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保障食用者食品安全,提高食品质量,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工作中需将重点放在降低和避免微生物导致食品污染。依据微生物引起食品污染的不确定性及广泛性的特点,在实际工作中,需加强食品微生物检验工作,确保食品安全。在微生物检验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的主要环节在于食品微生物检验样品的采集与保存,同时影响检验工作质量。在食品微生物检验过程中,采集过程要严格进行无菌操作,选择的样品要具有代表性,维持良好的密封性,并做好标识工作;在保存和运输期间,要维持样品的完整性。此外,为提高检验质量,检验技术的选择要恰当合理,易有效辨别食品污染的不同种类微生物。对食品微生物检验样品的采集和保存的注意事项进行总结,探讨仪器法、代谢法、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  相似文献   

2.
食品在生产、包装、储运、销售过程中,由于受到环境、设备以及其他卫生条件的影响,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微生物的污染。为推测食品的安全性,我国把食品被有害微生物污染的状况作为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指标(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并规定了各类食品菌落总数的最高限量及部分食品的大肠菌群及致病菌的要求指标。随着食品行业对新技术、新方法的引入(如加工方法的改进、真空包装的采用、低温贮藏等),食品中微生物的种类发生了变化,致使食品中某些种类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防城港市食品主要污染物种类、来源、污染状况及发展趋势,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方法 按《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监测工作手册》中的有关规定对防城港市食品进行抽样监测,实验室检测项目包括有害化学及微生物的有关污染物指标.结果 2007-2013年防城港市食品化学物污染平均超标率为17.24%,其中污染较严重的为砷、镉、铅,超标率分别为26.70%、26.17%和19.72%.食品微生物污染平均超标率为6.69%,微生物种类:食源性致病菌、大肠菌群、细菌总数、大肠埃希菌,超标率分别为3.31%、20.47%、24.02%、23.68%和0.结论 防城港市食品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应加强有效的预防措施,有针对性地建立相关管控制度,保障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4.
国际食品微生物学制标和实验技术研究进展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卫生防疫站(150010)于海川高迎春为确保食品的卫生安全性、防止微生物和有毒化学物质对食品的污染,建国后有关部门即着手制定了食品卫生检验方法,60年代初期制订了食品卫生微生物及化学检验方法,70...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进步和食品市场的繁荣,预食品如速冻水饺等已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对预食品进行卫生评价,保证食用安全是食品卫生监督员的又一课题。 预食品是加工中没有熟制或没有充分熟制,食用前必须充分加热的一类食品的总称。由于预食品在加工和食用上与其他食品不同,其卫生质量的评价,尤其在微生物卫生质量评价上有显著区别,其中较突出的是粪便污染指标。 为弄清预食品微生物卫生质量评价的特殊性,以速冻水饺为研究对象,采集工厂生产和市场销售产品共128件,按G~.2~;GB4789.3~等方法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如下:l速冻…  相似文献   

6.
<正>1 材料与方法1.1 样品的来源:我们对吉林地区境内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经销商按批次,按季度对其生产或销售的食品进行随机抽样监测,并按种类将食品分为21类。1.2 检验项目与方法:将21类食品按种类、按国家食品卫生标准规定的各类食品检验项目分别进行理化指标检验和微生物指标检验。检验方法按国家标准规定的操作方法。2 结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自开展监测工作以来,我市食品中真菌毒素污染水平调查与结果分析。方法按照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的采样要求和检测检验方法要求,在全市范围内采集6大类193份食品样品。检测真菌毒素指标14个。检测结果按照GB2761-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进行评价,国家未作限量要求的指标除外。结果我市部分市售粮食及制品被真菌毒素污染的现状较为普遍。小麦粉及制品中检出率较高的真菌毒素是DON、交链孢霉毒素和伏马毒素。玉米面(糁)中检出率较高的是伏马毒素、黄曲霉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茶叶和乳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污染风险较大。结论只有依托各级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进一步扩大食品种类和监测项目,在大数据的基础上完善和修订国家标准,才能最大程度降低食品真菌毒素污染。  相似文献   

