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随着化疗后无瘤存活率的提高,生存质量的改善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其中化疗所致生育功能损害问题已成为临床关注的热点。目前研究证实化疗药物可对青春期前及成年男性的生精功能产生损害,导致生育时期精子异常,严重影响生育功能。抗肿瘤药物对生精功能的影响已得到较为深入的研  相似文献   

2.
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 AL)是儿童及青少年时期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化疗是目前临床上AL主要的治疗方式。造血干细胞移植、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疗法也为难治/复发患者的生存带来更大的希望。化疗药物、放疗、靶向和免疫药物在进行临床应用的同时, 会在其他非靶系统产生不良反应, 其中对生殖系统的不良作用可能导致患者面临无法生育的困境, 降低长期生存质量。随着AL患者生存率不断地提升, 需明确不同治疗方案对性腺功能的影响, 针对性进行改进与预防, 促使患者生存质量随着生命长度的延长而同步提高。该文旨在综述AL治疗对女性儿童及青少年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 为临床白血病患者远期生殖保护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TIVAP)在肿瘤患儿化疗过程中的应用方法和护理效果。方法分析八一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护理的10例肿瘤患儿应用TIVAP的使用情况及护理效果。结果本研究中,10例患儿在化疗过程中应用TIVAP无外渗、外漏现象,无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在肿瘤患儿化疗过程中应用TIVAP解决了反复静脉穿刺的困难,减轻了化疗对肿瘤患儿外周血管的损害,同时导管相关感染机率降低,减轻了患儿的痛苦,提高了肿瘤患儿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化疗是治疗儿童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大多数患儿在治疗的不同时期需要不同强度的化疗。目前临床所应用的化疗药物均缺乏特异性,即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亦会不同程度地损害机体的正常组织细胞,产生许多不良反应,如肾毒性、心脏毒性、骨髓毒性等。正确认识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采用适当方法减少化疗的毒副作用,对于降低肿瘤患儿的死亡率并改善其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意义。1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的分类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的分类方法很多,根据药物对机体不同系统、器官的损害,可作如下分类(见表1)。表1化疗药物引起机体不同系统不良反应的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5.
肾母细胞瘤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肾脏实体恶性肿瘤,随着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的不断发展,肾母细胞瘤术后无瘤生存率有了显著提高,而术前化疗在其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长春新碱、放线菌素D及表柔比星是术前化疗的基础药物。术前化疗有不同的给药途径及方法,各种方法又有不同的化疗方案,其使肿瘤缩小增加肿瘤全瘤切除率和预测肾母细胞瘤患者预后方面的作用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认可。未来术前化疗的目标将是提高化疗有效性,降低化疗药物近期、远期毒性。  相似文献   

6.
波生坦是一种非选择性的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在儿童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波生坦能改善肺动脉高压儿童的运动耐量、降低肺血管阻力、改善心功能,且不良反应较成人更少。与其他药物联用能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波生坦的远期效果、最佳治疗时程及药物联合应用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正>疼痛的药物控制是肿瘤患者舒缓治疗(也称姑息治疗)中最重要的内容。对于肿瘤患者,尤其是在晚期阶段,发现和减轻肿瘤本身及其诊治措施导致的疼痛等症状,可满足患者及其家属的需求,进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1])。肿瘤患者疼痛的药物控制在成人中早已开展~([2]),近些年在儿童肿瘤患者中也逐渐得到应用~([3-4])。随着临床应用的不断扩大和  相似文献   

8.
儿童恶性肿瘤生存者的健康测试儿童肿瘤治疗的成功促使生存者生活质量的问题倍受注关。60%~70%恶性肿瘤患儿已被治愈(5年以上生存),但其面临很多困难,包括生长滞后、智力落后、性腺损伤、放射性心肺功能损害、对复发的担心、学业忧虑和重新回到社会的困难,以...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抗肿瘤药物所致牛精细胞损害与年龄的关系,为性腺保护剂的运用寻找理论依据。方法将环磷酰胺分别作用于处于不同发育时期的1周龄、3周龄、5周龄、9周龄雄性大鼠,应用HE染色法、TUNEL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急性期生精细胞凋亡,bcl-2蛋白表达,细胞增殖能力变化及远期组织学损害。结果用药后24h,除1周龄组外,各实验组生精细胞显著凋亡(P〈0.01),bcl-2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1),生精细胞S期所占的比例显著下降(P〈0.01)。用药后9周,除1周龄组外,各实验组曲细精管面积、直径、生精上皮细胞计数、Johnsen’s评分均显著低于相应对照组(P〈0.01),并随年龄增大损害有增加趋势。结论环磷酰胺可诱导生精细胞增殖启动阶段以后的生精细胞显著凋亡,且伴有bcl-2明显下调。并可湿著抑制精原细胞和细线前期精母细胞增殖。远期组织学改变年龄越小所受的损害越小,提示为使睾丸免受抗肿瘤药物的伤害而采用性激素使生精细胞增殖分化处于不分化状态是有效的防护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环磷酰胺对睾丸组织端粒酶活性表达的影响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环磷酰胺对大鼠睾丸组织中端粒酶活性影响的研究,探讨端粒酶活性在环磷酰胺导致生精功能损害中的意义。方法选取9d龄雄性Wistar大鼠,给予大、中、小剂量环磷酰胺后24h、4周、8周分别采集睾丸标本,采用TRAP-ELISA法检测睾丸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的变化。结果①用药后24h、4周、8周,各实验组睾丸组织中端粒酶活性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②随时间的增加,对照组虽有逐渐下降趋势,但各时段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各实验组不但有明显的下降,且4周、8周较24h有显著降低(P<0.01);③各实验组同一时期比较,端粒酶活性均随CTX剂量增加而逐渐下降,其中,大、中剂量组与小剂量组比较均显著降低(P<0.01),CTX剂量与端粒酶活性负相关。结论环磷酰胺在损害生精功能的同时,也诱导睾丸组织端粒酶活性下调,并与剂量负相关,且有明显远期效应,提示环磷酰胺所致睾丸生精功能损害可能与其端粒酶活性持续性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