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在靶肌肉注射甲状腺素(T3)对周围神经再生的作用。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只。硅胶管桥接大鼠坐骨神经,实验组于术后每周2次将甲状腺素注射于伤侧胫前肌和腓肠肌上,术后1个月和3个月,应用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光镜、透射电镜等方法分别从功能和形态方面测定各项指标;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结果实验组再生神经在功能和形态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靶肌肉注射甲状腺素能有效促进周围神经再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雪旺细胞胞头神经营养蛋白(SDNF)对周围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 选用90只成年SD大鼠,在右侧坐骨神经造成长10mm缺损,用植入血管的变性骨骼肌桥接神经缺损。分成三组,每组30只。分别将分子量为26、58ku的SDNF和生理盐水(对照组)于术中、术后7及14天注入肌桥的近段、中段和远段。术后均观察6个月。术后15天开始,每隔15天走足印一次,测定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术后1、3、6个月,每组  相似文献   

3.
靶肌肉注射神经生长因子促进鼠坐骨神经再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为研究在靶肌肉上注射神经生长因子(Nervegrowthfactor,NGF)的可行性。方法:用硅胶管桥接大鼠双侧5mm长坐骨神经缺损,术后第1天向右侧胫前肌及腓肠肌分别注射高剂量(8μg/d)、低剂量(0.8μg/d)的2.5sNGF和等量生理盐水,术后20、40、80天,运用胫前肌湿重、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形态学及图像分析等手段测定各项指标。结果:高NGF组和低NGF组再生神经在结构及功能上均优于对照组,术后40天高NGF轴突直径优于低NGF组,高NGF组内右侧明显优于左侧。结论:靶肌肉注射NGF能促进鼠坐骨神经再生。  相似文献   

4.
细胞治疗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注射不同的异体细胞于大鼠失神经靶肌肉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雌性6周龄SD大鼠36只,体重120~150g;随机分为四组,每组9只。无菌条件下切断左侧坐骨神经,一期神经外膜缝合。术后即于小腿三头肌处注射相应细胞,7d注射1次,共4次。A组注射1×106/ml单纯雪旺细胞1ml、B组注射1×106/ml雪旺细胞加成肌细胞1ml(雪旺细胞∶成肌细胞为1∶1)、C组注射1×106/ml混合细胞提取液1ml(雪旺细胞∶成肌细胞∶肾内皮细胞为1∶1∶1)、D组无血清培养液1ml作对照。术后3个月进行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内C-Jun表达及酶组织化学观察。结果术后3个月,A、B及C组的C-Jun阳性表达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形态均较D组好,神经元数目明显多于D组。各组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内C-Jun活性表达:A组128.591±0.766,B组116.729±0.778,C组100.071±2.017,D组144.648±2.083;D组与A、B及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B组间及B、C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内酶组织化学观察:A、B及C组神经元胞体轮廓清楚,胞体饱满,D组神经元胞体轮廓模糊,胞浆和细胞核界限不清晰。各组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酶活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雪旺细胞、雪旺细胞加成肌细胞、混合细胞提取液均有保护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作用,混合细胞提取液优于雪旺细胞及雪旺细胞加成肌细胞。  相似文献   

5.
局部应用甲状腺素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周围神经系统 ,外源性甲状腺素可以增加受损神经元合成蛋白质的数量 ,促进轴突的再生 [1 ]。近年来研究发现 ,在周围神经系统 ,甲状腺素对于相应细胞的作用需要三碘甲状腺原氨核心受体 (NT3 R) [2 ] 。而在坐骨神经损伤时或许旺细胞的体外培养中 ,许旺细胞会表达 NT3 R[3 ] 。因此 ,局部应用的甲状腺素会与损伤局部许旺细胞上的 NT3 R特异性结合 ,从而发挥甲状腺素促进许旺细胞增殖分化的作用。因此 ,本实验设计用硅胶管桥接大鼠周围神经缺损 ,在其中注入一定剂量的甲状腺素 ,观察其能否促进周围神经的再生 ,从而探索一种新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6.
脉冲电磁场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脉冲电磁场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实验观察周田华李主一周中英翁龙江李光全李云梅周围神经(PeripheralNerve,PN)损伤是平战时常见创伤之一。PN损伤后常引起伤肢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且治疗后功能恢复不甚满意。近十几年来,国内外致力于研究PN外科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采用微囊化组织研究技术,研究微囊化神经组织移植对周围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 将1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空白组。切断SD大鼠左侧坐骨神经并行显微缝合,实验组8只,加入制备好的微囊化同种异体周围神经颗粒无血清培养液30μl,约含微囊颗拉300个;空白组4只,加入不合微囊颗粒的无血清培养液30μl。术后4周取材做组织形态学检查。结果 实验组周围神经再生明显优于空白组。结论 微囊化周围神经移植有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经皮电刺激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观察经皮电刺激能否促进周围神经再生,选用36只大鼠坐骨神经,切断后的神经断端吻合与钳夹损伤后的神经干瘢痕模型,通过参数为2~5Hz,0.4ms,24~48V的经皮电刺激,分别于术后1~6周,进行电生理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显示:电刺激组的神经传导速度、肌肉最大诱发电位波幅、神经纤维生长速度、吻合口轴突通过率、肌纤维截面积及肌重均优于同期对照侧。表明经皮电刺激能促进周围神经再生。  相似文献   

