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最近出版的《中医内科学讲义》一书(上海中医学院主編,全国中医教材会議审定,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1964年1月第一版),在初版《内科学讲义》的基础上經过修改补充,其质量显著提高,是良好的中医教材之一,誠为目前一本具有代表性的中医内科学著作。全书分总論、各論二大部分。在总論部分闡述脏腑、气血、风火痰湿的病因、病証之基本概念及治疗原則,是内科的基础理論部分。各論中列出常見54种内科疾病,对各种疾病的病因病  相似文献   

2.
为了使中医学院有一套比较系統和完整的中医学教材,今年四月间,中央卫生部在成都召开的五个中医学院(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南京)的院长、党委书记和教务处、科长会議上,除讨论了中医学院的教学計划外,并对十五門中医教材的編写任务作了具体分工,去年以来,全国的绝大部份省、市都举办了中医学院、校,都迫切的需要着供应他们的中医学教材。过去几年来,虽然有不少的中医学院、校,他們通过了教学实踐,均作了不同程度的努力,前后编写出了許多的中医学教材,这对保証教学任务的完成,起到了重大作用。但毕竟是处在均较缺乏經驗从无到有的情况下摸索前  相似文献   

3.
本刊读者、新加坡针灸医学协会会员谢鸿飞医师来信报导:最近在新加坡新建了一幢别具风格的中医学院大楼(见图).该院的前身是新加坡中医专门学校,创立于1953年.由于新加坡中医师公会的热心协助,1975年改为新加坡中医学院.学制为四年,采用上海中医学院编写的中医各科教材.中医课程有:中医基础理论、中草药学、方剂学、内科学、妇科学.儿科学、针灸学、外科学、伤科学和推拿学.现代医学课程有:解剖学、生理学和内科学等.  相似文献   

4.
南通县卫生科、卫生工作者协会,于9月23日至9月27日,联合召开了中医师代表会議,参加会議的为撰写中医論文和帶徒中医师共50名。会議內容主要是贯彻省中医学会召开的62年年会精神,开展交流学术活动和討論研究中医帶徒工作問题。到会医师通过大会宣讀論文四篇,小組宣讀論文八篇,大家暢談了毕生学术經驗。会議期间,听取了县領导关于当前形势和中医政策的报告,以及县中医院和四安公社卫生院关于带徒工作的情况介紹,大家認真的进行漫談討論,通过討論一致認为,必須进一步認清当前大好形势,明确方向,站稳无产阶級立場,坚决拥护和切实执行党的中医政策,积极地开展中医学术活动,才能做好祖国医学的继承发扬工作,最后会議上統一确定了今后中医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5.
南京中医学院温病教研組所編的《温病学講义》出版之后,經我院采用为教材,我們通过学习討論和多次的备課,以及在教学过程中,深深体会到本講义的内容,比以前所編写的,在选材、論点和系統性等方面,都較为充实,使我們得到很多收穫。但是本講义内容还存在一些問題,因此,我們作了简要的評述,以就正作者和讀者之前。一、对“绪言”部分的意见我們認为緒言必須使讀者明确認識什么是温病学与温病学說。要解决这个問題,必須从各方面来認識:  相似文献   

6.
中医的經典著作,能够闡明“黃帝內經”学說的思想体系,集两汉以前医学的大成,总結了祖国医疗經驗的当推伤寒論和金匱要略。它由汉朝末年到今日二千年来一直占着統治中医学术的特殊地位。这篇文章是专門研究伤寒論及其作者張仲景的,以下便圍繞这一个主题加以分晰考据。甲、关于伤寒论方面一、卷数問题張仲景伤寒論自序云:“乃勤求古訓,博采众方,撰用素問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論,胎臚药录,并平脉辨証,为伤寒杂病論合十六卷。”然而現在所流行的版本  相似文献   

7.
《伤寒論》是中医学习辨証施治較有系統的书,是后汉张仲景的傑出著作。学习中医,必須要讀《伤寒論》的重要意义,已經为大家所熟知了,但是究竟如何閱讀才好?我想从以下几方面拉杂談一下,仅供初学《伤寒論》者的参考吧。一、选本一般讀《伤寒論》的,往往都是讀注本的多,很少有从《伤寒論》白文本着手,其实这是研究伤寒論的关鍵問题,不应该忽略。因为白文本是仲景《伤寒論》的基本  相似文献   

8.
衛生部負責人今天对新華社記者發表關于改進中医工作的措施。他說:目前中医工作,应該抓住西医学習中医;妥善地安排中医的職業和具体解决中医带徒弟問題等几个方面。 衛生部負責人指出,必須認眞組織高級西医師系統地、全面地学習中医的理論和經驗,先学習“內經”、“伤寒論”、“金匱要略”、“本草經”等  相似文献   

9.
祖国医学对于人体生理病理診断是有其系統的理論作为認識疾病与治疗疾病之根据的。营卫就是基本理論之一,营卫在中医学术上的意义至关重要,伤寒論的六經与溫病学說中的营卫气血同样都是热性病的辨証綱領,而且它同样发源于內經,溫病学說的营卫气血是在伤寒論六經辨証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把病机之由浅入深分別成为四个症候群,从而制定四个治疗原則,茲仅就营卫問題把个人理解和学习体会述后。  相似文献   

10.
福建中医学院骨伤系于1981年在全国首先创办中医骨伤专业,办学初期张安桢、王和鸣教授自编教材《中医伤科学基础》、《中医正骨学》,并于1986年由厦门大学海外学院出版, 1989年荣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993年福建中医学院《中医骨伤科学》首批列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福建省  相似文献   

