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李素玉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8):1179-1180
目的 观察氩离子凝固术(APC)联各抗幽门螺杆菌(HP)治疗隆起糜烂性胃炎的疗效.方法 对120例隆起糜烂性胃炎患者采用APC联合抗HP治疗(雷贝拉唑联合克拉霉素)半月后行胃镜复查.结果 经APC及抗HP治疗后行胃镜复查隆起性病变消退,HP阴性.结论 APC治疗隆起糜烂性胃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氩气刀联合药物治疗隆起糜烂性胃炎的疗效.方法 对32例经胃镜确诊的隆起糜烂性胃炎患者通过氩气刀灼除疣状结节,并配合质子泵抑制剂、黏膜保护剂及抗生素等药物联合治疗.结果 32例患者经联合治疗后,疣状结节消失率达98%,患者自觉症状缓解或消失28例,临床有效率达87.5%以上.结论 氩气刀联合药物治疗隆起糜烂性胃炎的镜下疗效和临床效果明显优于传统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在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GC)的风湿患者中,根治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否减少该类患者引起上消化道损害的危险性.方法 对收治的200例患者分为3组:①HP阳性根治组78例;②HP阳性非根治组72例;⑤HP阴性组50例.连续服用糖皮质激素24周后复查胃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3组发生十二指肠溃疡分别为1例、3例,1例,胃溃疡1例、6例、0例,糜烂性胃炎分别为2例、5例、1例.结论 HP阳性根治组与HP阴性组上消化道损害的发生率相似,两组与HP阳性非根治组引起上消化道的损害均有显著性差异,需要长期服用GC的HP感染风湿患者在用药之前行根除HP治疗对减少上消化道损害的发生起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李方英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22):3389-3390
目的:探讨疣状胃炎的临床表现、内镜及病理特点。方法:对62例疣状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胃镜及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疣状胃炎的临床表现不典型,胃镜下胃黏膜上形成脐样凹陷糜烂隆起性病变,病检均有不同程度的炎症,有的伴有肠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结论:胃镜是诊断疣状胃炎的最佳方法,因病理部分存在癌前病变需治疗,目前主要采取抗HP、抑酸及微波局部烧灼等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5.
赵越 《江西医药》2003,38(6):421-422
我们对127例慢性胃炎患者行幽门螺杆菌(Helipcobacterpylori,HP)根治治疗,观察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astroesophagealrefluxdiseases,GERD)发病率的变化,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病人127例,男86例,女41例;年龄14~78岁,平均47.8岁。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95例,糜烂性胃炎27例,萎缩性胃炎5例。病例符合以下标准:有胃镜结果;有HP检测结果;经HP根治治疗,且两次胃镜结果间隔一年以上。1.2HP根治方案:PPI标准剂量(如奥美拉唑20mg,每日两次)加阿莫西林1000mg,加甲硝唑400mg,每日2次,共7d犤1犦。1.3GERD诊断标准:中华医学会消化学…  相似文献   

6.
