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俊  杨昆珠 《临床医学》1998,18(5):18-18
异氟醚(ISO)具有理化和生物性质稳定、麻醉诱导快、苏醒早、无肝肾毒性、对循环功能影响较小等特点。但因动物实验表明ISO有“心肌窃血”作用,而在临床心脏手术病人中应用存在争议,本文旨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人心脏病非心脏手术麻醉处理的特殊性。方法:总结五年行这类手术麻醉病人150例,术前全面了解各重要器官病变程度及代偿能力,选择适当的术前治疗与准备,合适的麻醉方法、药物、监测及调控措施,预防围术期心肌缺血缺氧、术后疼痛、应激反应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结果:术前心肌供血不足发生率居首位,其次是高血压/低血压,心绞痛发生第三位。麻醉方法取决于病情和手术种类。急诊手术需行呼吸支持,稳定循环。择期手术,术前给予相应的极化液、降血糖、抗心律失常、降血压和抗感染等治疗。术后行PCA镇痛。手术麻醉死亡率为零。结论:心脏病非心脏手术老年患者,术前充分的准备,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加强麻醉管理和维持心肌氧供需平衡,是降低手术麻醉风险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由于老年人脏器功能退变,各脏器的贮备和代偿能力差,特别是心血管系统对各种麻醉药物的敏感,麻醉诱导插管易发生循环功能不稳定.这给麻醉和手术带来诸多危险,所以如何维持老年手术病人循环功能的稳定,成了麻醉处理的核心环节~([1]).  相似文献   

4.
激光心肌打孔术的麻醉处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激光心肌打孔术的麻醉处理。方法:6例冠心病心能病人,实施激光心肌打孔术,采用异丙酚2.3-3mg/kg.^-1,芬太尼0.2-0.3mg,万可松4mg诱导,气管插管,行IPPV机械通气。结果发现除插管时sBp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极显著外,诱导,插管及手术各时段循环各参数均平稳,与麻醉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该麻醉诱导及维持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张莹  陈燕茹  温济金 《护理研究》2007,21(9):805-806
通过分析和总结21例在全身麻醉支撑喉镜下显微激光治疗喉部疾病麻醉恢复期发生的出血,呼吸、循环不稳定,躁动等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措施,认为保持呼吸道通畅,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是使病人安全渡过全身麻醉恢复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在麻醉医师指导下,麻醉护士对眼科手术病人实施有监测的麻醉看护(monitored anesthesia care,MAC)的方法.方法 在眼科手术中由麻醉护士实施MAC的同时做好病人心理及术中护理.结果 术中病人循环呼吸功能较为稳定,镇静评分均在1分以下,高血压发生率67.32%,窦性心动过缓发生率12.65%.病人均可较好的配合完成手术,术后安全返回病房.结论 在麻醉医师指导下,由麻醉护士对眼科手术病人实施有监测的麻醉看护(MAC)对确保老年病人手术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在眼科手术中实施有监测的麻醉看护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维娜  付艳芳 《现代护理》2006,12(22):2112-2113
目的探讨在麻醉医师指导下,麻醉护士对眼科手术病人实施有监测的麻醉看护(monitored anesthesia care,MAC)的方法。方法在眼科手术中由麻醉护士实施MAC的同时做好病人心理及术中护理。结果术中病人循环呼吸功能较为稳定,镇静评分均在1分以下,高血压发生率67.32%,窦性心动过缓发生率12.65%。病人均可较好的配合完成手术,术后安全返回病房。结论在麻醉医师指导下,由麻醉护士对眼科手术病人实施有监测的麻醉看护(MAC)对确保老年病人手术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围麻醉期参附注射液预注对保护循环稳定性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参附注射液预注在围麻醉期对循环稳定作用的影响。方法 对50例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参附组在麻醉前给予参附注射液50~70ml预注,对两组病人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进行用药前和用药后45min内对比观察。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用药组血流动力学观察指标稳定,效果明显,尤其在血压稳定上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参附注射液预注能有效防止循环系统紊乱,对围麻醉期保护循环、稳定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留置尿管的最佳时机,提高手术病人在留置尿管期间的舒适度。方法对120例普外科手术病人根据留置尿管的时机进行对比研究,分为硬膜外和蛛网膜下腔麻醉前插管组、硬膜外和蛛网膜下腔麻醉后插管组;麻醉前插管组均在术前于病房留置尿管,麻醉后插管组均在麻醉起效后3~10min留置尿管。记录病人留置尿管前后的血压和心率及麻醉清醒24h内的不适程度。结果麻醉前插管病人术后舒适度比麻醉后插管病人术后舒适度好,麻醉后插管对病人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结论麻醉前留置尿管,有利于改善病人术后的舒适度,但会引起血流动力学的波动。对循环稳定的病人,应考虑麻醉前留置尿管。  相似文献   