9.
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作用。方法:切断兔双侧坐骨神经,用硅胶管桥接,神经两断端在管内相距6mm,一侧管内注入神经生长因子溶液,另一侧注入等量生理盐水作对照,以观察神经生长因子对神经再生的影响。术后1 ̄5周取标本,经光镜、电镜及轴突图像分析检测。结果:注入神经生长因子管内再生神经干的直径是对照侧的2位,神经远断端再生神经轴突数目及其再生轴突恢复率是对照侧的2.5倍。结论;外源  相似文献   

10.
雪旺细胞源运动神经营养蛋白对周围神经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雪旺细胞源运动神经营养蛋白对周围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均分为3组,A和B组分别在桥接于大鼠右侧坐骨神经断端之间的硅胶管内加入26KD和50KD的雪旺细胞源运动神经营养蛋白,C组加PBS液作为对照。术后1~6月每隔半月测定实验侧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术后3月测定实验侧坐骨神经的电生理和形态学指标。结果:A和B组实验侧坐骨神经的功能指数、电生理和形态学指标与C组比较,差别有非常显著性。结论:26KD和50KD雪旺细胞源运动神经营养蛋白对周围神经再生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物理治疗促进坐骨神经损伤再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周围神经损伤是临床常见疾病,评估物理治疗对坐骨神经损伤后功能恢复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参考。方法雌性Wistar大鼠64只,体重252~365g,随机分为A、B、C、D4组,每组16只。各组分离右侧坐骨神经后,B、C、D组钳夹坐骨神经造成损伤模型,A组不进行钳夹作为对照。术后第2天,B组未治疗,C组采用单纯电刺激治疗,D组采用电刺激、分米波和红外线综合治疗。分别于治疗后0、7、14、30d行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ciatic nerve function index,SFI)、神经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NCV)检测,并取材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和透射电镜观察,取治疗后30d切片行轴突图像分析。结果治疗后0、7d,B、C、D组SFI显著高于A组(P<0.05),B、C、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30d,D组SFI显著降低,30d时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SFI有所降低,但与A组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0、7、14d,B、C、D组MNCV显著低于A组(P<0.05),C、D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d时D组高于C组(P<0.05);治疗后30d,B、C组仍显著低于A组(P<0.05),但D组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0、7d,透射电镜观察各组仅见胶原蛋白和脂质成分;治疗后14、30d,B、C、D组可见大量雪旺细胞和再生神经纤维,D组最显著。治疗30d时轴突图像分析示,D组有髓神经纤维数、轴突直径及髓鞘厚度与A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髓神经纤维数量和轴突直径显著高于B、C组(P<0.05),髓鞘厚度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物理治疗有促进大鼠损伤周围神经再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周围神经端侧动脉套接后神经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研究周围神经端侧动脉套接后神经再生的可能性及其特点. 方法取SD大鼠75只,在股骨中下段切断腓神经,将近断端逆转90度包埋于肌肉中.随机分为5组.A组:将截取的左颈总动脉套接于右侧正常胫神经侧方与腓总神经远端2 mm距离之间,缝合部胫神经外膜不予切除;B组:在胫神经套接部外膜开窗1.0 mm;C组:腓总神经切断14天后再予动脉套接,余同B组;D组:同B组,且于动脉套接部注入神经生长因子(neural growth factor, NGF)1 ml;E组:将腓总神经远端以端侧缝合形式直接缝合于胫神经的一侧,外膜开窗1.0 mm.术后4、8和12周分别行组织学、电镜和神经纤维计数等检查. 结果 4周时C、D及E组周边区域有神经纤维轴突和髓鞘再生,A组则无神经纤维生长; 8周时C、D及E组再生神经纤维较B组多,E组神经纤维较C、D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周时C、D及E组神经纤维多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及D组有较丰富的神经再生,与神经端侧直接吻合的E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神经端侧2 mm距离动脉套接可作为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一种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3.
翻转静脉桥接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寻静脉翻转后对引导神经再生的影响,为周围神经缺损的修复提供一种新方法。方法:静脉段取出后,先将其内外翻转成一外膜在内,内膜在外的翻转静脉。然后再用此翻转静脉段桥接修复大鼠自体坐骨神经10mm缺损(IOVG)并与常规静脉桥接修复方法(CVG)进行对比研究。术后5个月,进行神经电生理及组织形态学检测。结果:与CVG相比,IOVG组再生神经纤维的数目、髓鞘厚度、纤维直径以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提高。结论:翻转静脉桥接修复周围神经缺损是一简单而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神经移植段对神经再生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探讨神经移植段的方向对神经再生的影响,采用硅胶管桥接Wistar大鼠双侧坐骨神经,一侧硅胶管远端套接顺行神经移植段,另一侧套接逆行神经移植段,术后2,4及6周取材。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注射异体不同细胞于大鼠失神经靶肌肉对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 SD成年大鼠36只,雌性,体重120~150 g,随机分为4组,每组9只.无菌条件下切断左侧坐骨神经,一期神经外膜缝合.术后即于小腿三头肌处注射相应细胞,7天注射1次,共4次.A组注射单纯雪旺细胞1×106/ml 1 ml,B组注射雪旺细胞加成肌细胞(雪旺细胞∶成肌细胞为1∶1)1×106/ml 1 ml,C组注射肾内皮细胞提取液1 ml,D组注射无血清培养液1 ml作对照.术后3个月取手术侧坐骨神经及坐骨神经所支配的小腿三头肌,进行大体和组织形态学观察、神经鞘细胞密度及单位面积靶肌肉(小腿三头肌)运动终板计数.结果术后3个月,各组近端神经鞘细胞均数为A组0.134 5±0.029 8,B组0.093 1±0.025 6,C组0.072 4±0.023 7,D组0.187 7±0.054 2;A组∶D组P值<0.05,B组∶D组、C组∶D组及A组∶B组P值均<0.01,B组∶C组P值>0.05.术后3个月各组远端神经鞘细胞密度均数为A组0.186 0±0.042 5,B组0.155 1±0.032 1,C组0.104 7±0.013 3,D组0.240 9±0.056 8;A组∶D组P值<0.05,B组∶D组、C组∶D组及B组∶C组P值<0.01,A组∶B组P值>0.05.术后3个月各组靶肌肉运动终板个数均数为A组6.000±0.866,B组9.000±2.291,C组12.780±1.394,D组3.110±0.782;A组∶D组、B组∶D组及C组∶D组P值<0.01,A组∶B组、A组∶C组及B组∶C组P值<0.01.结论雪旺细胞、混合细胞、肾内皮细胞提取液均有促进神经再生作用,肾内皮细胞提取液优于雪旺细胞及混合细胞.  相似文献   

