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脂水平与脑血管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脑出血、脑血栓病的发生与血中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 C)及低密度脂蛋白(LDL C)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岛津CL72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174例患者血脂,其中脑梗死组76例,脑出血组98例,并与188例的对照组比较。结果:脑梗死组、脑出血组TC、TG显著升高,HDL C及LDL C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的差异。脑梗死组、脑出血组病人血脂异常的检出率较高,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血脂异常是脑血管病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脂水平与脑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 测定和比较84例脑梗死、83例脑出血和62例非脑血管病患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水平。结果 脑出血组、脑梗死组与对照组患TG、HDL-C、apoA1和apoA1/apoB比值异常的百分率有显差异(P<0.05-0.005)。三组患各项血脂水平间也有显差异(P<0.05-0.01)。其中脑出血组TC水平显高于对照组;脑梗死组TG水平显高于脑出血组及对照组,而HDL-C则显低于脑出血和对照组;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的LDL-C分别高于对照组;脑梗死组和对照组apoB分别高于对照组,脑梗死组apoA1/apoB比值低于脑出血组。结论 血脂异常与脑血管病密切相关,脑出血与脑梗死血脂成分异常存在差异,对脑血管病患应进行血脂干预性治疗。  相似文献   

3.
老年人群心肌梗死和脑卒中患者的血脂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了揭示脂质代谢在动脉血栓性心肌梗死、脑梗死和脑出血之间的异同 ,评价脂质在心肌梗死及脑卒中的作用。方法 :甘油三脂 (TG)、总胆固醇 (T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用酶法测定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按Friedewald公式计算。结果 :心肌梗死组、脑梗死组TG、TC、LDL血清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脑出血T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TC显著低于对照组 ,三组中HDL血清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心肌梗死TC、LDL血清水平显著高于脑卒中 ;脑梗死TC、LDL血清水平显著高于脑出血。结论 :心肌梗死、脑卒中病人存在着脂质代谢紊乱 ,但脂质代谢异常并不完全相同 ,HDL、TG为共有异常指标。高TC、LDL易发生心肌梗死、脑梗死 ,但更易导致心肌梗死 ,低TC易发生脑出血  相似文献   

4.
血脂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脂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 :选择缺血性脑卒中 5 7例 ,对照组 2 0例 ,分别比较 >6 0岁、≤ 6 0岁年龄组及对照组血清胆固醇 (TC)、甘油三脂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及载脂蛋白A1(ApoA1)和载脂蛋白B10 0(ApoB10 0 )检测结果。结果 :6 0岁以上和 6 0岁及以下脑梗死组 ,血脂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 ;脑梗死两年龄组TC均高于对照组 (P <0 .0 1) ,其他血脂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高TC血症是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而HDL C虽然降低 ,但不能作为缺血性脑卒中的预警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后患者体内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变化,以及胆红素水平与常见的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例144例以及同期健康对照组80例,进行生化检测血清胆红素及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浓度,记录患者入院时性别、年龄、发病时间、既往一般病史。结果:1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胆红素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水平显示出男性患者显著高于女性(P<0.05),而间接胆红素水平性别统计学上无差异(P>0.05);2以总胆红素水平作为因变量分析,其与LDL负性相关,与TG、TC、HDL无统计学相关(P>0.05);以血清直接胆红素浓度作为因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其与TC、LDL呈负性相关(P<0.05);以血清间接胆红素回归分析:其与性别及血脂无相关性(P>0.05);结论:1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胆红素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因此,据胆红素水平增高可间接反映急性脑卒中事件的发生。2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总胆红素水平与LDL负性相关,血清直接胆红素与TC、LDL呈负性相关,可能与胆红素在脑卒中中参与了抗LDL氧化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6.
