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波 《中国农村卫生》2013,(3Z):265-265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治疗以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生产发生产后出血的87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详细记录产后出血的临床症状以及治疗情况,并分析原因以及治疗疗效。结果:1228例产妇中,产后出血87例,其中阴道分娩41例,剖宫产分娩46例;出血时间0-2h49例,2-4h26例,〉4h12例;出血量560-5100ml;子宫收缩无力51例,胎盘剥离异常29例,产道撕裂15例,凝血功能异常9例;87例患者无一例死亡,均痊愈出院。结论:引发产后出血的原因较多,可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彭翠花 《药物与人》2014,(5):225-226
目的:探析临床产妇出现产后出血并发症的原因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我院产科于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3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临床资料对产妇产后出血原因、分娩方式与产后出血之间的关系、产后出血相关因素以及出血量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宫缩乏力是产妇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其次是胎盘因素;研究证实分娩方式与产后出血之间没有特异性关系;在产妇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方面,流产大于3次及分娩史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精神方面的因素。本次研究的产后出血产妇经过及时以及针对性的治疗之后抢救成功并最终顺利出院。结论:产妇出现产后出血并发症的原因较多,因此为了避免出现产后出血并发症的出现,需要加强婚前教育以及孕期保健知识的普及,通过早发现、早诊断以及早治疗来降低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黎桂玲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3):1168-1168
目的 本文将对阴道分娩并发生产后出血患者给予临床回顾性分析,从而探讨阴道分娩并产后出血患者的正确有效应急处理方法与预防措施,为提高产后出血患者治疗效果与生命安全以及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2009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进行阴道分娩并发生产后出血的36例患者给予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从而总结正确的应急处理方式以及有效的预防方法.结果 36例进行阴道分娩并发生产后出血患者分娩完成后24小时内出血量在550-1300ml之间,平均出血量为843.2±119.7ml,患者发生产后出血原因为凝血机能障碍患者1例、软产道损伤患者为4例、宫缩乏力并胎盘因素患者为3例、胎盘因素患者为7例、宫缩乏力患者为21例.所有患者均经对症应急处理措施后,成功进行止血,无任何死亡情况发生,无子宫切除处理情况.结论 对阴道分娩产妇进行及时有效的预防产后出血措施能够有效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患者发生产后出血情况时应根据出血原因进行针对性的应急处理措施能够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不同分娩方式与产后出血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及分析.方法 选取本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产后出血产妇48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分娩方式可分为剖宫产组(22例)及自然分娩组(26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出血原因、出血量、出血时间、休克发生率以及相应处理措施.结果 引起自然分娩组产后出血的原因为子宫内膜炎、胎盘残留及胎膜残留;引起剖宫产组产后出血的原因为宫缩乏力.结论 导致产妇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子宫复旧不全、胎盘胎膜残留、切口感染、内膜炎及切口裂开,积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能有效降低不同分娩方式晚期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急救护理措施与效果。方法对我院妇产科2012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69例产后出血患者进行急救护理,并对其护理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为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有3例产妇由于胎盘植入行子宫全切术,所有产妇均抢救成功,无死亡和并发症发生。结论针对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急救措施,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张丹君  金建萍 《职业与健康》2008,24(10):1004-1005
目的探讨无锡市惠山区基层医院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1-2005年在该区分娩的15721例产妇中产后出血的病例资料。结果产后出血产妇共238例,出血的发生率为1.51%,其出血原因主要是宫缩乏力,占69.33%;其次是胎盘因素,占15.13%;软产道撕裂占13.03%,凝血功能障碍占2.52%。产后出血影响因素:分娩方式、胎次、双胎、巨大儿、妊娠并发症等。结论加强孕期产检、减少高危因素;严密监护产程,防止宫缩乏力;提高产科技术,正确估计出血量是降低产后出血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以加强防治。方法:对经阴道分娩的产妇793例,使用容积法、称量法及面积法估计产后出血量,发生产后出血的有45例,占5.68%。结果: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宫缩乏力,影响产后出血的因素较多,包括使用产钳助产、新生儿体重偏大、使用人工剥离方式娩出胎盘等。结论:产后出血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8.
