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究头位难产的常见病因、类型、识别、分娩方式、预防及临床处理方法。减少母婴并发症,保证产妇及胎儿安全。方法对头位难产2009例的发生原因、处理方法及分娩方式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头位难产的发生率、影响因素、临床表现、分娩方式、妊娠及新生儿结局等,对头位难产的识别、预防及治疗方法进行总结。结果头位难产发病率为15.44%;头位难产中胎头位置异常占71.98%.继发性宫缩乏力占14.39%,产道异常占10.10%,原发性宫缩乏力占1.64%;头位难产中剖宫产率67.94%,32.06%的产妇经阴道分娩,剖宫产率较高;头位难产可出现产后大出血、切口裂伤、会阴伤口延伸裂伤、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Apgar评分低,甚至造成新生儿死亡等。结论头位难产的发病率高,胎头位置异常是发生头位难产的主要原因,通过妊娠期产前检查、产程中密切观察,尽早发现头位难产,及时处理,促使安全分娩,可降低剖宫产率,减少并发症,改善分娩结局。  相似文献   

2.
刘岚 《现代保健》2010,(28):46-47
目的探讨58例头位难产的临床诊治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8例头位难产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自然分娩的头位难产产妇出血量最少、新生儿Apgar评分最高,其次为阴道助产、剖宫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根据产妇头位难产的原因,选择相应的分娩方式,采取相应措施,对保护母婴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头位难产的识别方法与异常头位的处理措施.方法 选取34例头位难产病例,分析生产过程中的临床资料,总结头位异常的处理措施.结果 经过及时合理的处理,自然分娩21例,剖宫产8例,阴道助产分娩4例,新生儿窒息1例.结论 尽早发现难产征兆,及时的、正确的处理胎方位,纠正异常产力能够使分娩顺利进行,降低对胎儿与产妇的伤害,提升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头位难产的发生率、寻找造成头位难产的原因、头位难产的早期临床诊断和处理措施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月我院头位难产病例184例,分析造成头位难产的因素、临床特点和处理措施。结果:184例头位难产病例中因为胎头位置异常的比例最大,占头位难产总数的61.96%,是引起头位难产的主要原因。其次是头盆不称和产力异常,分别占头位难产总数的21.74%和11.96%。结论:头位难产的发生率较高,且主要由胎头位置异常所致,根据临床表现及早判断并根据产妇和胎儿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和分娩方式对保障母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头位难产的发病因素并提出有效的预防对策.方法 选取近年来入住我院的100例头位难产孕妇的病历资料,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结合病历对难产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总结性提出预防处理对策.结果 100例头位难产形成的原因中,持续性枕横位占47例,持续性枕后位占24例,两者合计共占总病例的71%,为形成难产的主要原因.其它原因比例依次为15例宫缩乏力,7例产道异常,胎头位置严重异常4例;巨大儿3例.结论 造成头位难产的因素复杂,其中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是造成头位难产不容忽视的俩个原因.针对这些原因,在临床实际中选择恰当的对策处理上诉问题,可以有效避免产妇及婴儿因头位难产而受到伤害,提高分娩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探讨头位难产的原因、临床特点及其处理方式,总结其临床处理经验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12月至2008年12月头位难产的产妇124例,分别对其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众多引起头位难产的因素中,以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比例最高,有90例,占72.6%,往下依次为宫缩乏力有17例,产道异常有13例,胎头位置严重异常有4例,各因素间比例对比有一定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采取剖宫产处理有28例,占22.6%,行阴道助产术96例,77.4%;经处理后,所有产妇皆顺利分娩,无1例孕产妇产后大出血、子宫切除发生,新生儿窒息2例,但无新生儿死亡案例。结论胎儿胎位异常是引起头位难产的主要原因,其次是宫缩乏力。因此,临床应结合产妇的临床表现、产检结果、B超检查结果等综合分析其头位难产原因,合理选择分娩方式,最大限度地保障母儿安全。  相似文献   

