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C(MMC)和卡介苗(BCG)膀胱腔内序贯组合灌注对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38例膀胱癌患者经尿道电切术(TURBT)或膀胱部分切除术后分两组:①MMC和BCG组合(20例):术后1周内先用MMC膀胱腔内灌注,第2周后用BCG膀胱腔内灌注。以后二药交替使用,每周1次。②单用BCG组(18例)术后随访24个月,单用BCG组3例分别于术后6,8,11个复发、复发率16%(3/18),MMC和BCG组合无复发。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论MMC和BCG组合定期磅胱内灌注的化学免疫疗法对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吡柔比星(THP)膀胱灌注及卡介苗(BCG)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效果。方法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患者膀胱灌注THP(58例),另一组膀胱灌注卡介苗(54例),各组均灌注6-48个月,期间观察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THP膀胱灌注组复发率为12.3%,18.96%出现不良反应症状;卡介苗膀胱灌注组复发率为9.25%,31.48%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症状,两组比较BCG组疗效高于THP组,而BCG膀胱刺激症状亦高于THP组。结论THP及卡介苗均是有效的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药物,卡介苗膀胱灌注后患者1年内复发率明显低于THP组,但局部反应较大,可根据病患的具体情况应用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尿道输尿管镜手术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原因,提出相应防治策略.方法 总结2007年7月至2011年1月经尿道输尿管镜手术严重并发症发生情况,选取典型病例资料,分析其发生原因.结果 967次手术中,35次(3.62%)发生严重并发症,其中输尿管穿孔18例(1.86%),出血性休克7例(0.72%),感染性休克4例(0.41%,其中l例死亡),黏膜袖状剥脱3例(0.31%),术后输尿管闭锁3例(0.31%).原因主要有上尿路病变或手术史、术前尿路感染控制不佳、灌注压过高和动作粗暴等.结论 术前控制尿路感染、术中降低灌注压和小心操作等能有效减少经尿道输尿管镜手术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经尿道电切术联合术后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对比单纯腺性膀胱炎电切术,以及术后加用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化疗两组治疗方法来预防复发,及癌变的疗效。方法 88例行膀胱镜活检病理证实的腺性膀胱炎(CG)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48例经尿道电切术后行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对照组:40例仅单纯电切,术后均口服头孢二代类抗生素1周,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总有效率,复发率及观察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不良反应。结果随访3~30个月,平均26个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4%(41/48),复发率:4.8%(2/4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31/40),复发率:19.3%(6/31)。两组总有效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吡柔比星主要不良反应为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很少有因心脏毒性及肝肾毒性而引起的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CG电切术后应用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能明显提高CG治疗有效率,减少复发,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表柔比星(EPI)联合卡介苗(BCG)术后膀胱灌注防治初发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临床效果和毒副反应。方法60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手术患者随机被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TURBt手术治疗,术后观察组采用EPI联合BCG膀胱灌注治疗,对照组采用BCG膀胱灌注治疗。随访1年评价两组复发率,观察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随访期内6个月、12个月复发率及总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低于对照组(46.7%),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表柔比星联合卡介苗膀胱灌注可以有效地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术后复发,且毒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吡柔比星(THP)膀胱灌注及卡介苗(BCG)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效果.方法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患者膀胱灌注THP(52例),另一组膀胱灌注卡介苗(47例),各组均灌注6~48个月,期间观察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THP膀胱灌注组复发率为11.5%,无全身不良反应例子;卡介苗膀胱灌注组复发率为21.2%,68.1%患者出现膀胱刺激症状,两组比较THP组略好于.结论THP及卡介苗均是有效的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药物,THP膀胱灌注操作简单,全身不良反应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膀胱局部化疗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分析采用膀胱壁瓣输尿管成形术治疗输尿管下段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995年1月~2012年6月本院收治的输尿管下段损伤患者67例,随机分成实验组(n=34)和对照组(n=33),分别进行膀胱壁瓣输尿管成形术治疗和带蒂大网膜输尿管成形术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显效率(82.35%)和总有效率(94.12%)高于对照组(42.42%、7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病率(20.59%)低于对照组(5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无严重并发症,对照组有2例严重并发症。结论膀胱壁瓣输尿管成形术治疗输尿管下段损伤效果明显,术后恢复好,并发症少且轻,是良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报告符合入组标准的918例脑立体定向手术后1~55个月远期并发症、不良反应。方法随访病例从2007年10月至2012年3月手术病例,通过门诊复诊记录、电话随访和家属报告。结果抽搐发作12例(1.3%),偏瘫4例(0.4%),共济失调和痴呆各1例(分别0.1%),尿失禁5例(0.5%),刻板行为33例(3.6%),性色彩行为、尿失禁、摸索动作各5例(各为0.5%),轻度持续性意识改变3例(0.3%),暴躁8例(0.9%),总的并发症与不良反应发生例数为76例,发生率8.2%。结论现代脑立体定向手术治疗远期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少,不良反应是可预测、可控制、可接受、可消失或可恢复。  相似文献   

