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 毫秒
1.
经舟状骨骨折月骨周围腕骨脱位临床上较为少见,极易误诊,笔者遇见1例误诊病例,为吸取教训,提高诊断率,现将诊误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探讨治疗经舟状骨一月骨周围脱位的手术方法。方法:对11例明确诊断为经舟状骨一月骨周围脱位,徒手整复失败患者,早期采用切开复位的同时行舟骨、大、小多角骨、头状骨局限性腕骨融合内固定并修复周围韧带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随访5个月~4年,优良率84.8%,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舟骨骨折愈合,无明显舟骨近侧及月骨坏死,腕骨融合满意。结论:早期切开复位,舟骨、大、小多角骨、头状骨局限性腕骨融合术是一种治疗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有效的疗法。 相似文献
5.
6.
7.
目的:探讨手法整复联合石膏外固定对经舟状骨骨折月骨周围脱位患者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62例经舟状骨骨折月骨周围脱位患者临床资料,将接受手法整复联合石膏外固定治疗的31例患者纳入A组,将接受手术复位治疗的31例患者纳入B组.观察两组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2年两组... 相似文献
8.
经舟月骨周围脱位临床上少见,由于腕骨大部分不规则相互关节,在不同X线片上均有重叠,加上临床医生经验不足,检查不细,腕部解剖不熟悉,临床上容易漏诊,延误治疗,造成手法整复治疗难度加大。2003年5月我科收治了1例误治21d的病例,经手法整复治疗,随诊1a,功能恢复良好,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在腕部创伤的评价中X线检查起关键性作用。腕部骨折、脱位大约占整个骨折、脱位的6%。腕部损伤中,舟骨骨折占60~70%.腕骨骨折、脱位占10%,月骨骨折占3%。在腕骨脱位和骨折中,以月骨脱位及月骨周围腕骨脱位的类型最多见。由于腕部X线投照在各种位置上腕骨均有明显重叠,易导致错、漏诊而贻误治疗,造成腕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0.
<正> 月骨与月骨周围脱位临床上较为少见,常伴有桡骨茎突骨折。由于腕部骨有骨骼8块,其形态各异,X片上有重叠影象,难以准确判断。同时创伤后有腕部疼痛、手指麻木、活动障碍等骨折的临床表现,掩盖了腕骨脱位体征,容易漏诊。1996年以来,我们先后收治3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比较闭合复位内固定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以该院2013年2月-2014年9月期间所收治93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 A组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B组行闭合复位外固定术,比较两组手术前后携提角与随访结果的关节功能优良率。结果两组手术前,Ⅱ型、Ⅲ型患者携提角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组Ⅱ型、Ⅲ型患者携提角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5.74%,显著高于对照组8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与闭合复位内固定相比可更有效控制携提角丢失情况,最大限度恢复患者术后肘关节伸直功能,为有效治疗方案,具有较高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分析使用切开复位异形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自2004年3月~2009年12月,对48例53足累及距下关节的跟骨骨折行切开复位异形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46例51足获随访5个月~3年,平均22个月,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优21足,良27足,优良率为91%。结论:切开复位异形钢板内固定能使骨折解剖复位,病人能早期进行锻炼,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较好的办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对比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将该院骨科收治的68例胫骨Pilon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治疗,实验组患者行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24个月时踝关节的恢复效果。结果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9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53%(<0.05)。实验组术后24个月时踝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73.53%(<0.05)。结论相较于切开复位内固定,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疗效更为显著,可以有效提高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降低并发症概率,适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4月至2012年2月武汉市武昌医院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54例,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及患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踝关节骨折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12个月,平均(8.2±1.5)个月,手术伤口均为Ⅰ期甲级愈合,未见骨折不愈合、踝关节僵直、内固定螺钉断裂和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内固定取出平均时间为术后(1.0±0.2)年。根据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37例,良12例,可5例,优良率为90.7%。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具有创伤程度轻微、骨关节复位准确、内固定牢靠、可早期行功能锻炼和疗效显著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伤口并发症的诱发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2年5月期间48例(51足)跟骨骨折患者,均采用了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术后对伤口愈合情况进行观察。其中男33例,女15例;年龄23~58岁,平均31岁。单侧为45例,双侧3例。结果 51侧中8足出现了伤口并发症,发生率为15.7%,表现为切口皮肤坏死、渗液、感染,切口愈合不良等。其余42侧愈合良好。结论患者骨折发生的原因、手术技巧、手术时间以及术后护理等均会对并发症的发生率产生影响,预防和防治术后并发症是减少其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与分析切开或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该研究方便选取自2010年5月—2016年3月该院收治的后踝骨折行切开或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的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次研究中有2例患者延迟愈合,余下56例全部为Ⅰ期愈合。术后患者愈合时间为3个月~0.5年,平均愈合时间为(4.6±0.4)个月,治疗后对患者进行12~48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26.4±5.2)个月,在末次随访中依照AOFAS评分标准,24例患者评分为优;28例为良;5例为可,1例为差,该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89.7%。其中,有11例患者行走或是在负重时存在踝关节疼痛现象,给予服用止痛药和增强康复训练治疗。结论对后踝骨折患者予以良好的复位及稳固的内固定有助于踝关节的康复,有助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