产后出血与分娩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笑爱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2):1802-1803
目的:探讨产妇产后出血与分娩方式的相关性,为积极防治产后出血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06年3月~2009年3月永康市第二人民医院342例产妇,其中剖宫产213例,顺产129例。对19例产后出血患者出血原因及分娩方式进行分析。结果:①顺产组产后出血3例,发生率为2.33%;剖宫产组产后出血16例,发生率为7.51%,两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宫缩乏力、子宫切口或软产道损伤及胎盘因素是引起子宫出血的主要原因,19例产后出血患者经抢救均获成功,产后随访预后良好。结论:做好产前保健和检查,提高住院分娩率,正确处理各产程,加强产后护理,针对出血原因及时抢救,是有效降低产妇产后死亡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60例产后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馨 《中国保健》2009,(15):632-633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分析产后出血病人的出血原因,并实施产前保健、心理护理、产时护理和产后护理等综合护理措施。结果:出血原因:子宫收缩乏力23例,占38.3%;胎盘因素13例,占21.7%,其中,前置胎盘5例,胎盘黏连8例;软产道裂伤17例,占28.3%;凝血功能障碍7例,占11.7%。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依次为宫缩乏力、软产道裂伤、胎盘因素及凝血功能障碍。经治疗和精心护理后,60例产后出血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产后出血是产科严重并发症,其发病急而危险,观察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则严重危害产妇生命安全。临床上应加强孕期护理,重视可能引起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有针对性的采取预防措施;正确的观察和处理产程,正确应用缩宫素,力戒医源性急产;提高助产技术,避免软产道裂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发生的高危因素及防范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6年3月钟祥市人民医院接诊的200例阴道分娩产妇的病历资料,其中发生产后出血的80例为观察组,未发生产后出血的12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产后24 h的出血量,并对引起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后24 h出血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羊水过多、多胎妊娠、巨大儿、产程延长、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精神紧张、产次1次、人工流产史均是导致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OR=2.54、2.21、4.40、4.01、7.55、2.70、3.05、2.52,P0.05)。结论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受到多种危险因素的影响,在临床上应针对各危险因素提出合理的防范对策,以降低产后出血发生。  相似文献   

11.
产后出血的防治与护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何穗贞  周小玲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7):2191-2192
目的进一步探讨产后出血发生的时间、原因及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在2001年3月~2003年8月分娩3889例产妇中发生产后出血的84例进行临床总结分析。结果产后出血发生率为2%,产后出血发生在产后2h内73例(86.9%),大于2h11例(13.1%)。导致产后出血原因中,子宫收缩乏力66例(78.6%),胎盘因素12例(14.3%),软组织损伤6例(7.1%)。手术产发生产后出血明显高于自然分娩(P<0.01)。经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略高于初产妇,但无统计学意义。84例产后出血发生出血性休克5例,输血13例,产后出血DIC行子宫切除2例,全部抢救成功。结论产后出血的防治关键在于加强孕产期监护和高危妊娠的筛查治疗,准确测量产后出血量,重要环节在于产后2h严密观察与护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优质抢救综合配合治疗在阴道分娩产后出血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我院产科收治的80例阴道分娩产后出血产妇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宫腔纱布填塞术治疗,研究组产妇给予优质抢救综合配合治疗,对比两组产妇产后2 h、24 h出血量、满意度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产后2 h、24 h的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阴道分娩产后出血产妇实施优质抢救综合配合治疗效果突出,可降低产后出血量,提高产妇满意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欣母沛对产后出血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加深对产后出血的认识,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对181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引进强力宫缩药物——欣母沛的时间为分界,之前住院分娩的2 773例孕产妇中发生产后出血的94例孕产妇为A组;之后住院分娩的1 399例孕产妇中发生产后出血的87例孕产妇为B组。比较欣母沛对产后出血发生率、出血量、子宫切除率及产后出血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等的影响。结果:预防性应用欣母沛和积极、有效的抢救流程明显降低了产后出血患者的出血量及子宫切除率,并且对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平均住院日、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有积极作用。结论:产后出血由多种原因和多种危险因素导致;完善的分娩前准备及评估、欣母沛的预防性应用及完善的抢救流程明显降低了产后出血患者的出血量及子宫切除率,显著减少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保留生育能力和改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析产房助产士对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产科经阴道分娩出现产后出血的患者43例,对其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出患者产后出血的原因、时间等指标。