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医录便览》乃清代四川三台名医刘福庆、刘莹父子二人合力完成之作。刘福庆、刘莹等人为编写《医录便览》付出了毕生的心血,几易星霜,才得以面世。对该书进行简介并结合有关文献资料考证其成书及刊刻过程。  相似文献   

2.
刘福庆,晚清四川绵州著名医家,著有《医录便览》传世。其书内容丰富,遣方用药得当,医理有发挥,论证有独见,治病有特色,不失为一部有重要学术价值的文献著作。本文对其生平、著作进行简要介绍,并选择书中病案对刘氏的学术特点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陈修园著作真伪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为  苏颖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12):1715-1716
通过对陈修园的《医医偶录》、《医学逢原》、《家藏心典》、《伤寒医约录》的研究,推断《医医偶录》非陈修园作,《医学逢原》、《家藏心典》、《伤寒医约录》虽非陈修园手订之书,但是记录了陈修园不同时期的学术思想,可以看作是陈修园的医书,由他人编辑而成。  相似文献   

4.
相鲁闽 《河南中医》2014,(12):2484-2484
《医验录二集》,原名《医医十病》和《破俗十六条》。作者吴楚,字天士,号畹庵,清代歙县人,为名医吴正伦之孙,吴昆之侄孙,业科举而精于医术,他学问渊博,才品超迈,旁通医术未久,辄活命甚众,取效甚神,是故人人称叹为奇。其编著有《宝命真诠》《医验录二集》。《医医十病》和《破俗十六条》即为《医验录二集》的卷首部分。书刊中,  相似文献   

5.
《医录便览》乃清代四川三台名医刘福庆、刘莹父子二人合力完成之作。从全书可见,刘氏学宗经典,且博采众家之长,不但吸取了诸家的学术思想,还参以本人学习心得和临床经验对一些医著进行评述。然刘氏治学,对前贤的学术并非全盘接受,而是立足临床疗效,批判地予以继承,甚至对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直抒己见。正因为刘氏父子求真求实,善于继承中创新,才造就了他们深厚的中医功底。进而随着临床的洗礼,阅历的丰富,学术思想日臻成熟,对许多病证体会深刻、见解独到,在四川三台医学界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6.
《医学衷中参西录》(以下简称《医录》)是近代名医张锡纯毕生经验的结晶。医家一生学验俱丰 ,勇于探索 ,勇于创新 ,其论病用药有其独到之处。笔者细读《医录》,感其山茱萸应用颇具特色。现不揣愚昧 ,浅述如下 ,供与同道商磋。1 《医录》中山茱萸应用概况1985年 8月由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医录》共上、中、下三册。上册收录的主要内容是张氏自制方 ,共 182方 ,其中原方中有山茱萸的有 17方 ,占 9.4% ,下册主要是医案 ,共有 139条病证及案例 ,其中 2 9则医案中有山茱萸 ,占 2 0 .9% ,中册主要为药物解 ,共有中药 79味 ,其中山茱萸解位…  相似文献   

7.
汪文绮,字蕴谷,清安徽休宁人。家世业医,父十洲、伯兄汪广期皆有医名。文绮承袭家学,著有《杂症会心录》、《脉学注释汇参证治》等著作。《杂症会心录》两卷,成书于乾隆19年(1754年),为汪氏数十年临床经验之总结,其辨证准确,立论精详,  相似文献   

8.
“针法浑是泻而无补”考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法浑是泻而无补”一语,据汪机所称,是朱丹溪提出的。查考丹溪的著作,在《丹溪心法·拾遗杂论》中见有此语。这句话,对明代中期以及清代的许多医家所产生的影响颇大。据粗查,仅从明代正德十年至万历二十九年(公元一五一五~一六○一年)这八十六年中,就有六部医著相互转摘引录。如《医学正传》、《针灸问对》、《医学入门》、《东医宝鉴》、《古今医统大全》、《针灸大成》等。在这六部医著中,《东医宝鉴》(1611)引自《医学入门》(1595),《医学入门》又录自于《医学正  相似文献   

9.
袁仁智 《中医研究》2011,24(6):78-78,F0003
以原简照片为底本,结合文理和医理知识参考《武威汉代医简》[1]和《武威汉代医简注解》[2]等诸家观点对当前有关武威汉代医简校注中所存在的文字识录、句读和注释方面的问题谨陈管见,并与相关同仁共商。  相似文献   

