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低氧时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变化及发生变化的机理。方法:大鼠分为常氧对照组、间断低氧习服组和急性低氧组。分别测定脑、肺组织NO、NOS及NOS催化反应平衡常数(Keq)。结果:与常氧对照组比较,低氧大鼠(急性低氧组,低氧习服组)脑、肺组织NO水平明显下降(P<0.01);急性低氧组NOS活力明显下降(P<0.01),而间断低氧习服组NOS活力下降不明显(P>0.05)。急性低氧组与低氧习服组比较,前者NOS活力明显低于后者(P<0.01)。低氧时NOS催化反应平衡常数出现左移。结论:低氧时NO水平及NOS活力下降,经低氧习服后,NO水平及NOS活力明显改善;NOS催化反应平衡常数发生变化是NO水平及NOS活力下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低氧大鼠脑、肺组织NO、NOS变化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探讨低氧时一氧化氮 (NO)、一氧化氮合酶 (NOS)变化及发生变化的机理。方法 :大鼠分为常氧对照组、间断低氧习服组和急性低氧组。分别测定脑、肺NO、NOS及NOS催化反应平衡常数 (Keq)。结果 :与常氧对照比较 ,低氧大鼠 (急性低氧组 ,低氧习服组 )脑、肺NO水平明显下降 (P <0 .0 1) ;急性低氧组NOS活力明显下降 (P <0 .0 1) ,而间断低氧习服组NOS活和下降不明显 (P >0 .0 5 )。急性低氧组与低氧习服组比较 ,前者NOS活力明显低于后者 (P <0 .0 1)。低氧时NOS催化反应平衡常数出现左移。结论 :低氧时NO水平及NOS活力下降 ,经低氧习服后 ,NO水平及NOS活力可明显改善 ;NOS催化反应平衡常数发生变化是NO水平及NOS活力下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低氧预处理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UCMSC)旁分泌作用对人成骨细胞( MG-63)增殖、迁移及成骨的影响。方法分别于低氧及常氧条件下培养UCMSC,获取两种UCMSC条件培养基。实验分为3组:低氧培养基组、常氧培养基组、DMEM对照组,分别用3种不同的培养基常温培养MG-63。于培养1、3、5 d后用四氮唑盐( mosmann tetrazoline colorimetry, 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记录各组的光密度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用划痕法检测细胞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迁移能力;于培养21 d后进行茜素红染色检测各组成骨钙结节的形成。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低氧及常氧条件培养基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含量。结果 MTT法检测结果表明,低氧及常氧培养基组的MG-63细胞在培养1、3、5 d后的增殖能力均大于DMEM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低氧组大于常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划痕法结果为此两组细胞迁移能力大于DMEM对照组,且低氧组细胞迁移能力大于常氧组;钙结节染色结果显示低氧组成骨钙结节形成最多,常氧组次之,DMEM对照组最少。 ELISA法检测低氧组VEGF含量高于常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低氧预处理UCMSC可增强其旁分泌功能,促进成骨细胞MG-63的增殖、迁移及成骨。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急性低压缺氧对免疫系统影响,将昆明种小白鼠分为3组,急性低压缺氧5km30min,60min及地面对照组。实验组在5km分别停留30min,60min后,下降至地面,处死。应用3H-TdR掺入法检测淋巴细胞增殖水平;应用小鼠胸腺细胞增殖法测定IL-1,IL-2活性;应用小鼠骨髓细胞增殖法检测IL-3活性。结果急性低压缺氧5km30min,60min组与地面对照组比较:ConA的增殖反应,IL-1及IL-2活性有差异(P<0.05),LPS的增殖反应、IL-3活性无差异(P>0.05);急性低压缺氧5km60min组与30min组比较ConA和LPS的增殖反应,IL-1,IL-2,IL-3活性无差异(P>0.05)。提示5km急性低压缺氧对细胞免疫有抑制作用,对体液免疫无影响。  相似文献   

5.
