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个体化角度探讨直肠癌的治疗策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我国结直肠癌患者中约2/3是直肠癌患者。尽管目前对直肠癌的病因学研究和以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和化学药物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直肠癌的治疗仍然面临巨大挑战,患者总体5年生存率的改善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应当看到,国内外大多数医疗机构的医生们已经开始重视直肠癌的规范化治疗,但同时我们也发现,  相似文献   

2.
勃起功能障碍(ED)与男性高血压有着较高的并存率,且高血压患者往往同时服用多种抗高血压药物,治疗ED的一线口服药西地那非对此类患者的效果和安全性如何呢?Albuquerque DC等人进行的相关研究给了我们一些启示。共有来自巴西7个研究中心的联用2种以上抗高血压药物的120名高血压患者入选,年龄30~81岁,ED病程6个月以上。患者随机接受西地那非或安慰剂治疗,初始剂量为50mg,可调节至25mg或100mg,性交前1h服药。8周后评估生命体征、副作用、疗效及满意度,并记  相似文献   

3.
2015年,美国医生Francis S.Collins在著名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撰文介绍了精准医学的概念。精准医学是近年来出现的新的医学概念。它是以分子基因为基础实现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精准医学的时代。我们也经历了经验医学,循证医学,现在又进入了精准医学的时代。今天,在结直肠癌领域,我们已经看到:精准医学已经在结直肠癌的姑息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常用的爱必妥,安维汀和帕尼单抗等。因此,结直肠外科医生应该认真地学习精准医学的概念,了解精准医学在结直肠领域的独特作用。同时,我们也要应用精准医学的概念去认识和解决结直肠癌领域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而且,我们也要看到精准医学的局限性,客观公正地评价精准医学。  相似文献   

4.
生命在大量刺激和跃动的同时是不是一定会导致单一和机械?感官在无数信息的侵袭后是不是一定会变得平面和枯竭?我们究竟应该怎样解读这个时代?  相似文献   

5.
在上个世纪 ,横形腹直肌肌皮瓣已经成为自体组织乳房再造术的金标准 ,而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是在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对肌皮瓣的进一步完善。我们首次制成纯形态学全层胸腹壁透明标本 ,并对其相应的血管 (腹壁上、腹壁下动静脉 )及其毗邻关系进行了解剖学研究。本文就透明标本的制作过程、解剖学分析及在此基础上的手术切口改进 ,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分子生物学近年来发展迅速,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技术可使我们得以高分辨率、高敏感性和高通量的对成千上万个基因进行同时研究分析,在基因组水平上研究基因表达,在医学生命科学研究中主要应用于新基因发现、基因表达分析、基因突变及多态性分析、基因测序、基因组文库作图、疾病诊断和预测、药物研制与开发等.本文对分子生物技术在医学中主要应用、存在问题、相关仪器及进展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7.
《医学美学美容》2014,(9):74-75
洁阴:是生殖抗衰的第一部,女性生殖系统是繁衍后代的生命系统,是绝对的洁净区,保持生命系统的洁净程度是女人味的第一呵护要素。采用洁阴的手段及方法,一定注意保持最大的清洁度和最接近生命自然属性的安全性,绝不能在这一步产生二次污染,也就不能再感染等状态时,已经属于生命系统污染了,洁阴一切的手段、方法更不能再次造成药物的污染,所以最安全、最有效的洁阴就是采用生理盐水冲洗、清洁,而不是药物清洁。如果在没有生理盐水的情况下,居家用开水里加盐的方法,放置接近室温后使用。  相似文献   

8.
前列腺癌是美国和欧洲男性癌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在中国前列腺癌发病率正逐年升高.雄激素剥夺已成为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标准.药物去势抑制睾丸生成睾酮和双氢睾酮,但肾上腺和前列腺癌组织产生的雄激素仍导致前列腺癌进展,这个阶段称为去势抵抗前列腺癌(CRPC).现在的雄激素拮抗剂已经成功地降低了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的水平,但还不能延长患者生命.醋酸阿比特龙通过阻断对前列腺癌发展起关键作用的细胞色素P450 17α-羟化酶(CYP17)明显减少雄激素的生成,延长患者生命.随着阿比特龙和卡巴他赛等药物的应用,前列腺癌的治疗方式已经改变.这里我们提供一个有关醋酸阿比特龙作用机制和对CRPC治疗潜力的综述.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爆发,作为外科主要技术形式的微创外科,虽已经过快速发展的30年,也因本次疫情获得一个暂停下来深刻反思的机会。在疫情当下及后疫情时代,微创外科发展的使命并未改变,要把手术做的更快、更好、出血更少、性价比更高。在临床实践中,应当提高对临床潜在传染病风险的认识。结合腹腔镜手术的特点,从手术指征把握、气腹管理、气溶胶管理和手术室防护等多个层面做好疫情防控及职业防护工作。同时,通过疫情,我们也看到了微创外科在外科教学、临床研究、学术交流方面存在的价值及问题,如何化“危”为“机”成为我们主要思考的问题。重视教育、鼓励创新、医保控制费用仍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1.什么是发挥智慧的最佳期? 生命里程实际上是一场充满替换的游戏,当我们年老时,便以智慧替换了力量,以理智替换了激情。人的每个年龄阶段,都有着一些优越之处,如果你的部分“最佳期”已经消失,你不必惋惜,你在未来还会经历另外一些最佳的时期。而某些重要的最佳期似乎要在生命的晚期,或者说年过半百才能达到顶峰。  相似文献   

