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评估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颅内海绵状血管瘤伽玛刀治疗疗效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1月伽玛刀治疗的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颅内单发海绵状血管瘤36例的临床资料。依据改良Engle分级标准评估治疗后癫痫控制效果,并分析病灶体积、边缘剂量、病灶部位对疗效的影响。结果随访36~72个月,癫痫总控制率为80.6%,其中Engel分级Ⅰ级13例,Ⅱ级10例,Ⅲ级6例,Ⅳ级7例;多因素分析显示颞叶病灶疗效较差(OR=0.083,95%CI:0.012~0.558,P0.05)。术后并发症包括放射性脑水肿4例(9.5%),治疗后症状性病灶出血4例,无死亡病例。结论伽玛刀对以癫痫发作为主要症状的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有效,不同边缘剂量及体积与预后无显著相关性,颞叶病灶有效率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颞叶及颞叶内侧海绵状血管畸形的手术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三九脑科医院2009~2013年手术治疗的49例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颞叶及颞叶内侧海绵状血管畸形患者,其中全面性强直-阵挛性发作26例,复杂部分性发作23例,20例行单纯病灶切除(A组),29例根据术中脑电监测结果,病灶及颞叶及/或内侧结构癫痫灶扩大切除术(B组)。结果采用Engel效果分级,A组中Ⅰ级为70%,Ⅱ级为20%,Ⅲ级10%;病理检查均为海绵状血管畸形。B组中Ⅰ级89.66%,Ⅱ级6.9%,Ⅲ级3.44%;病理检查为海绵状血管畸形,其中25例包括海马硬化,3例皮质发育不良。术中及术后均无明显并发症及死亡患者。结论对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颞叶海绵状血管畸形患者,通过积极的手术治疗可有效控制癫痫发作。结合术前及术中脑电结果,采用选择性扩大切除癫痫灶,对控制癫痫更为有效。颞叶及颞叶内侧海绵状血管畸形患者可能存在双重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伴有癫痫病史的幕上脑海绵状血管瘤(CA)的手术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伴有癫痫病史的幕上脑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资料,依据癫痫发作情况将其分为顽固组(41例)和偶发(或初发)组(16例)。顽固组内行单纯病变切除者15例,行病变切除及致痫灶扩展切除者26例。分别分析其病灶部位、临床表现、切除范围与术后随访结果。结果57例患者均行显微手术治疗,40例部位深在,均运用导航指引术中定位。本组无远期神经功能障碍,术后癫痫控制EngleⅠ级45例(81.8%),EngleⅡ级4例(7.3%),EngleⅢ级4例(7.3%),EngleⅣ级2例(3.6%)。结论①幕上脑海绵状血管瘤伴发癫痫的患者应尽早行手术治疗。②对于初发或偶发癫痫患者,手术切除病变及周围含铁血黄素沉积带即可获得满意的癫痫控制;对于顽固性癫痫患者,在前者基础上加行致痫皮层切除或脑叶切除将获得更理想的效果。③脑磁图检查结合EEG对术前癫痫灶定位有较大帮助。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儿童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并发癫痫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我院从2010年2月至2014年5月经手术治疗27例儿童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并发癫痫患儿的病例资料。分析儿童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特点,随访患者手术后癫痫缓解情况。手术后癫痫治疗情况用Engle’s分级进行评估,并对手术效果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行手术切除。术后1例基底节区病变切除后出现对侧肢体偏瘫,经治疗后到随访时神经功能已恢复至术前状态。1例术后出现颅内感染,经治疗后好转出院。手术后癫痫缓解良好,Engle’s分级1级25例,2级1例,3级1例。患者中无死亡及严重并发症患者。结论儿童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并发癫痫手术治疗可有效治疗癫痫,并可避免海绵状血管瘤再次出血而改善患者预后。对多发病变及长期癫痫患者术前需充分评估。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皮层脑电图(ECoG)监测在伴有癫痫的颞叶海绵状血管瘤手术中的作用。方法 2006年1月至2015年3月手术治疗伴有癫痫的颞叶海绵状血管瘤98例,术中采用ECoG监测53例,未用ECoG监测45例。术后随访1~8年,平均3.5年。结果 术后无死亡及永久性功能障碍。术后Engle Ⅰ级72例(73.5%) ,Ⅱ级18例(18.4%),Ⅲ级5例(5.1%),Ⅳ级3例(3.1%)。癫痫病史<1年的36例中,术后Engle Ⅰ级31例(86.1%);>1年的62中,术后Engle Ⅰ级41例(66.1%);两组差异显著(P<0.05)。ecog监测下手术的53例中,术后engle ⅰ级44例(83.0%);未监测的45例中,术后engleⅰ级28例(62.2%);两组亦差异显著(P<0.05)。>结论 伴有癫痫的颞叶海绵状血管瘤应尽早手术治疗;在ECoG监测下做病灶扩大切除或脑叶切除将获得更理想的癫痫控制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伴有癫痫发作的岛叶病变患者癫痫发作特点、手术策略及癫痫预后.方法 分析18例岛叶病变切除患者的临床表现、手术及癫痫预后等情况. 结果 18例患者中14例首发症状为癫痫发作.左侧病变4例,右侧14例.单纯岛叶病变9例.全切11例,次全切7例.星形细胞瘤14例,海绵状血管瘤4例.术后随访11-33个月,13例(72%)癫痫发作完全消失.Engel疗效分级:Ⅰ级13例;Ⅱ级2例;Ⅲ级2例,Ⅳ级1例. 