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续上期)2“正邪博弈”是《伤寒论》辨治外感病证及疫病的核心理念《伤寒论》辨识和诊疗疫病及外感病证的基本理念和法则可以概括为两点:“正邪博弈”是其辨识病证的核心理念;“病证辨治,以辨证论治为主”是其辨治疾病的基本模式和方法。疫病的发生和发展是人体正气与病邪博弈的过程。一般而言,当人体虚弱,即自身正气不足时,则淫邪疫毒易乘虚入侵人体而致病,即如《素问·评热病论》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灵枢·百病始生》所谓“两虚相得,乃客其形”(所谓“两虚”,一指正气虚,二指乘虚而入的外邪,即《内经》所谓之“虚邪贼风”)。  相似文献   

2.
论六经病预后转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仲景著《伤寒论》,创立六经辨证论治理论体系,揭示了辨证论治的方法和思维程序。后世医家对六经辨证论治理论代有发挥,使六经辨证体系日趋完善,然而对六经病预后转归鲜有论述。兹就《伤寒论》六经病有关预后转归内容阐述如下。1 太阳病预后转归太阳主表,风寒之邪侵袭人体,太阳首当其冲。太阳受邪,营卫失和,正邪相争于表,便会发生以发热、恶寒、头痛、脉浮为特征的太阳病。太阳为六经之藩篱,故太阳病误治失治,可内传其他五经,然太阳与少阴相表里,故太阳病每多内传少阴,有道是“实则太阳,虚则少阴”。如桂枝甘草汤证、炙甘草汤证、干姜附子…  相似文献   

3.
三、对《伤寒论》方剂配伍规律的分析(一)太阳病篇方剂配伍规律的分析太阳为诸经藩篱,主一身之表,一切外感病邪,常首先侵袭太阳。故太阳病主要是指外感病的初期,多是伤于风寒之邪,疾病性质是表寒证,病位在表。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脉浮等。治疗以发汗解表为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谓:“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太阳病方剂亦正体现这一重要治则。又太阳病,由于人体的体质有强弱,感受的邪气有轻重,虽属早期,但却可因正邪相争,或病轻,或病重,或自愈,或传变。更由于治疗不  相似文献   

4.
自温病学从医林之中独树一帜以来,一直存在着“伤寒”与“温病”的争论。中医治病主要依靠人体患病后正邪相争所反应的症状特点即证候来治病的,笔者认为伤寒与温病的本质区别点应由症状反应来判定,而非由所伤病邪而判定。《伤寒论》六经辨证涵盖了温病,六经理明,万病理通,而《伤寒论》全书内容又详述了温病的证治,用《伤寒论》的理论和方证治疗温病亦是早已存在的事实,温病学亦是在《伤寒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未“”跳出伤寒圈子”。1伤寒与温病的区分取决于症状反应明清时期,一些温病学家在没有搞清楚温病和伤寒区别的情况下,便主观认为“伤寒是伤于寒邪”(即《伤寒论》主要是讲风寒外感病的),“温病是伤于温热之邪”(即温病学主要是讲风热外感病的)。其实,中医辨证论治所说的证,是人体感受风寒暑湿燥火等外邪后与人体正气相争所反应出的症状、证候来判断,而不依据感受的是什么外邪,因感受寒邪后,可反应出寒证,也可反应出热证;感受了热邪也可反应出寒证或热证。中医治病,之所以辨证而不辨病,是与它的发展历史分不开的。因为中医发展远在数千年的古代,当时既没有先进科学技术为依据,又没有精密实验器材的利用,故势必不可能像近代西医面向病变的实质和致病因素,以求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析《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篇中条文一则之原义。方法:对《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篇中一则疑难条文作医理分析与文献考证,主要采用医理分析、文理分析、以经解经以及文字训诂的方法解经。结果:分析了条文存在的疑点,总结了伤寒厥热胜负的三种情形,归纳了厥热胜负之病机,不外正邪之往来、阴阳之进退、病邪之出入而已——寒邪入里,正不能抗,阴胜于阳,阴进阳退,则发厥;寒邪内盛,真气衰微,阴盛格阳,中气将绝,则除中;阳气渐复,寒邪外出,阳进阴退,阴阳均衡,厥热相应,则病向愈;阳胜于阴,阳进转亢,热气有余,则发痈脓。结论:《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部分条文难解,历代注家所论不一,今试考其中疑难条文一则,以辨其文义与医理,然仲景原旨为何,尚有待进一步研究及临床之验证。  相似文献   

