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献血是每个健康适龄公民应尽的义务。为了减少献血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我们应该对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几年来通过对献血过程中晕厥的人当面调查,结果如下:1.晕厥原因1.1 精神紧张:献知者精神紧张可分为以下几种。①初次献血者由于对血液知识了解不多,怕适量献血后影响身体健康而产生恐惧心理。②采血时由于进针缓慢或反复穿刺增加献血者的紧张情绪。③采血过程中有晕厥者,使周围的人心理负担加重,精神更加紧张。以上三种原因都可能使献血者精神更加紧张,从而使痛阈降低,加剧疼痛而引起晕厥。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民素质的提高,广大公民的无偿献血意识逐渐增强.由于献血者各自的思想状态和心理需求不同,献血行为表现也不同,常会出现一些献血反应,而影响献血的顺利进行.因此,采血护士的心理护理对献血者有很大的作用及影响.  相似文献   

3.
无偿献血者献血前后的心理特点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液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具有生物活性和生物多态性的结缔组织.在人造血液还不能替代人血的情况下,临床所需的血液和血液成分尚需健康适龄者提供.<献血法>施行初期,我国大部分地方为保障供血均采取了由地方各级政府向所辖区域的机关企事业单位下达无偿献血任务指标的方式征召无偿献血者,这种征召方式的优点是:任务明确、责任清楚、依据计划操作、见效快.但是,由于我国大部分城乡健康适龄公民对血液生理知识及献血常识了解较少,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对献血有很多顾虑,存在很多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4.
献血所致应激状态产生的生理心理反应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献血是一种救死扶伤行为,是医务人员施行静脉穿刺术获取机体能完全代偿,不影响健康血液量的过程,必然引起躯体应激反应,目前我国无偿献血刚刚起步,献血知识还不普及,对献血认识没有共同看法,受个人的文化、习俗、经历、家庭、所处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所以献血同时引起心理应激,应激一旦产生,原则上都会即产生生理反应,又引起心理反应[1],献血产生的生理心理应激反应机体能否适应,直接关系采血过程的完成、血液质量、无偿献血的开展,本文通过对我站107名献血者在献血时产生的生理心理应激反应进行研究分析,探讨如何减轻献血应激反应以适应…  相似文献   

5.
张金萍  巫强 《新疆医学》2007,37(2):58-60
自从1998年10月我国首次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以后,就标志着我国的输血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即由公民义务献血制度转为无偿献血制度。我国的献血模式逐步走向国际化。但由于我国在无偿献血上起步较晚,教育力度不够,很多公民对血液常识了解甚少,认为“血液是身体的精髓,献血会伤元气”等等,大多数人不愿意献血,即使勉强献血,也只献200ml。就献血量而言,作如下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6.
2100例无偿献血者的心理调查和对错误认知的干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保血液质量与临床用血安全和无偿献血制度可持续发展。方法:采用体检时心理咨询与问卷调查方法对2100例无偿献血各种心理状态进行调查研究分析。结果:2100例无偿献血中,各种心理状态归纳如下:发扬救死扶伤精神的心理43.14%占主要;健康投资心理14.05%;防病心理11.33%;体检心理19.67%;尝试心理4.29%;惧痛心理3.29%;隐匿心理1.81%;其他2.43%。结论:加强《献血法》及血液生理知识的宣传,尤其是领导层宣传;提高献血的献血意识;提高医护人员素质和高效优质的服务,确保献血心身健康,以利于安全献血。  相似文献   

7.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实施十余年来,我国的无偿献血事业蓬勃发展,日新月异,全国各地的公民对参加献血、救死扶伤态度秘极,成千上万的人加入到献血队伍中去,他们把奉献爱心、捐献血液当成一种神圣而光荣的义务去履行.我国的献血标准和献血程序以及献血服务要求是科学合理的,是经过长期实践检验的,符合中国国情和国人体质情况.  相似文献   

8.
心理疏导对减少献血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理疏导对减少献血反应的影响贺英赵风华陈平献血是每个健康适龄公民的光荣义务。随着公民无偿献血的开展和普及,参加无偿献血的公民越来越多。因无偿献血多是首次献血,在采血过程中往往会发生献血反应,以致出现静脉塌陷,血流不畅或停流,严重者可出现晕厥等。这既给...  相似文献   