结论 手术切除岛叶病变,安全可靠,癫痫控制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颞叶海绵状血管瘤继发性癫痫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11年3月~2015年6月手术治疗的8例颞叶海绵状血管瘤继发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患者术前均行头颅MRI和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等综合评估,术中行皮层脑电监测。结果患者术后随访1~5年;疗效按Engel分级,Ⅰ级5例,Ⅱ级2例,Ⅲ级1例。有4例患者手术2年后逐步停服抗癫痫药物。结论手术治疗颞叶海绵状血管瘤继发性癫痫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中央区纵裂癫痫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 方法 选择自2007年6月至2008年4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就诊并接受手术治疗的6例中央区纵裂癫痫患者,常规术前评估(包括MRI、头皮脑电图、MEG、加密头皮脑电图、颅内埋藏电极及皮层电刺激联合定位致痫灶和功能区)后在皮层脑电临测下行手术切除,切除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术后随访发作情况、腩电图和并发症. 结果 经术前评估致痫灶均位于中央区纵裂区,经手术治疗后5例患者术后无发作,达到Engle Ⅰ级;1例EngleⅡ级,发作明显减少.术后病理结果显示,6例患者中局灶性皮层发育不良3例,胶质增生、脂肪瘤和海绵状血管瘤各1例.术后脑电图显示,大致正常脑电图3例,少量慢波3例. 结论 中央区纵裂癫痫在精确定位下可行手术切除,手术效果良好,无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显微外科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01~2010-10我院显微外科治疗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3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手术死亡,完全切除25例,占83.33%;大部分切除4例,占13.33%;部分切除1例,占3.33%.结论 显微外科手术是当前治疗颅内海绵状血管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颞叶海绵状血管瘤继发癫痫的临床特点及手术疗效。方法收集自2010年1月—2019年1月于武汉脑科医院神经外科以癫痫起病的颞叶海绵状血管瘤行手术治疗的患者38例,其中男17例,女21例,年龄8~57岁,平均(40.05±14.64)岁;病程1~10年,平均(1.25±2.19)年。临床表现为复杂部分性发作7例,部分性发作继发全身性发作8例,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23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头部断层扫描(CT)和核磁共振(MRI)检查,同时行长程视频脑电图(VEEG)监测。结合临床特点、影像学及VEEG监测结果,在皮层脑电图(ECoG)监测下行海绵状血管瘤显微手术切除,必要时加行前颞叶切除或皮层热灼术,术后随访通过Engel分级以评估手术的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病理检查均证实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术后随访1~9年发现,36例患者疗效满意,癫痫无发作,效果较差2例,手术有效率为94.74%(36/38)。结论对于颞叶海绵状血管瘤继发癫痫的患者,在手术切除海绵状血管瘤的同时,应一并切除胶质瘢痕和含铁血黄素沉积带,必要时可加行前颞叶切除术或皮层热灼术。若术中探查困难,可借助神经导航和术中B超对病灶进行定位,且术后癫痫控制一般均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与显微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分析32例(34个病灶)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病人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手术治疗及预后。病人术前均行头颅M刚和(或)CT检查,单发病灶30例,多发病灶2例。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癫痫及神经功能障碍。均行最微外科手术。结果全切除33个病灶,部分切除1个病灶,术前诊断均与病理相符。15例伴癫痫者术中均予皮质脑电监测,根据术中发现行扩大切除5例,皮质热灼3例;术后达EngelI级14例,EngelⅡ级1例,术后无新发癫痫病例。24例随访3—26个月,均未发现复发病例。结论影像技术的进步使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术前诊断率大大提高。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可通过显微手术切除获得良好疗效。伴有癫痫者需行术中皮质脑电监测并根据术中发现决定手术策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CA)的诊断和显微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43例经病理证实的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结果:全部病例术前均行头颅MRI或CT检查,其中30例MRI检查结果为海绵状血管瘤,与病理结果相符,4例MRI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不相符。其他9例CT检查结果为脑内血肿。显微手术全部切除海绵状血管瘤,手术无死亡,效果满意。