8.
<正>食品微生物检验是食品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食源性致病菌检测对食品质量控制更是不可缺少的环节。通过食品微生物检验,可以判断食品加工环境及食品卫生环境,并能够对食品被微生物污染的程度作出正确的评价,为各项卫生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提供传染病和人类、动物食物中毒的防治措施。GB 10765—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儿配方食品》中规定,0月龄~6月龄婴儿食用的配方食品中不得检出阪崎肠杆菌。由于阪崎肠杆菌生化特性与  相似文献   

9.
快速测试片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微生物对食品的污染问题也相应地备受关注。在食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中都有污染微生物的可能。一旦污染,微生物将大量繁殖而引起食品腐败变质,或导致食源性感染和食物中毒。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和生态平衡的不断破坏,可导致人类感染的致病菌的种类越来越多,病原微生物对人类的威胁越来越大。为了防止此类事件的发生,采用适当的检验方法来对食品进行检测,是预防食源性中毒的重要手段。利用传统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形态检查和生化方法,其准确性、灵敏性均较高;但涉及的实验较多、操作繁琐、需要时间较长、准备和收尾工作繁重,而且要有大量人员参与。为此,人们相继提出了一系列简便、快捷、敏感、准确的检测新思路。快速测试片法是近年来不断取得进展的一种新型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0.
大肠菌群是我国食品卫生检验中的一项主要指标.用此来评价食品卫生质量、推断食品中有否污染肠道致病菌的可能.目前我国检测大肠菌群的常规方法是"试管发酵法".此方法操作繁琐,检验时间较长,培养基用量大,需现用现配,所用器械较多,而且用后需洗刷,耗时间、人力、物力.为了克服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研制了一种"一次性反应板"用以检测大肠菌群.  相似文献   

11.
食品安全问题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解我区食品中病原菌污染状况,掌握相关的高危食品种类,对可能发生的食品污染事件和食源性疾病的爆发进行预警,区疾控中心于2006年6—8月份,对109份食物样品开展了病原微生物污染状况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分析2016-2019年宜宾市各管辖范围内在各年份、包装、种类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分布特点,为感染性疾病的控制与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和分析方向。方法按照微生物检测标准操作程序对2016-2019宜宾市的320份食品样本进行检测检验。使用SPSS 21.0软件统计数据,率之间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320份食品样本中检出食源性致病菌阳性样本共计78份,阳性样本检出率为24.38%,食源性致病菌菌株85株,其中蜡样芽孢杆菌共35株,检出率最高,菌株检出率31.82%。在6种食品类别中蛋制品检出率最高(66.67%),其次为水产品(40.91%)和餐饮食品(40.19%)。散装或简装样本受污染程度明显高于预包装及定型包装样本,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4,P0.01)。结论 2016-2019宜宾市的各类食物中均存在一定的食源性致病菌且散装或简装食品比较于预包装及定型包装食品更容易受到微生物的污染,各卫生部门需要加强对食品生产、运输,从业人员卫生检查等环节的监督管理,对于一些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比较高的食品应该严格把关。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微生物加工食品逐步已经走进人们的餐桌,不断丰富着饮食的种类,如酒、乳制品、豆制品、调味品等的制作都离不开微生物的参与。微生物已经与人们的饮食、生活密不可分,加强食品微生物检验,对保证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微生物检测技术也由传统培养转入分子生物学等先进技术方向,出现了高通量并行检测技术、核酸扩增技术、飞行时间质谱分析技术等新的微生物检验技术,因其简便、快捷、高效、灵敏、准确等优势被研究和应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微生物检验技术的发展情况,从食品微生物检验对食品安全的重要意义、应用流程、应用进展等方面,对食品微生物检验进行相关总结,为推动建立高效的食品微生物检验系统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简单随机抽样,探讨了L市区各菜市场和大型超市不同种类食品中Cd的污染程度。方法:采用重金属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对其不同种类食品中Cd的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不同种类的食品中,Cd的单项污染指数值大小顺序为:食用菌类(1.35)〉薯类(0.97)〉蛋类(0.86)〉茄果类蔬菜(0.82)〉鱼类(0.81)〉禽畜肝脏(0.78)〉块茎类蔬菜(0.77)〉瓜菜类蔬菜(0.76)〉禽畜肉类(0.73)〉禽畜肾脏(0.63)〉叶菜类蔬菜(0.55)〉大豆(0.43)〉大米(0.42)〉水果类(0.22),可知食用菌类已经受到Cd的污染。结论:部分食品受到Cd的污染。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冷冻食品的概念,冷冻食品的种类,冷冻食品污染的微生物种类,引发冷冻食品微生物污染的危险因素以及冷冻食品微生物污染现状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并分析冷冻食品微生物预防措施,为临床预防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应用PCR技术快速检测食品中副溶血性弧菌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副溶血性弧菌(VibrioParahaemolyticus)是一种分布极广的嗜盐性海洋微生物,海产品等中常带有此菌,由于生食海产品或加工烹调不当或生熟交叉污染,人们食用了带有大量此菌的海产食品后易引起急性胃肠炎,尤其在夏秋季沿海地区,是引起食物中毒的重要病原菌。副溶血性弧菌的常规鉴定是分离培养、涂片镜检观察形态、嗜盐性试验、生化反应和动物试验等,检验耗时长、培养基消耗多、操作繁琐,且可因种种情况易造成漏检,不能适应食品卫生监督工作的实际需要,故寻找快速、敏感的检验方法已得到广泛的重视。PCR(pdymerasechainreaction)…  相似文献   

