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两性霉素B脂质体(Ambisome)与两性霉素B(AmB)抗念珠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差别及其相关性.方法 参照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M27-A推荐的常量稀释法,体外检测20株念珠菌临床分离株和1株标准菌株对AmB和Ambisome的MIC,对两药的MIC结果进行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Ambisome抗念珠菌MIC与AmB相比在 1、 2个稀释度的符合率分别为52.4%(11/21)、23.8%(5/21),多数Ambisome的MIC值要高于AmB,平均增加0.82个稀释度;SPSS10.0统计软件等级相关分析显示两药MIC值有相关性(r=0.643,P<0.01).结论 Ambisome体外抗念珠菌与AmB有相关性,为进一步根据AmB折点推测和建议Ambisome的折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室于 1999年 1月至 2月用美国国家临床试验标准化委员会 (NCCL S)方案对上海 4家医院提供的 91株致病真菌进行了两性霉素 B(c Am B)和两性霉素 B脂质体 (Am Bi-some)的体外药敏试验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实验菌株 长海医院提供 :新生隐球菌 3株 ;长征医院提供 :新生隐球菌 15株 ,白念珠菌 19株 ,黄曲霉 2株 ,烟曲霉 2株 ,青霉菌 2株 ,总状毛霉 1株 ;瑞金医院提供 :新生隐球菌 4株 ,白念珠菌 17株 ,热带念珠菌 8株 ,类星型念珠菌 2株 ,黑曲霉 1株 ,克柔念珠菌 2株 ,链互隔菌 2株 ,总状毛霉 1株 ,土生念珠菌 1株…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脂质体两性霉素B对家兔肝肾功能主要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家兔12只,从静脉输注安定浮特克4 mg/(kg·d),连续应用7 d,比较治疗前后的肝肾功能主要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用药后转氨酶升高,治疗前后ALT分别为(50.00±24.45)u/L和(94.40±41.63)u/L(P<0.05);AST 分别为(78.17±28.74)u/L和(10.67±26.09)u/L(P>0.05);T-BiL,BUN及Cr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脂质体两性霉素B(安浮特克)具有低肾毒性和溶红细胞毒性,但可引起转氨酶尤其是ALT的升高,在临床应用中,应监测肝肾功能,同时给予积极的护肝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尾静脉注射脂质体包囊两性霉素B(两性霉素B脂质体)和两性霉素B脱氧胆酸盐(两性霉素B)来评价对于暂时缺失免疫活性的小鼠白色念珠菌感染模型的疗效。【方法】给小鼠皮下注射环磷酰胺,制作小鼠暂时缺失免疫的模型。2 d后通过尾静脉给小鼠注射白色念珠菌。注射白色念珠菌4 h后,尾静脉注射抗真菌药。1 d后再次皮下注射环磷酰胺1次。记录27 d后小鼠的生存情况。【结果】高浓度两性霉素B脂质体(5mg/kg)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延长白色念珠菌所感染小鼠的存活时间,在本试验中两性霉素B脂质体的耐受剂量明显高于两性霉素B(1 mg/kg)。【结论】在治疗白色念珠菌的机会感染中,高浓度两性霉素B脂质体的效果明显优于两性霉素B。  相似文献   

5.
在一般无菌检查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两性霉素B与卵磷脂的理化特点,确立了两性霉素B脂质体的无菌检查方法。用无菌甲醇40ml溶解样品(含两性霉素B4mg),通过0.45μm薄膜(TYPEFHMILLIPORE),用pH7.3磷酸盐缓冲液(含0.1%吐温80,0.002%甘牛胆酸钠)和生理盐水各200ml先后冲洗,按一般无菌方法进行检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简单、易行、可靠。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观察两性霉素B脂质体(amphotericin B liposome,L-AmB)对外科ICU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nfections,IFI)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3例外科ICU IFI患者使用L-AmB1mg/(kg.d)的剂量,观察治疗期间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13例患者中痊愈7例,显效3例,进步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76.9%,不良反应较小。结论小剂量的L-AmB1mg/(kg.d)应用于外科ICU IFI患者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两性霉素B脂质体与未包封脂质体的两性霉素的小鼠急毒试验LD50分别为5.07mg.kg^-1和2.61mg.kg^-1。,对全身性白色念珠菌感染的实验治疗,再会两者等剂量,小鼠存活率分别为55%和35%,判别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深部真菌感染30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年来随着医学发展,临床上抗生素、激素和细胞毒药物更广泛使用,脏器移植、免疫缺陷疾病的发生等导致全身性深部真菌病的发病率急剧增加,且有较高的死亡率。因此为挽救病人的生命,需及时应用有效低毒的抗真菌药。迄今,两性霉素B仍是治疗深部真菌病疗效最确切的药物[1],是被国内外公认为抗真菌病的首选药[2]。但对严重真菌感染的病人或伴多脏器功能障碍病人用两性霉素B的毒副作用太大而病人无法耐受,故在使用剂量及应用范围上受到很大限制[1,3,4]。我院在1997年底至1999年3月间,应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深…  相似文献   

10.
1临床资料 患者,男,37岁,以颈部创伤后疼痛、四肢活动障碍6h入院。既往史:否认有肝炎等传染病史,无药物过敏史,入科查体:体温:36.2℃,脉搏80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16.0/11.0kPa(120/80mmHg)。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巩膜无黄染,双肺呼吸音清,无明显干湿性哕音。心率80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平软,  相似文献   

