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5 毫秒
1.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hest roentgenograms and the value of RV/TLC% in determining degree of emphysema of patients with pneumoconiosis and workers exposed to dust was made in 400 cases. Accordance rate of RV/TLC% with roentgenograms in determining emphysema in the same subjects was 61.1% and that in the patients group, 67.7%. Moreover, the accordance rate increased with grade of pneumoconiosis diagnos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RV/TLC% was valuable in determining emphysema of patients with pneumoconiosis. The classes of degree of emphysema were proposed according to the testing value of RV/TLC%.  相似文献   

2.
功能残气量和残气容积测算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氦平衡法(He)法、氮冲洗法(WO法)和一口气氮稀释法(CV法)测定96名健康人和180例不同肺胸疾病患者的功能残气量(FRC),并计算出残气量/肺总量%(RV/TLC%)。结果表明:健康组中,由He法和WO法测算的FRC,男女间均有显著差异,用CV法测算的RV/TLC%值亦非常显著高于He和WO法的测算值(P〈0.01)。疾病组中,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组的RV/TLC%和FRC/PV%明显升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49名接尘工人和50名尘肺患者的残气量(率)RV、RV%,功能残气量(率)FRC、PRC%与84名健康人检测结果的对比,提示尘肺性肺功改变应包括静息和努力呼气后肺容量,文中讨论了诸指标的观测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对比多层螺旋 CT 与肺功能检测在肺气肿诊断中的差异及相关性,为本病的临床诊断提供更准确的依据。方法:选取确诊为肺气肿的患者51例及健康志愿者51例,分别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多层螺旋 CT 及肺功能的检查,分析运用两种方法测得两组患者肺容积指标的差异并且对两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肺容积测定指标 Vin、Vex、Vex-Vin、Vex/Vin 显著低于对照组,肺功能指标 RV/TLC 较对照组显著增高,FEV1及 FEV1/FVC 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相关性研究中 Vex/Vin 与 RV/TLC 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结论:两种检测方法均能较好地对肺气肿进行诊断,其中多层螺旋 CT 与肺功能检查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能够对早期的肺气肿进行预测诊断。  相似文献   

5.
体积描记法测定残气容积较氮冲洗法偏高的原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同时用体积描记法和氮冲洗法测定正常组和慢阻肺患者的FRC和RV,各30例。结果表明:正常组,两种方法测得的FRC无差异(P〉0.05),用体积描记法测得的RV较氮冲法法测出的高,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在慢阻肺组,体描法测得的FRC、RV均较氮冲洗法高,差异显著(P〈0.01)。作者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发现体描仪测得的ERV较非体描仪测得的明显偏低,且差异显著(P〈0.01),提出体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氦稀释法和体积描记法同时测定53例正常人,25例哮喘病人肺容量指标。结果表明,正常人功能残气量在两种方法间无差别,而残气量体积描记法明显高于氦稀释法;在哮喘病人,功能残气量在两种方法间差别显著增大。此差别与气道狭窄时体积描记法测定功能残气量失真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掌握煤矿工人尘肺病人肺功能损伤程度与各期尘肺病人肺功能变化情况。方法采用肺量计对煤矿工尘肺病人肺通气功能最大通气量(MVV)、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时问肺活量(FEVl)、1秒率(FEV。%)进行测定。结果煤矿工尘肺病人肺通气功能平均值MVV64.49L、FVC3.26L、FEV11.7lL、FEV1%2.45%,比入矿时测定结果明显下降(P〈0.01);病后5年MVV、FVC、FEV1测定值均在入矿时的50%以下,肺功能损伤评定在中度与重度之间;尘肺期别越高,肺功能损伤越严重。结论煤矿工尘肺病人肺功能损伤程度与接尘工龄、尘肺期别呈正相关,煤矿工人一旦定诊为尘肺病人,应及时调粉尘作业岗位,以防肺功能进行性损伤。  相似文献   

8.