幽门螺杆菌 (HP)感染是慢性胃炎的重要病因 ,其感染率超过 95 %。根治 HP的感染是治疗慢性胃炎的关键 ,笔者从 1 999以来 ,以中西药结合的方法根治 HP的感染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4 8例患者均为 HP阳性 ,并经纤维胃镜检测诊断慢性胃炎。其中浅表性胃炎 2 3例 ,萎缩性胃炎 2 5例 ;男性 2 2例 ,女性 2 6例 ;年龄 2 1岁~ 6 5岁 ,平均年龄 4 6岁。1 .2 观察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成中药组和中西药组。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详细记录症状、体征变化及胃镜显示的胃粘膜变化、活检病理的改变 ,并检查血、尿、粪常…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氩离子凝固术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隆起糜烂性胃炎的疗效。方法:82例隆起糜烂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行氩离子凝固术联合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仅应用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治疗,疗程为4周。两组中幽门螺旋杆菌(HP)检查阳性者,同时应用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7天。两组患者均于4周后复查胃镜,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和内镜病灶消失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Hp根除率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氩离子凝固术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隆起糜烂性胃炎的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氩离子凝固术联合药物治疗慢性胃炎伴隆起糜烂的疗效。方法将156例慢性胃炎伴隆起糜烂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82例采用氩离子凝固术联合埃索美拉唑镁治疗4周,对照组74例予埃索美拉唑镁治疗4周,2组合并幽门螺杆菌(HP)感染者均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杀HP治疗。治疗4周结束后对从患者临床症状、胃镜下表现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组82例临床症状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4例的有效率(P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引起的隆起糜烂性胃炎与其他原因引起的隆起糜烂性胃炎间的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改变的差异。方法将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本院行胃镜检查被诊断为隆起糜烂性胃炎的16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C14呼气试验的结果将患者分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组(C14试验+)和其他病因组(C14试验-)。对所有研究对象的隆起糜烂灶予以活检并送病理检查。比较两组患者发生黏膜萎缩、肠化生和非典型增生的情况。结果在所有隆起糜烂性胃炎的患者中,Hp感染阳性者89例(54.9%),Hp感染阴性者73例(45.1%)。在两组患者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组的腺体萎缩、肠化生和非典型增生的阳性率高于其他病因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隆起糜烂性胃炎较其他原因引起的隆起糜烂性胃炎更易发生腺体萎缩、肠化生和非典型增生。  相似文献   

10.
儿童胆汁反流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儿童胆汁反流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方法应用电子胃镜诊断胆汁反流性胃炎,应用快速尿素酶检查和病理染色诊断HP感染,并进行X^2检验。结果46例胆汁反流性胃炎中HP阳性率26、09%,48例非胆汁反流性胃炎中HP阳性率62.15%,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致病原因主要与胃液内高浓度胆汁有关;胆汁反流性胃炎与HP相关性胃炎是两种性质不同的慢性炎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隆起糜烂性胃炎的发病率及病理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内镜诊断慢性隆起糜烂性胃炎1060例,并随机抽取同期30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慢性隆起糜烂性胃炎组伴有肠化生和不典型增生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慢性隆起糜烂性胃炎易并发癌前病变,应对其进行临床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2.
疣状胃炎与幽门螺杆菌关系探讨及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疣状胃炎是一种特殊典型的胃炎。根据悉尼胃炎新分类,属于隆起糜烂性胃炎。目前,对其发病机制仍甚不清楚,临床上治疗各家不一。为此,我们对120例疣状胃炎合并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患者进行随机分为两组作治疗后进行初步对比观察,以了解两者是否存在相互联系,提高临床上对疣状胃炎与幽门螺杆菌关系的认识,有利于指导临床上治疗。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李榕萍 《海峡药学》2016,(8):124-126
