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探讨湘西少数民族老年心房纤颤患者的心脏超声表现,了解原发病因的分布.方法 选择我院2005年1月到2010年11月心房纤颤湘西少数民族老年患者160例,接受常规心脏二维超声显像,观察其心脏结构、瓣膜病变及心功能情况,结合临床诊断,将引起心房纤颤的原发病因进行排序.结果 湘西少数民族老年心房纤颤患者原发病因中以冠心病高居首位,风心病第二,高心病第三,缩窄性心包炎第四.房颤患者中出现左心房扩大者74例,占92.5%;左室扩大者35例,均伴有左房扩大;右房扩大者共67例,占83.75%;双侧心房均扩大的患者为62例,占77.5%.结论 湘西少数民族老年心房纤颤患者心脏超声显示绝大部分出现心脏结构改变;原发病因分布有其不同的特点,且较以往出现改变.  相似文献   

2.
胸部肿瘤切除术后,由于开胸及肿瘤切除、吻合手术的损伤较大,常会导致术后并发心房纤颤。国内报道非心脏胸外科手术后并发心血管异常高达47.6%,食道贲门癌术后心律失常(心房纤颤)占50.9%,胸部肿瘤切除术后心脏并发症占43.7%,其中79.6%为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现将我科胸部肿瘤切除术后合并心房纤颤的病例作一回顾性分析报告。  相似文献   

3.
分析我院258例心房纤颤患者住院期间抗凝药物的使用情况,加强对心房纤颤患者进行抗凝治疗重要性的认识.使用华法令抗凝率27.1%,使用阿司匹林抗凝率为44.2%,未使用任何抗凝药物者为28.7%.心房纤颤患者抗凝现状堪忧,需进一步加强心房纤颤患者的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4.
曾佑平 《医学信息》2003,16(2):93-93
目的 预激综合征患者时常发生阵发性心房纤颤。为阐明阵发性心房纤颤的机制 ,我们进行了旁路消融前后的电生理学检查。方法和结果 我们调查了 2 4例有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和以前有阵发性心房纤颤病史已成功进行了旁路消融的预激综合征患者。将消融 7d后电生理学检查可诱发出心房纤颤的患者作为可诱发心房纤颤组 (n=14) ,将旁路消融 7d后用电生理学检查不能诱发出心房纤颤的患者作为非诱发心房纤颤组 (n=10 )。将 15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成功消融房室结慢径且无心房纤颤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在消融前后测量了心房易损伤性指标—最大心房传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房纤颤伴长R-R间期时是否合并Ⅱ度房室阻滞的动态心电图诊断问题。方法选择心房纤颤住院患者44例,记录24h动态心电图,统计≥2.0s的长R-R间期发生时间及频率,最长R-R间期等。结果44例患者共出现≥2.0s的长R-R间期15636次,13004次集中在夜间23:30-6:00。结论心房纤颤伴长R-R间期出现的时间长短、睡眠相关性、24h平均心率,协助临床判定是否合并Ⅱ度房室阻滞的诊断,对于指导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人工心脏起搏器安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心房纤颤患者心房Ⅰ、Ⅲ型胶原蛋白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振平  郭志坤  韩培立  席鸿钧 《解剖学杂志》2005,28(2):154-156,i002
目的:探讨心房纤颤患者心房胶原的组织学分布和Ⅰ、Ⅲ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应用Masson和SP免疫组化染色方法,结合数字图像分析方法,观测正常人和心房纤颤患者心房胶原的组织学和Ⅰ、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结果:(1)正常心房Ⅰ、Ⅲ型胶原广泛分布,均可分为粗、细不等的条状纤维。(2)心房纤颤患者心房Ⅰ和Ⅲ型胶原表达,仅部分区域发生极度重排;其心肌细胞间隙增大,胶原松散、断裂或大量聚集。(3)正常心房肌Ⅰ型胶原含量较Ⅲ型胶原多;心房纤颤组Ⅰ型和Ⅲ型胶原含量明显增多。结论:心房纤颤心肌的间质松散,胶原增多。Ⅰ和Ⅲ型胶原纤维形态上的变化可能是心房纤颤时心功能异常所致。  相似文献   

7.