结论:MRI对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对于有明显临床表现的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患者,采用显微手术切除病灶,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以癫痫起病的颞叶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特征、显微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14例以癫痫起病的颞叶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和手术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例单纯瘤周放电和1例电极描记阴性行单纯病变和含铁血黄素层切除;7例病变侵及颞叶内侧和岛叶,加行前颞叶以及内侧结构切除术。术后随访1~2年,癫痫缓解率满意,按照Engel 癫痫手术预后标准,Ⅰ级8例,Ⅱ级4例,Ⅲ级1例,Ⅳ级1例;所有患者未检测到血管瘤复发。结论 对颞叶海绵状血管瘤继发癫痫,术前积极评估,采取个体化手术方案,争取血管瘤和含铁血黄素层全切,同时恰当处理好存在的致痫灶,是治愈海绵状血管瘤和控制癫痫发作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药物难治性癫痫首次手术失败的原因及再次手术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21年10月再次手术治疗的35例药物难治性癫痫病人的临床资料。末次随访,采用Engle分级评估疗效,其中Ⅰ~Ⅱ级为疗效优良,Ⅲ~Ⅳ级为疗效不佳。结果 首次手术失败的原因:致痫灶不完全切除12例,肿瘤复发10例,定位错误2例,原因不明11例。35例术后随访1~12年,中位数3.4年;末次随访,Engle分级Ⅰ级19例(54.3%),Ⅱ级7例(20.0%),Ⅲ级7例(20.0%),Ⅳ级2例(5.7%);疗效优良26例(74.3%),其中致痫灶不完全切除病人的优良率为75.0%(9/12),肿瘤复发病人的优良率为100.0%(10/10),定位错误病人分优良率为100.0%(2/2),原因不明病人的优良率为45.5%(5/11)。结论 药物难治性癫痫首次手术失败后,综合评估失败原因,根据失败原因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可获得良好预后;但是首次手术失败原因不明的病人,再次手术需谨慎。  相似文献   

15.
显微手术治疗小脑海绵状血管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小脑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表现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12例均经手术切除和病理证实的小脑海绵状血管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急性起病,表现为小脑自发性出血。慢性起病1例,表现为渐进性共济失调、行走不稳。头颅MRI平扫与增强多表现为T1高信号,T2高或混杂信号,病灶周围有环形低信号带。磁敏感加权成像序列(SWI)更有助于诊断。12例均采用显微手术治疗,所有病灶均完整切除,疗效满意。结论自发性出血是本病的主要症状,多有共济失调等小脑受损体征。MRI具有较高的诊断特异性,手术是处理小脑海绵状血管瘤安全和有效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脊髓髓内肿瘤的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经显微手术治疗的脊髓髓内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术中超声辅助定位5例.结果 室管膜瘤17例,低级别星形细胞瘤(WHO I ~II级)8例,高级别星形细胞瘤(WHO Ⅲ~Ⅳ级)3例,血管母细胞瘤3例,海绵状血管瘤2例,脂肪瘤、转移瘤、畸胎瘤各1例.室管膜瘤全切率82.4%,低级别星形细胞瘤为50.0%,高级别星形细胞瘤为33.3%,血管母细胞瘤、海绵状血管瘤和转移瘤均全切,脂肪瘤和畸胎瘤次全切.术后随访3个月,根据McCormick脊髓功能状态分级:I级23例,II级7例,Ⅲ级3例,Ⅳ级3例.结论 显微手术切除脊髓髓内肿瘤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措施.术中超声有助于术中肿瘤定位,减少手术创伤.  相似文献   

17.
Forty seven cases of central nervous system cavernous angioma (21 males and 26 females) are described. The main clinical signs were epilepsy and brainstem syndromes. Digital subtraction intra-arterial angiography, when used, failed to reveal cavernoma. CT detected many of the lesions, but the most successful supplementary diagnostic procedure was MRI which produces highly characteristic images of cavernous angioma. The diagnosis of cavernous angioma was confirmed in the 18 cases in which the tumour was removed surgically.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前循环动脉瘤破裂伴脑内血肿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前循环动脉瘤破裂并脑内血肿患者29例行显微手术治疗,总结其临床特点:动脉瘤部位、大小、形态、合并脑内血肿大小、形态,术前Hunt-Hess分级、手术方式及三个月随访的格拉斯预后评分。结果 Hunt-Hess分级Ⅲ级10例、Ⅳ级17例、Ⅴ级2例。17例患者术前经常规血管造影,12例行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检查证实。29例术中诊断与术前诊断一致,前交通动脉瘤6例,后交通动脉瘤7例,大脑中动脉瘤16例,29例患者共31枚动脉瘤均成功夹闭,3个月后随访时GOS评分Ⅴ级14例,Ⅳ级7例,Ⅲ级4例,Ⅱ级2例,Ⅰ级2例。结论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破裂并脑内血肿患者病情危重,早期夹闭动脉瘤,清除血肿,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