目的 观察康复新液治疗隆起糜烂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病例选2014年9月~2016年2月就诊我院的隆起糜烂性胃炎患者,治疗组予以康复新液联合西药治疗,对照组予以单纯西医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胃镜疗效.结果 两组综合疗效比较,治疗组在症状缓解、胃镜疗效等较为显著,并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康复新液联合西药治疗隆起糜烂性胃炎疗效显著,方法可行,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厂.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替普瑞酮治疗非幽门螺杆感染的慢性糜烂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182例非幽门螺杆感染的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100例,口服替普瑞酮,50me,/次,3次/d;对照组82例,门服硫糖铝,1.0g/次,3次/d。均治疗4周。治疗前及治疗4周对患者上腹痛、上腹胀、反酸症状进行症状评估,治疗前、后分别行胃镜检查及胃黏膜组织病理学检查,并进行胃镜下疗效评分和胃黏膜慢性炎症程度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腹痛、上腹胀、反酸症状缓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评分问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胃黏膜糜烂区慢性炎症程度评分问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普瑞酮可改善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的上腹痛、上腹胀、反酸等上消化道症状及胃镜下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HP感染对残胃炎发生的影响以及术后HP根除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我院5年收治的121例术前HP阳性的胃大部切除术患者术后复查胃镜,组织病理检查及HP检测算临床资料。结果:在58例HP根除治疗组中残胃炎发生率为58.62%(34/58),63例未根除治疗组中,残胃炎发生率为92.86%(58/63),两组间残胃炎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HP阳性患者,胃大部分切除后近期内根除HP治疗能除残胃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幽门螺旋杆菌(HP)是引起人胃炎的最常见原因,亦与慢性胃窦炎和消化性溃疡有密切关系。根治HP可加速胃炎治愈,并明显减少消化性溃疡的复发率。业已证明,HP感染极难根治,一般根治率为0~15%,抗微生物制剂单一治疗特别令人失望。作者评估了clarithromycin治疗HP感染的疗效。12例HP感染者,口服本品250mg,一日4次,连用14天。于治疗前、开始治疗的2天内、末次用药后的2天内和末次用药后的4~6周进行‘’C尿素酶呼吸试骏(UBT),评价治疗效果。HP抑制:开始治疗后的2天内UBT阴性,HP根治:本次用药后的4~6周UBT阴性。结果:1…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食管、胃疾病关系。方法:2004年4~12月因消化不良症状而行内镜检查患者分成2组,A组为HBsAg阳性患者71例,B组为HBsAg阴性患者93例,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消化性溃疡总的发生率31.7%,其中A组为42.3%(30/71),B组为23.7%(22/93)(x2=6.55,P<0.05)。总HP感染率为55.5%,其中A组为64.8%(46/71),B组为48.4%(45/93)(x2=3.95,P<0.05)。糜烂性胃炎的总发生率为23.2%,A组为33.8%(24/71),B组为15.1%(14/93)(x2=8.02,P<0.01),食管癌、胃癌总发生率3.7%,其中A组7.0%(5/71),B组1.1%(1/93)(校正x2=442,P<0.05)。结论:HBV感染与消化性溃疡、HP感染、糜烂性胃炎、上消化道肿瘤等疾病密切相关,须重视对HBV感染患者的胃、食管疾病。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联合磷酸铝凝胶、阿莫西林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相关性萎缩性胃炎(CAG)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胃镜、病理诊断及HP检测阳性确诊的萎缩性胃炎11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58例,治疗组用泮托拉唑+磷酸铝凝胶+阿莫西林,对照组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治疗结束后3个月再次复查胃镜及行病理学检查,比较治疗前后胃镜、病理及HP阴转率的改变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HP根除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胃镜下黏膜炎症及胃黏膜萎缩、异型增生、肠上皮化生均明显减轻。结论 HP持续感染可使萎缩性胃炎及肠上皮化生持续存在,且明显增加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根除HP可使萎缩性胃炎和肠上皮化生程度明显减轻,甚至获得改善。泮托拉唑联合磷酸铝凝胶、阿莫西林治疗HP相关性萎缩性胃炎可发挥协同作用,提高疗效,显著改善CAG胃黏膜炎症及其萎缩程度。  相似文献   

19.
研究幽门螺杆菌感染及根治与消化系统常见病的相关性,给早期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提供依据。筛选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200例,年龄20~70岁,按胃炎、消化性溃疡、不典型增生分类,治疗后采用C13呼吸试验确定幽门螺杆菌转阴率、胃镜复查确定病灶愈合率。幽门螺杆菌在致病过程中起了很大作用,幽门螺杆菌治疗转阴组胃内微小病灶愈合有效率高达89%;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中早期根治幽门螺杆菌非常必要,可以达到预防和阻止微小病灶向恶性疾病发展,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RED)与幽门螺杆菌(Hp)的关系。方法确诊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60例及浅表糜烂性胃炎患者63例(对照组),均行幽门螺杆菌检测,再将60例GERD患者分为2组,25例常规三联抗HP治疗,为HP根除组,另外35例作为Hp持续感染组。随访1年。结果 60例GERD患者Hp感染率为58.3%,对照组Hp感染率82.5%,GERD患者Hp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根除组GERD复发率高于Hp持续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Hp根除后GERD的发病率为25.5%。结论 Hp感染可能在GERD的发病过程中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