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手术中不同宽度切口对术后散光的影响。方法将术前散光≤1.5D的92例单眼白内障待术患者依其选择晶体的不同而分作A、B两组,A组植入硬晶体,作5.5mm颞侧透明角膜切口;B组植入折叠晶体,作3.2mm颞侧透明角膜切口,均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分别观察术后7d和1个月角膜散光变化及视力恢复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A、B两组裸眼视力≥0.5者分别为79.6%、66.4%,结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46.08,P<0.01)。A组术前平均角膜散光度为0.96±0.87D,术后1个月为0.54±0.56D,手术前后差异有显著性(U=2.267,P>0.05)。B组术前平均散光度为0.65±0.86,术后1个月为0.64±0.67D,手术前后差异没有显著性(U=1.016,P>0.05)。结论白内障术后角膜散光与手术切口宽度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toric intraocular lens,Toric IOL)植入和角膜缘松解切开术(limbal relaxingincision,LRI)矫正白内障低中度角膜散光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20年1月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及散光矫正治疗的白内障低中度角膜散光90...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白内障巩膜隧道切口超声乳化摘除及折叠式人工晶体(IOL)植入术后前房深度(ACD)的变化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收集102例行白内障巩膜隧道切口超声乳化摘除及折叠式人工晶体(IOL)植入术患者资料,用德国ZEISS公司生产的IOL-Master5.2测量手术前后ACD、角膜曲率及眼轴,从而分析ACD变化及其相关因素。结果:86只眼IOL植入术前平均ACD为2.2mm,术后平均ACD为5.4mm,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7只眼术后ACD的平均变化值为2.4mm,术后ACD的变化值随眼轴长度的增加而增大,呈线性正相关(r=0.662,P=0.01)。52只眼术前角膜曲率的平均值为45.24D,术后角膜曲率的平均值为42.47D,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OL植入术后ACD因眼轴长度不同而不同程度的增加,白内障选择经巩膜隧道切口术后角膜曲率无明显变化,医源性角膜散光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切口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弧形、水平、反眉形切口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后角膜散光的变化.方法:将90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90眼)随机分为A组28例,B组29例,C组33例,均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分别选择弧形、水平、反眉形切口,观察术前、术后3个月角膜散光及术后1周、1,3个月视力≥0.5眼教和手术源性散光的变化.结果:术后3个月手术源性散光和视力≥0.5眼教分别为:A组(2.21±0.61)D,20眼(71.42%);B组(1.15士0.44)D,28眼(96.55%);C组(0.45±0.12)D,26眼(78.78%).结论:对术前散光>2 D、1~2 D、<1 D患者,分别采用弧形、水平、反眉形巩膜隧道切口,可校正术前已有散光,更有利术后视力提高.  相似文献   

5.
角膜散光是影响白内障患者术后视觉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矫正术前已有的散光及减少手术源性散光,是现代白内障手术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对散光形成原因及术后散光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常规切口与个性化切口的白内障合并散光患者术后视力及散光的差异。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对术前存在角膜散光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90例,采用分段随机分组法,分为以下2组:A组为常规上方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硬人工晶体植入组;B组为最陡角膜子午线透明角膜切口和成对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组。跟踪观察术后1d、1w、1及3个月祼眼视力,最隹矫正视力及角膜曲率。统计学分析方法采用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卡方检验。结果角膜曲率检查显示术前各组散光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A组与B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裸眼视力术前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裸眼视力术后1d、1w、1及3个月A组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最隹矫正视力术前及术后1d、1w、1及3个月A组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合并角膜散光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在角膜曲率最大的子午线上做切口和做成对透明角膜切口可以降低术前存在的角膜散光,提高术后的裸眼视力。  相似文献   

7.