老年女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雌激素与血脂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老年妇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体内雌激素与血脂的变化。方法;用化学发光法测定68例患才心脑血管疾病(CCVD)的老年女性(病例组)、73例正常老年女性(对照组)的血清雌二醇(E2)、促卵泡刺激素(FSH)和促黄体生成素(LH);用酶法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脂蛋白(Lp(a))、载脂蛋白A(apo-A)及载脂蛋白B(apo-B)。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相比,E2、HDL-C和apo-A水平显著降低,FSH、HL、TC、TG、LDL-C和apo-B水平则显著升高(P均<0.01)。2组间Lp(a)差异无显著性(P>0.5)。E2与TC、TG、LDL-C及apo-B水平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2、-0.41、-0.39和-0.37;E2与HLD-C及apo-A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9和0.43,P均<0.01。结论:老年女性雌激素失调与脂代谢异常显著相关,可能是老年女性CCVD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刘静 《中原医刊》2009,(22):57-5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尿酸及血脂水平的异常变化。方法根据病情将患者分为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2型糖尿病组和单纯脑卒中组,另设健康对照组,对4组进行血尿酸和血脂检测。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与对照组比较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B)、血尿酸(UA)明显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单纯糖尿病组比较,LDL—C、ApoB、UA明显增高,HDL—C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TC、TG、ApoA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纯脑卒中组比较LDL—C、ApoB、uA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低HDL—C,高UA、LDL—C、ApoB水平是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宋伟 《中原医刊》2009,(14):47-48
目的 观察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水平变化及可能的影响机制。方法采用自动生化仪对50例健康者和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检测,比较两组间HDL—C水平变化,分析HDL—C与其他血脂及载脂蛋白指标间的关系。结果糖尿病组T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C、LDL—C、apoA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apoB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糖尿病组HDL—C与TC及apoA显著正相关(P〈0.05),与TG、apoB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HDL—C水平较健康人无明显降低。其HDL—C水平主要与总胆固醇水平及构成成分apoA有关,而与TG代谢途径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9.
胡琳琳 《中原医刊》2005,32(16):38-39
目的观察女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绝经前后脂蛋白(a)[Lp(a)]及血脂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对女性冠心痛发病情况可能存在的影响。方法女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1例,测定Lp(a)、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对比绝经前后Lp(a)及血脂水平的变化,并与女性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高血压组Lp(a)、TC、TG、LDL—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HI)L—C及HDL—C/TC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在所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绝经后的患者Lp(a)、TC、TG、LDL—C显著高于绝经前患者,而HDL—C/TC则前者低于后者。结论绝经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Lp(a)、TC、LDL-C均明显高于绝经前患者,而HDL—C/TC则低于绝经前患者,提示绝经后女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Lp(a)及血脂水平增高与内源性雌激素水平下降有关,是绝经后冠心病发病率明显上升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视网膜病变患者血脂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101例T2DM患者和30例健康查体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T2DM患者分为无视网膜病变组(NDR组)、背景型视网膜病变组(BDR组)、增殖型视网膜病变组(PDR组)。测定各组的血脂水平。结果T2DM组TC、TG、LDL—C水平高于对照组,HDL—C显著低于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病变组TC、TG、LDL—C水平高于NDR组,HDL—C显著低于NDR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DR组TC、TG、LDL—C水平高于BDR组,HDL—C显著低于BDR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与TC、TG、LDL—C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O.514,0.581,0.517;P〈0.01),与HDL—C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551,P〈0.05)。结论血脂水平在T2DM视网膜病变进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血脂水平可以做为判定T2DM发生DR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中老年健康人群血清总胆固醇 (TC)、高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 (HDL C)、低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 (LDL C)水平及与相关个体因素的关系。方法 横断面调查方法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血脂水平测定。结果  340例 4 5岁以上者 (男 183例、女 15 7例 )血清胆固醇水平均在正常范围 ;女性TC、HDL C及LDL C水平均显著高于男性 (P <0 .0 5 ) ;70~ 91岁组HDL C水平均显著高于其它年龄组。逐步回归分析显示 :显著影响TC水平的个体因素为年龄、性别 ,影响LDL C的因素为年龄、性别和体重指数 (BMI) ,影响HDL C水平的因素为年龄、饮酒、BMI。结论 超重和肥胖、经常大量饮酒是升高血胆固醇的重要因素。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过程中应强调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维持适当的体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缺血性卒中的进展与入院时的血脂水平,包括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的关系。方法观察缺血性卒中入选住院病人427例。依据本研究制定的进展型卒中标准,确定进展型病例136例为进展组,非进展型病例291例为对照组。检测血脂TC、TG、LDL、HDL入院时水平,统计分析以上各项与缺血性进展型卒中的关系。结果入院时HDL水平的组间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 〈 0.01);TC水平的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5);而TG、LDL水平的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缺血性卒中的进展与入院时TC、HDL水平密切相关,而与TG、LDL的水平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52例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探讨其在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形成中的意义。方法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浆中apoA1、apoB含量,酶法测定TG、TC、HDL—C、LDL—C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血浆TC、LDL—C、apoB在冠心病组中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HDL—c、apoA1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TG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增高(0.01〈P〈0.05)。结论CHD与HDL—C水平呈负相关,与LDL—C水平呈正相关,apoA1降低、apoB升高与CHD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对52例冠心病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组血浆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及血脂、脂蛋白水平进行测定,结果发现冠心病组血浆OX-LDL、血清甘油三酯(TG)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C)及其亚组分(HDL2-C、HDL3-C)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相关分析表明Ox-LDL与总胆固醇(TC)、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呈正相关,而与HDL-C及其亚组分呈负相关,逐步回归分析表明OX-LDL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优于其他血脂、脂蛋白。结果提示Ox-LDL与冠心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在冠心病治疗过程中应加强抗氧化治疗。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女性 2型糖尿病的血脂变化 ,分析了 2 16例资料完整的 2型糖尿病住院女性及 138例同期住院的男性 2型糖尿病的BMI、FBS、TC、TG、HDL C、LDL C、LP(a)、apoA及apoB。并相应分为绝经前女性组、绝经后女性组及男性组。绝经前女性组的TG、LP(a)显著低于绝经后女性组及男性组 (P <0 .0 1) ,而绝经后女性组的TG、LP(a)与男性组间无显著差异。女性 2型糖尿病的TG、LP(a)变化与雌激素水平有关 ,随着雌激素水平的降低 ,女性 2型糖尿病的TG、LP(a)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6.