6.
数脉,是临床常见脉。《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数咏,除表现在火热亢盛和阴虚内热的热证中,尚见于以下多种情况。【表邪外泄】《伤寒论》57条曰:“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49条曰:“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此脉数,并非风寒表邪热化,实乃卫阳正气与风寒表邪交争激烈,正将胜邪,邪随汗泄之信息。可用桂枝汤之辛温解表促使邪随汗泄。待其汗出微微则脉  相似文献   

7.
《伤寒论》对于发热的论述约占条文十分之七,然主要讨论由外感而引起。其发热类型有微热、烦热、恶热、潮热及往来寒热等,其性质有实证、虚证及虚实挟杂之证。笔者就《伤寒论》的发热证治规律探究如下,以冀对临床辨治有一定指导意义。1 《伤寒论》的发热证治规律 发热亦称身热,为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循其因机,在表者多为外感风寒,邪正相争,营卫失和;在里者则为表邪入里,化热成实,里热蒸腾;还有病邪在半表半里或表里同病,亦有真寒假热、水极似水之  相似文献   

8.
答:《伤寒论》第四条云:“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这是指伤寒疾病之初,肤表受邪,若邪中之轻浅,正能却邪,脉象平和安静,则可不传为某经疾病而自愈。若邪中之深重,正邪斗争较剧,病无自愈之机,胃不和而欲吐,神不宁而烦躁,脉不静而数急,则可能传为六经中的某一经病。那么,“传”就是外邪侵犯  相似文献   

9.
《伤寒论》以伤寒而名书者,因“大邪中表”《金匮·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太阳属寒水,主一身之表,风寒外袭,首犯太阳,可表现津液失布。故伤寒易招致水病,此寒水并称之理。所谓“寒伤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同气相求也。《伤寒论》中张仲景非常重视治水调津液运用。《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汗之为物,以阳气为运用,以阴精为材料。”(清·吴瑭《温病条辨·杂说》)汗由津液所化,且与血同…  相似文献   

10.
张仲景所著《伤寒论》,顾名思义,自始至终均围绕“寒”字而论。“寒”邪不但由外而感,亦可因失治、误治或素体阳气亏虚而致寒邪乘虚而入。《伤寒论》在不少条文中对寒冷之症状描述极为详细而具体,且冷症之语序差异十分显著。这些描述不仅是因“寒”邪而致冷症病者之表现与外象,更是理法方药、辨证施治之重要依据。故此,笔者重温《伤寒论》,试就其对冷症辨治十一法浅探如下。1 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法 中风后汗出、脉浮缓,其冷象为“啬啬恶寒,渐渐恶风”,形容患者畏缩怕冷之状,不仅是严重的恶寒,且又如阵阵恶风之深切。其病机为外感风寒、腠理疏  相似文献   

11.
《伤寒论》六经证治概述(四)赵慰庭河北省秦皇岛市中医医院(066000)4、太阴病治法太阴为湿土之脏,或寒或热之邪入侵,皆能腹满自利,但有肢冷肢温,脉迟脉数,口渴口不渴之辨,不可不详。太阴虽属三阴,但亦有表里。风寒所中,留连于径,不入于脏,即为太阴表...  相似文献   

12.
《伤寒论》对吐利证论述详尽,六经病皆有之,施治颇具特色。笔者谨就吐利证治予以剖析。一、太阳伤寒,殃及阳明致吐利太阳病以风寒袭表为主,见“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等主要脉证,然“呕逆”症亦能兼见。因风寒之邪,既从肌表伤人,表现上述太阳表证,又可从口鼻而入,殃及阳明胃肠,使其失和降而致吐逆。如《伤寒论》第3条麻黄汤证的“呕逆”、  相似文献   