11.
中央卫生部于今年五月二十日至六月二十六日,在江西庐山召开了全国中医教材修訂会議,本人是以特約代表的名义参加的。会議在郭子化副部长和中医司呂炳奎司长的亲自领导和主持下,計修訂了內經、伤寒、金匱、診断、药物、溫病、內科、方剂等八門教材。本人虽是八  相似文献   

12.
“黄帝內經”里面用了很大篇幅討論关于疾病学各方面的問題,为后世病因、病理、辨証等学說提供了發展的基礎。李念莪氏把这一部分的主要內容,編入內經知要“病能篇”,而所占比重最大,正說明了这一方面的內容是丰富多采的。根据个人不成熟的看法,“病能篇大体上可分的兩大部分:第一部分相当于疾病总論,包括病因、病理以及按系統分类、辨証等。第二部分相当于疾病各論,具体討論了一些常見的病症、如風、厥、伤寒、瘧、咳、喘、膨脹、  相似文献   

13.
《新中医》1983,(6)
1982年10月卫生部召开南京教材会议以后,《中医伤科学》(五版)第一稿34万字业已于1983年3月完成。初审会议于1983年4月11日~21日在广东省东莞县石龙镇举行。广州中医学院岑泽波主编、上海中医学院吴诚德副主编、南京中医学院诸方受、福建中医学院张安桢、成都中医学院阙再忠三位编委、上海科技出版社  相似文献   

14.
江西省衛生廳为加强中医工作,曾邀請出席省委關于知識分子問題会議的衛生部門代表和有關單位負责干部150人举行衛生工作座談会,着重討論西医学習中医的問題,并訂出了具体措施,廣泛地征詢了意見以后,經于五月三日召開了南昌市省、市級衛生系統全体職工動員大会,由中共江西省委文敎部呂良部長作了動員報告。接着在五月四、七兩日分別召開了中、西医座談会,討論敎与学的办法,各單位又分別進行了具体佈置和  相似文献   

15.
广州中医学院受中央卫生部委任,组织编写审定全国中医妇科五版教材会议子1984年3月7日在广州中医学院正式举行。参加此次教材编写的有广州中医学院罗元凯教授及妇科教研室的几位同志,成都中医学院曾敬光教授、刘敏茹副教授,安徽中医学院徐志华副教授,南京中医学院夏桂成讲师,湖  相似文献   

16.
中央卫生部委托南京中医学院开办的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自1958年10月学以来,经过两年四个月的紧張学习,已学完了原訂教学計划的課程。于二月十日正式結业。参加这个班学习的同学,是来自江苏,安徽,江西三个省和人民解放軍,铁路系統的医疗,教学机关的医师和教师。他們经过教学实习和临床实习,最后結合原来宨L分别实习了中医的?浦R,目前巳能运用中医的理論来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7.
“中医学概論”出版,是贯徹党的中医政策一个重大的收获,将大大有利于进一步掀起学习中医的高潮,促进中西医合流。从1955年进一步贯徹党的中医政策以来,各地开展了西医学习中医的高潮,不少医学院校增加了中医课程,许多中医带了徒弟,广大中医也在积极学习提高理論和临床经验水平。卫生部为了解决各地西医学习中医、各医学院校增加中医课程以及中医带徒弟、中医学习的需要,去年特指定南京中医学院编写一部比较合适的教材——中医学概论。该院各教研组教师集体编写出初稿后,经卫生部组织专人进行审订,并征求了有关老中医的意见,经过反复讨论修  相似文献   

18.
中医教材审查会议在上海举行卫生部召开的中医教材审查会议,已于3月16日在上海举行。会议由卫生部郭于化、吕炳奎两同志主持。上海市卫生局副局长杜大公,北京、上海、南京、成都、广州中医学院的负责同志和参加教材编写的教师都出席了会议。在16日的预备会议上,郭子化同志讲了话。他指出编写中医教材对整理、发扬、提高祖国医学遗产的重要意义,并提出编写中医教材的四点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9.
“几科病中葯疗法”一书,是介紹儿科病的中葯疗法。是作者“以中西医对照方式,把儿科常見的疾病搜罗在一起,专重在治疗方面……并加入了一部分科学理論,是按系統的分类来編写的”(見前言)。我觉得其中有若干值得討論的問題。特提出下列几点意見,供本书作者及讀者們参考。 (一)编写体例问題 目前在中西医学上,有很多地方尚难强求一致,还有待今后进一步加以研究沟通。本书編写体例如果以中医为主,那末,书中病名、病因、症状等等,都要划一引用中医名称及学說为主,如要加入現代医学  相似文献   

20.
卫生部中医司召集的高等教育中医专业自学考试大纲审定会,于十一月三日至六日在天津召开。卫生部中医司、国家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有关领导,北京、天津、上海、成都、辽宁等五所中医学院的有关教授、讲师等近六十人参加了审定会。卫生部中医司副司长陈佑帮在开幕式上指出:“到一九八四年底,在全国三十二万四千余名中医人员中,只有三分之一的人员达到中医师的水平,并且从机构和人才方面都存在着数量和质量上的不协调。各科之间的人员比例也不协调,内科中医人员占百分之七十五以上,外科、皮肤科、耳科、眼科方面的人员很缺少。目前,中医队伍不仅数量上不能满足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