17.
空气微生物污染及采样方法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室内外环境中,空气微生物的污染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危害。为了控制室内空气微生物的污染,调查其存在状况,必须对空气微生物进行采集,并鉴别微生物的种类和计算菌落数。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鄂州市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情况以及高危食品种类,为食源性疾病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依据GB4789和《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规定方法进行检验和评价。结果 464份样品共检出致病菌106株,检出率为22.84%,其中各菌检出率分别为蜡样芽孢杆菌13.82%、金黄色葡萄球菌11.08%、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10.84%、阪崎肠杆菌2.33%、沙门氏菌1.51%。结论该市食品中存在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以肉及肉制品,地方性食品,餐饮食品中的致病菌污染率相对较高,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单增李斯特菌是污染食品的主要致病菌。  相似文献   

19.
清远市2006-2007年抽检食品不合格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致食品不合格主要因素,针对性改善本市食品卫生质量。方法依相关检验方法和国家卫生标准,对本市2006和2007年抽样食品进行检测、评价,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抽检的20类食品样品中,非全部合格的13类食品的不合格率31.4%(微生物检验31.1%、理化检验3.7%)。糕饼类月饼的不合格率(1.0%)最低。结论食品在生产或销售等环节上受到细菌污染;食品的生产经营规模小,其不合格率高,反之则低。提示,重现监管月饼卫生质量之举措,重点应对上述缺失严加卫生监管。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厦门市食源性病原菌监测情况,确定可能污染病原菌的高风险食品种类和来源等,为食源性致疾病的风险评估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和《福建省食品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监测计划》的监测要求和检验方法,采集和检测各类食品样本,监测数据以Microsoft Excel整理分析。结果2006-2012年从1 022份样品中检出致菌菌118株,平均检出率为11.5%,婴幼儿食品中的阪崎肠杆菌、生肉中的沙门氏菌、水产品中的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分别是23.5%,11.1%和8.84%,是本市食源性致病菌风险来源的主要食品品种和项目。乳制品、鲜榨果汁、沙拉、蛋制品、调味酱、焙烤食品和生食果蔬等食品均未检出致病菌。结论我市食品存在着安全隐患,应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最大限度地降低食品的污染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