16.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促神经再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6,自引:5,他引:26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用硅胶管桥接大鼠坐骨神经6mm长的缺损,管内注入生理盐水稀释的bFGF,对照组注入等量的生理盐水,分别于术后1、3、5周作神经电生理检查及组织形态学检查。结果:bFGF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振幅、神经纤维密度、轴突直径、髓鞘厚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bFGF能促进神经再生。  相似文献   

17.
靶肌肉注射睫状神经营养因子促周围神经再生的功能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评价靶肌肉注射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CNTF)对受损周围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用硅胶管桥接 80只大鼠左侧坐骨神经长 6 m m缺损 ,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行 CNTF、生理盐水 (NS)靶肌肉注射。术后行坐骨神经功能指数 (SFI)测定、电生理检测、轴突图像分析及霍乱毒素 -辣根过氧化物酶 (CB- HRP)逆行追踪。结果  CNTF组 SFI恢复率、各项电生理及轴突图像分析指标、CB- HRP标记的脊髓前角运动细胞数明显优于 NS组。结论 靶肌肉注射 CNTF可明显促进周围神经再生和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8.
甲壳素涂层并预置引导纤维神经导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甲壳素涂层并预置引导纤维神经导管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效果。方法成年雌性SD大鼠24只,无菌条件下切断双侧坐骨神经,制成14mm的大鼠坐骨神经缺损模型。根据不同修复材料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A组:甲壳素涂层并预置引导纤维的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glycolic-lacticacid,PGLA)神经导管;B组:甲壳素涂层的PGLA神经导管;C组:单纯PGLA神经导管;D组:自体神经移植作为对照。术后4周和12周行大体观察、肌电图检查、S-10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组织学观察,图像分析评价修复效果。结果术后4周A、B及C组观察到神经导管中有新生轴索通过,再生神经发育不成熟;D组近段有髓神经纤维均匀疏散分布,远段未见明显再生神经束形成。术后12周各组再生神经已通过神经导管长入远端,肌电图、S10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图像分析结果表明A组再生神经轴突数量及再生神经质量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移植神经轴突直径、髓鞘厚度、纤维密度与A、B及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D组近段神经髓鞘部分空泡样变性及脱髓鞘改变,远段再生神经束形成少。结论甲壳素涂层并预置引导纤维的神经导管能有效修复周围神经缺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