10.
风湿性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人往往心功能差,有反复心衰史,手术期间能否保持病人血流动力学稳定,避免心肌再灌注损伤及有无良好的体外循环后心功能支持对保证手术成功至关重要。我院自1995年1月~1997年12月共实行风湿性心脏病人工瓣膜置换术麻醉73例,效果良...  相似文献   

11.
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的麻醉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的麻醉管理特点,更好地保证麻醉和手术的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近两年来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的病人300例,男216例,女84例,其中265例行硬膜外麻醉,35例病人由于有硬膜外麻醉禁忌证行全身麻醉,手术前做了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严密观测病情变化,做到心肌氧的供需平衡,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及时处理麻醉意外和并发症。结果:293例病人术中生命体征平稳(97.7%),血流动力学基本稳定,6例病人术中出现急性心衰(2.0%),1例病人术中出现心跳骤停(0.3%),经积极抢救脱离危险,麻醉死亡率为0。结论:做好麻醉管理工作,是保证麻醉和手术安全和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对老年高血压非心脏手术病人的降压作用和对心肌钙蛋白Ⅰ的影响,比较卡维地洛与尼群地平对老年高血压病人降压和心肌的保护作用的差异。方法:选取择期行腹部手术(胃肠、胆道)的老年高血压病人40例,随机分为尼群地平组和卡维地洛组各20例,分别予以尼群地平10mg Po tid及卡维地洛10mg Po bid治疗1周后行腹部手术,观察服药前后及麻醉前后血压,并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麻醉前及术后2小时血清中心肌钙蛋白Ⅰ水平。结果:两种药物都可以有效控制血压,卡维地洛组麻醉前血压明显低于尼群地平组血压(P<0.05);手术后两组病人血清心肌钙蛋白Ⅰ水平较前显著增高(P<0.05);卡维地洛组血清心肌钙蛋白Ⅰ水平明显低于尼群地平组(P〈0.05);结论:与尼群地平相比,卡维地洛可以更有效地控制血压,并且对心肌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对硬膜外麻醉下老年病人循环功能及心肌钙蛋白I(CTnⅠ)的影响,探讨AHH在老年患者术中应用的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无心肺疾患的硬膜外麻醉老年患者30例,随机分血液稀释组(H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各15例。硬膜外麻醉成功后,H组按50ml/min的速率输注6%羟乙基淀粉(6%HES,200/0.5)15ml/kg,C组输乳酸林格氏液15ml.kg-1.h-1。麻醉前、切皮前、术毕、术后4h监测并记录SBp、dBp、HR、CVP、HCT、血气及心肌钙蛋白(CTnⅠ)。结果硬膜外麻醉后两组血压均下降,C组下降较H组明显,H组实施AHH后CVP明显升高,但基本在正常范围之内。两组术中各时点血气分析变化差异无显著性。CTnⅠ在组内各时点及组间相应时点差异无显著性(P>0.05),且CTnⅠ始终处在低值(≤0.1ng/ml)。结论一般情况良好,无心肺疾患的老年患者硬膜外麻醉下实施AHH,循环功能影响较小,心肌损伤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麻醉后恢复室又称麻醉后监测治疗室,是对麻醉病人进行严密观察和监测,直到病人的生命体征恢复稳定.随着全身麻醉在小儿外科手术的广泛应用,术后的护理工作要求也不断增高.在麻醉苏醒期患儿随时可能出现呼吸、循环、代谢方面的异常,所以此期的护理对于提高手术质量和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保证病人平稳度过这一阶段,对护理工作有一定的要求.现将200例患儿在麻醉恢复室期间的护理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田志海  赵诚  陈朝超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0):1566-1567
目的:了解异丙酚与异氟醚分别伍用芬太尼时对患者心血管系统及心肌酶的影响。方法:80例患者分为A、B两组,A组采用异丙酚-芬太尼麻醉,B组采用异氟醚-芬太尼麻醉。分别在诱导前、切皮后1min、手术探查时、病变器官切除时、清醒后对两组患者SBP、DBP、MAP、HR、心率变异性、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进行监测。结果:两组所有指标在不同时点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异丙酚与异氟醚分别伍用芬太尼麻醉时,对心肌有保护作用,也能维持循环稳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15例14岁以下儿童心脏瓣膜置换术的麻醉处理,以探讨适用于儿童心脏瓣膜置换术的麻醉方法。方法:在15例14岁以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儿童患者中使用中小剂量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包括咪唑安定0.1mg/kg,万可松0.08—0.1mg/kg,芬太尼10—20ug/kg静注行麻醉诱导,麻醉诱导用药均缓慢推注,特别是芬太尼的推注时间维持在5—10分钟,尽量保持循环稳定。以间断推注芬太尼5—10mg/kg,万可松0.04—0.08mg/kg,并间断吸入1%—2.5%异氟醚维持麻醉;术中尽早使用多巴胺、硝普钠等血管活性药。以维持循环功能的稳定。结果:全组在麻醉全过程中均未发生麻醉意外或并发症。结论:儿童心脏瓣膜病是临床上一种棘手的疾病,目前主要采用瓣膜整形技术,但因瓣叶的瘢痕挛缩与钙化或发育不良,则需行瓣膜置换术。由于病人术前心功能较差,相应的麻醉处理要求较高。使用中一小剂量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提供良好的心肌保护;尽早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是麻醉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7.
麻醉恢复室(Recovery Room)又称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ostanesthetic care unit,PACU),是对手术麻醉后病人进行集中严密观察和监测,继续治疗直至病人生命体征恢复稳定的单位。手术虽已结束,但麻醉作用并未完全中止,即麻醉和手术对病人的生理影响并不会立即消除。麻醉药、肌肉松弛药和神经阻滞药的作用尚未完全消失,保护性反射尚未恢复,常易发生气道阻塞、通气不足、呕吐物误吸或循环功能不稳等并发症,严重者,  相似文献   