血管性痴呆患者血小板活化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血管性痴呆(VD)血小板活化机制 ,分别测定 32例VD患者、38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及 2 8名健康对照者血小板MLCK ,Ca2 + Mg2 + ATP酶活性和血小板 [Ca2 + ]i浓度。结果发现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 ,VD组和ACI组MLCK活性明显增加 (P <0 0 1) ,Ca2 + Mg2 + ATP酶活性明显降低 (P<0 0 5 ,P <0 0 1) ;VD组和ACI组血小板静息 [Ca2 + ]i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并与MLCK活性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1) ,与Ca2 + Mg2 + ATP酶活性呈负相关 (P <0 0 5 )。提示 ,血小板MLCK和Ca2 + Mg2 + ATP酶活性以及血小板 [Ca2 + ]i浓度与血管性痴呆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是研究短时间模拟失重(HDT一30°)对大鼠免疫功能及垂体β-内啡肽含量的影响。采用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2只),模拟失重组(15只)。结果显示,模拟失重3d后,脾淋巴细胞对刀豆蛋白A(ConA)刺激的增殖能力、白细胞介素-2(Interfeukin-2,IL-2)的活性、白细胞介素-1的产生仅有降低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拟失重7d后,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与对照组比较,分别为12780±1748cpm,15269±1573cpm,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IL-2的活性和IL-1的产生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模拟失重3d后垂体的β-内啡肽含量有下降趋势,作用7d后其含量为103.7±12.3ns/mg,与对照组(130.0±20.6ng/mg)比较,明显降低(P<0.01)。这一变化同脾淋巴细胞增殖降低有相同趋势,说明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的降低可能与垂体β-内啡肽的含量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7.
低氧耐受动物细胞的耐低氧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些脊椎动物通过进化可以耐受长期低氧 ,龟作为一种所谓的兼性耐低氧生物 (faculta tiveanaerobes)能通过多种机制对低氧适应。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急剧下调能量转换和上调ATP生成通路的能效[1 ] ,后一机制是在低氧条件下从每摩尔O2 最大限度地获取ATP ,而在无氧条件下 ,则通过无氧代谢通路 ,从发酵形成的每摩尔H+最大限度地获取ATP[2~ 9] 。主要根据近年对龟的神经元与肝细胞的研究 ,可以列出以下的几种策略或机制。1 ATP供需的平衡实验表明 ,低氧时肝细胞的能量转换低达1 0倍[2~ 3] ,在其他条件等同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体外培养星形细胞牵张损伤后继发低氧二次损伤动物模型。方法用计算机控制,以不同压力牵张损伤培养于硅胶膜培养皿上的大鼠星形细胞,并于牵张损伤后立即予以1小时低氧应激,用乳酸脱氢酶(LDH)和台盼蓝定量检测星形细胞在不同条件下和不同时相点的损伤程度。结果 不同程度的牵张压力可导致不同程度的细胞损伤,通过控制牵张压力可以调控损伤的程度;LDH与台盼蓝检测的结果明显相关;动态观察结果显示LDH的释放高峰主要在1小时之内;单纯短暂低氧应激后星形细胞LDH释放无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牵张损伤后复合低氧应激后,LDH释放量明显升高,与单纯牵张损伤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创伤后低氧可显著增加体外培养星形细胞的损伤程度,此模型可用于体外研究创伤后低氧二次打击的机制。  相似文献   

9.
33只大耳白兔随机分成适应组和对照组,适应组适应结束后与对照组一起急性暴露于不同浓度的低氧混合气下,观察氧在低氧适应家兔CBF 调节中的作用.结果显示,急性缺氧时,适应组CBF 明显低于对照组,使用CSF-N_2时,适应组脑表面微血管扩张程度小于对照组。适应组Pao_2、Pvo_2 PHa、PHv、Sao_2、Hb 和CSFP 高于或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_2、Pvco_2和BP 与对照组相似。提示氧在低氧适应家兔CBF 调节中的作用,可能是通过低氧适应的脑血管和CBF 对低氧的反应降低、脑组织Po_2升高、脑细胞外液[H~+]减少,CSFP 和Hb 增加等因素而导致CBF减少。  相似文献   

10.