据2009年1月10日Lancet[2009,373(9658):155—166]报道,英国学者利用魏克氏三特征(Virchow’s triad)学说,重新阐述心房纤颤引发血栓形成机制。心房纤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脑卒中和血栓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心房纤颤患者血液流变性的变化特点及降低血粘度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选心房纤颤患者 78例 ,其中持续性心房纤颤( >3月 ) 3 8例 ,阵发性心房纤颤 ( <3月 ) 40例 ,均口服巴米尔 (肠溶阿司匹林 )片 10 0mg和静脉滴注舒血宁注射液 2 0ml治疗 ,每日一次 ,共 2周。检测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各参数。结果 :持续性心房纤颤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血小板粘附率和纤维蛋白原均明显高于阵发性心房纤颤组 (P <0 .0 5 ) ;经口服巴米尔片和静脉滴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后 ,两组上述血流变学各参数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性降低 (P <0 .0 5~ 0 .0 1)。结论 :心房纤颤患者易合并高血粘状态 ,口服巴米尔片和静脉滴注舒血宁对其有较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心房纤颤(AF)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一种重要危险因素。不同类型的AF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皆存在差异。比较阵发性心房纤颤(Pa AF)与持续性心房纤颤(Pe AF)患者AIS的临床特点,以明确两者发病机制存在的差别。方法242例AIS患者,其中男性103例,女性139例;年龄53~86岁,平均年龄为78.4岁。根据AF特点分为Pa AF组(57例)与Pe AF组(185例),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信息、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和影像学特点。结果与Pa AF组相比,Pe AF组患者年龄较大,女性患者所占比例偏高。Pe AF组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与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m RS)评分皆高于Pa AF组。大脑中动脉(MCA)狭窄在Pa AF患者更普遍,而Pe AF组更多伴随左心房增大。结论与Pa AF相比,Pe AF患者AIS短期预后差。这可能与不同亚型AIS在两组中的不同发病率有关,也与两组患者左心房产生的血栓结构及体积存在差异相关。  相似文献   

10.
心房纤颤(atrial fibril ation,AF)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也是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AMI)较常见的并发症,可致心室率增快,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恶化,影响患者预后。体表心电图P波代表心房的电活动,因此体表心电图P波的变化在预测AF的发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P波离散度、P波时限以及右胸导联(V1)P波负向等可用于预测PAF,本文对2013年1月~2014年4月在我院CCU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研究探讨AMI新发AF患者心电图P波特点,为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老老年(≥80岁)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急诊与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的有效性和近期安全性。方法将120例老老年冠心病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和非心肌梗死组(对照组),其中AMI组发病12h内行直接PCI的患者为AMI急诊组,其他AMI患者(AMI择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行择期PCI,两组合称为非急诊组,对各组的临床资料及冠脉介入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AMI急诊组PCI即刻成功率(72.2%)低于非急诊组(9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AMI急诊组并发症比非急诊组和AMI择期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39),AMI组并发症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院内死亡率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老老年AMI患者中,急诊与择期PCI手术成功率均较高,虽然急诊PCI术发生并发症的风险较高,但两者在院内死亡率和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阑尾周围脓肿早期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50例l刺尾脓肿早期手术病人为脓肿组,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50例急性阑尾炎手术病人为对照组,对术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及并发症等临床指标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脓肿组的手术时间(68±23)min与对照组手术时间(49±14)min有显著差异(P〈0.05),2组的手术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手术并发症无显著差异(P〉0.05)。发生并发症的两组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阑尾脓肿早期手术治疗可以替代传统保守疗法,而且是安全的;不但避免二次住院及诊治失误,而且节省了住院费用及医疗成本支出。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回顾性分析脑卒中患儿的疾病谱病因学及危险因素分布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病历调查方法,总结 分析1996年1月至2006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51例脑卒中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脑卒中患儿发病平均年龄为(3.0±3.8)岁;男性156例,女性95例。动脉缺血性脑卒中(AIS)占62.5%(157/251),出血性脑卒中(HS)占37.5%(94/251)。两者均无明显季节分布差异,但郊区(县)发病较城区更为严重。特发性脑卒中(IS)51例(32.5%,51/157)居于AIS病例各亚类首位。已明确病因的AIS病例中以感染(12.1%,19/157)、烟雾病(12.1%,19/157)、头部外伤(10.8%,17/157)和营养性缺铁性贫血(7.6%,12/157)最常见。惊厥(20.4%,25/157)和言语困难(15.9%,25/157)则是IS患儿较常见症状。颅内出血发生部位主要为大脑内(41.5%,39/94)和蛛网膜下隙(13.8%,13/94)。维生素K缺乏(76.6%,72/94)则是导致小婴儿颅内出血的重要诱发因素。结论 IS是儿童AIS的最常见类型;维生素K缺乏仍是我国引起小婴儿颅内出血的最常见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龄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处理。方法对2000-2010年间108例高龄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处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8例病人均作胃癌限期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6.1%,其中切口感染19例(17.6%),肺部感染12例(11.1%),吻合口漏4例(3.7%),泌尿系感染2例(1.9%),高渗性昏迷1例(0.9%),死亡1例(0.9%)。术后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9d。结论控制血糖和选择合理的术式、手术时机,高龄胃癌并糖尿病患者可顺利度过围手术期,并取得良好的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5.
