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选择性多靶点联合毁损治疗难治性精神障碍的靶点组合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立体定向手术治疗的43例难治性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所有病例均在MR引导下行选择性多靶点联合毁损,术前应用高场强核磁共振进行靶点定位,手术前后应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A)等量表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43例精神障碍患者中,恢复6例,显著进步22例,进步13例,无效2例;各量表评定结果显示术后状评分较术前有显著下降,其中对阳性症状缓解较阴性症状更为明显。强迫症手术后强迫思维与行为评分都显著低于术前的评分(P<0.05),手术近期效果及长期疗效稳定。抑郁症手术前后抑郁症状和焦虑症状评分有差异性显著(P<0.05),以抑郁症状缓解为最明显,且远期疗效较稳定。结论立体定向手术是治疗难治性精神障碍一种有效方法,手术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精神症状,有利于患者社会功能恢复,对日常生活能力无明显影响;立体定向选择性多靶点联合毁损术微创、定位准确,可以明显提高手术安全,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立体定向多靶点联合射频毁损术治疗难治性精神病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脑立体定向多靶点联合射频毁损手术在治疗难治性精神病中的作用。方法 对10例难治性精神病患者应用立体定向技术对颅内杏仁核、内囊前肢、扣带回等部位进行多靶点组合射频热凝治疗。应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rief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BPRS)、社会功能量表(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hedule,SDSS)、韦氏智力量和临床记忆量表对治疗效果进行评定,并随访病人6个月~1年。结果 10例患者中治愈2例,显著进步3例,进步2例,无变化3例。手术前后BPRS、SDSS量表检查有显著差异,临床记忆量表测验、韦氏智力测验病人脑功能变化与术前无显著差异。结论 立体定向多靶点联合射频毁损手术是治疗难治性精神病的有效治疗方法,根据不同症状设计不同靶点组合做到手术计划个体化,对提高疗效、降低并发症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下多靶点毁损手术对老年期痴呆合并精神障碍患者精神症状的改善及智力状况的影响.方法 在CT定位下,应用脑立体定向技术对18例病人进行颅内多靶点毁损治疗.按全国精神外科协作组织于1990年制定的评定方法及量表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18例患者术后随访12~36个月,精神测评结果:显著进步9例,进步6例,无效3例,有效率83.3%,术后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社会功能量表(SDSS)、阳性症状量表(SAPS)评分较术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简易智力状况检查(MMSE)与术前比较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立体定向下多靶点毁损术是治疗老年期痴呆所致严重精神障碍有效方法,且并发症少,对患者智力无影响.  相似文献   

4.
选择性多靶点毁损治疗难治性精神病(附5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选择性多靶点毁损术治疗难治性精神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脑立体定向技术对56例难治性精神病进行颅内多靶点射频毁损治疗。术后随访3 ̄15个月,采用临床疗效总评定量表(CGI)简明精神病评定表(BPRS)、社会功能量表(SDSS)、阳性症状量表(SAPS)、韦氏智力量表(WISC)评价治疗效果。结果CGI评定为有效51例(91.1%);其中优8例,显著进步36例,进步7例;无变化5例。BPRS评分术前68.66±14.20,术后34.40±8.86;SAPS评分术前27.52±2.49,术后9.98±2.52;SDSS评分术前15.62±1.20,术后8.68±1.62,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WISC手术前、后无显著性差异。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和后遗症。结论立体定向技术微创、安全,是难治性精神病的有效治疗方法。根据不同的症状设计不同的靶点组合,对提高疗效、降低并发症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下颅内多靶点联合射频毁损术治疗难治性癫痫共病精神障碍的疗效、安全性和并发症。方法总结39例难治性癫痫共病精神障碍立体定向手术病例,采用CT/MRI图像融合技术,手术计划系统确定颅内靶点,射频热凝毁损双侧胼胝体、杏仁核、海马、Forel-H区、扣带回、内囊前肢、隔区、尾状核下神经束等靶点。