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不同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对比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研究腹股沟疝传统疝修补、平片无张力式疝修补与疝环充填式疝修补的手术效果。方法 对642例腹股沟疝行传统疝修补术534例(583侧,传统组),平片无张力式疝修补术57 例(60 侧,平片无张力组),疝环充填式疝修补术51例(54侧,疝环充填组)。比较3 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和术后复发率等指标。结果 传统组平均手术时间为(34.26±4.56) min,明显少于平片无张力组的(40.35±6.24) min (P<0.05)和疝环充填组的(49.12±8.69) min(P<0.01); 而平片无张力组又明显少于疝环充填组(P<0.01)。传统组、平片无张力组及疝环充填组并发症分别为6 例(1. 12%)、1 例(1. 75%)及0 (P>0. 05) 。传统组术后疝复发率为5. 99%(32/534),明显高于平片无张力组(0)和疝环充填组(0),P<0.05。传统组、平片无张力组及疝环充填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7.11±3.06) d、(5.38±2.53) d及(6.19±3.61) d,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恢复正常活动时间传统组为(16.98±4.35) d,明显迟于平片无张力组的(7.26±2.46) d和疝环充填组的(8.02±3.35) d (P<0.01)。结论 疝环充填式与平片无张力疝修补较传统疝修补能明显降低术后疝复发率,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疗效。方法:采用通用3D补片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68例,其中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33例,完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TEP)35例,随访时间8~24个月(中位时间16个月),对所有病例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最高体温(术后1~5 d)、术后早期疼痛、并发症和复发情况进行观察。结果:68例手术全部顺利完成,术中出血量、术后最高体温、术后早期疼痛、并发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APP组手术时间高于TEP 组(P<0.05),随访期内均无复发。结论: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安全可行,根据病人情况选择不同术式,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比观察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LIH)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86例成人腹股沟疝,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观察组接受LIH治疗,对照组接受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OTH)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术后恢复及疝复发、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但术中...  相似文献   

4.
摘要:为比较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笔者将79例腹股沟斜疝或直疝患者随机分成2组,I组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II组行传统疝修补术。结果示I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后疼痛、并发症发生率等均优于II组患者。提示无张力疝修补术较传统疝修补术效果优越,是治疗腹股沟疝的好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腹腔镜疝修补术与传统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随机将100例腹股沟疝患者分为2组,每组50例。传统组行传统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腔镜组行腹腔镜疝修补术。对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疼痛持续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疼痛持续时间、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疝修补术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与Bassini修补术的比较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目的探讨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meshplug)在腹股沟疝修补中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总结1998年8月至2000年2月间施行的108例次meshplug修补术与87例次Bassini修补术.结果两组术式比较,原发性疝的平均手术时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复发性疝的手术时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术中出血量、术后开始活动时间、发热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尿潴留发生率均差异有显著意义(P均<0.05).meshplug组术后疼痛及局部不适显著较轻.随访2~20个月,平均11个月.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8%和23%,复发率分别为0%和2%.结论meshplug修补术近期疗效令人满意,优于传统Bassini修补术,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和总结.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为基层医院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86例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疝修补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恢复时间、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时间、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为30.2%,对照组为5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复发率对照组为18.6%、观察组为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操作简单、复发率低、并发症少,易为患者接受,较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至2008年4月共收住的200例腹股沟疝患者的手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住院的时间短、术后疼痛轻、复发率低。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手术方法相比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超普疝装置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9年4月至2022年12月76例确诊为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手术方法均分为两组,A组38例患者予以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B组38例患者予以超普疝装置疝修补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 A组患者总有效率(97.37%)高于B组(78.95%)(P<0.05);A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费用均高于B组(P<0.05),A组患者住院时间低于B组(P<0.05);术后12 h、术后24 h、术后48 h,A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B组(P<0.05);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0.53%)与B组并发症发生率(18.42%)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A组患者满意度(94.74%)高于B组(73.68%),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具备有效性和微创性,术后住院时间相对更短,可以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情况,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比腹腔镜经腹膜前疝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Prosthetic,TAPP)与李金斯坦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远期效果。方法 收集2019年6月至2020年1月本院诊断为腹股沟疝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资料,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进行入组筛选,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分为微创组(采用TAPP术式)和开放组(采用李金斯坦术式),两组各72例,共计纳入144例患者。术后随访2年,对比两种术式治疗腹股沟疝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复发率等方面效果。结果 两组病例中均无睾丸萎缩和缺血性睾丸炎并发症发生;TAPP组术中发现对侧隐匿疝4例,LTSN组中慢性疼痛4例、TAPP组0例,P<0.05;LTSN组迟发性补片感染1例、TAPP组0例,P>0.05;LTSN组术后复发2例,TAPP组0例,P>0.05;LTSN组血清肿1例,TAPP组有7例,P<0.05;其中TAPP组5例均在3个月之内自行吸收,2例经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后痊愈,无其他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两种手术方式复发率不高,相比于Lichtenstein术式,TAPP组术后慢性疼痛发生...  相似文献   

11.