11.
两性霉素B与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真菌感染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静  徐敬根 《当代医学》2011,17(9):102-103
目的观察两性霉素B与两性霉素B脂质体对恶性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用两性霉素B与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病例。A组:(两性霉素B组20例),B组(:两性霉素B脂质体组19例)。结果临床总有效率A组为75.0%,B组84.2%,;A组不良反应畏寒、寒战、发热,低血钾血症,消化道反应,肾功能损害,肝功损害及静脉炎的发生率分别为55.0%、45.0%、20.0%、15.0%、10.0%、10.0%;B组分别为5.2%、26.3%、10.5%、5.2%、5.2%、5.2%。结论两性霉素B脂质体较两性霉素B疗效略高,两性霉素B副作用较两性霉素B脂质体大,但两性霉素B价格便宜,是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比较安全有效、经济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用HPLC测定两性霉素B脂质体及注游离两性霉素B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并比较了它们的急性毒性。L-AmpB改变了组织分布,提高了肺、肝、脾等组织中的分布量。而且也降低了毒性。  相似文献   

13.
1.1对象患者34例(34只眼)中男24例,女10例,年龄18~54(平均33.5)岁.就诊前病程7~21(10.0±1.3)d.视力:光感9眼,手动22眼,指数2眼,≤4.0者1眼,角膜溃疡13例(13只眼),角膜溃疡并发前房积脓16例(16只眼),角膜溃疡并发眼内炎(仅波及前1/2玻璃体)5例(5只眼).病例入选标准:①角膜溃疡呈现较为典型真菌感染表现(表面为灰白或乳白色“苔垢”状物,可见伪足和卫星病灶);②经角膜共焦显微镜和实验室检测确诊;③氟康唑治疗3—7d无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兔曲霉菌性角膜溃疡局部应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Liposomal amphotericin B,LAmB)和两性霉素B(AmB)滴眼液后,角膜及房水中的药物代谢状况。方法 用105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5组,采用角膜“#”形划痕法制作兔实验性曲霉菌性角膜溃疡模型,分别应用0.5% LAmB、0.25% LAmB、0.5% AmB点眼,分别在用药后5 min、15 min、30 min、1 h、2 h、4 h、8 h,共7个时点,抽取兔眼房水并取下角膜,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角膜及房水中两性霉素B的药物浓度。结果 三组滴眼液在7个时间点角膜中的药物浓度均能超过MIC90;在房水检测中,0.5%AmB滴眼液组房水中的药物浓度超过MIC90时段在用药30 min后至2 h之间,而0.5% LAmB,0.25% LAmB滴眼液组在用药15 min后房水中的药物浓度分别达到(10.57±0.042)μg/mL和(7.55±0.170)μg/mL,8 h后仍能维持在MIC90以上,药物浓度分别为(5.344±0.3673)μg/mL和(4.382±0.3591)μg/mL。结论 LAmB滴眼液具有较好的缓释作用和生物利用度,药物浓度稳定,作用时间长,0.25%LAmB滴眼液是局部治疗曲霉菌性角膜溃疡的合适浓度。  相似文献   

15.
两性霉素B脂质体对小鼠白色念珠菌感染的治疗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性霉素B脂质体(L-AmpB)与未包封脂质体的两性霉素B((F-AmpB)的小鼠急毒试验LD_(50)分别为5.07mg·kg_(-1)和2.61mg·kg_(-1)。对全身性白色念珠菌感染的实验治疗,两者等剂量(1.0mg·kg_(-1)),小鼠存活率分别为55%和35%,差别不明显(p>0.05)。当F-AmpB剂量增加1.2mg·kg_(-1),大部分动物死亡,而L-AmpB加大至2.0mg·kg_(-1)和3.0mg·kg_(-1),存活率分别达到75%与85%,与F-AmpBl.0mg·kg_(-1)相比差别明显(p<0.01)。将各组存活动物饲养60天,取肾脏制成匀浆,进行真菌培养,除L-AmpB3.0mg·kg_(-1)组未见真菌生长外,其余各组均为阳性,提示:3.0mg·kg_(-1)可达根治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两性霉素B脂质体雾化吸入治疗肺曲菌病19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琼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8,30(18):1752-1752,1769
两性霉素B对绝大部分真菌感染有效,且耐药菌株少见,价格较低,这使其得以在临床应用40多年仍显示出很高的实用价值,但因其明显的肾毒性和输注相关性毒性(如发热、寒战、恶心等),推广应用受到了很大限制。  相似文献   

17.
micafungin是棘白菌素类(echinocandins)抗真菌药物中的最新成员。最近的一项临床试验显示其在抗真菌方面同两性霉素B脂质体一样有效,并且在治疗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的患者时表现出更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少见但严重的感染性角膜病变,具有很高的致盲率,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镰刀菌属是引起角膜真菌感染常见的致病菌之一.在我国,真菌性角膜炎绝大多数由镰刀菌属所致,其中茄病镰刀菌是最常分离到的致病菌[1].本文报道1例经局部外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愈的茄病镰刀菌致真菌性角膜炎的病例.  相似文献   

19.
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少见但严重的感染性角膜病变,具有很高的致盲率,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镰刀菌属是引起角膜真菌感染常见的致病菌之一.在我国,真菌性角膜炎绝大多数由镰刀菌属所致,其中茄病镰刀菌是最常分离到的致病菌[1].本文报道1例经局部外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愈的茄病镰刀菌致真菌性角膜炎的病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建立注射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方法 按2010年版<中国药典>附录"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进行实验.结果 注射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稀释至质量浓度0.05 mg·mL-1以下时,对细菌内霉素检查无干扰作用.结论 采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检查注射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的细菌内毒素,方法稳定可靠,可替代家兔热原检查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