术后长期随访,采用Engel及简明精神病症状评定量表(Brief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BPRS)、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韦氏智力量表(Wechsler intelligence scale,WISC)评价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术后39例全部有效随访,随访时间18个月~10年,平均3.9年,癫痫发作缓解按Engel标准评价Ⅰ级2例(5.1%),Ⅱ级15例(38.5%),Ⅲ级20例(51.3%),Ⅳ级2例(5.1%)。精神障碍、焦虑、抑郁症状均明显好转,智力无下降。术后出现一过性并发症34例,经对症治疗均在1~4周内恢复,无永久性并发症。结论立体定向颅内多靶点联合毁损手术治疗难治性癫痫共病精神障碍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改善癫痫患者的共病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51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CT定位立体定向双侧杏仁核、内囊前肢、扣带回等多靶点组合毁损治疗,术中用电阻值和微电极电生理验证靶点,其中17例患者因首次手术后3~6个月疗效不佳而接受二次手术。术后1年由精神科医生对治疗效果进行评定。结果251例患者中,恢复13例、显著进步200例、进步29例、无变化9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CT导向立体定向多靶点组合毁损术安全,是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多靶点手术治疗难治性精神病失败的原因及二次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3例已行立体定向手术治疗的效果欠佳的难治性精神病患者,分析原因,再次行立体定向多靶点组合毁损手术治疗。应用CGI、WISC、BPRS、PNSS精神病评定量表对治疗效果进行评定。结果 23例患者中,显著进步15例,进步5例,无变化3例。手术前后量表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无智商损害等严重并发症和后遗症发生。结论二次多靶点定向毁损治疗难治性精神病,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精神障碍相关难治性癫痫立体定向手术方法,以提高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立体定向多靶点毁损治疗37例精神障碍性癫痫(PTE)和21例癫痫性精神障碍(EPP)的临床特征、术前检查、手术方式和术后癫痫及精神症状的控制情况。结果精神障碍的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评估良好率高达70%,PTE组与EPP组的良好率无明显差异(P0.05)。癫痫预后总有效率(EngleⅠ、Ⅱ、Ⅲ级)和优良率(EngleⅠ、Ⅱ级)都高,分别为89.6%、84.5%,EPP组总有效率和优良率都明显低于PTE组(P0.05)。术后智力未见明显改变,其并发症及后遗症少。结论立体定向手术治疗治疗精神障碍相关难治性癫痫是安全、有效的方法,靶点组合设计和准确定位,对提高疗效,降低并发症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立体定向术治疗难治性精神病的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难治性精神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40例难治性精神病患者,采用CT定位立体定向双侧杏仁核、内囊前肢、扣带回等多靶点组合毁损治疗。术中用电阻值和微电极电生理验证靶点。术后6个月由精神科医生对治疗效果进行评定。结果140例患者中,恢复12例、显著进步107例、进步17例、无变化4例,总有效率为97%。无严重并发症和后遗症发生。结论CT导向立体定向多靶点毁损术定位精确、安全、显效,是难治性精神病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颅内多靶点联合射频毁损手术治疗功能区灰质异位所致难治性癫痫的应用价值、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及疗效。方法总结9例功能区灰质异位所致难治性癫痫立体定向手术病例,采用CT/MRI图像融合技术,手术计划系统确定颅内靶点,应用射频热凝对胼胝体、杏仁核、海马、Forel-H区、扣带回等多靶点组合毁损。术后长期随访,癫痫发作改善程度按Engel评价标准进行评定。结果随访时间4~8.5年,平均6.1年,Ⅰ级1例(11.1%),Ⅱ级2例(22.2%),Ⅲ级6例(66.6%)。术后出现一过性并发症8例,经对症治疗均在1~4周内恢复,无遗留永久性并发症。结论 CT/MRI图像融合辅助立体定向颅内多靶点联合毁损手术治疗功能区灰质异位所致难治性癫痫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精神疾病患者盗窃行为特征。方法:实施盗窃行为且有精神疾病诊断者63例设为患者组,将实施盗窃行为的无精神病者37例设为对照组。收集一般资料、犯罪行为特征,进行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智商测验(IQ)等测查。结果:两组在作案方式、BPRS、PANSS、HAMD、SDSS等方面差异存在显著性。结论:精神疾病患者的盗窃行为特征与精神正常者有区别,应不同对待。  相似文献   

12.