7.
肩难产在产科中作为分娩并发症比较少见,但是一旦出现此种症状就容易对产妇和新生儿造成重大的身体伤害,同时也会为产妇家庭造成莫大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1]。肩难产时过度牵拉胎儿头部容易导致婴儿窒息、臂丛神经损伤、锁骨骨折、颅内出血、产妇软产道裂伤和子宫破裂致产后出血等[2]。出现肩难产是产科严重的危险因素,因此应加强对肩难产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头位难产2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石秀丽  吴凤莲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5):3639-3640
胎方位异常是发生头位难产的主要原因,现分析我院256例头位难产产妇的临床资料,探讨头位难产的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高海拔地区头位难产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处理方法。方法对2008年1—12月发生头位难产189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难产原因:子宫收缩乏力占51.85%,胎头位置异常占35.44%,巨大胎儿占9.52%,产道异常占2.12%,精神因素占1.01%。结论头位难产时要及时分析难产原因,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根据产妇的身体状况和发生头位难产的原因等综合因素可选择经阴道分娩、产钳术、胎吸术、剖宫产等生产方式,保证母婴安全,将并发症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0.
刘益群 《药物与人》2014,(8):133-134
目的:探讨头位难产发生的原因及采取的分娩方式。方法:对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251例头位难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167例头位难产患者中持续性枕后位以及枕横位分别为43例和72例,占头位难产患者总数的68.9%,产道异常患者15例,巨大儿6例,精神心理因素4例。结论:在分娩过程中对产程进展以及胎头下降情况进行密切观察,有利于早期头位难产的发现,采取合适的分娩方式,有利于母婴危险因素的减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与难产的关系及处理,了解胎膜早破难产发生率升高的原因。方法:分析121例胎膜早破孕妇中发生难产的原因和类型,随机抽取同期无胎膜早破的健康孕妇121例作对照。结果:观察组121例胎膜早破孕妇发生难产79例,难产率发生率为65.29%,对照组121例孕妇中难产48例,难产发生率39.67%。结论:对胎膜早破孕妇应加强管理,严密观察,以减少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自然娩肩法对预防产科肩部难产及新生儿产伤的价值,以指导选择分娩方案。方法选择深圳市福田区妇幼保健院2013~2014年经阴道分娩的5 466例产妇为观察组,等待宫缩后行自然娩肩法助产;将该院2011~2012年经阴道分娩的5 771例产妇作为对照组,未予特殊处理。比较两组肩难产及新生儿产伤发生率、肩难产产妇产程及出生体重、自胎头娩出到胎儿前肩娩出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率、其他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产妇会阴Ⅲ度裂伤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出现肩难产5例,对照组肩难产22例;新生儿产伤:观察组3例,对照组18例;自胎头娩出到胎儿前肩娩出时间:观察组(77.3±10.5)s,对照组(90.5±11.5)s;产妇会阴Ⅲ度裂伤:观察组0例,对照组17例。上述各项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肩难产产妇产程及出生体重、其他新生儿并发症及入住NICU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等待宫缩后自然娩肩法助产能够有效预防肩难产及新生儿产伤,且不会增加新生儿窒息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吴芳卿  叶小姣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6):5697-5698
目的:研究产妇难产与胎膜早破的关系。方法:收集2005年4月~2010年11月该院妇产科收治的200例胎膜早破产妇和同期200例正常破膜产妇的胎头衔接、顺产、难产、胎位和母婴并发症等方面资料,并进行组间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胎膜早破的胎头未衔接例数较高(P<0.05)。胎膜早破组的难产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临床上胎膜早破与难产常互为因果,对于胎膜早破者,采取必要措施,减少产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叶顺举 《现代保健》2010,(25):40-41
目的 总结头位难产的诊断、处理和预防.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8月~2008年7月发生头位难产的178例病例,从发生原因、临床特点、分娩方式及对母儿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头位难产发生率为18.11%,胎头位置异常122例(68.54%),产力异常18例(10.11%),产道异常7例(3.93%),胎膜早破86例(48.31%),剖宫产123例(69.10%),胎头吸引术29例(16.29%),自然分娩26例(14.61%).结论 胎头位置异常是头位难产的主要原因,正确及时处理胎头与骨盆的位置关系是处理头位难产的关键,选择最佳分娩方式才能提高产科质量,保证分娩顺利和母儿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头位难产的临床特点及分娩方式。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该院住院分娩发生头位难产的孕妇252例与相同例数同期头位顺产的孕妇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两组产程情况,分娩方式,母儿结局。结果:两组头位分娩评分、潜伏期、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位难产组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胎儿窘迫发生等明显高于头位顺产组。结论:头位难产导致母婴并发症增加,及时处理并选择最佳分娩方式可减少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产妇行责任制助产护理,观察其分娩方式以及母婴结局。方法:择取本院于2015年1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产妇90例,按照随机双盲法,将产妇划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每组各45例。对参照组产妇行传统分娩护理,对观察组产妇行责任助产方式分娩,对比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以及母婴结局。结果:在分娩方式方面,观察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为91.11%,剖腹产率为8.89%;参照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为66.67%,剖腹产率为33.33%,对比两组数据,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具有明显性,即P<0.05;在母婴结局方面,观察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下肢疼痛麻木率、胎儿窘迫率以及新生儿窒息率与参照组产妇进行对比,相应数据组间优势显著,即P<0.05,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妇临床分娩过程中,对其行责任制助产护理,不仅可以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率,还能促使母婴结局实现良性发展,对于保证母婴生命安全与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临床实践普及应用。  相似文献   

17.
陈文 《现代保健》2010,(25):3-5
目的 探讨头位难产的产生原因、识别方法、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 本文通过对头位难产54例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而得出结论.结果 头位难产的发生率本文为18.82%.造成头位难产的主要原因为胎位异常,其中以持续性枕横位和持续性枕后位多见,密切观察产程进展和胎头下降,是早期发现头位难产的重要手段.结论 早识别头位难产,及时、正确处理是保证分娩顺利和母儿安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基层产科处理胎膜早破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将某医院住院的104例胎膜早破的病例作为观察组,并随机抽取该医院同期104例无胎膜早破的产妇作对照组,将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胎膜早破对比无胎膜早破的产妇发生难产率、需行阴道助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剖宫产率均升高。结论:胎膜早破在基层产科的正确、及时处理,从而降低孕产妇剖宫产率及难产率,对提高农村母婴保健服务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对头位异常产妇分娩知识认知及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80例头位异常产妇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PDCA循环管理,比较两组的分娩知识认知、分娩方式、母婴结局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分娩知识认知评分、阴道分娩率、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胎盘早剥、产后出血、子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利于提高头位异常产妇的分娩知识认知,改善母婴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巨大儿对分娩的影响及产前预测。方法选择2011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于该院分娩的巨大儿248例作为观察组,同期248例出生新生儿正常体质量儿组作为对照组,分析巨大儿对分娩方式和母婴并发症的影响。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为25.8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2.50%(P〈0.05);剖宫产率和产后出血率分别为66.13%、9.6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2.66%、2.02%(P〈0.05);巨大儿经阴道分娩发生会阴Ⅲ度撕裂、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产伤、肩难产率显著高于剖宫产(P〈0.05)。结论巨大儿是头位难产的主要原因之一,剖宫产率明显增加,产妇及围产儿并发症增加,因此产前预测巨大儿,选择合理分娩方式,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可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优生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