结果:通过对两个时间段出现产后出血的观察比较,〈2h患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2-24h患者的发生率(P〈0.001);通过对患者产后出血的原因进行分析表明,因宫缩乏力而导致产后出血的比例为最大,其次依次为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通过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发现,患者的产检次数〈3次的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3次的患者(P〈0.01);患者初产的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经产的患者(P〈0.001)。结论:对产后出血原因的分析、护理,并有效的减少及预防因产后出血而致使产妇死亡的发生率,保障产妇的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是重中之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治疗方法,以降低产妇死亡率。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1年12月收治的产后出血产妇72例,分析产妇出血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产后子宫收缩乏力者除进行子宫按摩、止血处理方法外,给予静脉滴注缩宫素和抗生素等。对于出血量过大者立即输血、吸氧。本组72例中,行胎盘手法剥离6例,清宫术5例,全子宫切除术3例,软产道撕裂缝合2例,子宫内翻后复位2例。结果产后出血的原因:子宫方面的因素占61.11%,胎盘方面的因素占18.06%,软产道损伤8.33%,凝血功能障碍占6.94%,其他原因占5.56%。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产后出血原因复杂,及时准确识别产后出血危险因素,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止血措施,对病情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米索前列醇对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的形式分析本医院2013年9月至2014年3月这半年来49例足月且自然分娩的患者,将4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4人,实验组25人。实验组的患者在自然分娩后服用米索前列醇片,对照组患者在自然分娩后注射缩宫素,一次测定实验组和对照组产妇的出血量,第三产程时间[1],产后出血发生率及产妇血压等。结果:实验组的第三产程时间比对照组短,产后2h的出血量以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实验组均比对照组低,两组之间存在差异性,有可比性。讨论:米索前列醇能促进子宫的收缩,其作用比缩宫素强,服用米索前列醇能有效的缩短第三产程时间,减少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17.
蓝凤飞 《中国卫生产业》2012,(30):84+87-84,87
目的探讨宫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1年1月该院收治的67例产后出血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因宫缩乏力致产后出血的病例数为60例,占总出血数89.55%,是产后发生出血的最主要原因,其中正常阴道分娩有13例,占出血总数的21.67%,剖宫产分娩者47例,占出血总数78.33%;患者出血量在500~800mL者有39例,占65.00%,800~1000mL者14例,占23.33%,出血量≥1000mL者有7例,占11.67%。结论宫缩乏力导致的产后出血多发生于分娩后2h内,应积极处理第三产程,及时促进子宫收缩,以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以利于产妇的产后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发生原因及其影响因素、治疗及防治措施。方法对2 01 1年1月-2 01 3年1 2月本院66例分娩后出血产妇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后出血发生率1.65%,其中剖宫产39例,阴道分娩27例,剖宫产较阴道分娩更容易发生产后出血;剖宫产出血量较阴道分娩出血量显著增多。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最主要的原因。结论加强系统产前保健,识别产前高危因素,合理选择剖腹产术;积极控制并发症;正确处理产程等措施,积极防治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孕妇产后出血的原因,寻找最佳的急救措施。方法随机选取到我院进行治疗的产后出血患者100例,总结其出血原因以及出血量。结果本组100例中,子宫收缩障碍62例、产道损伤24例、胎盘因素导致出血12例、凝血功能障碍者2例;出血量500~1000mL者23例、1001~1500mL者41例、1501~2000mL者30例、2001~2500mL者6例。边远乡镇产后出血的患者居多,占产后出血的61%,其分娩地点包括县医院29例,占47.54%;乡卫生院20例,占32.79%;家中分娩12例,占19.67%。结论孕妇产后出血重在早期发现,且孕妇产后出血因素很多,医生应分析其出血原因,并对症处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以降低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及减少剖宫产产后出血量.方法:回顾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在安吉县妇幼保健院分娩的4 452例产妇,对其中93例产后出血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剖宫产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3.35%,阴道分娩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0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剖宫产产后出血原因主要为子宫收缩乏力(72.04%)、胎盘相关因素(23.66%)、子宫切口出血(4.30%).结论:①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比阴道分娩引起的产后出血发生率高,应降低剖宫产率,避免非医学指征剖宫产;②积极有效处理子宫收缩乏力、胎盘相关因素及子宫切口出血是降低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及减少剖宫产产后出血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