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杨竞从脾论治糖尿病的经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竞教授以为脾虚失健是糖尿病发病的基础,血瘀、湿浊、阴虚等是糖尿病发病过程中的标象,且血瘀贯穿糖尿病发病的始终,是其变生它病特别是血管病变的重要原因之一。由此提出健脾益气治其本,活血化瘀防其变,重视痰湿与津亏的糖尿病治则。  相似文献   

2.
气虚血瘀是2型糖尿病并脑梗死的发病基础,毒损脑络是其关键病机,气虚血瘀、毒损脑络是其主要病因病机。基于"气虚血瘀-瘀热生毒-毒损脑络"的病机渲变过程,确立清热解毒、益气活血法,并自拟益消复瘫汤运用于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王孟庸认为糖尿病肾脏病属于中医消渴病肾病范畴。其承袭消渴病阴虚内热、气阴两虚的病理基础,兼久病必瘀,认为阴虚血瘀是发病和病情迁延难愈的关键。王孟庸强调滋阴活血是治本之道,主张针对阴虚、血瘀进展至不同层次针对性选用滋阴、活血药。临证重视标本兼顾,针对疾病进展中的变证,灵活变通滋阴活血之法以形成病证结合、分层辨治之法。同时其注重调理中焦,以保脾胃健运,阴液生化有源,从而顾护糖尿病肾脏病阴虚血瘀之本。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常见证候分布特点,并探索其发病机制。方法:查阅2003—2010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住院病历数据库,筛选西医第一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病历2735例,对其中医病、证诊断进行频数分析,分析2型糖尿病证候分布规律及相关因素。结果:2型糖尿病证型分布主要为气虚、阴虚、火热、血瘀,无并发症患者血瘀程度轻于有并发症患者。结论:2型糖尿病证型分布主要为气虚、阴虚、火热、血瘀,无并发症患者血瘀程度轻于有并发症患者。壮火食气、热伤气阴可能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血瘀证的临床特点及易患因素探讨   总被引:52,自引:3,他引:52  
陈剑秋  施赛珠 《中医杂志》1994,35(2):106-108
本文通过对17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观察,血瘀证发生率为61.77%。糖尿病血瘀证的临床特征为:(1)反映血瘀证的普遍性(共性)因素为香质紫暗、舌体瘀斑瘀点、舌下脉瘀曲;(2)反映糖尿病血瘀证的特性(个性)因素为视网膜血管瘤形成、出血及增生。头痛、胸痛、双肢体疼痛或麻木是其瘀证的常见症状。分析表明,在体重指数增加,合并有冠心病、脑血管病变、视网膜病变、高脂血症以及中医气虚、心虚、肝虚、肾虚时血瘀证的患病率提高。提示糖尿病并发症的主要原因在于气和血。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血瘀证与凝血功能的相关性,统计2型糖尿病血瘀证患者发生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纳入2型糖尿病患者107例,其中血瘀证组58例,非血瘀证组4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凝血功能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脏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率。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血瘀证组相较于非血瘀证组,年龄更大,病程更长,凝血系列的APTT、Fb、AT3和D-二聚体均有明显差异,经相关性检验,发现2型糖尿病血瘀证与APTT、Fb、AT3有显著相关性,经卡方检验,2型糖尿病血瘀证患者较非血瘀证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也更高。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肾病主要是由于长期糖代谢异常引起肾微血管病变及肾小球硬化为主要特点的疾病。其中医病因病机十分复杂,但多认为血瘀内阻为其病机关键,肾脏阴精阳气虚损为其发病之基础,因此该文就肾虚血瘀为糖尿病肾病发病的重要病机进行探讨,并对近年来从补肾活血法论治糖尿病肾病的研究作出归纳和分析,以阐述补肾活血法在防治糖尿病肾病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从其临床表现来看属于中医学“消渴”、“水肿”等范畴。瘀血内阻是DM的发病基础,而瘀血的本质在于气虚,气虚血瘀贯穿于DM及其并发症病程的早、中、晚各期。DN多发生在DM病程的中晚期,气虚血瘀是其发病的病机关键,益气活血是DN的基本治法。笔者着重从气虚血瘀与DN发生发展的关系入手,结合现代研究探讨益气活血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理论依据,以期对临床辨证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肾病早期的发病机制多是由气虚血瘀所致,益气活血化瘀法为其基本治法.借用具有益气活血化瘀作用治疗脑卒中的补阳还五汤,用于糖尿病肾病早期治疗.糖尿病肾病与脑卒中属2种不同的疾病,却有着同一发病机制——气虚血瘀,故治法相同,即“异病同治”之法.  相似文献   

