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脑梗死病人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含量和纤溶酶原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纤溶与凝血系统的平衡是保证血流通畅的重要条件,也是血栓性疾病的主要病理生理过程,许多研究资料表明,急性脑梗死病人体内存在纤溶与凝血活性异常。为探讨急性脑梗死病人体内血浆纤溶、凝血指标变化及临床意义,我们对5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进行了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含量和纤溶酶原活性的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与分组1.1.1观察组:5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48~72岁,平均60.2±10.12岁,病人均为2001年4月~2003年5月就诊于我院神经内科急诊的发病72h以内的病人,诊断符合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 相似文献
2.
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极高的严重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血管严重狭窄或闭塞,导致脑血流阻断而使脑组织发生缺血坏死和软化,常致肢体及脑部功能严重受损,并且随时间的延长呈进行性加重,最终致残或死亡,约占全部急性脑血管病的50%~60%[1]。本文旨在联合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D、FDP与CRP水平并探讨对急性脑梗死的辅助诊疗价值。 相似文献
3.
老年肺心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等纤溶指标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不同病理状态的血浆D-二聚体(D-D)等纤溶指标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42例急性加重期、8例恶化期及16例缓解期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组血浆D-D及其它纤溶指标分别进行测定。结果:血浆D-D水平在急性加重期患者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P<0.01);恶化期患者升高更为明显,其它纤溶指标在肺心病各组均下降;D-D及纤溶指标均与PCO2呈正相关;吸烟可降低纤溶活性。结论:血浆纤溶活性降低与老年肺心病患者的高凝状态及并发肺梗塞和DIC有关。肺心病患者应戒烟并提示临床考虑应用促纤溶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4.
5.
目的:动态观察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前后血浆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含量。方法:用ELISA对60例冠心病患者PCI术前、术后即刻和术后5天以及40例非手术对照组上述指标进行检测和比较;并进行门诊随访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术前tP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D-D、FD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CI术后即刻tPA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术后5天回升至术前水平,但仍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D-D、FDP含量术后即刻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术后5天下降至与术前无明显差异,但仍高于对照组(P<0.01)。门诊随访31例PCI术后疗效稳定患者tPA、D-D、FDP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CI可能造成冠心病患者血管内膜损伤而导致机体纤溶功能短期降低。 相似文献
6.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NPY水平变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观察脑梗死 (ACI)急性期血浆神经肽Y(NPY)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 5 0例急性脑梗死 (CI)患者血浆神经肽Y(NPY)浓度 ,并以 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结果 :ACI患者血浆中NPY含量为 431.0 3± 142 .0ng/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145 .1± 44 .1ng/L(P <0 .0 0 1)。结论 :检测结果表明 ,NPY作为一种具有强烈收缩血管的神经多肽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病机理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讨血液生物学标志物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诊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模型,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徐矿集团第一医院收治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NIHSS评分量表将其分为轻型组34例,中型组30例,中重型组24例,重型组32例,同时选取40例本院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所有入组... 相似文献
9.
10.
《微循环学杂志》2020,(2)
目的:分析冠心病(CHD)患者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比值(D/F)变化及与Gensini评分的关系。方法:177例CHD患者(CHD组),依据Gensini评分分为轻度组(Gensini评分<20分,n=93)和重度组(Gensini评分≥20分,n=84)。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对照组,n=130)。检测所有对象血浆D-D和FIB水平,并计算D/F。分析CHD患者血浆D-D、FIB和D/F水平变化及与Gensini评分的关系。结果:CHD组患者血浆D-D和FIB水平以及D/F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重度组CHD患者D-D和FIB水平及D/F比值均高于轻度组(P<0.05或0.01)。结论:血浆D-D、FIB和D/F水平升高与冠心病发生发展及疾病严重程度均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进展型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和全血组织因子促凝活性(TF-PCA)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94例经临床确诊的进展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n=47)和对照治疗组(n=47),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联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检测治疗前后DD、FIB及TF-PCA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进展型脑梗死患者DD、FIB明显增高,TF-PCA增强。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DD、FIB及TF-PCA较治疗前及对照治疗组治疗后均有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改善进展型脑梗死患者血液高凝状态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脑梗塞患者血高甘油三酯与纤溶系统异常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酶法 ,对 5 1例脑梗塞患者及 5 0例健康对照组血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 PA)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1(PAI 1)和甘油三酯 (TG)水平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 :血高TG、高PAI 1,与低t PA含量变化为脑梗塞患者异常变化特征 ,与正常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高甘油三酯通过改变纤溶活性是诱发脑梗塞疾病发生、发展的危险生物学因素 相似文献
13.