肺气肿是由于慢性炎症、吸烟、老龄化及空气污染等原因导致肺终末细支气管发生异常持久的膨胀,肺弹性减退及肺容积增大或同时伴有气道壁破坏的病理状态。目前临床上对早期肺气肿诊断缺乏较为敏感而准确的标准,查体、胸部X线及肺功能测定均存在局限性,造成大量早期肺气肿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时程(1.5h和3h)和程度(15%和12.5%)睡眠诱导低氧(SIH)对肺气肿大鼠肺气肿程度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只。所有大鼠每天2次暴露于香烟烟雾共1h(每次30min)。第29d起,短时SIH肺气肿组(A组)同时在睡眠时段暴露于含12.5%氧气的混合气体中共1.5h(分4次给予,每次22.5min);轻度SIH肺气肿组(B组)同时在睡眠时段暴露于含15%氧气的混合气体中共3h(分4次给予,每次45min);标准SIH肺气肿组(C组)同时在睡眠时段暴露于含12.5%氧气的混合气体中共3h(分4次给予,每次45min)。各组大鼠均连续暴露56d.后处死,采集肺组织和全血。肺组织切片染色后经半定量图像分析,计算肺病理评分、肺平均内衬间隔(MLI)和平均肺泡数(MAN)评价肺组织病理学改变。而后测定全血中抗凝血酶Ⅲ(ATⅢ)、纤维蛋白原(FIB)、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凝血因子Ⅷ(FVS)的活性。以SPSS11.5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行组间比较,组内比较采用SNK-q检验。结果三组大鼠肺组织切片均呈现明显肺气肿样改变。各组肺病理评分和MLI差异明显(F=21.907,F=18.415,P均〈0.05),A组[(61.90±4.25)%,(92.45±1.78)μm]和B组[(64.60±3.95)%,(92.80±3.65)μm]均低于C组[(73.30±3.86)%,(99.32±2.81)μm,q=8.96,q=6.84,q=12.64,q=9.65,P均〈0.05]。各组全血FIB差异明显(F=20.592,P〈0.05),A组[(189.98±5.29)mg/dL]和B组[(182.70±2.78)mg/dL]均低于C组[(198.40±7.37)mg/dL,q=4.86,q=9.07,P均〈0.05],且A组高于B组(q=4.20,P〈0.05)。各组全血FⅧ的差异明显(F=33.652,P〈0.05),A组[(232.26±4.17)%]和B组[(242.53±14.50)%]均低于C组[(303.25±32.93)%,q=10.73,q=9.18,P均〈0.05]。结论标准SIH肺气肿大鼠的肺气肿程度和血液高凝状态均较短时、轻度SIH肺气肿大鼠加重。凝血因子的增强在高凝状态的加重中占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对用两种不同方法测定残气容积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 FEV1% Pred正常时,两种方法测定的残气容积结果相差不显著( p》0.05), 80% 》FEV1% Pred≥ 60%时,结果相差显著( p《0.05), FEV1% Pred《60%时,结果相差非常显著( p《0.01).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肺减容手术对重度肺气肿患者的疗效。方法 按照ATS标准确定手术指标 ,对 1 0例重度肺气肿患者施行了肺减容手术 (LVRS)。术前、术后查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6min步行试验等 ,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术后比术前明显提高 (P <0 0 5 ) ,二氧化碳分压比术前明显降低 (P <0 .0 5 )。LVRS术后FEV1、6 MWD比术前有明显改善 (P <0 0 5 )。RV、TCL较术前有明显降低 (P<0 .0 1)。结论 肺减容手术对有适应症的重度肺气肿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理状况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肺减容术对重度肺气肿患者的疗效及定量CT对术后肺功能的预测价值。方法87例重度肺气肿患者行肺减容手术,双侧66例,单侧21例。术前行胸部定量CT检查,计算其CT肺气肿比例(CTR),并以CTR=2.5为分界点进行分组,比较两组间肺功能改善情况。术前和术后3、6、12、18、24、36个月分别测量肺功能、6分钟步行距离(6-MWD)、呼吸困难指数,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87例中手术死亡1例,余均痊愈出院;术后3、6、12、18、24、36个月的FEVI、6-MWD较术前有明显提高(P〈0.05);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呼吸困难指数再分级,40例术前Ⅳ级中8例转为Ⅰ级,32例转为Ⅱ级;18例术前Ⅴ级中2例转为Ⅰ级,2例转为Ⅱ级,12例转为Ⅲ级,2例转为Ⅳ级;CTR≥2.5的患者FEV1的改善较CTR<2.5的患者更加明显(P〈0.05)。结论肺减容术能改善重度肺气肿患者肺功能,缓解呼吸困难,提高运动能力。定量CT对术后肺功能的预测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大容量全肺灌洗术(whole lunglavage,WLL)麻醉管理的安全性和围术期并发处理。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3~8月诊治的12例肺泡蛋白沉积症和尘肺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完成了大容量全肺灌洗术的治疗。记录围术期不同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氧分压,并对发生的并发症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全部患者均完成肺灌洗过程。术毕患者血氧分压较术前明显升高。术毕拔出气管导管后,所有患者均有SpO2下降,吸氧后改善。结论:在大容量全肺灌洗术的麻醉过程中,加强围术期的监测,及时发现并正确处理常见并发症,可为肺灌洗的顺利完成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4.
