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例1,患者男,62岁。因吞咽困难半年加重1月入院。入院前半年出现吞咽困难、呛咳、咽痛。查体:一般情况可,消瘦,间接喉镜下右侧梨状窝可见菜花样肿物,累及梨状窝内、外、后壁,双侧声带活动度好,上消化道纤维内窥镜检查示上段食管癌,病理报告为上段食管高分化鳞状细胞癌。于同年2月24日全麻下行下咽、全喉、食管颈段及左甲状腺切除术,游离横结  相似文献   

2.
晚期喉咽癌或颈段食管癌术后常用胸大肌岛状肌皮瓣或胃代食管重建上消化道 ,但术后能否重建气管食管音 ,国内外报道甚少。我科于 1 997~1 998年 ,对 3例喉咽或颈段食管癌患者术后行Blom- Singer发音重建术 ,获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例 1 男 ,63岁。因吞咽阻塞感 3个月 ,经检查诊断为喉咽癌 (T4 N1M0 ) ,于 1 997年 1 1月入院手术治疗。检查 :肿物占据左侧梨状窝、环后区、杓间区、双侧披裂和喉室 ,行左侧根治性颈廓清、右侧功能性颈廓清、下咽肿物及全喉切除术。术中仅保留约 1 cm宽的右侧健康梨状窝粘膜瓣 ,与胸大肌岛状肌…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喉咽及颈段食管癌病变切除后上消化道重建方式的合理性、有效性以及存在的问题.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自1984~2008年共计308例喉咽及颈段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58例,女性50例,喉咽癌278例(梨状窝224例、环后18例及喉咽后壁36例),颈段食管癌30例.Ⅰ期19例,Ⅱ期52例,Ⅲ期117例,Ⅳ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广泛侵犯的下咽癌或原发于咽后壁癌术后创面的修复和食管上段重建的方法。方法二报告2例广泛下咽癌同时有食管上段侵犯和1例咽后壁店,在切除下咽及颈段食管肿瘤后,利用未被肿瘤侵犯的喉和气管上段粘膜修复缺损区。结果:2例广泛侵犯的下咽癌术后均发生短时间咽瘘,其中1例随访3年健康,1例2年后局部复发放弃治疗;另1例咽后壁癌随访1年半健在。结论:广泛侵犯的下咽癌术后利用未被肿瘤侵犯的喉和气管修复创面和食管上段,在同一术野完成手术,方便,减少病人痛苦,尤其适合年老体弱不能耐受长时间大手术的病人。  相似文献   