14.
本文对白血病患者血浆Fg、PLG、vWF、Fn、KPTT、PAGT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CGL、MM组Fg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分别为P〈0.001和P〈0.01。CGL、MM、vWF、PAGT显著升高,P〈0.001。而急性白血病(AL)PAGT明显降低,Fg明显升高,P〈0.01。两组之间PLG/Fn/KPTT变化不明显,(P〉0.05)。本文对上述变化和其临床意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严重危害中老年健康的常见病——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T2DM)常并发血栓性病变。主要由血管内皮细胞合成的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PAI-1)及主要由肝脏分泌于血浆中的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Thrombin Activatable Fibrinolysis Inhibitor,TAFI)都可能参与或促进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6.
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浆内皮素和凝血,纤溶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30例肺心病患者血浆内皮素(ET)、von Willebrand因子、抗凝血酶Ⅲ、纤维原蛋原(Fg)、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0和组织型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物(PAI)。并对部分重症病人进行动脉血气分析。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和缓解期,血浆ET水平明显增高,机制凝血-纤溶功能紊乱。部分重症病人ET与PaO2呈负相关(r=-0.561,P〈0.01)。提示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液呈高产状态,加重期 相似文献
17.
18.
IgA肾病患者纤溶酶原激活物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探讨IgA肾病患者纤溶酶原激活物(PA)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以纤维蛋白平板法检测108例IgA肾病及34例健康自愿者尿PA活性,同时以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了27例IgA肾病及6例正常人肾组织t-PA、u-PA抗原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结果:正常人肾组织t-PA偶见少量表达于肾小球毛细血管袢,u-PA则表达于所有节段的肾小管上皮细胞。IgA肾病肾组织t-PA阳性率及单个肾小球t-PA平均积分明显高于正常人。轻度增生的肾小球其t-PA阳性率明显增高,中度增生的肾小球t-PA阳性率明显高于轻度增生者,硬化的肾小球不表达t-PA。u-PA表达明显下调,尿PA活性下降。伴血肌酐升高、肾小管间质病变严重、肾小动脉病变较重或大量蛋白管型形成的患者尿PA活性下降更为明显。结论:IgA肾病早期肾组织t-PA表达增加,晚期下降。肾组织u-PA表达减少。蛋白管型的形成可能与尿PA活性下调有关。尿PA活性的检测有助于判断IgA肾病的病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不同严重程度糖尿病足患者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bg)水平及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方法:选取本院疮面修复科2012年4月~2013年3月107例糖尿病足患者为观察对象,按其严重程度分为0~2级(A组)、3~4级(B组)两组,另选体检健康者45例为对照(C组),检测以上对象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bg)水平及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并比较各组间各指标的差异。结果:B组血浆D-D、Fbg水平显著高于A组和C组;B组AT-Ⅲ活性显著低于A组,更低于C组。结论:血浆D-D、Fbg水平和AT-Ⅲ活性的联合检测对于判断糖尿病足患者体内高凝状况及监测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纤溶状态及血粘度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纤溶状态与血粘度的改变及意义。方法选择30例患者和33例正常人进行凝血因子Ⅷ相关抗原(vWF∶Ag)、抗凝血酶Ⅲ(AT-Ⅲ)含量、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物(PAI-1)的活性及血粘度的测定。结果患者组vWF∶Ag含量t-PA、PAI-1活性及血粘度测定结果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而AT-Ⅲ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液处于高凝与高粘状态 ,且诸因素相互作用 ,相互促进 ,对本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