影响儿童血压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研究儿童血压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调查长沙市 495名健康儿童的血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儿童血压随年龄增大而升高 ;收缩压与年龄、父母高血压病史、祖父母高血压病史、饮用全脂牛奶、身高、体重、体重指数、血清TC ,LDL C及血糖呈正相关 ,与运动时间、HDL C TC呈负相关 ;舒张压与年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血糖、血清TC ,LDL C呈正相关 ;与HDL C TC呈负相关。对收缩压作用显著的因素是体重、年龄、血清TC和血糖水平 ;对舒张压作用显著的因素是体重、年龄、血清TC和LDL C水平。结论 :控制体重增长过快 ,改善饮食习惯 ,加强锻炼 ,控制血清TC ,LDL C ,血糖水平 ,对于预防儿童高血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脑梗死与脑出血患者血脂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脑梗死和脑出血的血脂水平差异。方法对183例脑梗死患者、同期住院的45例脑出血患者及150例对照组分别测定其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脑梗死组的TC、TG、LDL较对照组增高(P<0.05、P<0.05、P<0.01),HDL较对照组低(P<0.05);脑出血组HDL亦较对照组低(P<0.05),但同脑梗死相比较,TC、LDL显著降低(P<0.01)。结论高TC、TG、LDL及低HDL水平是脑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相反低TC、LDL水平则可能存在脑出血倾向。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性激素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学方法 ,测定 6 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性激素 :催乳素、雌二醇、孕酮、睾酮水平 ,并与 72例健康老年人进行比较。结果  女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中雌二醇含量为 (16 .12± 3.5 7)ng L ,对照组为 (18.71±3.4 1)ng L ,2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女性患者雌激素水平降低明显 ,绝经期妇女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与雌激素水平的降低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19.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清瘦素和血脂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血清瘦素、血脂水平变化及其关系。 方法 用ELISA、蛋白酶法测定5 6例妊高征患者产前、产后血清瘦素、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 C)、低密度脂蛋白(LDL 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 ;2 5例相同孕周的正常孕妇为对照组。 结果 (1)妊高征组体重指数(BMI)、血压和血清尿素氮、尿酸、肌酐、红细胞压积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 5 ) ,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 5 ) ;(2 )妊高征组TC、TG、LDL C/HDL C、ApoB、瘦素高于对照组,HDL C、ApoA/ApoB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 <0 .0 5或P <0 .0 1) ;轻、中、重度妊高征血清TC、LDL C、ApoB、瘦素水平逐渐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 <0 .0 5或P <0 .0 1) ;(3)血清瘦素与BMI无显著相关性,与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呈正相关;血清瘦素与TC、TG、ApoB呈正相关;(4)妊高征患者产后血清瘦素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 <0 .0 1)。 结论 妊高征患者存在一定程度脂代谢变化;瘦素可能通过影响血脂代谢而参与妊高征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及其TOAST分型各个亚型与血脂的关系。方法:收集182例缺血性脑卒中的病人及82例正常对照组的TG、TC、HDL、LDL、APoA、APoB、LP-a等血脂化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并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TOAST分型,将各个亚型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检验。结果:病例组中TG、LDL测定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HDL、APoA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TC、APoB及LP-a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亚型比较中,TG、LDL及APoB在CE、LAA、SAO组中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DL在各组中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TC在CE组中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APoA在LAA及SUE组中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LP-a在各组中与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与血脂紊乱有关,且与其TOAST分型亚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检测血脂水平,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