18.
李秀芬 《全科护理》2011,(24):2204-2205
麻醉复苏期主要是指全身麻醉手术后病人因麻醉药、肌肉松弛剂以及神经阻滞药物的作用仍然存在,并且在一定时间内持续发挥作用,直到血药浓度降低至一定水平,保护性反射才能够完全恢复,直至病人完全清醒的一段时间。在此期间易发生气道阻塞,通气量不足、呕吐、误吸、窒息、循环状态不稳定等危  相似文献   

19.
全麻后的苏醒通常要经过4个平稳阶段。手术中麻醉苏醒过程中出现谵妄发生率<1 0 %,多发生在中、老年(发生几率为1 0 %~1 5%)和伴有心理疾患的病人,儿童以及手术焦虑病人也可出现。在PACU工作的护士应懂得谵妄可能发生在各种麻醉后麻醉苏醒过程中。原因 麻醉苏醒谵妄可能由多种生理和药理因素引起。动脉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是导致麻醉后谵妄的潜在生理学因素。如果病人生命体征稳定,且氧饱和度正常,则要考虑其他相关因素,如低体温、低血糖等。中枢抗胆碱能综合征可导致麻醉后谵妄,由中枢神经系统内胆碱能受体阻断而引起。心肌受体受刺激…  相似文献   

20.
持续泵注舒芬太尼在脊柱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持续泵注舒芬太尼在长时间脊柱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椎体内固定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舒芬太尼为主诱导维持麻醉,对照组采用芬太尼为主诱导维持麻醉,观察两组病人麻醉诱导及维持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和麻醉恢复情况及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结果:舒芬太尼麻醉诱导迅速,且在麻醉诱导及维持中循环较稳定,术后苏醒较快,后续镇痛效果好。结论:持续泵注舒芬太尼用于长时间的脊柱手术的麻醉中比芬太尼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