10.
《中医药通报》2010,9(4):18-18
目录,是指一书的篇章或群书经过整理,登记之书名。余嘉锡《目录学发挥》称:“目谓篇目,录则合篇目及叙言也”。在我国目录学史上,专科目录的产生,先于系统目录。最早的专科目录,除公元前二世纪杨朴《兵录》外,就是医学文献发展专科目录了。如:《隋志》著录的《四时采药及会目录》,宋·《秘书省四库阙书目录》著录的《医经目录》,《大宋本草目》,明·《李嵩诸医书目录》,清·王宏朝的《古今医籍考》,余鸿业的《医林书目》,董恂的《古今医籍备考》,邹澍的《医经书目》等。但这些书目,均已亡佚。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文献目录,就是明末殷仲春的《医藏书目录》。  相似文献   

11.
高辉远出生在湖北省蕲春县的一个中医世家,幼承庭训,勤奋好学,18岁即独立行医,现为我院主任医师、中医科主任。业医五十余载,擅治温病与老年病。先后著有《中医对几种传染病的辨证论治》、《蒲辅周医案》、《蒲辅周医疗经验》、《医门新录》等,发表学  相似文献   

12.
四川中医多华章,医经阐微歌伸景,汉字辨淆利后学,喜沐巴蜀杏林雨,有幸拜读得津梁。锦方灵验昭岐黄。报道便览重临床。济世活人乐无疆。读《四川中医》有感@冯育才$湖北省大冶县人民医院~~  相似文献   

13.
费绳甫(1851~1914)是孟河派传人中的中坚人物,以善治危大奇急诸证而名重一时。晚年著《临证便览》传世。本文对其学术思想及《临证便览》中的学术梗概作了归纳分析,可供研究孟河医派学术脉络作参考。  相似文献   

14.
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所藏的民国稿本《历代疡医总录》,番禺冼吉朝辑,是一部系统论述疮疡痈疽的外科专著。该书全面系统总结了前代医家治疗痈疽的学术经验,共论及361种痈疽证治,在学术上体现出重视经络理论、辨证论治、外病内治的传统中医特色。岭南见载于史籍和存世的外科医籍较少,《历代疡医总录》作为岭南中医外科学的重要学术成就之一,对全面认识岭南中医外科的学术渊源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补遗雷公炮制便览》一书的坎坷经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明代彩绘《补遗雷公炮制便览》一书的现代流传情况进行详细介绍。包括该书从个人收藏到收归国家所有的40年间经历的坎坷磨难,从被束之高阁、无人问津到目前影印出版并引起学术界的浓厚兴趣。《补遗雷公炮制便览》一书在湮没400多年之后的重新问世,将为当代中医药学的研究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6.
《辽宁中医杂志》2013,(3):555-557
<正>笔者最近重新编订了清初名医吴天士的《医验录》初集和二集,名之为《吴天士医话医案集》,由辽宁科技出版社出版,内含《兰丛十戒》《破俗十六条》《医医十病》3篇医话和吴氏医案203则,以伤寒、内伤、虚劳病症为多,兼以杂病。吴氏医宗伤寒,精于脉诊,屡起疑难重症,擅用附子,彰显火神派风格,特色鲜明,予人诸多启迪。吴楚,字天士,号畹庵。为清代康熙、乾隆间安徽  相似文献   

17.
署名陈修园的《医医偶录》并非陈氏原版,其原书或为陈氏自拆其书,或为自改其书,或为自隐其书。现今此书应为《笔花医镜》内容,或为二者之捏合。书中内容执简驭繁,融会贯通,值得研读。  相似文献   

18.
张锡纯系近代名医,学验俱丰。《医学衷中参西录》张序:“其临证,手到病除。即病势垂危,群医束手,一经诊视,立能回春。”《医学衷中参西录》袁序:“是以生平临证疏方,活人元算;于内伤、外感诸要证,无不应手辄效。”著有《衷中参西录》一书。书中镇肝熄风汤等诸多效方为现今临床习用,疗效卓著。其对某些药物的运用,  相似文献   

19.
吴勉学,字师古。明·万历年间著名刻书家,安徽歙县丰南乡人。他“博学,藏书,尝校刊经、史、子、集及医书数百种,校勘精审”。其家世业商,而他本人却“于医学独加意焉”。自创“师古斋”,“广刻医书,因而获利,乃搜古今医籍为梓之,刻资费及十万”。吴氏对中医文献的整理、保存、与传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刻书量大笔者根据《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联目》)、《明代版刻综录》(《综录》)以及《中国医籍通考》(《通考》)对新安地区明清两代的刻书家进行统计,发现该地区  相似文献   

20.
学术著作徐春圃的学术成就和贡献,在其鸿篇巨著《古今医统大全》、晚年力著《医学入门捷径六书》和《一体堂宅仁医会录》中,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和体现。1《古今医统大全》古今医书繁多,自黄帝作《内经》而下,后世因之,到了明代医药典籍可谓汗牛充栋。唐宋以来,治方技者日众,诸如隋唐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孙思邈《千金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