5.
咽胃吻合术后Blom-Singer技术重建发音成功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6 0年 Ong和 L ee报道用胃代食管治疗颈段食管癌 [1 ] ,目前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但手术时大多需切除喉 ,病人丧失语言能力。 1 997年我院收治 1例颈段食管癌 ,行全喉全下咽食管内翻剥脱咽胃吻合术 ,放疗后再行二期 Blom- Singer发音重建术重建“气管 -胃食管”音 ,获得满意发音效果 ,随访 2年未见肿瘤复发和远处转移。报道如下。患者男 ,5 5岁。渐进性吞咽困难并咽喉疼痛 3个月 ,入院时仅能进食流质 ,吞咽疼痛伴呛咳 ,声音嘶哑。查体 :一般情况尚好 ,心肺正常 ,肝胆肾 B超检查未见异常 ,颈部淋巴结无肿大。间接喉镜下见左侧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自体游离空肠移植重建喉咽及颈段食管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研究1999年8月~2006年8月共进行的9例喉咽和(或)颈段食管肿瘤切除、自体游离空肠移植食管和(或)喉咽重建术病例。总结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手术方法、围手术处理方法及手术效果。结果9例患者移植游离空肠全部存活,无咽瘘、颈部感染或吻合口狭窄等颈部并发症。2例成功保留喉功能。9例患者最长随访时间37个月,最短22个月。1例患者术后22个月时发现舌根部肿瘤复发,经放射治疗后好转,术后25个月失访。1例患者术后17个月因肿瘤复发死亡。其余7例存活,无吞咽困难,未见肿瘤复发。结论正确的适应证选择,合理的围手术期处理,以及熟练的小血管吻合技术是游离空肠移植重建喉咽和颈段食管,治疗晚期喉咽癌、颈段食管癌成功的保证;再次证明,游离空肠移植重建喉咽和颈段食管不仅为肿瘤完全切除并一期重建提供技术保障,还能提高患者的无瘤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喉咽及颈段食管癌病变切除后上消化道重建的合理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54例喉咽及颈段食管癌患者,其中有11例女性,43例男性。在48例咽喉癌中包括环后癌3例、35例梨状窝癌、咽喉后壁癌5例,5例为颈段食管癌。AJCC癌症分期:3例I期、9例II期、20例III期(包括1例T1N1M0、2例T2N1M0、6例T3N0M0、11例T3N1M0)、19例IV期(包括1例T1N2M0、2例T2N2M0、7例T3N2M0、2例T3N3M0、3例T4N0M0、1例T4N1M0、3例T4N2M0),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治疗。结果 66.66%(36/54)的患者行带蒂胸大肌肌皮瓣术,12.96%(7/54)的患者为胃上提代食管术,3.70%(2/54)的患者为游离组织瓣术、1.85%(1/54)的患者为游离空肠代食管术,1.85%(1/154)为结肠上徒代食管术,3.70%(2/54)的患者为复合瓣术,3.70%(2/154)的患者为喉咽黏膜术,5.55%(3/54)的患者为喉气管瓣术。重建早期吞咽成功率为96.29%(52/54),术后有14.81%(8/54)的患者并发咽-皮肤瘘,占到3.70%(2/54)的患者出现移植物全部或部分脱落,共有16.66%(9/154)的患者恢复或重建发音功能,5.55%(3/54)的患者患者已拔出导管,术后1个月内有1.85%(1/54)的患者死亡。结论喉咽及颈段食管癌病变切除后上消化道重建属于可靠、有效的方法,应从患者实际情况出发,做出具有针对性的选择应用,若患者属于胸上段食管癌可选取食管内翻拔脱切除,上提胃予以颈段食管胃吻合术进行治疗,相对于肌皮瓣,在喉咽及喉部分切除术中使用游离组织瓣重建的效果更为显著,这样才能保证术后患者维持相对正常的消化功能,便于患者生存。  相似文献   

8.
咽胃吻合术由Ong等 (196 0 )首次报道后 ,经国内外学者多次改进 ,非开胸食管内翻拔脱咽胃吻合术已成为全食管切除重建的经典术式。我科自2 0 0 0年 2月~ 2 0 0 3年 2月应用非开胸食管内翻拔脱咽胃吻合术治疗晚期下咽癌、颈段食管癌及严重食管狭窄 12例 ,取得较好效果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12例中 ,肿瘤患者 11例 ,其中男 9例 ,女 2例 ;年龄 4 2~ 73岁 ,平均 6 2 .4岁。梨状窝及环后区癌侵及颈段食管 5例 ;颈段食管癌 6例 ,其中 1例肿瘤下缘达胸廓入口下 5cm ,另 1例肿瘤与胸廓入口周围组织粘连。根据 1987年UICC的TN…  相似文献   

