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系统评价紫杉类药物每周与三周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检索1966 ~ 2008 年5 月Cochrane 图书馆、PubMed、EMbase 及CBM 数据库,搜集紫杉类药物每周与三周方案组对比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按Cochrane 手册4.2.6 RCT 的质量评价标准对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并使用RevMan 5.0 软件进行Meta 分析。 结果 共纳入9 个RCT,包括1 438 例患者。每周和三周方案组在1 年生存率[紫杉醇:RR=1.24,95%CI(0.83,1.86);多西紫杉醇:RR=0.80,95%CI(0.51,1.23)]及总反应率[紫杉醇:RR=1.03,95%CI(0.72,1.49);多西紫杉醇:RR=0.98 95%CI(0.64,1.49)]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每周方案组中性粒细胞减少[紫杉醇:RR=0.74,95%CI(0.56,0.97);多西紫杉醇:RR=0.22,95%CI(0.16,0.30)]较三周组发生率低,但在贫血等其它毒性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紫杉类药物每周及三周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相似,每周方案粒细胞减少症较三周方案发生率低,其它毒性发生率相似。  相似文献   

2.
目的系统评价米氮平与氟西汀比较治疗成人抑郁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2009年第2期)、MEDLINE(1980~2008年12月)、EMbase(1980~2008年12月)、CBM(1980~2008年12月)、VIP(1980~2008年12月)、CNKI(1980~2008年12月)、万方数据库(1980~2008年12月),纳入米氮平与氟西汀比较治疗成年抑郁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纳入RCT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个RCT,包括695例抑郁症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治疗后1周和2周米氮平组的有效性均显著高于氟西汀组[1周:RR=2.00,95%CI(1.30,3.10),P=0.002;2周:RR=1.49,95%CI(1.08,2.06),P=0.02];但治疗6周后米氮平组与氟西汀组的有效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21,95%CI(0.89,1.63),P=0.23];第6周治愈率米氮平组略高于氟西汀组[RR=1.40,95%CI(1.09,1.80),P=0.009]。②不良反应:米氮平组的嗜睡、体重增加发生率高于氟西汀组[RR=1.78,95%CI(1.18,2.70),P=0.006;RR=5.91,95%CI(2.21,15.83),P=0.0004],恶心、失眠发生率低于氟西汀组[RR=0.47,95%CI(0.31,0.71),P=0.0003;RR=0.39,95%CI(0.17,0.89),P=0.03],其余常见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氮平抗抑郁疗效优于氟西汀且起效较快,在常见不良反应中,米氮平更易引起嗜睡及体重增加,氟西汀更易引起恶心及失眠,其余不良反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一线治疗失败的补救治疗方法。方法一线治疗失败的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51例,给予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10mg/次,2次/d,餐前口服;枸椽酸铋钾胶囊220mg/次,2次/d,餐前口服;阿莫西林胶囊1.0g/次,2次/d,餐后口服;呋喃唑酮片0.1g/次,2次/d,餐后口服,疗程10d。疗程结束后4周行14 C呼气试验,计算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结果治疗后幽门螺杆菌阴性48例,阳性3例,根除率94.1%。9例(17.65%)发生轻度不良反应,疗程结束后症状消失,发生重度不良反应1例(1.96%),改用其他方案治疗。结论含呋喃唑酮四联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一线治疗失败患者根除率较高、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苏黄止咳胶囊联合阿斯美治疗感染后咳嗽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利用万方数据库( WanFang Data )、PubMed数据库、和中国知网( CNKI ),检索有关苏黄止咳胶囊联合阿斯美对感染后咳嗽治疗疗效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 RCT )。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iew Manager 5.4 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最终有6项RCT符合纳入标准,总计747例患者。研究结果显示:苏黄止咳胶囊联合阿斯美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RR=0.12,95%CI( 0.06 ,0.24),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咳嗽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MD=-0.61 ,95%CI( -0.73 ,-0.50 )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另外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并未增加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其中试验组与对照组恶心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RR=1.36, 95%CI( 0.55 ,3.37 ),P=0.50] ;试验组与对照组心慌/心悸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RR=0.63,95%CI( 0.16 ,2.44 ),P=0.50] ;试验组与对照组胃部不适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RR=1.19,95%CI( 0.38 ,3.75 ),P=0.77] ;试验组与对照组嗜睡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RR=0.79,95%CI( 0.21 ,3.02 ),P=0.73]。结论:苏黄止咳胶囊联合阿斯美治疗感染后咳嗽有着较好的临床应用疗效,较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系统评价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治疗皮肤鲍温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OVID、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库、CBM和CNKI等电子数据库,纳入PDT治疗皮肤鲍温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从1966年1月至2010年3月。检索语种限中、英文。对纳入RCT进行质量评价,提取有效数据,采用RevMan 5.0.23版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个RCT,共354例患者,496处皮损,其中试验组皮损237处,对照组皮损259处。Meta分析结果显示:PDT组的治愈率高于安慰剂组[RR=4.16,95%CI(1.69,10.25)]或外用氟尿嘧啶软膏治疗组[RR=1.38,95%CI(1.12,1.71)],而与冷冻治疗组无显著差别;PDT组的美容效果评价优于冷冻组[RR=1.48,95%CI(1.18,1.87)]或外用氟尿嘧啶软膏治疗组[RR=1.51,95%CI(1.05,2.15)];PDT组的复发率低于安慰剂治疗组[RR=0.29,95%CI(0.10,0.86)],但与冷冻组或外用氟尿嘧啶软膏组无显著差异。以红光为光源的PDT组治愈率高于绿光光源组的PDT[RR=1.29,95%CI(1.02,1.65)],复发率低于后者[RR=0.20,95%CI(0.05,0.87)]。两次光照治疗方案与单次光照治疗方案的治愈率及美容效果评价无显著差异。PDT治疗的不良反应包括不同程度的疼痛、局部感觉异常、局部炎症反应、色素沉着、结痂。结论现有有限证据表明,PDT治疗皮肤鲍温病的疗效优于安慰剂、冷冻或外用氟尿嘧啶软膏等对照治疗,复发率低于安慰剂,不良反应与对照组相似;红光-PDT治疗疗效优于绿光-PDT,复发率低,而不良反应两者相似;两次光照治疗方案与单次光照治疗的疗效无明显差异,但前者疼痛明显。  相似文献   