奎硫平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辅助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奎硫平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增效作用及安全性。方法:58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分为研究组(抗抑郁药联合奎硫平治疗)和对照组(单用抗抑郁药治疗)各29例。观察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1、2、4和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以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HAMD和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降分(P〈0.05或P〈0.001);以研究组HAMD减分率自治疗1周起、HAMA减分率自治疗4周起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01)。两组治疗各周TES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奎硫平治疗难治性抑郁症增效作用明显且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奥氮平联合帕罗西汀对伴有焦虑症状的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同时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及《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V)抑郁症诊断标准且伴有焦虑症状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42例,给予帕罗西汀合并奥氮平治疗,对照组38例,给予帕罗西汀治疗,疗程均为8周。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2、4、6、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临床疗效,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末两组HAMD和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低(P0.01)。研究组第1周和第2周睡眠障碍因子分、焦虑/躯体化因子分,HAMA总评分,以及第6~8周HAMD总评分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帕罗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伴有焦虑症状的抑郁症的效果优于单用帕罗西汀,起效快,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验证团体归因训练对抑郁症、焦虑症和强迫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54例抑郁症、焦虑症和强迫症患者按照入组到开始治疗的时间分为3个基线组,每组进行为期8周的归因训练团体治疗,采用多基线实验设计,每隔2周评定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治疗前后评定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强迫症组加测Yale-Brown强迫症量表(Y-BOCS)。结果:所有被试者治疗前后HAMD、HAMA、SDS、SAS量表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8.41,19.85,6.33,6.97,P〈0.01);强迫症组治疗前后Y-BOCS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7,P〈0.001);所有被试治疗前后社会功能改善显著(Z=-6.41,P〈0.001)。结论:团体归因训练对抑郁症、焦虑症和强迫症患者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躯体化障碍与以躯体症状为主诉的抑郁症患者个性、躯体主诉、生活质量差异。方法对30例躯体化障碍和30例以躯体症状为主诉的抑郁症患者分别采用自编躯体症状主诉频数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等进行评定,对影响生活质量的某些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两组躯体主诉无显著性差异(P〉0.0.5);躯体化障碍组E分显著低于抑郁症组,N分显著高于抑郁症组(P〈0.05);两组HAMD总分无差异(P〉0.05),躯体化障碍组焦虑/躯体化及认知障碍因子分显著高于抑郁症(P〈0.05),躯体化障碍的HAMA总分及躯体性焦虑分显著高于抑郁症组(P〈0.05);躯体化障碍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分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抑郁症组(P〈0.05);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影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依次为HAMD总分、HAMA总分、EPQ精神质因子、病程。结论躯体化障碍与以躯体症状为主诉的抑郁症患者在个性、HAMA总分、躯体焦虑因子分、生活质量方面有差异,两者的个性、疾病严重程度、病程为影响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4种常用的SSRI类抗抑郁药物治疗卒中后抑郁(PsD)的疗效,以及对患者社会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17例卒中后抑郁的住院患者被随机分为4组,分别给予西酞普兰、艾司西酞普兰、舍曲林、帕罗西汀4种抗抑郁药物治疗,于治疗开始后2,4,8周时分别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日常生活能力评估量表(ADL)、生活质量与满意程度量表(Q—LEs—Q—SF)等进行疗效、功能、生活质量等方面的评估。结果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各组HAMD分数呈下降趋势,而且组内各时间点的评分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O.05);在治疗2周末时,帕罗西汀组HAMD评分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访视结束时各组间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HAMD、HAMA评分与Q—LES—Q—SF评分呈负相关(P〈0.01),访视结束时亦呈负相关(P〈0.01);治疗前HAMA评分与ADL呈正相关(P〈0.01),访视结束时HAMD、HAMA评分与ADI。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PSD患者抑郁、焦虑程度与日常生活功能呈负相关、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4种抗抑郁药物治疗PSD患者在治疗8周末时疗效无明显差异,但帕罗西汀起效更快。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医务社会工作人员(社工员)干预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79例伴有焦虑、抑郁情绪的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服用抗精神病药联合社工员干预治疗)40例和对照组(单用抗精神病药治疗)39例。每周干预5次,每次2h,共2个月。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自知力和治疗态度问卷(ITAQ)在干预前、后进行评定比较。结果:干预后研究组HAMD、HAMA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均〈0.01),ITAQ评分较干预前显著增高(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社工员的干预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改善及治疗态度的好转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文拉法辛治疗焦虑抑郁共病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文拉法辛与帕罗西汀治疗焦虑抑郁共病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73例焦虑抑郁共病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5例和对照组38例。分别给予文拉法辛和帕罗西汀治疗8周。于治疗前后分别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抗抑郁显效率(χ2=0.69,P〉0.05)和抗焦虑显效率(χ2=0.90,P〉0.05)相仿。两组HAMD、HAMA治疗后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不良反应均轻微(P〉0.05)。结论:文拉法辛与帕罗西汀治疗焦虑抑郁共病障碍疗效肯定,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术治疗精神障碍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立体定向术治疗的11例精神障碍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难治性强迫症7例,抽动秽语综合征3例,双相情感障碍1例.分析手术前后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分值、脑白质纤维束变化及脑葡糖代谢情况.结果 术后6个月病人的各量表分值较术前均明显下降(均P<0.05),无严重并发症.大脑MR/弥散张量成像显示内囊前肢的横行纤维被毁损,大脑18F-FDG PET显示眶额皮质、运动区、运动前区、基底核、丘脑和边缘系统的高代谢区在术后明显降低.结论 立体定向术是治疗难治性精神障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氟伏沙明与氟西汀治疗伴有焦虑的抑郁症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71例伴有焦虑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氟伏沙明组36例和氟西汀组35例,分别给予氟伏沙明和氟西汀治疗。疗程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HAMD和HAMA评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1);以氟伏沙明组在治疗1周起即显著下降(P〈0.01),而氟西汀组在治疗2周起显著下降(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两组不良反应相仿。结论:氟伏沙明与氟西汀治疗伴有焦虑的抑郁症均安全有效,但氟伏沙明起效更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