梯形小切口摘除白内障及人工晶状体植入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意 《临床医学》2010,30(5):85-86
目的探讨梯形小切口手法碎核摘除白内障及人工晶状体植入的疗效及术后的角膜散光变化。方法对252例(275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采用百赖皓式碎核刀,行梯形小切口手法碎核摘除白内障及人工晶状体植入。结果无后囊破裂等严重并发症的262眼(占95.3%)中,术后1周视力≥0.5者207眼(79.0%),术后1个月视力≥0.5者219眼(83.6%),术后1个月视力≥0.3者241眼(92.0%)。术后1周角膜散光平均为(1.50±0.25)D,术后1个月散光为(1.25±0.25)D。结论非超声乳化梯形小切口手法碎核摘除白内障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技术是一种可靠的手术方法,且术后反应轻,术中并发症少,挽核容易,切口小,角膜散光小,视力恢复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动态小切口在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中的疗效及在复明工程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06例白内障患者(364只眼)施行动态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351只眼术中及术后切口的密闭程度良好(96.4%),术后角膜水肿均在一周内恢复透明;术后1MO角膜散光值较术前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术前:0.82±0.50D;术后:0.90±0.35D,P>0.05).结论:动态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具有散光小、安全、创伤小、并发症少、视力恢复快等优点,适合在复明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2.2 mm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2 mm同轴微切口超声乳化手术人工晶体植入术安全性及术后视力、眼压、角膜散光变化.方法:选取我科2009年1-7月间所收治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52例,52眼,核Ⅱ~Ⅳ级.术前、术后1周、1月、3月测量视力、眼压、角膜散光度数.结果:52例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前房稳定,手术顺利,术后第二天角膜透明,切口自闭性好,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一月裸眼视力:≥0.5为39眼,占90.69%;矫正视力≥0.8为36眼,占83.72%;散光检测:术后角膜散光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2.2 mm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无需改变现有的手术习惯.术后视力恢复好,切口自闭性好,未发现医源性散光的增加.  相似文献   

10.
盛豫  关娟  周历  司艳芳 《医学临床研究》2007,24(2):239-240,243
[目的]评价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中,双辅助切口对角膜屈光的影响.[方法]20例38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在角巩膜缘3、9点位透明角膜两处行辅助切口.应用TOPCON 角膜曲率仪,于术前和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对角膜进行检测,比较分析角膜屈光的变化.[结果]术后角膜曲率同术前值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术后1周角膜散光与术后3个月的数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前和术后1个月角膜散光与术后3个月的数值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双辅助切口的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对角膜曲率影响非常小;术后出现的角膜散光,可于术后1个月内显著减少;1个月后,角膜散光情况已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采用巩膜隧道切口下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福建省宁德市闽东医院眼科收治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两组均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IOL植入术治疗,对照组作透明角膜切口,观察组作巩膜隧道切口。比较两组视力恢复情况、散光情况、角膜内皮细胞、生活质量和并发症。结果:术前两组视力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裸眼视力、矫正视力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散光度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角膜内皮细胞相关指标均较术前明显改善,观察组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六角形细胞比率、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利用角膜地形图做角膜切口以矫正散光的效果。方法对97例患者(102眼,术前散光范围0.25~5.75D),术前行角膜地形图检查,然后随机分为A、B两组。A组(51眼)常规做颞上方巩膜隧道切口,B组在角膜曲率最大轴位做透明角膜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植入折叠式人工晶体。于术后1 d、1周、1个月和3个月时对患者进行视力、裂隙灯、眼底、角膜地形图检查,观察角膜散光的变化。结果A组患者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时角膜散光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1 d、1周角膜散光较术前增加,术后1个月、3个月散光较术前改善。术前散光≤1.5 D者术后平均散光(0.52±0.14)D;术前散光1.5~2.5 D者术后平均散光(0.88±0.53)D;术前散光>2.5 D者术后平均散光(1.5±0.72)D。结论通过角膜地形图引导的手术切口可以较好地矫正术前部分散光,获得满意视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角膜地形图引导下白内障手术角膜切口对术后散光影响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白内障患者90例(96眼),按照来院就诊时间将其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参照组患者予以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观察组患者予以手法碎核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对比两组患者的角膜散光和裸眼视力。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角膜散光改善程度明显好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裸眼视力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角膜地形图引导下行白内障手术,选择巩膜隧道切口以及侧弧形板层松解切口,均利于术后散光的矫正。  相似文献   

14.