9.
一次献血300ml-400m1的适宜性和可行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规定无偿献血者每次献血量为200ml-400ml,这是根据我国国情和生活习惯制定的。我国公民大都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而西方国家主要是高蛋白饮食。目前国内大多数采供血机构一直采用一次献血量200ml的献血模式,在人民生活日益提高的今天,到底一次采集多少量的血液为适宜,不能千篇一律。随着无偿献血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亲友互助献血与街头自愿无偿献血血液筛查结果对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比亲友互助献血与街头自愿无偿献血血液筛查结果,分析两种献血方式存在差异性的原因。方法:根据血液质量要求检测1 383例亲友互助献血者、13 809例街头自愿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两种献血方式血液标本检测结果差异有显著性,亲友互助献血组血液筛查结果不合格率高于街头自愿无偿献血组。结论:街头自愿无偿献血是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方向,亲友互助献血只能作为一种过渡时期的补充。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规定无偿献血者每次献血量为200ml~400ml,这是根据我国国情和生活习惯制定的。我国公民大都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而西方国家主要是高蛋白饮食。目前国内大多数采供血机构一直采用一次献血量200ml的献血模式,在人民生活日益提高的今天,到底一次采集多少量的血液为适宜,不能千篇一律。随着无偿献血事业发展,经过我们多年来实践,女性体重在48kg,男性体重在53kg以上的献血者,一次采集血液量可以为300ml~400ml;低于者在合格范围内采集200ml,当然也可抽取300ml~400ml血液,这完全根据献血者自愿的原则。我站自2002年开始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亲友互助献血与街头自愿无偿献血血液筛查结果,分柝两种献血方式存在差异性的原因.方法:根据血液质量要求检测301例亲友互助献血者、809例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亲友互助献血组5项血液筛查结果不合格率高于无偿献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偿献血是献血事业的发展方向,亲友互助献血只能作为一种特殊时期季节性血荒的补充.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不同年龄段无偿献血人员首次献血前后的心理状况.方法:采用电话回访测试记录方式,对106名首次献血者和106名多次献血者进行SCL-90有意义清单的相关性比较分析.结果:被调查人员首次献血后的心理状态可分为3种:①健康状态;②不良状态;③心理障碍;不良心理表现为怕痛,担心献血后对身体健康有不良影响.结论:要加强对无偿献血人员的医学知识的宣传教育,无偿献血服务和技术操作要切实做到自然、热情、周到、可信.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献血意识的增强,无偿献血者队伍日益增加,但少部分人在首次献血过程中会出现害怕、恐惧心理甚至引起晕针.因此需要血站护理人员除应具备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术外,还应懂得并做好献血者心理护理,使献血者在最佳心理状态下献血,才能保证献血者的心理健康和血液质量.使献血者成为自愿无偿固定的献血者.现就实际工作中的一些体会,作以下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5.
李英  王爱平  王娟  张彬 《包头医学》2002,26(3):F003-F003
血液是维持人的生命、救治伤病员必不可少的物质.我国人口众多,虽说血源丰富,但由于农民、城市市民对无偿献血认识不够,担心献血会影响身体健康.自愿无偿献血还不能满足临床用血,输血主要靠下达指令性献血指标.因此说可利用血资源很缺乏.  相似文献   

16.
付军  林柱洲  庄立 《现代实用医学》2007,19(1):63-63,67
目的 通过调查宁波地区公民的无偿献血知识的知晓情况,探索促进无偿献血宣传的适宜办法.方法 分析1367人无偿献血知识知晓情况,内容涉及无偿献血的政策法规、献血知识、血液生理以及免费用血等.结果 多数市民知道献血制度并参加献血,对目前的献血制度、献血知识及免费用血的情况都较好,尤其是参加过献血的人明显好于未献血者;无偿献血知识的知晓率以农民和高校学生最低;79.9%的人认为适量献血无损健康.结论 加大无偿献血宣传是提高和扩大公民无偿献血知识知晓的最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7.
<正> 无偿献血是指公民向血站自愿无报酬地提供自身血液的行为。20世纪30年代由国际红十字会和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建议和提倡。1997年12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9次会议通过我国第一部有关献血方面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献血法》第二条规定: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十八周岁至五十五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无偿献血。《献血法》实施  相似文献   

18.
<正> 无偿献血是指健康适龄公民自愿无任何报酬地献出少量的血液,献血反应是指献血过程中由于生理和心理因素影响.使血容量下降.大脑广泛供血不足引起的综合征.少数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或献血后.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应,为减少献血反应.促进无偿献血开展。笔者自1997年~2000年观察了23560名献血员中224人献血反应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减少血液资源浪费及避免对献血者产生负面影响。方法:对126096名献血者中产生的258袋不足量血液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献血车上团体无偿献血产生的不足量血液明显多于采血屋自愿无偿献血产生的不足量血液(P〈0.05)。主要原因是献血不良反应和穿刺失败。结论:应优化献血车献血环境,团体献血时,做好心理护理,以减少献血不良反应;进一步提高采血护士的心理素质和采血技术。  相似文献   

20.
郑州市公民献血状况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郑玲 《河南医学研究》2000,9(3):256-257
目的 :了解郑州市公民无偿献血状况及特点 ,明确今后开展无偿献血活动的工作思路。方法 :对郑州市无偿献血状况进行调查。对 1998年 10月 1日至 2 0 0 0年 5月 1日郑州市无偿献血的人次、献血量、职业、年龄、性别等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从职业上看 ,献血人群主要集中在工人、学生、干部 ,农民献血人数较少 ;从年龄上看 ,年龄在 2 0~ 2 5岁之间的公民献血量最高 ,随着年龄的增长 ,献血量随之下降 ;从性别上看男性总献血量高于女性。结论 :郑州市无偿献血工作取得了质的飞跃 ,实现了由有偿献血到无偿献血的平稳过渡。在今后的工作中 ,既不放松对城市居民的宣传力度 ,也要加大对农民群众的宣传 ;同时要加强献血知识、血液常识的宣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