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学龄前儿童屈光发育及视力发育异常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500名学龄前(3~6岁)儿童进行屈光检查和视力检查,记录远视、近视、散光及视力异常的检出率;收集其中300名儿童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家庭因素(父母视力异常家族史、婴儿早产史)、用眼情况(每天户外活动时间、近距离用眼时间、每晚睡眠时间、每日电子产品用眼时间),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统计学差异指标进行处理,分析儿童屈光异常和视力异常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500名儿童中屈光异常的检出率为13.80%、视力异常的检出率为10.80%,男孩和女孩屈光异常的检出率分别为14.40%及13.17%、视力异常的检出率为11.67%,9.8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4岁、4~<5岁、5~6岁儿童屈光异常检出率分别为18.13%、14.97%及8.02%,视力异常检出率为16.96%、8.38%及6.7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岁、家族史、早产、户外活动时间>4 h、近距离用眼时间>6 h...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学龄儿童电视和电脑使用对睡眠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上海市学龄儿童电视和电脑使用对就寝/晨起习惯、睡眠时间和睡眠问题的影响.方法 采用多级整群抽样,对上海市10所小学一到五年级的4 108名学龄儿童进行问卷调查.采用自制问卷调查儿童电视和电脑使用情况、个人及家庭状况;采用中文版儿童睡眠习惯问卷调查儿童的睡眠行为.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和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研究电视和电脑使用对儿童就寝/晨起习惯、睡眠时间和睡眠问题的影响.结果 4.1%的儿童平时(非周末)平均每天看电视时间≥2 h,周末看电视时间≥2 h的儿童占49.2%.88.2%的儿童"偶尔"(0~1次/周)使用电脑,11.0%的儿童"经常"(2~4次/周)使用电脑,0.8%的儿童"几乎每天"(5~7次/周)使用电脑.随着年龄的增长,每天看电视时间>12 h和"经常"使用电脑的比例逐渐上升.多元线性回归和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电视和电脑使用可使儿童就寝时间和晨起时间推迟,睡眠时间缩短,并且是导致儿童就寝习惯不良、入睡潜伏期延长、睡眠持续时间不规律、睡眠焦虑和异态睡眠的危险因素.结论 看电视和使用电脑对儿童睡眠行为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就寝/晨起习惯和睡眠时间上,而且会导致多种睡眠问题.关注电视和电脑使用对儿童睡眠行为的潜在不良影响,有助于促进儿童培养健康的睡眠习惯和改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上海市学龄儿童电视和电脑使用对就寝/晨起习惯、睡眠时间和睡眠问题的影响.方法 采用多级整群抽样,对上海市10所小学一到五年级的4 108名学龄儿童进行问卷调查.采用自制问卷调查儿童电视和电脑使用情况、个人及家庭状况;采用中文版儿童睡眠习惯问卷调查儿童的睡眠行为.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和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研究电视和电脑使用对儿童就寝/晨起习惯、睡眠时间和睡眠问题的影响.结果 4.1%的儿童平时(非周末)平均每天看电视时间≥2 h,周末看电视时间≥2 h的儿童占49.2%.88.2%的儿童"偶尔"(0~1次/周)使用电脑,11.0%的儿童"经常"(2~4次/周)使用电脑,0.8%的儿童"几乎每天"(5~7次/周)使用电脑.随着年龄的增长,每天看电视时间>12 h和"经常"使用电脑的比例逐渐上升.多元线性回归和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电视和电脑使用可使儿童就寝时间和晨起时间推迟,睡眠时间缩短,并且是导致儿童就寝习惯不良、入睡潜伏期延长、睡眠持续时间不规律、睡眠焦虑和异态睡眠的危险因素.结论 看电视和使用电脑对儿童睡眠行为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就寝/晨起习惯和睡眠时间上,而且会导致多种睡眠问题.关注电视和电脑使用对儿童睡眠行为的潜在不良影响,有助于促进儿童培养健康的睡眠习惯和改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掌握重庆市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发病情况,并对心血管疾病相关的高危指标进行观察。方法对重庆市城区23293名3~18岁儿童青少年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测量指标包括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结果(1)总体检出超重12.44%,肥胖为3.72%,其中男孩分别为14.38%、4.99%,女孩为10.37%、2.35%。(2)肥胖组及超重组男女儿童的收缩压及舒张压高于90百分位及95百分位者均多于正常体重组,χ2值分别为404.535、618.486,115.912、131.641,P值均<0.005。(3)腰-臀围比值肥胖男孩中有10.89%腰-臀围比值>1.0,肥胖女孩中有75.00%腰-臀围比值>0.85。结论重庆市城区儿童青少年超重检出率为12.44%,肥胖检出率为3.72%。肥胖儿童中的血压升高者明显的多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体重儿童。女孩中心性肥胖高于男孩。  相似文献   

5.
