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秦皇岛港入境船舶压舱水大肠菌群监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入境船舶载自境外压舱水的大肠菌群污染情况。〔方法〕无菌采集入境船舶载自境外的压舱水样本,进行大肠菌群培养分离鉴定。〔结果〕2007年8—10月共监测69艘次入境船舶载自境外港口的60万余吨压舱水,检出大肠菌群的阳性船舶11艘次,船舶阳性率为15.94%,压舱水阳性比例为18.39%(110378/600064)。其中大肠菌群数量达第4类海水水质标准的9艘次,共计73790t,船舶阳性率为13.04%(9/69),4类水质压舱水阳性比例为12.30%(73790/600064)。〔结论〕入境船舶载自境外的压舱水大肠菌群污染严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入境船舶载自境外的压舱水中重金属元素污染情况。〔方法〕无菌采集入境船舶载自境外的压舱水样本,送实验室进行包括镉、铬、铅、汞、砷、铜、镍、锌等重金属元素检测。〔结果〕从河北三个港口入境船舶36艘次采集样本36份,进行重金属检测。其中检出铅1艘次,船舶压舱水阳性率为2.78%(1/36);检出锌36艘次,船舶压舱水阳性率为100.00%(36/36);检出镍16艘次,船舶压舱水阳性率为44.44%(16/36);检测铜8艘次,7艘次为阳性,船舶压舱水阳性率为87.50%(7/8)。铬、镉、汞、砷未检出。〔结论〕入境船舶载自境外的压舱水重金属污染非常严重,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国际航行船舶压舱水生物监测调查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掌握国际航行船舶载自境外的压舱水携带有害生物情况.[方法]采集国际航行船舶载自境外的压舱水样品,带回实验室进行细菌培养和水生动植物检查.[结果]共监测51艘船舶载自境外的压舱水,携带生物的阳性船舶13艘,阳性率为25.49%;其中检出大肠菌群阳性9艘,阳性率为17.65%;水生动植物阳性各3艘,阳性率各为5.88%;阳性压舱水的输入比例高达25.83%.[结论]国际航行船舶载自境外的压舱水携带有害生物情况非常严重.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入境船舶载自境外的压舱水中放射性核素污染情况.方法 采集入境船舶载自境外的压舱水样本,每艘次采集5L,按照国家相关标准检测27种放射性核素.结果 共检测了5艘次入境船舶载自境外压舱水样本,进行了27种放射性核素检测,其中5个样本检测到钾-40,浓度为12.33~20.29 Bg/kg,平均浓度为16.43 B...  相似文献   

5.
3M微生物测试片检测入境船舶压舱水卫生学指标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快速、便捷的船舶压舱水卫生学指标检测方法,为制定有效的入境船舶压舱水卫生监管措施,保护我国水域卫生安全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用3Mpetrifilm~[TM]细菌总数测试片和大肠菌群测试片对入境船舶压舱水样品进行检测。用国家标准《大肠菌群和粪大肠菌群证实实验》(GB/T 4789.3—2003)进行验证。[结果] 52份来自韩国和日本入境船舶压舱水中细菌总数超过2 000个/ml的14份,占检测总数的26.9%;大肠菌群阳性的2份,阳性率3.9%。[结论]用3M微生物测试片对入境压舱水进行检测,细菌总数测试片使用方便,易于计数,能反应每毫升压舱水中真实的细菌总数;普通大肠菌群测试片,大肠菌群易于辨认和计数,但与我国现行方法比较,其加样量小,可能存在较多的漏检情况,建议使用滤膜过滤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加强对船舶的卫生检疫、卫生监督和卫生处理,防止医学媒介生物及病原体的传播扩散。方法 对2002年来港船舶进行环境卫生检查及鼠虫患检查;对杀虫灭鼠药品、器械进行检查;对船员健康状况进行监测;对压舱水的装载港进行调查。结果 93艘次船舶中有19艘次环境卫生状况差,占20.43%;虫患阳性船舶41艘次,阳性率为44.09%;有15艘次压舱水装载自疫区,占16.13%。结论 必须加强对船舶的卫生检疫、卫生监督及卫生处理工作,并强化对船员的卫生管理和卫生宣传。  相似文献   