6.
吕必华  朱蕙  曾婧 《华西医学》2015,(3):432-437
目的对以左氧氟沙星为基础的补救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评价,并和传统四联疗法进行比较。方法计算机检索Science Direct、Pub Med、Medlin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收集有关一次或多次根除幽门螺杆菌失败后,以左氧氟沙星为基础的补救疗法(主要是三联疗法)和传统四联疗法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为2000年1月-2013年9月。由2名评价者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后,采用Rev Man 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14篇文献,共1 402例患者,数据经异质性检验为非同质总体,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Meta分析表明,左氧氟沙星组三联疗法组的疗效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16,95%CI(1.04,1.30),P=0.009];左氧氟沙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44,95%CI(0.24,0.81),P=0.008]。结论根除幽门螺杆菌失败后,以左氧氟沙星为基础的补救方案比常用的四联疗法的疗效更好,不良反应更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不同方案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根除治疗的疗效。方法共180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为A、B、C组。A组(雷尼替丁+胶体果胶铋+阿莫西林+甲硝唑)、B组(泮托拉唑+胶体果胶铋+克拉霉素+甲硝唑)、C组(雷贝拉唑+胶体果胶铋+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分别采用不同方案治疗,疗程7d,停药4周后检测幽门螺杆菌。结果 A、B、C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分别为65.00%、81.66%和91.66%(P0.01),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1.66%、25.00%、26.66%(P0.05)。结论雷贝拉唑、胶体果胶铋、阿莫西林和呋喃唑酮四联短程疗法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具有较好的根除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系统评价托烷斯琼预防全麻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电子检索PubMed、EBSCO、Springer、Ovid、CNKI等数据库,并查阅所获文献的参考文献,收集1995~2009年发表的有关托烷斯琼预防全麻术后恶心呕吐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按Cochrane Handbook 5.0.1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统计学分析采用RavMan 4.2.10软件。结果共纳入17个RCT,包括4?67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有效性:托烷司琼单次静注能降低全麻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RR=0.41,95%CI(0.29,0.60)]和全麻术后应用阿片类药物镇痛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RR=0.30,95%CI(0.15,0.60)];单次静注或分次泵注均能降低全麻术后应用曲马多镇痛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RR(95%CI)分别为0.41(0.29,0.56)和0.10(0.06,0.19)];托烷司琼与地塞米松联用较托烷司琼单用能更有效降低全麻术后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RR=0.27,95%(0.13,0.57)]。②安全性:托烷司琼静注能减少头晕头迷的发生率[RR=0.35,95%CI(0.16,0.75)],但在减少术后瘙痒、嗜睡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纳入研究患者均未出现椎体外系、排尿困难等症状。结论托烷司琼能明显降低全麻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且不增加瘙痒、嗜睡等不良反应,并可减少头晕头迷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系统评价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对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b、Ovid、EMbase和TheCochraneLibrary(2012年第1期)、CBM、CNKI、WanFangData,查找国内外采用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方案和一般治疗方案比较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截至2012年4月。由2位研究者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4个RCT,共计2665例患者,其中治疗组1339例,对照组132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在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症状积分及改善上腹疼痛症状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临床疗效:RR=3.90,95%CI(3.08,4.94),P〈0.0000l;症状积分:WMD=-1.68,95%CI(-1.88,-1.47),P〈0.00001;上腹疼痛症状改善情况:RR=2.84,95%CI(2.02,3.99),P〈0.00001]。结论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可使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消化不良症状积分降低,尤其是上腹疼痛症状得到显著改善。受纳入研究质量和数量所限,上述结论尚需进一步开展严格设计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系统评价初发性肩关节脱位保守治疗外旋位和内旋位固定,以及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11年第9期)、MEDLINE(1966年至2011年9月)、EMBase(1966年1月~2011年9月)、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9年1月~2011年9月)、PubMed(1966年6月~2011年9月)、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手工检索中文骨科期刊的相关文献。