9.
梨状窝癌喉下咽切除残喉瓣修补下咽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梨状窝癌喉下咽切除术后应用残喉瓣修补下咽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应用残喉瓣修补梨状窝癌喉下咽切除术后下咽缺损7例。术中切除患侧半咽和半喉,保留健侧半喉,剔除甲状软骨、环状软骨及杓状软骨,将软骨内膜保留于喉瓣上,形成一个与健侧舌根有宽广基蒂的大小约4.0cm×2.0cm的喉瓣,术中保留健侧的舌骨下肌群,勿损伤健侧喉上动脉。下拉舌根与咽侧壁上方切缘缝合,喉瓣切缘与下咽后壁及食管入口上方切缘缝合。术后均行放疗,剂量为60Gy。结果:术后6例患者一期愈合;1例患者出现局部感染和咽瘘,经局部换药2周内愈合。全部患者吞咽功能良好。7例术后随访3~5年,3年内死亡3例,4年内死亡1例。结论:对于适合的梨状窝癌患者,应用残喉黏膜瓣修补下咽缺损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损伤小,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咽食管括约肌切开术在喉全切除术后发音重建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咽食管括约肌切开术对减少咽食管括约肌失弛缓对喉全切除术后安装Blom-Singer发音管发音重建的影响。方法:喉全切除术后,咽食管括约肌收缩或是痉挛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食管的气流并阻碍发音。咽食管括约肌的解剖位置是环咽肌以及其上的下咽缩肌的一部分和颈段食管上段的一部分。手术操作是在喉全切除术中、术后于气管造瘘口外上方切除长5cm,宽1cm的咽食管括约肌。结果:33例喉全切除术的患者进行咽食管括约肌切开术后有32例发音成功,发音重建的成功率是97%。其中包括12例喉全切除术中I期进行环咽肌切开术,21例是Ⅱ期进行咽食管括约肌切开术的,后者又有9例是安装Blom-Singer发音管后发音不能再行咽食管括约肌切开术的。患者3年存活25例,5年存活18例。同期行喉全切除术和咽食管括约肌切开术的12例患者,Kaplan-Meier法统计3年生存率81.82%,5年生存率42.86%。结论:咽食管括约肌切开术能提高Blom-Singer发音管发音重建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颈侧切开治疗颈段食管嵌顿性异物三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0—2004年我们采用颈侧切开治疗颈段食管嵌顿性异物3例,2例治愈,1例遗留左喉返神经麻痹,报告如下。例1女,36岁。因误咽义齿4h入院,诉下咽剧痛,吞咽困难,颈部X线平片见左侧第六颈椎高度有金属丝影。行全麻取异物术,先在硬管食管镜下试取异物,见异物为两齿四钩义齿,横卡在左侧梨状窝和食管入口。在食管镜下将两个钢丝钩从食管壁黏膜拔出,而另两个钢丝钩却更紧地钩住管壁,形成绞拧状态,故即刻改颈侧切开。于甲状软骨中段高度横行切开皮肤、颈阔肌,将带状肌与左侧甲状软骨板分开,切除甲状软骨板左上角,由此部位处进入左侧梨状窝,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颈段食管癌的外科治疗方法及保留喉功能手术治疗的意义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颈段食管癌患者16例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中,喉及喉咽全部切除食管内翻拔脱管状胃代食管术12例;喉及喉咽全部切除+颈段食管切除气管代食管术1例;部分下咽+颈段食管切除喉气管瓣代食管术1例;保留喉的食管内翻拔脱管状胃代食管术2例。均同期行双侧颈廓清术。结果:无手术死亡,手术切除率100%。术后并发肺部感染2例,吻合口瘘2例,吻合口狭窄2例,心功能衰竭1例,失访3例。喉功能保留率12.5%。3年生存率30.7%,5年生存率23.1%。结论:颈段食管癌可行非开胸食管内翻拔脱术切除肿瘤,以管状胃、喉气管瓣修复食管缺损,根据肿瘤所在部位及侵及范围,尽可能保留喉功能。  相似文献   

13.
全喉切除病人术后常见的一个问题是吞咽困难,其发生率为16%。吞咽困难的原因很多,可能为手术本身的结果,如手术形成的咽变形和颈部食管的吻合过紧,术后前袋反流或咽部收缩肌的功能丧失。环咽肌痉挛和肿瘤复发亦可致吞咽困难。近来Balfe等报告40例全喉切除术后吞咽困难的病例,发现大多为肿瘤复发、手术部位良性狭窄或瘘以及环咽肌压迫,少见的病例包括1例颈前部皮肤脓肿,2例食管上段异时性食管癌。未发现新咽远端食管良性狭窄病例。但在Jung等的36例全喉切除后吞咽困难病例中有2例食管下端良性狭窄和4例食管癌。  相似文献   

14.
作者回顾1983~1984年间下咽部和颈段食管穿孔9例。损伤原因:异物2,医原性器械损伤7(气管插管4,气管食管镜2,鼻胃管穿破喉切除术后重建的新咽1)。部位:下咽后壁3,颈段食管3,梨状窝2,新咽1。临床表现:颈痛伴咽下困难和吞咽疼  相似文献   