13.
朱进忠教授(1933-2006)晚年在总结自己五十余年的临证经验时,提出了中医治病以和谐为纲的学术思想,这一思想源于《内经》与《伤寒论》中的有关论述。《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指出,人体“内外调和,邪不能害”,《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有“病常自汗出者,……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  相似文献   

14.
《伤寒论》六经辨证,皆有中风,计18条从字面理解,是感受风邪,古今注释,多如斯言,但细研原文,并非如此,余读《伤寒论》以降,试将微见,略陈于殿。一、以风的性质“疏泄”定病名“中风”作为病名,是与“伤寒”相对而言,伤寒者,是人体感受风寒之邪,表现寒性凝滞,腠理闭塞的无汗等证;中风者,也是人体感受风寒之邪,但表现风性疏泄,腠理开达的汗出等证。二者相同病因,其病机差异是因患者素体禀赋阳气之强弱及感邪轻重而决定  相似文献   

15.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核心和特色,笔者结合《内经》对《伤寒论》"观其脉证"法进行解析。认为详观脉证是辨证的前提,临床面对患者应四诊合参,以脉为先、善抓主症、动态观察,同时注重个别症状。审证求因是辨证论治的关键环节,应依脉证辨阴阳、辨病邪类型、辨病位、辨虚实、辨实热。  相似文献   

16.
在四肢手足辨证上予人以准绳.下面试就此有关问题作一试述.一、详辨微,阐明病机仲师的手足辨证在病机上包括病位、病性、脉象变化、治疗过程等诸多方面:(一)确定病位:辨因明机,首要确定邪之部位.《伤寒论》如98条“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医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颈项强,小便难.”本为脾阳素虚,又感外邪.  相似文献   

17.
六经为病的提纲证,概述了六经病证的主要内容,是《伤寒论》辨证的纲领,笔者对此以针灸辨治,收到良好效果,兹论述如下。l太阳之为病太阳为寒水之经,经云“太阳之上,寒气治之,中见少阴”,可见寒水化气为太阳之生理。太阳之脉上至风府,下达腰脊,具有统摄营卫,主一身之表的作用。外邪侵袭人体,太阳首当其冲,致营卫不和,卫外失职,正邪相争于表,出现“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涌而恶寒”之提纲证。其本质为寒邪伤表,营卫不和,在针灸辨治时,应以解表敬郁,调和营卫为原则。由于太阳之敷畅赖肾督阳气之助,督脉统摄诸阳又维系…  相似文献   

18.
《伤寒论》之首系指《辨脉法》、《平脉法》、《伤寒例》三篇,尾即《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法》、《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法》、《辨发汗后病脉证并治法》、《辨不可吐》、《辨可吐》、《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法》、《辨可下病脉证并治法》、《辨发汗吐下后病脉证并治法》等八篇。辨别《伤寒论》首尾(以下简称首尾)的作者是不是张仲景,有利于扭转当前那种掐头去尾地学习、研究《伤寒论》的弊端,对恢复仲景学术思想的全貌,有着重要的深远意义。对首尾的作者是张仲景提出质疑始于明代方有执等错简派。他们认为首尾非仲景之文,乃叔和所作,理由主要有二:一是在《伤寒  相似文献   

19.
《伤寒论》六经辨证,通常是以外邪侵袭人体后产生的病理变化所反应出的各种临床表现为依据,加以分析、归纳,从而确定为某一经病和某证。例如,根据“头痛项强、发热恶寒、汗出、脉浮缓”这一组脉证,辨为太阳病中风证;“潮热谵语、不大便、腹满痛、脉沉迟”这一组脉证,辨为阳明病腑实证。然而,综观《伤寒论》全篇,还较多地记述了诸如“不渴”、“不呕”、“饮食如故”、“无表证”、“清便欲自可”、“脉平”等,现权且名  相似文献   

20.
经典医著一、依《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中有关原文精神,论述少阴病的预后。 [解]根据病人之临床表现以察正、邪胜负,进而判断疾病之预后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内容之一,认真总结祖国医学这方面的经验,是有临床意义的。现将《伤寒论》少阴病的预后分述如下:(1)欲愈证:如“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