聆凤 《辽宁医学杂志》2005,19(6):326-327
偏头痛是儿童常见疾病之一,发病的平均年龄为:男孩7岁,女孩11岁。据Donald W Lewis教授估计,11~15岁的孩子中偏头痛的发病率占8%~23%,并且儿童和青少年的偏头痛多为遗传性。应激、焦虑、抑郁以及环境因素和一些食品成分均可能诱发或加重偏头痛。美国神经科学和儿童神经科学学会  相似文献   

6.
310例学龄前儿童视力发育不良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我市学龄前儿童视力发展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标准化的STYCAR字母匹配的视力检测卡片.小儿任一眼不能匹配字母6/4T.V者为异常,任一眼不能匹配最小的2个字母6/3 H.O者为可疑,任一眼能匹配所有字母及最小的字母为正常.结果视力异常检出率为25.16%,可疑检出率18.39%.结论看电视距离、户外活动时间、每天看电视时间、每次看电视时间、室内灯光等多种因素影响学龄前儿童的视力,应做好儿童眼保健工作.  相似文献   

7.
曾敏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9):2559-2560
目的:了解本厂2岁~6岁幼儿贫血状况,为今后儿童常见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选取四所幼儿园2岁~6岁幼儿921人,作血红蛋白含量测定。结果:2岁~6岁幼儿贫血人数278人,贫血率约为30.2%。其中男孩514人,女孩407人,女生贫血率高于男生,两者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本厂幼儿贫血防治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贫血防治工作仍不应忽视。  相似文献   

8.
背景:本研究旨在确定儿童银屑病的分型及在印度北部的流行情况,并与既往研究进行对比。材料和方法:对1990-01/2002-12确诊的419例儿童银屑病患者(年龄小于14岁)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流行病学研究。在确诊的419例儿童银屑病患者中0.3%为门诊患者,12.5%为全程患病即患病时间长达13年之久,其中男孩219例(52.3%),女孩200例(47.7%),男女之比为1.09∶1。首次发病年龄为4d~14岁,男孩平均为8.1±2.1岁,女孩为9.3±2.3岁,高发年龄段在男孩为6~10岁,女孩为10~14岁。19例(4.5%)患者有阳性家族史。最初受累的部位多见于下肢的伸侧(105例,25%),其次为…  相似文献   

9.
深圳市儿童性早熟及影响因素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深圳市性早熟的发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儿童卫生保健、青春期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按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深圳市五个行政区各随机抽取1~2所小学1~3年级的学生共6 333名儿童进行第二性征的检查。把筛查出年龄小于8岁、乳房处于TannerⅡ期及以上的女童;年龄小于9岁睾丸容积增大超过4 ml的男童列为性早熟组;选取性别相同、家庭条件相同、年龄相近的同班正常儿童列为对照组,对饮食营养、社会因素、生活方式等多个方面进行问卷调查。所有资料输入电脑,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深圳市女性性早熟的检出率为5.08%、男性性早熟的检出率为0.39%,总的检出率为1.96%。女孩乳房TannerⅡ期年龄是(9.36±0.76)岁,95%的可信限为9.28~9.43岁,乳房发育达Ⅲ期年龄为(9.77±0.65)岁,95%的可信限9.67~9.92。性早熟的女生比同龄女生肥胖,男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问卷调查显示:性早熟组儿童在食用饮料、肉禽类、保健滋补品、用中药材煲汤方面明显高于正常儿童组;性早熟组儿童看电视的时间长于对照组;有遗传病家族史的性早熟检出率高。结论性早熟应引起全社会关注,青春期性教育可从小学开始、提倡儿童营养的均衡而不是营养过剩。  相似文献   

10.