三维双层补片治疗腹股沟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采用新型无张力三维双层补片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 ,及其减少腹股沟疝的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的效果。方法 分析行三维双层补片疝修补术 4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47例均为男性。中位年龄 65岁。斜疝 3 6例 ,直疝 11例。该组患者的五六评分总得分均大于或等于 6分。术中广泛解剖腹股沟区 ,将疝囊完全剥离至疝囊颈后 ,通过内环口将腹横筋膜与腹膜分离。在将疝囊经内环送入腹腔的同时 ,将三维补片的下层片经内环置入腹横筋膜与腹膜之间的间隙 ,上层补片缝合在腹股沟韧带和弓状下缘上 ,形成一个对腹股沟区前后修补的三维结构。结果 术后患者无不良反应 ,术后第 1天即可下床活动 ,第 3天出院。全部患者随访 1~ 2年 ,均无不适感 ,手术部位未出现硬结 ,无复发。结论 该术式适用于“五六评分法”总分 >6分且腹股沟管后壁需要修补的患者。该手术方式符合人体解剖特点 ,手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少 ,值得临床推广。但手术方法较复杂 ,对手术者的手术技巧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改进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 采用单个Trocar孔腹腔镜手术治疗 2~ 14岁的小儿腹股沟疝 86例 94侧 ,5 4例右侧 ,3 2例左侧 ,其中 8例为双侧 ;单侧疝中 10例有隐性疝。均在腹腔镜直视下行疝内口缝扎术。结果 手术时间为 10~ 3 0 (平均 16)min。所有患儿在术中和术后均未发生并发症。全部随访 4~ 60个月 ,无复发。结论 该法创伤小、恢复快、不需伤口拆线。同时可用于处理腹股沟隐性疝和双侧腹股沟疝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附176例报告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目的 探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可行性。方法 从1998年12月~2001年12月间采用腹腔镜下疝内环口荷包缝扎和腹膜内置网法对176例腹股沟疝患者实施腹腔镜疝修补术,其中腹股沟斜疝160例,腹股沟直疝l5例,复合疝1例。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30min,术中、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术后2~3d出院。全部患者均获随访1O~36个月,有2例复发,复发率1.2%。结论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疝修补新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根据近代理论, 建立微创腹股沟疝修补术。方法 根据“五六评分法”,对36 例评分≤5 分初次发作的腹股沟斜疝男性患者,采用小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 内环口缩小手术,而不行腹股沟管的后壁修补。结果 整个手术时间约20 ~30 min ,手术后第3 d 出院并恢复正常工作。36 例均无手术并发症。随访1-5 ~2 年,无1 例复发。结论 根据腹股沟疝“五六评分法”设计的微创腹股沟疝修补术,简便、安全、创伤小,手术后恢复快,可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创伤性膈疝的诊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总结创伤性膈疝诊断的经验教训,探讨提高早期诊断率的方法。方法 对44例创伤性膈疝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前确诊16例(36.36%),误诊28例(63.64%),其中术中漏诊4例,全组治愈32例(72.73%)、死亡12例(27.27%)。结论 创伤性膈疝易于误诊,术前确诊率低,其原因是:对该病认识与警惕不够,该病缺乏特有症状。因此,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动态观察病情,全面分析其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6.