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对其进行严格的质量评价后应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保守治疗外旋位和内旋位固定比较组纳入5个RCT,包含467例患者;手术和保守治疗组纳入4个RCT和2个CCT,包含29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保守治疗外旋位和内旋位固定术后复发率比较,术后复发率在总体组别(RR=0.77,95%CI0.58~1.02)、完成术前治疗计划组别(RR=0.76,95%CI 0.51~1.13)、〉30岁组别(RR=0.79,95%CI0.29~2.11),3个组别均无统计学意义,在〈30岁组别(RR=0.52,95%CI0.36~0.76)有统计学意义;手术和保守治疗术后复发率比较在各亚组内分别为(RR=0,22,95%CI0.12~0.40)和(RR=0.11,95%CI0.04~0.30),亚组合并后(RR=0.17,95%CI0.10~0.29),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预防初发性肩关节脱位复发,与传统内旋位固定相比较,外旋位固定在年轻患者(≤30岁)有一定优势;与保守治疗相比较,手术治疗明显优于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雷贝拉唑联合左氧氟沙星、呋喃唑酮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胃镜检查Hp阳性的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8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雷贝拉唑肠溶片10mg,均为2次.d-1;左氧氟沙星0.2g,每天2次;呋喃唑酮0.1g,每天2次,疗程1周;对照组给雷贝拉唑10mg,阿莫西林1.0g,甲硝唑0.4g,均为2次.d-1,疗程1周。疗程结束4周后复查Hp,根除率治疗组为84.8%,对照组为75.0%,两者有显著差异。结论:雷贝拉唑联合左氧氟沙星及呋喃唑酮三联根治幽门螺杆菌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小、价格便宜的特点,可作为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治疗方案之一,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莫西沙星、埃索拉唑和呋喃唑酮三联疗法与经典铋剂四联疗法作为初次治疗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126例经胃镜检查证实为Hp感染上消化道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66),给予埃索拉唑、莫西沙星、呋喃唑酮三联10d治疗;对照组(n=60),给予经典铋剂四联14d治疗,疗程结束4周后复查Hp,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Hp根除率为89.4%,对照组为8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7%)明显低于对照组(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西沙星、埃索拉唑和呋喃唑酮三联Hp根除率与经典铋剂四联疗法相同,但不良反应少,患者耐受好,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和评价免疫刺激剂联合三联疗法在幽门螺杆菌(Hp)根除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Hp阳性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免疫刺激剂(匹多莫德口服液)联合三联疗法(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三联疗法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Hp根除率(92.0%)明显高于对照组(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症状缓解率(73.3%)显著高于对照组(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0%)低于对照组(17.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率(21.7%)显著低于对照组(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刺激剂联合三联疗法可提高Hp根除率、临床症状缓解率、Hp复发率,减少抗生素不良反应,可直接用于根除Hp的一线首次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由雷贝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呋喃唑酮组成的10日序贯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方法将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且Hp阳性的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4例)方案为前5d给予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后5d给予雷贝拉唑、左氧氟沙星、呋喃唑酮;对照组(44例)三联疗法为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疗程7d。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Hp根除率。结果治疗组Hp根除率为90.9%,对照组为75.0%,两组患者Hp根除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雷贝拉唑、左氧氟沙星等组成的10日序贯疗法治疗Hp感染具有较高的根除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以加替沙星、呋喃唑酮、兰索拉唑为基础的三联疗法作为一线治疗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疗效。方法将200例Hp感染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100例。治疗组给予加替沙星、呋喃唑酮、兰索拉唑治疗,对照组给予克拉霉素、呋喃唑酮、兰索拉唑治疗,疗程均为7 d。停药4周后复查Hp,分析Hp的根除率、副反应发生率及成本/效果比(C/E)。结果治疗组、对照组Hp根除率分别为90.53%、8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12.63%,对照组为20.6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成本/效果比(C/E)分别为1.48和2.71。结论以加替沙星为基础的三联疗法能有效、安全地根除Hp感染且费用较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成都地区儿童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成功率,分析可能导致儿童根除失败的主要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9年6月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经碳13尿素酶呼气试验和胃镜检查确诊幽门螺杆菌感染且需要根除治疗的患儿临床数据,包括疾病人口学数据、根除方案、可能导致根除失败的原因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974例确诊幽门螺杆菌感染且需根除治疗的患儿(男性514例,女性460例,<6岁402例,6~9岁371例,≥10岁201例)。所有患儿根除成功率69.82%(680/974),首次根除成功率64.99%(633/974);失败后家长同意继续根除治疗116例,最终成功率40.52%(47/116);因溃疡行根除治疗成功率72.00%(18/25)。共完成1135次根除,成功率59.91%(680/1135),6种治疗方案的治疗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070,P=0.07)。2012至2015年成都地区儿童根除以含甲硝唑根除方案为主,根除成功率63.49%;2015年中国儿童幽门螺杆菌诊治专家共识出版后,2016至2019年首选克拉霉素方案,根除成功率提高至73.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72,P=0.001)。幽门螺杆菌感染家族史是影响儿童根除率的主要因素[优势比=3.921,95%CI(1.249~12.305),P=0.019]。结论成都地区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总体根除成功率尚未达到80%,初次根除选择克拉霉素三联方案能够提高成功率;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家族史是影响成功的主要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17.