中国儿童青少年性发育现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中国儿童青少年性发育现状,比较不同地区性早熟情况。方法:于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选择有地域代表的北京、天津、杭州、上海、重庆和南宁六地区6~18岁中小学生共18 707名(男9 812名和女8 895名),按标准化方法测定各年龄组儿童身高、体重、臀围和腰围等数据。采用女性乳房和男性睾丸容积Tanner分期指标衡量青春期发育。采用概率分析法测算男女第二性征出现的年龄中位数及95%可信区间。用精确概率法分析不同地区性早熟发生率,用t检验比较组间不同BMI、腰围计量资料。结果:女孩8岁组以前出现乳房发育的比例为2.91%,男孩9岁以前出现睾丸发育的比例为1.74%。女孩呈现乳房发育B2的中位年龄是9.69(95%CI:9.63~9.75)岁,男孩睾丸达G2期的中位年龄为11.25(95%CI:11.19~11.30)岁。共有80例儿童诊断为性早熟,女孩43例,男孩37例,其患病率为0.43%。北部地区较西南地区发病率高(0.736%vs 0.282%,P<0.05)。三个地区女孩性早熟的发病年龄没有差异,男孩性早熟华东地区发病年龄较早(7.4±0.28)岁。性早熟儿童其BMI的SD值及腰臀比(W/H)较正常同龄儿童高,不同地区性早熟儿童BMI、腰围、腰臀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目前的性早熟诊断标准适合于评估调查地区的儿童性早熟状况。性早熟发病率及发病年龄在不同地区存在一定差异。肥胖与性早熟之间存在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导致学龄期儿童单纯性肥胖的行为因素,为探讨行为干预对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淄博市城区、农村各3所7~12岁学生3428名,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学龄期儿童单纯性肥胖的总检出率为10.88%(373/3428),城市儿童肥胖率为11.47%(207/1806),农村儿童为10.05%(166/1622),差异无显著性;男童总肥胖率为12.28%(217/1776),女童为9.39%(156/1662),男童与女童的肥胖率差异有显著性(χ2=6.830,P<0.01).不同年龄组肥胖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χ2=1.26,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坐卧时间过长(看书作业、看电视、玩电脑游戏等)、不喜欢体育运动、进食速度快、喜欢肥腻肉食、不吃早餐、挑食偏食、常吃零食甜食、常吃快餐为主要危险行为因素,户外活动时间较长(每天>2h)为保护性因素.结论 学龄期儿童单纯性肥胖症发生率较高,与不良行为因素密切相关,家庭、学校应采取行为干预措施,以减少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分析中小学生近视的发病情况及影响因素,旨在为近视眼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整群随机抽取我市中小学校各1所学校的1280名学生进行调查,共调查小学1-6年级小学生共780名,初一至初三学生共500名。结果调查的1280名中小学生中确诊为近视526名,近视率41.09%。其中轻度近视343名,占65.21%。中度近视115名,占21.86%;高度近视68名,占12.93%。中学生的近视发病率明显多于小学生,且父母均为近视的发病率明显多于父母均非近视的发病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男生、女生间近视的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近视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读书时眼与书距离过近、父母均近视、每天做家庭作业的时间过长、看电视和电脑时间过长、缺乏体育锻炼是中小学生近视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造成我市中小学生近视的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读书时眼与书距离过近、父母均近视、每天做家庭作业的时间过长、看电视和电脑时间过长、缺乏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山东省3县农村地区儿童超重和肥胖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09年9月至2010年1月随机选取山东省3县17个行政村的7~12岁儿童进行横断面研究;采用χ2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对儿童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7~12岁儿童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11.41%和5.86%,男童和女童之间超重率和肥胖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每天看电视时间(OR=3.062,95%CI:1.708~4.932)、每天睡眠时间(OR=2.693,95%CI:1.136~5.641)、油炸食品的食用频率(OR=2.024,95%CI:1.041~3.570)、膨化食品的食用频率(OR=2.304,95%CI:1.208~5.416)是儿童超重肥胖的主要影响因素,儿童出生体质量(OR=1.615,95%CI:1.013~2.742)以及父亲或母亲是否肥胖(OR=1.846,95%CI:1.109~3.520)也与农村儿童超重肥胖相关联。结论山东省3县农村地区儿童超重肥胖的比例相对较高,控制农村儿童超重肥胖应重点关注儿童日常生活和饮食习惯。  相似文献   

14.