不同运动负荷小鼠心肌活细胞游离钙动态变化的LSCM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运动与心脏重塑的生物学机制中心肌细胞内游离钙的动态变化。方法 :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 ,对不同运动负荷条件下小鼠心肌活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的变化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 ,采用多道生理记录仪经颈动脉插管 ,对不同运动负荷条件下小鼠心肌收缩功能进行记录与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有氧运动组心脏发生肥大 ,左室内压力二阶导数增加了 47 1 7%(P <0 0 0 1 ) ,表明心肌收缩功能增强 ,静息期心肌细胞内游离 [Ca2 + ]i 基值无显著性变化 ,峰值显著性增加了 1 5 7 2 % (P <0 0 0 1 ) ,达峰时间延长了 3 8 5 % (P <0 0 0 1 ) ;大强度疲劳组心肌肥大 ,但心肌收缩功能降低 (-3 5 2 4% ,P <0 0 0 1 ) ,静息期心肌细胞内游离 [Ca2 + ]i 基值和峰值分别显著增加了 41 9% (P <0 0 0 1 )和 2 0 6 3 % (P <0 0 0 1 ) ,达峰时间延长了 74 8% (P <0 0 0 1 )。有氧运动组与大强度疲劳组比较 ,心肌细胞内游离 [Ca2 + ]i 峰值和达峰时间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结论 :不同运动负荷影响心肌细胞内游离 [Ca2 + ]i 的变化 ,大强度疲劳训练可导致心肌细胞内游离[Ca2 + ]i 和静息态基值大幅度升高 ,峰值后移  相似文献   

11.
刘静  张红英  薄海  康伟民 《武警医学》2019,30(11):932-935
 目的 探讨运动预适应对急性低压低氧大鼠脑海马线粒体生物合成影响。方法 大鼠分为对照组(normal control group, NC)、急性低氧组(acute hypoxia group, AH)和运动预适应(exercise preconditioning,EP)联合急性低氧组(acute hypoxia group,AH),每组8只。EP联合AH组大鼠在常氧环境进行6周跑台训练,坡度5°, 速度17 m/min,60 min/d,5次/周。AH组和EP+AH大鼠置于低压低氧舱8 h,压力0.06 MPa,氧含量10%±2%。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tDNA拷贝数,荧光探针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ROS生成速率和ATP合成活力,Western blotting 检测PGC-1α、NRF-1和Tfam蛋白表达。结果 AH组大鼠脑海马mtDNA拷贝数为1.69±0.20,较NC组(1.00±0.13)明显增高;线粒体ROS产生速率为(9.49±1.25) pmol/(min·mg protein),较NC组值(4.83±0.66) pmol/(min·mg protein)明显增高;PGC-1α蛋白表达量为(189.24±21.77),较NC组(100.00±12.90)明显增高;线粒体膜电位为(4.51±0.65),较NC组(8.27±1.02)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P+AH组大鼠脑海马mtDNA拷贝数为(1.19±0.15),较AH组(1.69±0.20)明显降低;线粒体ROS产生速率为(6.01±0.93) pmol/(min·mg protein),较AH组值(9.49±1.25) pmol/(min·mg protein)明显降低;PGC-1α蛋白表达量为141.95±18.12,较AH组(189.24±21.77)明显降低;线粒体膜电位为(7.02±1.10),较AH组(4.51±0.65)明显升高;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动预适应可抑制急性低压低氧对线粒体生物合成的上调效应,同时改善线粒体能量代谢能力,抑制氧化应激。  相似文献   

12.