7.
远洋船舶压舱水卫生学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远洋船舶压舱水卫生学调查与评价,加强其排放管理,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方法]对所载压舱水均装自国外的船舶,采取到达广州港后立即登轮采样.[结果]对来自境外的31批次压舱水卫生学调查结果显示,致病菌阳性20份,占64.5%;大肠菌群阳性18份,占58.1%.大肠杆菌、菌落数、pH值检出值在致病菌阳性组与阴性组间的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检出值各组间无相关关系存在.[结论]远洋船舶压舱水卫生状况较差,不管是否在霍乱疫区,都应实施有效的卫生处理后方可在我国海域排放.开展压舱水中致病菌,特别是致病性弧菌和大肠菌群检测,具有重要的卫生学意义和现实意义,不能完全以pH值、大肠菌群和菌落总数情况反映压舱水遭受致病菌污染情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台州口岸入境散装废五金船舶携带医学媒介生物现状,为开展口岸传染病监测和媒介生物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4年6月-2005年12月期间,在台州口岸入境的172艘次,往返于日本一台州航线,运载废五金的小型散货船进行医学媒介生物携带情况调查,并对调查中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发现蝇类阳性船舶17艘次,阳性率9.88%,捕获蝇类2种,264只;发现蜚蠊阳性船舶4艘次,阳性率2.33%,捕获德国小蠊1577只;未发现有鼠类阳性。[结论]积累了该类船舶携带医学媒介生物的本底资料,对该类船舶实施医学媒介生物监测与控制的方法进行了探索,初步建立了卫生检疫的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9.
远洋船舶水舱藻类污染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远洋船舶水舱里藻与藻类毒素污染的现状,用显微镜作灌类计数分类,用间接ELISA法测藻类毒素,30艘远洋船舶水舱里检出饮水舱微囊灌毒素阳性19份,阳性率63.33%,浓度范围20.4-348.7ng/L;压载舱微囊藻毒素阳性26份,阳性率86.67%,浓度范围32.0-139.8ng/L,饮用水和压舱水都未发现藻类生长,追踪污染来源,未发现毒素污染与饮水或压舱水装载地有关联,结果提示远洋船舶水舱存在藻类毒素污染,可能是长期积累过程,水舱须定期清洗与监测,以免污染环境及影响船员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009年1月—2012年8月京唐港口岸国际航行船舶检疫情况,分析存在问题及控制关键点。方法在2009年1月—2012年8月京唐港口岸国际航行船舶数据库中提取相应信息进行研究,主要包括出入境船舶艘次、入境船舶艘次、出入境人员体温监测、媒介生物、压舱水及疾病监测等。统计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检验水准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009年1月—2012年8月京唐港口岸出入境船舶艘次、入境船舶、体温监测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P<0.05)。共发现85艘船舶存在蜚蠊,疾病监测船舶为37例,共对685 789吨压舱水进行消毒处理。结论京唐港口岸制定了有效的应急预案,有效防止了国外疫情经口岸传入境内。  相似文献   

11.
目的运用多维尺度方法将山东主要港口海域及其入境船舶压舱水中的病原菌进行分析,证实入境船舶压舱水水样与本地港口海域水样两两之间在细菌组成上的异同。方法将青岛前湾港(编号B01-B04)、烟台港(编号B05-B07)和日照港(编号B08-B10)海域海水和三地港口压舱水分离出的59种(属)细菌进行非计量多维尺度分析。结果三地港口海域细菌组成没有明显不同;入境船舶压舱水中细菌组成不同于港口海水中细菌组成;压舱水中细菌组成与入境港口无关,与船舶来源地密切相关。结论三地港口海域均可能受到压舱水的外来污染。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掌握船舶压载舱结构及其管系运行基本情况,为科学开展压舱水监测和消毒处理提供技术支持。〔方法〕登轮实地察看各类船舶压载舱结构及其管系运行情况,结合走访有关专业技术人员,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共调查20艘次船舶。船舶的压载舱总体分为顶边舱、底舱和边舱3种类型。左右两侧舱内的压舱水可通过压载管系相互循环调换。〔结论〕为科学开展压舱水检测和卫生处理,应根据船舶压载舱结构和不同部位选用适当方法采集压舱水样本,应首选压载舱的空气管和人孔为实施消毒处理的投药口。  相似文献   