岳颖 《沈阳医学院学报》2012,14(3):143-144,161
目的:了解和分析沈阳地区具有胃肠道不适症状儿童的胃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状况.方法:对2010年5月至2012年4月来沈阳市儿童医院门诊就诊的2 472名具有胃肠道不适症状的患儿采用间接固相免疫层析技术进行Hp抗体检测,并对性别、年龄因素与Hp的感染率进行相关性的分析.结果:显示沈阳地区具有胃肠道不适症状的儿童中1 278名女性患儿的Hp感染阳性率为14.2%;1 194名男性患儿的Hp感染阳性率为13.1%;平均感染率为13.7%.男性与女性Hp阳性感染率经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Hp感染的阳性率呈上升趋势,与年龄呈正相关.结论:沈阳地区具有胃肠道不适症状的儿童Hp感染率低于国内报道平均水平,性别之间无明显差异,其阳性率与年龄因素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高原地区3~6岁儿童眼病危险因素。方法 2020年7月10日分别在青海省西宁市幼儿园、玉树市幼儿园、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海西州)幼儿园随机选择1 352例、593例、935例3~6岁儿童,使用伟伦视力筛查仪检测所有儿童屈光状态,记录视力异常、急性结膜炎、斜视、眼球震颤、角膜炎等眼病的发生情况。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儿童及家长资料,采用一般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高原地区3~6儿童眼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青海省西宁市和玉树市非感染性眼病的发生率高于海西州(P <0.05);玉树市非感染性眼病的发生率高于西宁市(P <0.05)。青海省海西州感染性眼病的发生率高于西宁市和玉树市(P <0.05),玉树市的感染性眼病的发生率高于西宁市(P <0.05)。一般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居住地平均海拔[■=3.963(95%CI:0.187,0.341)]、每日观看电视和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0.938(95%CI:1.269,1.678)]、父亲屈光状态[■=0.997(95%CI:1.151,1.956)]、母亲屈光状态[■=0....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2016年吉林省延吉市城区儿童和青少年超重/肥胖现状及相关的生活方式,阐明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普查方法对吉林省延吉市城区6~17岁的儿童和青少年42 132人进行身高和体质量测量,计算体质量指数(BMI)。采用问卷调查、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参加体检调查对象中抽取10~14岁儿童和青少年1 523人,调查饮食习惯。采用中国肥胖工作组制定的标准筛查超重和肥胖,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和中介效应分析方法筛选超重/肥胖影响因素。结果:2016年吉林省延吉市城区6~17岁儿童和青少年超重和肥胖总体检出率分别为16.7%和18.4%,超重+肥胖检出率为35.0%。男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18.6%,22.0%)均高于女生(14.7%,14.4%)(P<0.01)。7~13岁男生各年龄组超重检出率均高于同年龄的女生(P<0.05或P<0.01),男生各年龄组肥胖检出率均高于同年龄的女生(P<0.01)。男生超重检出率在12岁达到高峰,在6~10岁肥胖检出率(23.8%~25.6%)均较高,11~17岁肥胖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下降。每周吃烧烤食物≥ 3次(男生OR=1.767,P=0.010,95% CI:1.148~2.719;女生OR=2.205,P=0.002,95% CI:1.327~3.664)和节食减肥(男生OR=2.113,P<0.001,95% CI:1.456~3.065;女生OR=2.128,P<0.001,95% CI:1.430~3.167)增加儿童和青少年超重/肥胖风险,每周吃甜点心≥ 3次(男生OR=0.359,P<0.001,95% CI:0.226~0.573;女生OR=0.324,P<0.001,95% CI:0.186~0.565)和按时吃三餐(男生OR=0.683,P=0.028,95% CI=0.486~0.960;女生OR=0.624,P=0.016,95% CI=0.424~0.916)可降低超重/肥胖风险。自我评价体型在超重肥胖和每天按时吃三餐之间具有完全中介效应。结论:吉林省延吉市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处于较高水平,日常饮食习惯和节食减肥是超重/肥胖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对长沙市14760名3~14岁儿童用尿试纸条过筛检查尿蛋白、潜血和细菌尿,阳性率分别为 0.25%、2.33%和0.05%。尿蛋白和潜血的阳性率女孩均高于男孩。尿潜血阳性率,幼儿园儿童最高,小学生次之,初中生最低。已确定各种肾脏病共74例,占总受检人数的0.5%,其中以无症状性血尿最多见,占50%,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次之,占27.03%。  相似文献   

18.