15.
修复喉咽及颈段食管闭锁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本例采用改良的BillrothⅡ氏胃大部切除术吻合原理,利用喉气管瓣重建下咽及上端食管,避免了传统方法常见的并发症,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52岁,因喉咽癌术后3年,空肠造瘘术后7个月,吞咽困难4个月入院。患者3年前因喉咽后壁鳞状细胞癌在外院行"喉咽癌切除+双颈淋巴结清扫+气管切开术",术后不能大口进食,其后吞咽困难逐渐加重,遂行"空肠造瘘术",并予放化疗。入院查体:体重41.6 kg,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颈段食管癌手术喉功能保留的适应证和咽食管重建方法, 以及胃咽吻合术误吸并发症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9例保留喉功能的颈段食管癌手术患者,其中单纯颈段食管癌2例,颈段食管癌侵犯下咽部6例,颈胸段食管重复癌1例.喉功能保留:全部喉功能保留8例,部分喉功能保留1例.下咽-食管重建:胃咽吻合7例,游离前臂皮瓣1例, 胸大肌皮瓣1例.结果:喉功能恢复良好4例,中等2例,差3例.胃咽吻合术7例均发生不同程度的胃液反流、咳嗽反射暂时性消失和误吸,5例发生声带麻痹;吻合口越高,误吸程度越重.游离前臂皮瓣移植术1例死于大出血.胸大肌皮瓣转移术1例虽能恢复良好的喉功能,但6个月后发生吻合口狭窄.结论:单纯颈段食管癌和颈段食管癌向上侵犯下咽部1 cm以内的患者适宜行全部喉功能保留手术;而颈段食管癌向上侵犯下咽部部1 cm以上的高龄患者不宜行全部喉功能保留手术,可行部分喉功能保留手术或不保留喉功能手术.胃咽吻合术误吸并发症的发生与咽-食管吞咽功能障碍和喉防误吸功能障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用对侧半喉重建下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7例梨状窝瘟病人施行半咽半喉切除术及根治性颈淋巴结廓清术,用对侧半喉及残余下咽粘曦重建下咽。本组病人无一例发生感染和咽瘘形成,全部一期愈合。术后12~15天拔出鼻饲管,均能吞咽固体食物。随访病人生存3年以上者2例(2/7),生存2年以上者5例(5/7)。另外2例中。1例于术后6十月死于放疗后继发肺炎,另1例死于术后19个月局部肿瘤复发。认为梨状窝癌切除后,如下咽后壁残留粘膜带,利用对侧半喉修复下咽的方法是可取的,优点是有良好的血液供应,可避免局部组织坏死,刨口斑台率高。  相似文献   

18.
颈段食管重建术中喉返神经的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颈段食管重建手术中喉返神经的保护措施。方法对1983~2005年完成的31例颈段食管重建手术的病人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颈段食管癌23例,严重下咽食管狭窄8例,术前均无声音嘶哑。根据病情采用不同的手术术式,其中不开胸食管拔脱胃上提17例,结肠上徙10例,空肠移植4例。结果所有病人恢复吞咽功能,平均恢复经口进食时间为22.1 d。气管切开病人均拔除气管套管,平均拔管时间为45.3 d。术后声嘶11例,饮食呛咳7例,肺部感染5例,咽瘘3例,吻合口狭窄、吻合口瘘、腹部伤口裂开各1例。结论颈段食管重建手术中采取必要措施可有效减少喉返神经损伤,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侵及梨状窝底、一侧甲状软骨以及一测环状软骨的梨状窝癌的m除常导致喉咽缺损。该文旨在对用感觉性烧掉经游离应解和游离软骨移植重建此类型喉咽缺损作评价。在微血管游离皮瓣应用个修复头颈部缺损以前,该类病人,尤其那些近全喉切除的病人,术后很难技管。将感觉性皮瓣的神经和有关传入神经吻合可达到官透咽喉部感觉的功能,有助一手夺咽和防止误吸。该文介则用感觉性饶神经前臂皮瓣时半环状软骨半甲状软骨切除后的半喉及【;咽行功能性修复。卜团的缺损包括个环状软骨和半甲状软骨,粘膜缺损从环后粘膜中线问外后转向包括对测裂状南侧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颈段食管癌的外科治疗方法和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手术治疗颈段食管癌患者46例的临床资料,男31例,女15例;年龄41~82岁,平均67.5岁。喉气管瓣代喉咽及颈段食管手术5例;游离肌皮瓣代颈段食管术4例;带血管蒂游离空肠代食管术2例;非开胸食管内翻拔脱术35例:喉及喉咽全部切除食管内翻拔脱胃代食管21例,结肠代食管1例;保留喉的喉咽部分切除食管内翻拔脱胃代食管9例,结肠代食管4例。结果无手术死亡。术后早期出现并发症:颈部切口感染2例,吻合口瘘3例,吻合口狭窄5例,喉返神经损伤2例;术后长期食管反流19例。5年生存率28.7%。结论对颈段食管癌的外科手术治疗,需根据肿瘤所在的部位、侵及的范围及淋巴结转移的情况等选取具体的手术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