腹内疝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腹内疝发生的原因,提高腹内疝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水平。 方法:回顾分析68例腹内疝的临床资料。 结果:术后证实为盲肠旁疝1例;毕II式结肠前胃空肠吻合术后输出段空肠疝入输入段空肠与横结肠系膜间隙6例,其中发生肠坏死1例,行疝复位、肠切除吻合后治愈;Miles术后盆底腹膜裂开所致内疝4例;降结肠造口术后降结肠与侧腹壁形成的间隙致内疝6例;大网膜与乙状结肠造口肠壁粘连形成内疝1例;因手术、腹腔炎症引起的粘连与腹膜、卵巢、膀胱、子宫、肠壁或肠与肠之间的孔隙改变形成内疝50例(73.5%),其中肠坏死3例,行疝复位裂孔修补、粘连松解、肠切除吻合后治愈。 结论:腹内疝术前诊断困难。对有手术史,经常腹痛或肠梗阻表现者应考虑腹内疝的可能,并应早期诊断及时手术,以防发生肠绞窄,肠坏死。  相似文献   

17.
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术式选择与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手术方法选择.方法:回顾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4年1月—2008年1月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 TAPP)和完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TEP) 162例(178侧)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术后复发率及远期慢性疼痛等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的一般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均P>0.05),两组均无手术死亡和术后严重并发症病例.下床活动时间、近期并发症、住院天数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TAPP组的手术时间,复发疝的手术成功率明显高于TEP组(均P<0.05),TEP组肛门排气时间短于TAPP( P<0.05).结论: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安全性好,两种术式各有优缺点,具体的要根据患者情况及手术者本人的手术技能而定,不能盲目采取统一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8.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45例体会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嵌顿疝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45例腹股沟嵌顿疝患者(包括平片式修补Lichtenstein术12例、疝环充填式Rutkow术31例及经腹股沟切口Kugel腹股沟疝修补术2例)的临床资料。 结果:45例手术过程均顺利。无切口感染和排异反应,无术后死亡。所有患者术后3个月获得门诊随访,未见复发。 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治疗成人腹股沟嵌顿疝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异体腹直肌前鞘细胞外基质框架用于疝修补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探讨异体腹直肌前鞘细胞外基质框架(ASECM)作为疝修补材料的效果.方法 12只犬随机分为2组(1)ASECM修补组(实验组),6只;(2)人工材料修复组(对照组),6只.手术于腹直肌左右侧腹壁制成一3 cm×5 cm的缺损区,右侧缺损区实验组用ASECM行修补,对照组用人工材料补片修补.左侧缺损区不作修补用作自体对照.两组分别于术后2,8,16周取材行光镜、免疫组化、扫描及透射电镜检查.结果 两组动物左侧腹壁缺损处2 d后出现腹壁疝,而修补区均未出现腹壁疝.实验组光镜检查显示,术后2~8周ASECM中长入的宿主成纤维细胞逐渐增多,术后16周时成纤维细胞数量减少.各时期均无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实验组电镜检查术后16周修补局部基本为排列整齐的细胶原.对照组光镜检查显示,术后2~16周时可见由少量~大量的成纤维细胞附于材料层面上,但人工材料网丝间隙之间未见明显的成纤维细胞生长.且在各个时期均有炎性细胞浸润.术后16周对照组电镜检查时,成纤维细胞生长出的突起包饶材料表面,类似宿主对异物组织的包裹反应,且人工材料补片未与宿主组织融合.免疫组化检查显示为I,III型胶原.结论 ASECM为机体提供了一良好的供宿主成纤维细胞"爬行替代"的框架,在修补后可有效的与宿主组织相融合,保证修补后局部组织的良好强度.ASECM为理想的疝修补材料.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ERAS)模式下的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6年9月湘雅医院普通外科行标准化ERAS模式下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360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全组中位手术时间68(30~130)min,单侧疝中位手术时间48 min,双侧疝中位手术时间91 min。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9%(32/360),主要包括尿潴留15例(4.2%),血清肿25例(6.9%),无伤口感染和住院期死亡。术后中位住院时间1 d。术后次日数字评分法(NRS)疼痛评分为(1.8±1.2)分,年龄65岁者NRS评分明显高于年龄≥65岁者(P=0.01)。术后1个月,中位腹股沟疼痛调查表(IPQ)评分为1.6(0~8)分。结论:ERAS模式下的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安全和有效,且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