高职大学生早餐认知态度及营养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高职大学生旱餐的认知态度和营养状况,为改善高职大学生早餐营养状况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697名高职大学生,进行早餐认知态度和连续3d的早餐膳食调查。结果高职大学生营养不良者占29.56%,营养过剩者占1.72%。每天吃早餐的学生占57.8%,早餐食用率女生高于男生,食品专业学生高于非食品专业学生。学生不吃早餐的原因主要是早上起床晚而担心上课迟到。仅1.4%的学生早餐营养充足,男、女生早餐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375,P〉0.05),食品专业学生早餐质量优于非食品专业学生(X2=6.490,P〈0.05)。学生多数营养素和能量的摄入均未达到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S)的30%。多数学生早餐营养态度良好,愿意了解更多的早餐营养知识,并希望改变早餐不良饮食行为。结论高职大学生早餐就餐率不高,膳食结构不合理,应加强学生营养知识教育,提供合理营养早餐,改善学生早餐饮食行为。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榆林市高新区儿童体格发育状况,为促进榆林市儿童健康成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高新区4所小学在校学生,共3 180人。检测身高、体重、坐高、胸围、腰围、视力等身体发育指标,由医务人员一对一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测量。结果 榆林市高新区6~12岁儿童的身体发育各项指标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加,各个年龄段男童、女童的身高和体重,均高于2005年制定的全国同龄儿童标准(均为P<0.05);6~12岁男童身高平均值范围为125~156 cm,女童身高平均值范围为123~156 cm,10岁之前,各年龄段男童均高于女童(均为P<0.05);各个年龄段男童坐高个体差异较大,女童分布比较集中,在10岁之前,各年龄段男童身高均高于女童(均为P<0.05);6~12岁男童体重平均值范围为26.53~50.30 kg,女童体重平均值范围为24.65~48.02 kg,12岁之前,各年龄段男童高于女童(均为P<0.05),男童的超重和肥胖率为19.53%,高于女生的15.40%,表现在9~、10~岁;各个年龄段男童胸围分布比较分散,女童较男童集中,在12岁之前,各年龄段男童均高于女童(均为P<0.05);各个年龄段男童的腰围分布较分散,女童分布较集中,各年龄段男童均高于女童(均为P<0.05)。结论 榆林市高新区儿童的各种生长发育指标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加,符合儿童生长发育规律,但超重和肥胖率较高,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Disease risks of childhood obesity in China   总被引:34,自引:3,他引:34  
Objective To estimate the relative risks of dyslipidemia, hypertension, diabetes mellitus, and metabolic syndromes among overweight and obese Chinese children compared with their normal weight counterparts. Methods Overweight and obesity were defined by age- and sex-specific BMI classification reference for Chinese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Pediatric metabolic syndrome (MetS) and each risk factor for MetS were defined using the criteria for US adolescents. Definition of hyper-TC, LDL, and dyslipidemia for adults was applied as well. General linear model factor analysis and chi-square test were used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 in metabolic indicators among normal weight, overweight, and obese groups. Multipl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performed to estimate the odds ratio of metabolic abnormalities between obesity, overweight, and normal weight children, after adjustment for living area, family economic level, age, sex, and daily exercise time and TV watching time, as well as different dietary indices in the model. Results Significant increases in blood lipids, glucose, and blood pressure were found among overweight and obese children as compared with their counterparts with normal weight. By applying WGOC-recommended BMI classification, the risks for hypertriglyceridemia, low HDL and dyslipidemia among overweight children were 1.9, 1.4, and 1.5 times, and was 3.3, 1.5, and 1.8 times among obese groups compared to their counterparts with normal weight after adjustment for age, sex, region, socioeconomic status, physical activity, and dietary intakes. The overweight and obese children (15-17.9 years) had a high-risk of developing hypertension, which was 2.3 and 2.9 times higher than their counterparts with normal weight. Above 90% obese adolescents had abdominal obesity, while less than 1% normal weight ones had abdominal obesity. No obese adolescents were free from any risk factors for MetS, while 36.9% of normal weight adolescents were from the risk factors. 83.3% obese boys and all obese girls had metabolic syndrome, while only 15.5% normal weight boys and 18.8% normal weight girls had metabolic syndrome. Four risk factors for metabolic syndrome were found in 8.3% obese boys while none in normal weight boys and girls. The prevalence of MetS among normal weight, overweight, and obesity groups was 1.5%, 18.3%, and 38.1%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 risk factors are clustered in obese Chinese children. Our observations strongly suggest that efforts should be made to prevent the onset of overweight and its associated diseases during early childhoo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