快速康复外科在胃癌围手术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在胃癌围手术期应用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选取120例胃癌需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FTS理念组及对照组(传统方法治疗),比较2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恶心呕吐发生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术前术后营养状态、住院时间及住院总费用等多项指标。结果采用FTS理论治疗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缩短,恶心呕吐发生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术前术后营养状态良好,住院总费用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FTS理念可有效减轻手术的损伤,促进胃癌患者术后的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并节省住院总费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统计分析2009年1~11月佛山市中医院ICU痰标本细菌培养病原菌分布特征及药敏情况,为临床经验用药提供科学的参考。方法留取经镜检合格的痰标本,经分离培养出病原菌后,以法国梅里埃VITEK2全自动细菌鉴定分析仪鉴定,以K-B法检测药物敏感性,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2003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共分离出288株菌,病原菌分布以铜绿假单胞菌最多占20%,其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分别是14%、13%、10%、7%。药敏结果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吡肟、头孢他啶、亚胺培南、阿米卡星等的敏感率均达75%以上;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和头孢西丁对肺炎克雷伯菌与大肠埃希菌的抗菌活性也较好;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呋喃妥因等的敏感率较高,均为75%以上,而对青霉素仅有2%的敏感率。结论痰培养病原菌以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对于革兰阴性杆菌,可选用第三代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革兰阳性球菌,可用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呋喃妥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控制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医疗费用、缩短住院天数的效果,为儿童OSAHS规范化、标准化和同质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实施临床路径前入院的OSAHS患儿为非临床路径组;实施临床路径的OSAHS患儿为临床路径组。临床路径组严格按照临床路径计算机系统设定的程序进行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治疗;非临床路径组不进入临床路径计算机系统。两组均采用等离子消融术对扁桃体和(或)腺样体进行消融治疗。两组患儿出院后随访时对患儿家属进行综合满意度问卷调查。分析两组患儿的综合满意度、住院总费用、药费和住院天数等指标。结果两组各300例进入分析,两组平均年龄、性别、OSAHS严重程度和手术方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临床路径组和非临床路径组的综合满意度分别为96.3%和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临床路径组的平均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床位费、药费、实验室检查费和治疗费分别为(3.8±1.2)d,(7959±1224)元、(164±52)元、(1001±695)元、(661±84)元和(1586±703)元;非临床路径组分别为(4.4±1.6)d,(8652±1314)元、(189±70)元、(1311±532)元、(730±138)元和(1791±796)元,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影像学检查费和手术麻醉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路径的实施可提高OSAHS患儿家属的综合满意度,有效降低住院费用、药费和住院天数,有助于OSAHS的规范化、标准化和同质化治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儿童缺血性脑卒中(IS)远期预后并初步探讨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 收集1992年1月至1997年5月首次入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我院)的IS连续病例.对住院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其发病时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愿意接受随访的患儿到我院随访,项目包括问卷调查、物理检查、日常生活活动(ADL)评定、智力测量、患肢运动功能评定(FMA评估)、头颅MRI和磁共振血管造影术(MRA)检查,分析IS的远期预后.结果 44例IS连续病例符合纳入标准,其中1例病初死亡,3例无法取得联系,15例拒绝随访.25例进入分析,其中男14例,女11例.起病至本次随访的间隔时间平均为12.2年,随访时平均年龄16.3岁(11.3~24.2岁).①起病时23例表现为偏瘫症状,2例四肢瘫.10例患儿病因不明,呼吸道感染5例,轻微头外伤5例,Moyamoya病2例,同时呼吸道感染和头外伤1例,心脏病和脑动脉炎各1例.②5/25例起病入院时出现惊厥的患儿出院后未再出现惊厥;起病时未发生惊厥的2例患儿出现癫发作;2例Moyamoya病患儿出院后出现IS复发.③25例患儿肌力均较起病时提高;25例患儿ADL得分在118~126分,均符合ADL功能独立;FMA评分结果显示11例(44%)患儿患肢运动功能达到正常.④7例(28%)患儿全量表智商〈70分;15例(60%)患儿存在心理问题,包括记忆力差11例,注意力不集中10例,自信心不强9例,动作过多7例,社交恐怖7例.⑤MRA检查显示3例起病时血管狭窄的患儿其狭窄程度明显减轻,余22例患儿无明显改变.⑥基底节、内囊和丘脑部位梗死者以及特发性脑卒中患儿FMA评分较高.结论 儿童IS远期预后较好,均可达到生活自理.约50%患儿仍存在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和心理问题,整体认知能力偏低.基底节、内囊和丘脑部位梗死和特发性IS者运动功能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超高龄(≥80岁)原发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收治170例原发性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超高龄者45例,对照组125例),对比超高龄患者(≥80岁)和对照组(〈80岁)在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表现、疾病治疗等的差异,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超高龄组中,女性所占的比例高于对照组,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者、起病时有明确诱因或处于活动状态、入院时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对照组(P〈0.05)。超高龄组脑叶出血的情况多于对照组(31.1%比12.0%,P〈0.05),基底节出血的情况则少于对照组(37.8%比62.4%,P〈0.05);超高龄组采用手术治疗低于对照组,在住院时间上长于对照组,中位累积生存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高龄原发性脑出血可能是一种特殊类别的脑出血,脑血管淀粉样变性极有可能是其发病的重要病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脑卒中癫痫的,I岳床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对1000例脑卒中患者中60例继发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卒中癫痫的总发生率6.00%,卒中后早期癫痫的发生率为53.33%(32/60),晚期发生率为46.67%(28/60),以部分发作为最多占65.00%(39/60),卒中后癫痫的发生率与病灶部位有关,皮质病灶较易发生卒中后癫痫,皮质(10.65%)与皮层下(2.73%)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而不同卒中类型癫痫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是老年人癫痫发作的最常见原因,皮层病灶较易发生癫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