-F0003
自1983年我国恢复高等护理教育以来,护理教育发展非常迅速。据统计,目前全国共有300余所院校开设护理专科教育.200余所院校开设护理本科教育.60多所院校招收护理硕士研究生.20余所院校招收护理博士研究生。  相似文献   

11.
护理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模式初探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为建立一种适合护理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的模式 ,分析了护理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的特点 ,对临床实践提出以下建议 :针对每个护理研究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实践计划 ;护理研究生的临床实践不同于其他专业 ;临床实践要把握住 6个环节 :明确临床实践目标、合理安排时间、确定轮转科室、选择临床辅导老师、提出具体要求与内容、采取适合的考核方式。同时指出临床实践是护理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立一种适合研究生临床实践的模式是护理硕士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中华护理教育》2010,(8):379-379
自1983年我国恢复高等护理教育以来,护理教育发展非常迅速。据统计。目前全国共有300余所院校开设护理专科教育.200余所院校开设护理本科教育.60多所院校招收护理硕士研究生,20余所院校招收护理博士研究生。  相似文献   

13.
《中华护理教育》2010,(12):549-549
<正>自1983年我国恢复高等护理教育以来,护理教育发展非常迅速。据统计,目前全国共有300余所院校开设护理专科教育,200余所院校开设护理本科教育,60多所院校招收护理硕士研究生,20余所院校招收护理博士研究生。为了让护理院校更  相似文献   

14.
日本护理研究生教育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凤梅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23):2148-2149
1998~1999年笔者曾受日方资助在日本高知县立中央病院研修1年,主要学习临床护理教学方法及了解日本的临床护理工作。2005~2007年,我再次赴日接受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现将日本研究生教育方法及特色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护理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是监督和提高护理教育质量的主要途径.该文对国内外护理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评估主体、评估标准及评估实施进行回顾,并针对我国存在的不足,借鉴国外经验,为完善我国护理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体系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王磊  成翼娟  刘素珍 《护理研究》2010,(8):2192-2194
我国护理硕士研究生教育已有近20年的发展历史。研究生教育开设以来,其教育输出结果如何,就业呈现什么样的特点,值得护理教育者梳理和关注。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我单位硕士研究生的就业走向,以期能回答上述问题,并对今后硕士研究生培养提供一定参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中华护理教育》2011,(2):86-86
自1983年我国恢复高等护理教育以来,护理教育发展非常迅速。据统计,目前全国共有300余所院校开设护理专科教育,200余所院校开设护理本科教育,60多所院校招收护理硕士研究生,20余所院校招收护理博士研究生。为了让护理院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男性护理硕士研究生学习动机的特点,为高等护理教育实践提供依据。方法:纳入8名男性护理硕士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半结构式个人深入访谈,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就业生活型、求知型学习动机是男性护理硕士研究生主要学习动机;报答型、成绩目标型、消极回避型学习动机是次要学习动机;社会奉献型学习动机偏低。结论:高等护理教育须根据男性护理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动机分布情况,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调整,以完善高等护理教育相关机制和内容。  相似文献   

19.
我国护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徐娟 《家庭护士》2007,5(8):11-13
阐述了我国护理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招生与入学、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总结了其现存的问题,指出我国护理硕士研究生教育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0.
为满足社区护理发展对高层次护士的需求,2005—2010年5年中,我校就社区护理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包括社区护理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设定和完善,理论课程、临床和社区护理实践、毕业课题设计与毕业论文的设置,以及教学组织和实施、教学方式与方法的设计与应用等,形成了切实可行的能促使教学目标充分实现的社区护理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研究生的培养进一步加强了我校社区护理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经过培养和学习,研究生受到护理院校、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特别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普遍欢迎,用人单位对已毕业研究生的能力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委以了重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