10.
膈下逐瘀汤治疗糖尿病性肾病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性肾病 (DN)是糖尿病 (DM)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与糖代谢异常有关的糖尿病特有的肾脏并发症。其发病是指肾小球硬化症 ,一种以血管损害为主的肾小球病变。临床表现为蛋白尿、浮肿、低蛋白血症、高血压。中医并无此病名 ,据其临床表现本病属于祖国医学的“消渴病”“水肿”或“肾水”范畴。由于本病多呈进行性发展 ,目前尚缺乏有效的防治药物 ,患者最终因进展到肾功能衰竭而死亡。中医认为 :“阴虚是 DM发生的关键 ,气虚是迁延不愈的症结 ,血瘀是造成合并症的主要原因 ,湿热阻滞是病程中的变证 ;血瘀贯穿于 DM发展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1.
残胃炎辨治思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并探讨残胃炎中医辨证论治的疗效与机制。方法:根据中虚为本,以瘀、滞、湿、食邪实为标的病机,分为中虚气滞、胆胃失和、瘀热滞胃、湿食阻胃等四个证型,分别治以益气和中、疏肝利胆、化瘀泄热、消食除胀,临床获得满意疗效。结论:坚持辨病辨证相结合,明辨虚实,以健脾补气为主,兼顾其标象,是本病中医疗法的核心所在。  相似文献   

12.
滋阴活血解毒法治疗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基本病理为缺血变性坏死、炎症及硬化 ,与中医阴虚血热、热毒血瘀病机相对应 ,据此确立治则为滋阴活血以治本 ,凉血解毒治其标 ,以凉血解毒汤为基础方 ,再依病因、症状体征及原发病之异而加减化裁。  相似文献   

13.
过敏性紫癜辨治述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许德军 《山东中医杂志》2001,20(11):649-650
认为过敏性紫癜是由于感受湿热邪毒 ,蕴积脾胃 ,气滞血瘀 ,血溢脉外而致。治疗应根据病证的不同阶段 ,采用祛除湿热、益气健脾、活血化瘀法 ,同时 ,强调了大黄在治疗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慢性肾脏病并发心血管疾病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指肾的气血阴阳亏虚、脏腑功能失职而致心之气血阴阳逆乱。标实证则以痰湿、浊毒、瘀血为主。肾元亏损、脾气衰败,气机升降失调,极易发生肾水不升、心火不降,肾精亏虚、心血及心神失养,甚则心肾阴阳亏虚、虚阳浮越等心肾不交之证。痰湿、浊毒、瘀血内生,痹阻心脉,从而产生"胸痹、心痛、心悸"等心系病证。痰湿、浊毒、瘀血又常相互影响,瘀血阻滞脉络,可致水液内停;痰湿亦可阻滞脉络,而使瘀血内生;浊毒耗伤正气,而致气虚水停;浊毒又常与瘀血、湿热并行,并行后若上窜入心入脑,易蒙蔽心窍,发为危候。故临床上化痰利湿、活血祛瘀、泄浊解毒常常相兼而用。另外,外感风、寒、湿等邪亦会加重病情。故治疗上当以心肾同治、补虚泄实为法。同时脾为中州,助力于心火与肾水之升降交济,且肾与脾分别为先后天之本,相互滋生,故治疗上亦需兼顾实脾。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中医药治疗妇科炎性疾病的思路与方法.方法 通过对妇科炎性疾病病因病机的分析,探讨湿、热、瘀、虫毒之邪以及正气不足在妇科炎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中的作用和治疗的方药.结果 妇科炎性疾病主要为外感湿、热、虫毒之邪,脏腑功能失调,致内湿、内热、瘀血、瘀浊产生,正气不足在妇科炎性疾病中起重要作用,治法为祛湿、清热、祛瘀、杀虫、扶正.结论 中医药治疗妇科炎性疾病有效.  相似文献   

16.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治思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赵红兵 《河南中医》2010,30(9):870-871
慢性乙型肝炎常见证型有脾虚湿滞、湿热蕴结、脾虚血瘀、气阴两虚等,但以上证型不能截然分开,大多互相兼夹,湿热、气滞、血瘀三方面因素始终存在于本病的全过程,早期以湿毒、气滞为主,后期以正虚为主,健脾化湿、行气活血法应贯穿本病治疗始终。  相似文献   

17.
脾与肾先后天相互资生,共司津液代谢,二者生理上相互联系,病理上亦相互影响.肾系疾病病机多见脾气、脾阳亏虚,寒湿、湿热蕴结或湿瘀互结,皆与脾密切相关,故辨证治疗可从脾入手,健脾祛湿治其本、燥湿运脾治其标;辨病治疗亦可着眼于脾,如基于脾主运化水饮、脾气升清、脾肾共司津液代谢治疗水肿、蛋白尿,基于脾主统血治疗血尿,基于"脾胰...  相似文献   

18.
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中医病机认识及治法。认为本病以正虚为本,湿热瘀毒为标,邪毒损伤冲任,结于子门,致使带下色、质、气味异常,临床诸症并见,甚或伴发外阴臊疣瘙瘊。临证时应随证变法,肝郁克脾、湿热下注治以清热利湿,正虚邪恋、湿热瘀毒治以扶正祛邪,通过中药内服、外治清除尖锐湿疣。  相似文献   

19.
运脾活血法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是以中虚脾弱为本,痰、瘀、湿困为标,病机为升降失司,治疗从脾从瘀着手,建立运脾活血之法,选择《脾胃论》之清暑益气汤加味为基础方治疗,可获得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