13.
1992~1996年青岛口岸从10个国家进口307.4万吨粮食。从青岛进口的粮船有问题的占25.58%,粮食污染率为25.36%;进口粮食受到水湿霉变、磷化物和异物的污染;其中磷化物熏蒸的粮船,美国占72%;并阐述了应进一步加强对进口大宗粮食的卫生监督检验工作;建议磷化物熏蒸的粮船到达锚地时,应实行通风制度;加强对水湿霉变事故处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上海港外来船舶压舱水中浮游植物的调查及风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上海港外来船舶压舱水中浮游植物的种类及入侵风险。方法对2007—2011年上海港的60艘外来船舶压舱水样本进行和分析。结果外来船舶压舱水中发现浮游植物共8门63属152种(包括62种赤潮生物)。其中,常见种主要有菱形海线藻(Thalassionema nitzschioides)、圆海链藻(Thalassiosira rotula)、长菱形藻(Nitzschialongissima)、中肋骨条藻(Skelrtonema costatum)、丹麦细柱藻(Leptocylindrus danicus)、尖刺拟菱形藻(Pseudo-nitzschiapungens)。结论进入上海港的外来船舶压舱水中浮游植物物种丰富度较高,初步评估显示外来船舶压舱水的排放对上海港生态影响具有一定风险。  相似文献   

15.
国际船舶压载舱沉积物中病原微生物检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辽宁省大连市海湾停靠坞修的国际船舶压载舱沉积物中病原微生物的种类,探讨压载舱沉积物排放管理和卫生处理方法,为制定相应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压载舱沉积物按照0.5 mg/0.5 mL样品接种10 mL增菌液的比例将压载舱淤泥分别接种到营养肉汤和碱性蛋白胨水中,37℃过夜震荡摇菌。增菌后划线接种在选择培养基上,过夜培养挑取阳性菌落纯培养后鉴定。结果从45艘国际航行船舶采集的48份压载舱沉积物样品中共检出15种细菌,其中12种具有致病性。结论必须加强国际船舶压载舱沉积物的排放监管和卫生学处理。  相似文献   

16.
晋阳湖游泳场水HBsAg的污染及对水产养殖场水体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晋阳湖游泳场HBsAg污染及其对水产养殖场水体的影响进行了调查。结果,游泳场水合计HBsAg阳性率为40%,且下层水HBsAg阳性率明显高于中层水,整个湖水水体污染情况接近,湖水HB-sAg阳性率为50%,淤泥为100%,且淤泥中的HBsAg约为水中的一万倍,结论为游泳场水HBsAg的污染波及到整个湖水,间接证明淤泥是病毒聚积的场所,它的再悬浮对水体的污染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地表水中耐热大肠菌群对10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抗生素滥用造成的水环境中耐热大肠菌群的抗生素耐药现象及其负面效应。探讨不同水体中耐热大肠菌群抗生素耐药谱的区别。方法采用滤膜法分离、API微生物分析系统鉴定受医院污水污染的地表水和农业流域地表水中耐热大肠菌群,Kirby-Bauer法分析其对人畜常用10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分离所得62株菌中61株(98.4%)为耐热大肠菌,1株为畜禽病原菌亚利桑那沙门氏菌(S.arizonae);100%具多重耐药性,对5种及5种以上抗生素耐药的占92%;对10种抗生素耐药性依次为:青霉素100%,红霉素98%,链霉素95%,氧氟沙星82%,庆大霉素79%,诺氟沙星77%,环丙沙星68%,氨苄青霉素47%,头孢他啶45%,丁胺卡那霉素40%。医院污水污染地表水样分离株对氨苄青霉素、链霉素的耐药率(59%和100%)显著高于农业流域水样分离株(26%和87%,P<0.05)。结论从两类地表水中分离的耐热性大肠菌群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受医院污水污染地表水中耐热性大肠菌群的耐药率显著高于农业流域地表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