缺氧时肺动脉内皮细胞分泌血管舒缩因子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肺动脉内皮细胞在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和肺水肿发生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 利用离体培养的猪肺动脉内皮细胞 (PAEC)为实验模型 ,通过放免分析方法检测了缺氧过程中PAEC分泌到培养液中的收缩因子内皮素 (ET- 1)及舒张因子前列环素 (PGI2 )的变化。 结果 在缺氧过程中 ,PAEC分泌 ET- 1的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增加 (P<0 .0 5 ) ;PAEC分泌 PGI2 的水平在缺氧开始 (12 h)时出现一过性的增加 ,但随缺氧时间的延长 (2 4h) ,PGI2 含量明显降低 (P<0 .0 5 )。 结论 缺氧过程中 PAEC分泌功能的变化可能导致肺血管收缩 ,形成缺氧性肺动脉高压 ,以及血管完整性的破坏和通透性的增加 ,形成缺氧性肺水肿。  相似文献   

13.
缺氧对肺腺癌细胞生长特性及血管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缺氧对肺腺癌肿瘤生长及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暴露于常氧(空气,5%CO2)、缺氧(1%O2,5%CO2,94%N2)、无氧(95%N2,5%CO2)环境48h后,将细胞接种于裸鼠皮下,观察其生长情况。通过免疫组化染色计数微血管密度,测定移植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水平。结果移植10天后,缺氧组肿瘤体积显著大于常氧组。移植25天后缺氧组肿瘤体积、重量、微血管密度以及瘤组织中VEGF、bFGF水平均显著高于常氧组,而无氧组显著低于常氧组。结论适度缺氧可以刺激肺癌细胞VEGF、bFGF等生长因子的表达,促进移植瘤血管形成,提高肿瘤的生长能力;而严重缺氧损伤癌细胞,影响生长因子合成表达,阻碍血管形成,抑制肿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14.
PURPOSE: Exhaustive exercise is accompanied by pronounced quantitative changes in leukocytes. Whereas most studies on lymphocytes have concentrated on their proliferative responses or cytokine secretion, not much is known about exercise-induced changes in intracellular signal transduction processes. In lymphocytes, the concentration of intracellular free calcium ([Ca(2+)](i)) is an important intracellular second messenger linking extracellular stimuli to cellular responses.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effect of exhaustive exercise on the calcium homeostasis of lymphocytes. METHODS: Healthy volunteers underwent treadmill exercise at 80% of their maximal oxygen uptake until exhaustion. Blood samples were taken before, immediately after, 1 h after, and 1 d after the test. Lymphocyte subsets were analyzed by flow cytometry; isolation of lymphocytes was performed by density gradient centrifugation. [Ca(2+)](i) was measured using the calcium-sensitive fluorescent dye Fura-2. RESULTS: Compared with preexercise conditions, basal [Ca(2+)](i) was increased immediately after exercise, whereas there was no change after 1 h or 1 d. The anti-CD3- and phytohemagglutinin-induced Ca(2+) responses demonstrated a bivalent pattern. Immediately after exercise, Ca(2+) transients were impaired, whereas 1 h after and 1 d after the test, the Ca(2+) responses were increased. In contrast, the Ca(2+) responses induced by thapsigargin were not different at any time interval. Lymphocyte subsets increased immediately after exercise, especially natural killer cells and CD8+ T cells, and decreased below preexercise levels after 1 h. One day after exercise, cell counts were not different from preexercise levels. CONCLUSIONS: Taken together, this novel approach demonstrates that exhaustive exercise has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intracellular calcium signaling of lymphocytes. These effects may explain changes in lymphocyte function that have previously been reported.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急性低压缺氧和间断缺氧习服对大鼠血液内红细胞数量、红细胞生成素(EPO)浓度以及肝、肾组织内EPO基因表达的影响。 方法  2 4只Wistar大鼠分为常压空气组 (对照组 )、急性低压缺氧组和间断缺氧习服组。急性低压缺氧组直接在低压舱中模拟海拔 80 0 0m缺氧12h ,间断缺氧习服组模拟海拔 30 0 0m缺氧 2周后 ,再模拟海拔 5 0 0 0m缺氧 2周 ,每天 4h后 ,再在模拟 80 0 0m缺氧 12h。以红细胞计数法检测血液内红细胞数量 ;用MTT法检测血浆内EPO浓度 ,用逆转录 多聚酶链反应 (RT PCR)方法检测肝、肾组织内EPO基因表达。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急性低压缺氧组大鼠血浆内EPO浓度显著升高 (P <0 0 5 ) ,肝、肾组织内该基因表达显著增强 ;间断缺氧习服后的大鼠再经缺氧处理 ,血液内红细胞数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P <0 0 5 ) ,而血浆内EPO浓度和肝、肾组织中EPO基因的mRNA含量明显低于急性低压缺氧组 (P <0 0 5 )。 结论 急性低压缺氧导致EPO显著升高可能是血液内红细胞数量增加的机制 ;间断缺氧习服大鼠耐缺氧能力增强 ,抑制急性低压缺氧诱导的EPO含量和基因表达升高。  相似文献   

16.
