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乌鲁木齐市不同民族儿童皮下脂肪厚度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不同民族儿童皮下脂肪增长状况。方法:使用英制 Harpenden皮脂卡钳 ,测量 14 2 3例 7~13岁维吾尔族 (维族 )、哈萨克族 (哈族 )、汉族、回族 4个民族儿童肱三头肌部、肩胛下角部、上臂围皮脂厚度。 结果 :汉族儿童皮脂厚度明显高于其他 3个民族儿童 (P <0 .0 5 ) ,回族儿童高于维、哈族儿童 (P <0 .0 5 ) ,哈族儿童高于维族儿童 (P <0 .0 5 )。 结论:根据皮脂厚度测量结果 ,4个民族儿童皮下脂肪厚度状况顺序依次为汉、回、哈、维。 相似文献
3.
为了评价独生子女的发育和营养状况,用Harpenden皮褶计测量173对独生和非独生子女的皮下脂肪厚度。结果:两组皮下脂肪厚度差异不明显。独生子女组身高、体重高于非独生子女组,说明独生子女的生长发育和体质比非独生子女好。 相似文献
4.
广西壮族大学生皮下脂肪厚度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调查 19~ 2 2岁壮族大学生 64 9人 (男 375人 ,女 2 74人 )的肱三头肌部、肩胛下角部和腹部的皮下脂肪厚度。结果表明 :男、女肱三头肌部及男肩胛下角部 19岁最大 ,2 2岁最小 ;女肩胛下角部 2 0岁最大 ,2 2岁最小 ;男、女腹部 2 2岁最大 ,19岁最小。男女间比较 ,女厚于男 ,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皮下脂肪厚度与身高、体重的相关系数为男 -0 .72~ -0 .0 7、0 .0 4~ 0 .50 ,女 -0 .0 9~ 0 .2 4、0 .2 6~ 0 .58。 相似文献
5.
6.
潍坊地区城市汉族青少年皮下脂肪厚度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金利新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3,39(2):142-144
①目的 了解山东省潍坊地区城市汉族青少年皮下脂肪发育现状及规律。②方法 对潍坊地区1274名(男649名、女625名)7~19岁城市汉族学生的身高、体质量以及肱三头肌位、肩胛下角位、髂前上棘位和腓肠肌位皮褶厚度进行了测量分析。③结果 皮褶厚度随年龄的变化而变化。女生皮褶厚度大于男生。男女生肱三头肌位皮褶厚度分别在17岁(13.2mm)和18岁(17.7mm)达到高峰;肩胛下角位、髂前上棘位皮褶厚度分别在16岁(13.7mm、13.5mm)和18岁(17.5mm、17.1mm)达到高峰;腓肠肌位皮褶厚度分别在13岁(19.5mm)和14岁(21.4mm)达到高峰。除腓肠肌位皮褶厚度外,其他3项皮褶厚度从10岁起开始出现性别差异。④结论 在生理因素的决定作用下,物质生活水平、体育锻炼等因素影响皮下脂肪的沉积和厚度。 相似文献
7.
潍坊地区乡村汉族青少年皮下脂肪厚度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 了解山东省潍坊市乡村汉族青少年皮下脂肪发育现状及规律。②方法 对山东省潍坊市1 2 37名 (男 6 33名 ,女 6 0 4名 ) 7~ 1 9岁乡村汉族学生的身高、体质量以及肱三头肌位、肩胛下角位、髂前上棘位和腓肠肌位皮褶厚度进行了测量分析。③结果 皮褶厚度随年龄的变化而变化。女生皮褶厚度大于男生。在 1 8岁年龄组男、女生肱三头肌、肩胛下角、髂前上棘位皮褶厚度达到高峰 ;男、女生腓肠肌位皮褶厚度分别在 1 6岁和 1 5岁达到高峰。除腓肠肌位皮褶厚度外 ,其他部位皮褶厚度从 8岁开始出现显著的性别差异 (t=2 .791~ 9.4 86 ,P <0 .0 5、0 .0 1 )。④结论 皮褶厚度存在性别和年龄差异。皮褶厚度与儿童青少年的心身发育阶段及青春期的发育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双生子皮下脂肪厚度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110对7岁~12岁同性别双生儿童皮脂厚度的研究表明,小学儿童体脂肪的变异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较大,其遗传度为0.62~0.75;不同部位皮脂厚度受遗传因素的影响程度不同,肩胛下角处遗传度较高(0.65~0.82),而三头肌处则较低(0.32~0.43)。 相似文献
9.
皮下脂肪厚度是估价儿童少年营养状态的指标之一,皮下脂肪厚度测量计是测量这一指标的专用量具。因国内目前尚没有生产这种量具。我们参考国外技术指标设计试制了一种钳式皮下脂肪厚度测量计。应用本测量计对5000余人进行 相似文献
10.