2种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胃溃疡临床疗效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通过比较2种治疗胃溃疡的三联疗法的治愈率和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探讨较为理想的胃溃疡治疗和幽门螺杆菌根除方案。方法选取120例感染了幽门螺杆菌的胃溃疡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 2组,每组60例,分别接受硫糖铝、洛赛克和阿莫西林2周三联疗法和硫糖铝、甲硝唑和克拉霉素2周三联疗法治疗,治疗结束后4周应用胃镜和活检染色对溃疡治愈率和幽门螺杆菌根除率进行分析。结果A、B 2组患者溃疡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1.67%vs 81.67%,P〉0.05),但A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率要高于B组(95.00%vs81.67%,P〈0.05)。结论硫糖铝、洛赛克和阿莫西林2周三联疗法是一种更为理想的胃溃疡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复方嗜酸乳杆菌片与布拉酵母菌(Saccharomyces boulardii,S.Boulardii)散剂联合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H.pylori阳性患者240例随机分为3组,A组:埃索美拉唑20 mg+阿莫西林1 000 mg+呋喃唑酮100 mg,口服每日2次,疗程10天;B组:在A组三联10天基础上,加用复方嗜酸乳杆菌片1 000 mg,口服每日3次,总疗程14天;C组:在A组三联10天基础上,加用S.Boulardii散剂500mg,口服每日2次,总疗程14天.治疗期间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疗程结束4周后观察H.pylori根除率.结果 A、B、C组H.pylori根除率按意向性(ITT)分析分别为62.5%、76.2%、83.8%,按方案(PP)分析分别为64.1%、79.2%、85.9%,B组、C组PP根除率明显高于A组(P<0.05),C组ITT和PP根除率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B、C组明显低于A组(19.5%、7.7% vs 34.6%,P<0.05),C组明显低于B组(P<0.05).B、C组对药物的耐受程度明显高于A组(P<0.05),B组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或S,Boulardii散剂联合三联疗法均可提高H.pylori根除率,后者安全性优于前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系统性评价来曲唑促排卵治疗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BM(1979~2009)、万方数据库(1994~2009)、CNKI(1994~2009)、VIP(1989~2009)、PubMed(1997~2009)、Pro Qust Medical Libraray(1997~2009)、外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2000~2009),并手工检索相关杂志9种。纳入来曲唑与氯米芬促排卵效果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和临床对照试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并提取有效数据而后采用RevMan4.2.7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个研究,合计3100例患者,其中A级5个,B级4个,C级1个。5个研究显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子宫内膜厚度来曲唑组高于氯米芬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个研究显示HCG日子宫内膜厚度来曲唑组低于氯米芬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个研究显示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个研究显示HCG日优势卵泡数来曲唑组低于氯米芬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个研究显示HCG日优势卵泡数来曲唑组高于氯米芬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个研究显示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氯米芬比较,来曲唑单一用药组妊娠率略低,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3,95%CI(0.82,1.29)];联合用药组妊娠率较高,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73,95%CI(1.37,2.18)];来曲唑组排卵率较高,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23,95%CI(0.97,1.57)]。结论来曲唑与氯米芬促排卵治疗在子宫内膜厚度、优势卵泡数、排卵率、妊娠率方面可能存在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临床上来曲唑可弥补氯米芬促排卵治疗的缺点,提供另外一种选择。上述结论仍需更多设计严谨的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来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