11.
恶性肿瘤已居我国人口死因顺位的第2位,化疗药物作为治疗恶性肿瘤四大手段之一,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化疗药物虽然能治癌,但同时也在治疗的过程中对环境、患者及护理人员产生不利的影响,管理及使用抗肿瘤药物的人员通过皮肤直接接触、呼吸吸入或者吸食小剂量的化疗药物.在应用化疗药物的同时,应采取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2.
“每个广告,应该只有一个单一的讯息”,这已经是广告的公式了。然而,我们却总是在杂志报纸上看到许多被一大堆文字和图案填塞得紧紧实实,深怕“浪费”了任何一毛钱媒体预算的广告。必须如此,才能清楚表达广告诉求吗? “简单,是创意的美德。”在这个已经资讯满载,信息横流的年代里,我们可以越来越“头脑简单”,进而表现出不简单的内涵!试看以下几则化妆品相关广告,也许能为你诠释广告的简单之美。  相似文献   

13.
胆道感染是临床常见的腹腔感染性疾病,常合并多种病原菌感染,如不及时有效控制,可继发化脓性胆管炎、脓毒血症,甚至感染性休克,危及病人生命。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在胆道感染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就胆道感染的诊断标准及严重程度评估,胆道感染细菌谱及药物敏感性监测,病原学诊断,抗菌药物的给药时机、用药时长及给药方式,抗菌药物的胆汁排泄特点等临床应用的焦点问题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异烟肼和利福平是临床上常用的有效抗结核药物.且常有异烟肼或利福平中毒的报道,但两种药物同时大量中毒,并造成严重神经系统症状和重度肝损害的情况不多见.其起病急、病势凶险,如不及时抢救则可危及生命.我们用血液灌流抢救成功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近20年来,现代外科学取得了明显的进步。特别是损伤控制外科、体外生命支持系统、微创外科、加速康复外科等新理念的提出,使得外科学发生了巨大的革新和进展。在一些新的领域中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总结,同时也有很多地方需要继续发展与研究。不管是损伤控制外科中的分阶段处理,体外生命支持系统中的器官联合支持,还是微创外科的机器人手术都体现着“损伤最小化”这一核心理念。这不但是外科学的发展方向,也是医学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特点是病情重、病程长,在漫长的治疗周期中易并发一些并发症.在此,我们着重探讨SAP残余并发症的诊疗,SAP残余并发症是指SAP经过手术或非手术治疗后2个月,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存在需要手术或药物治疗才能治愈或控制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正与AlphaGo的人机大战,让我们看到了人工智能的无限可能。如果将这样的智能程序应用于人类的工作和生活中,将会是什么样?事实上,在医疗领域,手术机器人的应用,早就已经让“科幻”变成了“现实”。机器人在整形外科中的应用目前,国际上应用的有三大主流系统:AESOP系统(1994年FDA批准)、ZEUS系统(AESOP升级版,2001年FDA批准)、da Vinci系统(2000年FDA批准),  相似文献   

18.
<正>全身麻醉是一种特殊而复杂的状态,包括镇静催眠、记忆缺失、镇痛、应激抑制和肌肉松弛等多方面因素,并历经全麻诱导、维持及苏醒的全过程,在整个过程中均通过使用麻醉药物来控制。不同手术方式、不同人群及不同程度的术中刺激对麻醉药物反应性亦不同。麻醉药物用量不足造成的麻醉深度过浅,容易导致血流动力学波动、术中知晓和体动等不良反应,使手术无法顺利进行;麻醉药物过量造成的麻醉过深则对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在内的生命器官功能出现严  相似文献   

19.
中草药在我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各类疾病的防治中得到广泛使用,其临床疗效在实践中得以肯定,是病人的福祉,但中草药在帮助人类战胜疾病的同时,部分中草药由于药物本身的问题、用药方法的问题及患者体质问题等,对机体产生一定的损害,肾脏是机体代谢并排除废物的重要器官,这些物质往往导致肾脏损伤,人体中草药中毒后我们应该采取相应措施以及时减轻并解除药物的毒性.下面就目前中草药肾毒性及对策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20.
目前,器官移植技术已成为21世纪生物医学工程领域中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技术之一,它使人类改变了传统药物治疗方式,改变了外科只切不建的习惯定势,已经和正在解决人类重要生命组织损伤和器官功能衰竭的难题,为医学领域带来了革命性变化.免疫抑制治疗一直是器官移植成功的基石,为预防排斥反应的发生,受者在器官移植后必须接受免疫抑制剂(ISA)治疗.移植成功后,受者在恢复原已衰竭脏器功能的同时又进入了另一种病理状态——人为控制的免疫抑制状态及长期药物不良反应造成的累积效应.这种状态影响着受者全身各个系统,并伴随终生,且随受者和移植物的状态而实时改变.ISA既是造成这种病理状态的原因,同时又是临床医生调整这种状态的首要工具.如何用好这个工具,平衡受者机体内各方面的矛盾,使这种状态保持稳态,并尽可能让受者接近健康状况,也是移植医师一直以来关注的问题.本文从以下3个“面”进行立体思维,阐述如何把握ISA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