乌骨鸡归黄汤组成:乌骨鸡1只(约500克),当归、黄芪、茯苓各10克。用法:将鸡洗净,去脏杂,把药放入鸡内用线缝合,放入沙锅内煮烂熟,去药渣,加调味品,食肉喝汤,分2~3次服完。月经前每天1剂,连服3~5剂。作用:健脾养心,益气养血;适用于月经超前、经量过多、精神疲倦、心悸气短、失眠等。四味薯蓣膏组成:怀山药250克,枸杞120克,鹿角胶60克,胡桃肉240克,冰糖70克。用法:鹿角胶用蛤粉炒脆研末,余四味文火蒸熟至极烂,入鹿角胶粉和拌共捣为膏,防腐备用。每日3次,每次30克。作用:补肾壮阳、调经,适用于女子青春期由于肾虚所致月经先后无定期,经量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B超对乳房皮下脂肪组织的厚度进行探测,为临床提供实用的理论依据。方法:2008年3~5月选择100例乳房及将其分为左、右乳房两组,每组50例,然后通过B超对两组乳房的外上象限、内上象限、内下象限、外下象限及乳头旁的脂肪组织厚度进行探测,然后登记所探测的资料。对比两组乳房皮下脂肪组织及不同年龄段皮下组织的厚度情况。结果:外上象限的皮下厚度0.4~1.5cm,内上象限0.3~1.7cm,内下象限0.4—1.7cm,外下象限0.2~1.7cm,乳头旁0.2~1.2em,两组乳房皮下脂肪组织的厚度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在年龄段方面,除了50—69岁组外(P〈0.05),其他年龄段皮下组织厚度如20~29、30—39、40~49岁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一定的条件下行保留乳头或皮肤的乳腺癌术式时,保留相应的皮下组织可避免其血运障碍,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2.
马梅荪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1982,(Z1)
著者于1965年对南疆地区维吾尔、柯尔克孜和塔吉克等三个民族的苯硫脲尝味进行了调查。调查地区主要有有喀什市及民丰、于田、和田、叶城、塔什库尔干、阿图什某县。对象主要是中小学青少年学生。共调查维吾尔族5,187人,其中男2,726人,女2,461人,柯尔克孜族572人,男335人,女237人;塔吉克族622人,男441人,女181人。方法以苯硫脲饱和溶液为0号液;稀释一倍为1号液;再稀释一倍为2号液,以此类推。用滴管(约每毫升10滴)滴于受检者近舌根处反复核证。根据尝味结果画成曲线。三个民族的曲线均出现双峰,有较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天津地区青春期女子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患病情况及发病相关因素,研究青春期PCOS的临床特征。方法:以2003年ESHRE/ASRE建议诊断标准,按流行病学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调查天津地区4856例青春期女中学生中PCOS的患病状况,并对PCOS发病的相关因素进行探讨。结果:(1)天津地区青春期PCOS的可疑患病率约为12.82%。(2)青春期女子中月经紊乱者占31.27%,可疑病例组与非病例组比较,月经初潮年龄提早及延迟发生比率高(P〈0.05);多毛、痤疮的发生率在月经稀发和继发闭经组显著高于月经规律组(P〈0.05);可疑病例组母亲月经紊乱、父母亲糖尿病、母亲甲状腺疾病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病例组(P〈O.05)。(3)20例青春期PCOS患者临床表现以月经紊乱和高雄激素、胰岛素抵抗为特征。月经紊乱中以月经稀发和继发闭经为主。结论:(1)青春期女子月经初潮年龄提早及延迟、初潮后月经稀发、继发闭经,可能是发生PCOS的危险信号。(2)青春期PCOS者临床表现以月经紊乱、高雄激素血症、胰岛素抵抗为特征,月经紊乱中以月经稀发和闭经为主。(3)父母亲的一些遗传表型,母亲月经紊乱、甲状腺疾病、父母亲糖尿病的发生对于青春期PCOS是与遗传有关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15.
对新疆呼图壁县和吐鲁番市的婴幼儿的营养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汉、维吾尔、哈萨克(以下分别简称维、哈族)3个民族婴幼儿各种营养素摄入水平普遍偏低,其中以哈萨克族最为明显;体格检查结果表明,哈族婴幼儿身高、体重低于汉、维族,其血红蛋白小于110g/L的检出率也较高。 相似文献
16.
B超与皮脂计测量皮下脂肪厚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志明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1997,14(3):170-170
B超与皮脂计测量皮下脂肪厚度分析徐志明马钢总公司安环卫生部(243000)人体脂肪约有一半存在于皮下的脂肪层,测量皮下脂肪可取得一个估计体内总脂肪的含量的良好指数,目前,测量皮下脂肪常用方法为皮脂计,该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但由于皮脂计压力变化和操... 相似文献
17.
18.
19.
目的探讨B超测定不同部位皮下脂肪厚度在判断营养不良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诸暨市人民医院行门诊体检或住院的患者共100例,通过超声测量身体不同部位脂肪厚度、双上臂中段外侧、右肩胛下1cm处、双侧大腿中段外侧、脐周1cm的皮下脂肪厚度,采用微型营养评定法(MNA-SF评分)进行分组,其中分值≥11分为营养良好(甲组)64例,分值<11分为营养不良(乙组)36例,并与BMI、上臂围、腰围、前白蛋白、白蛋白、淋巴细胞绝对数等常规营养指标比较。结果传统的BMI、前白蛋白、腰围在判断营养状况良好与不良中的价值最大,但超声下脐上下皮下脂肪厚度可以替代BMI、前白蛋白、腰围监测是否存在营养不良。结论家庭随访患者可通过B超检查测量脐上下皮下脂肪厚度判断营养不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