不同浓度氧对放射所致肿瘤细胞凋亡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氧对放射所致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空气组、高氧组及低氧组。肿瘤细胞为LA-795小鼠自发性肺腺癌细胞,接种于T-739纯系小鼠右后肢皮下,待荷瘤肢直径达10mm时照射22Gy,HE染色及TdT末端标记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指数。结果:照射后LA-795肿瘤细胞发生细胞凋亡,在6h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高氧可增加照射所诱导的凋亡;低氧吸入0.5min后照射对肿瘤细胞凋亡影响不大,其水平与空气组相近。结论:吸入高浓度氧后改吸低浓度氧的同时合并放疗的方法能够提高肿瘤细胞放射敏感性,这一现象可通过其增加肿瘤细胞凋亡的方式来解释。氧对细胞凋亡影响的作用机理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高低氧放疗分次照射对小鼠肿瘤及正常组织的剂量效应关系。方法:实验肿瘤为T739小鼠LA795自发性肺腺癌,以生长延缓为观察指标。正常组织以昆明鼠右后肢的皮肤反应作观察指标。实验分为单纯空气组、单纯高氧组、高低氧组。结果分次照射肿瘤放射增敏比(SER)高低氧组及高氧组分别为1.34、1.64,皮肤反应SER高低氧组及高氧组分别为1.19、1.49,高低氧组治疗获得系数(TGF)为1.13,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二甲氧乙二酰甘氨酸预处理激活低氧诱导因子-1,探讨低氧状态下成骨细胞矿化及超微结构影响的调控作用.方法:获取大鼠颌面部成骨细胞,分别在低氧含量(2%O2)、常规氧含量(21%O2)及低氧含量(2%O2)+二甲氧乙二酰甘氨酸条件下进行培养,在不同培养时间分别检测成骨细胞表达的矿化、碱性磷酸酶的表达及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加入二甲氧乙二酰甘氨酸后细胞在长期低氧状态下分泌碱性磷酸酶的能力以及钙结节形成能力无明显降低.讨论:二甲氧乙二酰甘氨酸可促进低氧状态下成骨细胞低氧诱导因子-1的高表达,有利于低氧状态下成骨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恢复,可加快成骨细胞骨形成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缺氧对血管内皮细胞[Ca^2+]i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及金钠多的保护作用。方法:血管内皮细胞分为6组,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量各组细胞内[Ca^2+]i和线粒体膜电位。结果:①单纯缺氧组同对照组比较细胞内[Ca^2+]i明显升高(P〈0.01)、线粒体膜电位明显降低(P〈0.01);②缺氧加金钠多组同单纯缺氧组比较[Ca^2+]i显著降低(P〈0.01)、线粒体膜电位显著升高(P〈0.01)。结论:缺氧可导致血管内皮细胞[Ca^2+]i升高、线粒体膜电位降低;金钠多对缺氧所致的[Ca^2+]i和线粒体膜电位的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