8例肺气肿稳定期患者接受一疗程(20天)的体外膈肌起搏治疗后,其膈肌收缩力、膈肌疲劳耐受性及动脉血气、肺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表明体外膈肌起搏对COPD患者具有一定的康复价值。该方法简单易行,疗效可靠,无副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苏益  胡德宏  朱林平 《广西医学》2014,(4):445-446,449
目的探讨尘肺病合并胸膜增厚患者心电图的改变。方法选择85例尘肺病合并胸膜增厚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身体健康的工人12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进行12导联常规心电图检查。结果观察组心电图异常检出率为74.11%,高于对照组的31.67%(P〈0.01);观察组异常心电图主要表现分别为心律失常、ST-T改变、肢体导联低电压、心电轴右偏、肺型P波、心脏顺钟向转位等。结论密切观察尘肺病合并胸膜增厚患者的心电图改变,对其心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病情评估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尘肺患者主观幸福感(SWB)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纽芬兰纪念大学主观幸福度量表(MUNSH)对323名尘肺患者SWB进行调查并进一步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入选尘肺患者MUNSH总分是23.60±8.83,高SWB者29人,中等SWB者260人,低SWB者34人,经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其中尘肺患者SWB与社会支持度、6分钟步行距离、焦虑抑郁得分及居住县城相关。结论尘肺患者SWB以中等为主,其SWB与社会支持度、6分钟步行距离、焦虑抑郁得分及居住县城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丁细胞亚群在尘肺发病中的机理,观察免疫损伤对尘肺病人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观察50例健康正常人、29例尘肺病人CD3、CD4、CD8的分布状况,并研究CD3、CD4、CD8细胞亚群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结果各期尘肺病人CD3、CD4、CD8细胞较正常组均有明显改变,CD4减低(P〈0.05),CD4/CD8减低,两组之间明显差异(P〈0.01);CD3的改变与肺弥散功能成正相关(r=0.68)。结论各亚型淋巴细胞参于了尘肺病人免疫损伤,其细胞免疫损伤直接导致肺弥散功能的改变,符合尘肺的病理生理改变。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尘肺病患者和观察对象并发胸膜病变的相关因素,为防治尘肺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200例尘肺病患者和观察对象(观察组)及120例健康不接尘工人(对照组)的胸膜影像学及临床流行病学资料。结果观察组胸膜病变检出率为65.00%(130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5.00%(18例)(P<0.01)。观察组患者胸膜病变检出率在接尘不同类别、尘肺不同期别、不同接尘工龄、不同年龄、不同工种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不同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有色金属冶炼工胸膜病变检出率高于其他类别;从事风钻工种胸膜病变检出率高于其他工种;胸膜病变检出率随工龄、年龄及尘肺期别的增加而增高( P<0.05)。结论粉尘作业工人易于并发胸膜病变。开展胸膜病变临床研究,制定有效防治措施,对于减缓尘肺病程的进展速度、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先天性大叶性肺气肿的病因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我院1983—2006年共收治的25例先天性大叶性肺气肿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表现、X线特点、病变累及的肺叶、手术情况、病理表现。结果25例均手术治疗,无术中死亡。其中1例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术后2d家长放弃治疗。病变位于左上叶12例,右上叶8例,右中叶5例。12例行急诊手术患儿术后恢复良好。随访半年至13年均症状消失、无并发症及生长发育障碍,胸部X线片显示余肺膨胀良好,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婴幼儿期,有大叶性肺气肿症状且有加重趋势的患儿,一旦确诊须急诊或尽快手术治疗;无明显症状者,X线或CT检查如有严重的纵隔肺疝,压迫正常肺组织者也应手术治疗。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可降低病死率,早诊断,早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背景 高原地区空气干燥,是呼吸道疾病高发地区,同时高原地区氧含量低,又会加重呼吸心血管系统疾病。而肺气肿、肺大泡、肺动脉高压本身就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造成较大的影响。如果患者身处高原地区,其病理生理情况与低海拔地区有较大的不同,临床行肺减容术(LVRS)面对的问题和困难也有较大的差别。目的 探讨胸腔镜下LVRS治疗高海拔地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9月—2016年12月甘肃省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动脉高压患者,均行胸腔镜下LVRS,其中单侧LVRS 40例,双侧LVRS 16例。观察患者术后一般情况,比较患者术前、术后2周、术后2个月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FEV1)、肺动脉压、每搏输出量、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登楼试验。以术后饮食、睡眠、平卧、胸闷气短、登楼试验的改善情况(以患者主观感受肯定或者否定)评定生活质量。结果 40例行单侧LVRS患者,2例半年内分期行双侧LVRS患者,14例同期行双侧 LVRS患者中2例死亡。术中切除每侧肺容积的20%~70%。其中术后2周、2个月FEV1、每搏输出量、PaO2及登楼试验均高于术前,肺动脉压、PaCO2均低于术前(P<0.05)。患者睡眠、登楼试验改善率由术后2周的60%左右升高到90%左右及以上,胸闷气短改善率由术后2周的75%左右升高到90%左右。结论 胸腔镜下LVRS能明显改善高海拔地区患者病情及生活质量,是适合经济欠发达的内陆高原地区治疗肺气肿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