9.
卡介苗(BCC)是膀胱肿瘤腔内灌注常用的生物制剂,可单纯用于治疗表浅性膀胱移行细胞癌,也可用于膀胱肿瘤切除术后、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后的治疗。自1998年9月至2002年9月,我们对42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术后用BCG行膀胱腔内灌注化疗,4例发生尿道狭窄,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膀胱内药物灌注在膀胱癌术后复发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应用细胞毒性药物或免疫增强制剂定期膀胱灌注,定期膀胱镜复查,总疗程为2年。结果随防22—26个月,BCG IL-2和TPH组手术后1、2年肿瘤复发率分别为4.6%、15.1%和4.3%、8.9%。结论膀胱癌手术后定期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满意,是膀胱癌治疗不可少的环节。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介绍各种膀胱灌注治疗药物及其在治疗中产生的不良反应及严重并发症。方法:检索有关数据库.结合查阅原期刊,对临床常用膀胱灌注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综述。结果:目前市场上有多种药物存在各种不良反应,表现多样,累及多个器官。结论:医护人员严格操作,有利于避免或减少药品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不同药物对浅表性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吡柔比星(THP)、卡介苗(BCG)以及THP与BCG交替膀胱灌注对浅表性膀胱癌患者术后预防肿瘤复发的效果。方法 163例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经尿道膀胱癌电切术(TUR-BT)后,随机分为3组:THP组,BCG组以及THP+BCG组,分别用THP,BCG以及THP与BCG交替3种方法行膀胱灌注,比较3组肿瘤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THP组的肿瘤复发率为1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BCG组的肿瘤复发率为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4%,THP+BCG组的肿瘤复发率为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结论 THP+BCG组的效果优于THP组和BCG组,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颜纯海  殷福兴 《江苏医药》1991,17(5):243-244
报告成人先天性巨输尿管症11例,重点讨论手术治疗方法,主张不管临床类型、有无梗阻或返流、单侧或双侧,均可采取手术治疗。如有肾功能损害或尿路严重感染时,首先治疗并发症,好转后即行手术治疗,其方法为切除输尿管末段2~3 cm后再植入膀胱,或距膀胱2~3 cm处作输尿管膀胱侧侧吻合术为首选。  相似文献   

14.
卡介苗膀胱腔内灌注,治疗及预防浅表性膀胱肿瘤复发的作用已被公认,且不会发生严重并发症.自1991年8月~1999年3月共收治卡介苗膀胱腔内灌注后发生严重并发症者7 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卡介苗(BCG)与丝裂霉素C(MMC)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性的药物疗效。方法对87例浅表性膀胱癌术后患者分别用国产BCG、MMC进行预防灌注,并作随诊和疗效比较。结果应用BCG预防灌注的膀胱癌复发率显著低于MMC(P<0。05),且复发的膀胱癌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进展发生率低。结论BCG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复发作用优于MMC,可以显著减少肿瘤复发(但膀胱炎发生率明显高于MMC),高危复发患者应首选BCG作为预防灌注药物。  相似文献   

16.
卡介苗联合白细胞介素 2防治膀胱癌术后复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卡介苗(BCG)联合白细胞介素 2(IL 2)膀胱灌注防治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将46例浅表性膀胱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3例,治疗组术后1周给予BCG 60 mg加IL 2 5×105 U溶于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中,经导尿管注入膀胱,保留2 h.期间患者每20 min变换体位.每周灌注1次,连续6次后,改为每月1次,共持续2 a.对照组用丝裂霉素C(MMC),用量每次20 mg,灌注方法同治疗组.结果:两组各有1例失访,其余44例随访13~32个月,平均23.6个月.7例复发,其中治疗组2例,复发率9.1%,对照组5例,复发率22.7%.结论:BCG联合IL 2进行膀胱灌注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用MMC灌注.  相似文献   

17.
徐继东  曹胜 《江西医药》2010,45(9):879-879
目的探讨腺性膀胱炎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7例病例均经尿道气化电切术加术后BCG60mg膀胱灌注。结果 7例病例中治愈5例,好转2例。结论经尿道气化电切术加膀胱灌注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尿液白细胞介素-8(IL-8)测定评估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卡介苗(BCG)灌注疗效。方法72例膀胱癌术后应用BCG膀胱灌注前后,应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测定尿液IL-8水平。结果并发症发生率为44.4%(32/72)。2例退出治疗,余70例中13例分别于6~18个月(平均13.6个月)复发,复发率18.6%。复发组BCG灌注后尿IL-8水平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未复发组BCG灌注后尿IL-8显著高于灌注前(P<0.01)。结论尿液IL-8检测对BCG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复发的疗效预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系统评价丝裂霉素与卡介苗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MEDLINE(Ovid)、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维普、万方等数据库,查找丝裂霉素(MMC)与卡介苗(BCG)单独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3年6月31日。由2名研究者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 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2个RCT,共2 60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应用MMC单独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MMC组)的首次复发率、3年复发率、疾病进展、死亡率与应用BCG(BCG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99,95%CI(0.85,1.14),P=0.86];[RR=0.89,95%CI(0.71,1.13),P=0.35];[RR=0.85,95%CI(0.64,1.13),P=0.27];[RR=1.12,95%CI(0.76,1.64),P=0.57])。在药物不良反应方面,MMC组血尿、发热、排尿困难的发生率显著低于BCG组([RR=0.34,95%CI(0.16,0.71),P=0.004];[RR=0.14,95%CI(0.06,0.32),P<0.000 01];[RR=0.71,95%CI(0.58,0.86),P=0.000 6])。结论: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MMC的首次复发率、3年复发率、疾病进展、死亡率与BCG相似,安全性优于BCG。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输尿管硬镜在治疗输尿管结石中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用输尿管硬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106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置镜失败3例(2.8%),输尿管穿孔2例(1.9%),结石上移6例(5.7%),严重肉眼血尿3例(2.8%),患侧腰痛5例(4.7%),尿路感染4例(3.8%).结论 正确熟练的输尿管硬镜气压弹道碎石操作方法是减少输尿管结石治疗中的并发症、提高治愈率的关键,且大部分并发症可以经保守治疗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