白内障严重损害视功能,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phaco emusification naspiration,PHACO)联合人工晶体(intro ocular lens.IOL)植入是近年来开展的治疗白内障的一种新的手术方式。该术式具有切口小、组织损伤小、术后角膜散光程度轻、视力恢复快和并发症少等优点。但因晶体混浊,屈光间质不清,临床检查不能窥视眼内情况,B超检查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 3 .2mm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角膜散光演变情况。方法 :对 5 9例 68眼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行 3 .2mm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折叠人工晶体植入 ,分别于术后 3d、1周、1个月及 3个月行角膜曲率和自动验光仪检测 ,应用Jaffe/Clayman矢量分析法计算手术源性散光。 结果 :术后不同时期平均散光度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增加 ,1个月后趋于稳定 ,平均SIA度数术后 1周与术后 3d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术后 1个月与术后 1周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术后 3个月与术后 1个月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透明角膜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折叠人工晶体术后角膜散光度数小、恢复快 ,早期即可获得良好而稳定的裸眼视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冷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微切口推注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60例60眼白内障惠者,核硬度为Ⅱ一Ⅳ级,在表面麻醉下,用1.8 mm角膜穿刺刀行11点及2点角膜缘切口,采用"Cool Fash Mode"及双手微切口超声乳化技术摘除白内障,通过推注器植入Acri.smart 36A或46S折叠式人工晶状体;对照组随机选择病例98例(112眼),采用常规超声乳化手术方法,植入Staar公司KN-X预装推注式人工晶状体.比较两组病例超声乳化时间与总体手术时间、切口反应分级、术后1 d角膜透明度、术后1周视力与散光.结果:实验组60眼中,0级及Ⅰ级切口反应44眼,占73.3%,术后1 d.角膜透明无水肿者56眼(93.3%);时照组112眼中,0级及Ⅰ级切口反应46眼,占41.1%,术后1 d角膜透明无水肿者91眼(81.3%),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实验组术后l周平均散光(-0.71±0.34)DC,与术前散光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叉(P>0.05);对照组112眼术后1周平均散光(-0.89±0.44)DC,与术前散光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λ2=0.437,P<0.05);实验组超声乳化时间平均(9.04±4.32)s,手术时间平均(11.2±3.27)min.对照组超声乳化时间平均(10.26±6.41)s,手术时间平均(7.88±4.35)min.两组超声乳化时间差异无显著意义:总体手术时间实验比对照组长,差异有显著意义(λ2=2.477,P<0.05).结论:冷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配合微切口折叠推注式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对角膜及切口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不增加手术源性散光,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超声乳化术联合SBL-3区域折射型非球面人工晶状体(IOL)治疗年龄相关白内障的效果及对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12月收治的年龄相关白内障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焦点组55例和SBL-3组55例,单焦点组予超声乳化术联合ADAPT AO非球面单焦点IOL植入,SBL-3组给予超声乳化术联合SBL-3区域折射型非球面IOL植入。比较2组术后3个月对比敏感度[明光、暗光、明光炫光、暗光炫光],术前和术后3个月视觉质量[客观散射指数(OSI)、斯特列尔比(SR)、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MTF cut off)]、视力[最佳矫正近视力(BCNVA)、最佳矫正远视力(BCDVA)、远视矫正下的近视力(DCNVA)]及生活质量[视功能与生存质量问卷(VF-QOL)]。结果 术后3个月,SBL-3组对比敏感度高于单焦点组(P<0.05);术后3个月,2组OSI、BCNVA、BCDVA、DCNVA水平均较术前降低,SBL-3组低于单焦点组(P<0.05);术后3个月,2组SR、MTF cut off水平及VF-QOL评分均较术前升高,SBL-3组高于单焦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白内障超声乳化及同期人工晶体(IOL)植入手术中护士与手术者的协调配合及手术效果。方法随机选择117例(126只眼)行IOL手术患者,对其术前术后视力、角膜散光、角膜内皮细胞损失率及术中、术后并发症进行总结。结果术中后囊破裂2只眼(1.6%),行前部玻璃体切除术后,囊袋内植入人工晶状体。术中未出现由于超乳能量过高所导致的角膜内皮细胞损伤或刀口灼伤,未出现由于负压不稳定导致的前房消失等术中并发症。术后角膜形态良好,水肿及前房炎性反应轻,角膜内皮细胞损失率为10.0±1.5(%)。结论该手术安全、快捷,患者康复快,视力恢复好。术中护士与术者的协调配合及护士娴熟的护理技能、仪器调试技术、全面系统的理论知识是手术能够顺利完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白内障术后切口及其缝合所致术后术源性角膜散光是影响视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对2001年10月至2003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40例白内障患者连续进行随访,观察比较术后角膜散光及视力的变化,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白内障患者的三联手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松兆  尤怡  万光明 《中国康复》2003,18(3):193-194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白内障乳化、人工晶体植入、玻璃体切割三联手术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6 2例糖尿病白内障患者 ,胰岛素控制血糖于正常范围 ,按常规行白内障乳化吸出术后 ,再行三切口闭合式玻璃体切割 ,并将人工晶体植入囊袋 ,术后用林可霉素和地塞米松静脉滴注 ,碘必舒滴眼。结果 :6 2例患者术后 1周及 3个月时检查角膜透明 ,瞳孔圆 ,视力恢复较快 ;术后脱残率 79 7% ;角膜散光为 0 75± 0 6 5D ,与术前差异无显著性 ;术后并发症为术中后囊膜破裂 36 5 % ;色素散播 87 8% ;纤维性渗出 8 1% ;虹膜后粘连 6 8%。结论 :三联手术操作可以同时解决两种病变 ,术后恢复快 ,可以有效增进视力 ,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但术后并发症难以避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