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杨上善的《黄帝内经太素》(以下简称《太素》)一书是现存最早分类研究《黄帝内经》的书籍,也是现存最早注释《黄帝内经》的书籍。《黄帝内经》一书的出现,奠定了中医基础理论的基石。研究《太素》的医学思想不仅有助于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而且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中医基础理论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2.
三经将通行本《素问》与日本仁和寺卷子本《太素》逐篇逐句对照核实,并在吸取龙伯坚、小曾户洋等先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整理成《(素问)(太素)正文对照表》。《素问》《太素》正文对照表说明一、凡《太素》所栽《素问》某篇全文者,在“素问·内容”栏内出“全文”两字,如《四气调神大论》、《生气通天论》;所载基本全者,在“素问·内容”栏内出“基本全”三字,并在“备注”栏 相似文献
3.
《素问》《太素》正文对照考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龙伯坚、小曾户洋先生论著中所载《素问》与《太素》正文对照部分存在的差错加以考订补正。通过逐篇逐句对照核实通行本《素问》与日本仁和寺卷子本《太素》,并在吸取龙伯坚、小曾户洋等先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整理成《〈素问〉〈太素〉正文对照表》。 相似文献
4.
日本仁和寺卷子抄本《太素》卷二《寿限》有:“二七天癸至,任脉通,伏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又:“七七,任脉虚,伏冲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其中的“伏冲脉盛”、“伏冲衰少”,王冰次注本《素问·上古天真论》作“太冲脉盛”、“太冲脉衰”。林亿《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注本及《太素》、《甲乙经》俱作‘伏冲’。”林亿校语与日本仁和寺卷子本《太素》正合。“伏冲脉”与“太冲脉”是否为一脉,《太素》为何作“伏冲脉”?历来说法不一。笔者试予以探析,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5.
6.
通过对古代文献及<太素>内容考证阐述了杨上善的确切生活年代及其讹传,并对<太素>底本在中日两国流传情况及现传版本进行了简要概括. 相似文献
7.
黄陂萧延平校正刊行的《黄帝内经太素》(即兰陵堂本),以其校勘详审,历来被学术界推为善本,然亦不无瘕疵。笔者曾据日本东洋医学研究会影印的仁和寺本《黄帝内经太素》(以下简称仁和寺本)对兰陵堂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年影印本)校读一过,得异文6000余例,其中误、脱、衍、倒及改字不当者600余例。兹略加整理,归纳其误录例十四,兹举证条陈于下。一、不明俗字误录例例1:卷十五《色脉诊》“得之疾使四支汗出当风”下注:“脾主四支,急促用力,四支汗出,受风所致。”按:“促”,仁和寺本作“没”,即“役”。《说文… 相似文献
8.
9.
10.
11.
12.
就历代关于“因于寒,欲如运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一段文字的释义做了总结.同时提出不同观点。 相似文献
13.
14.
《黄帝内经太素补注》刊行于民国24年,铅印活字版,余生印刷社印。沔阳刘震鋆校订,孝感杨明济补注。 《黄帝内经太素》为隋唐之际杨上善所著,是《黄帝内经》早期类编注本,共三十卷。据李濂《医史》及《古今医统大全》之说,杨上善为隋大业太医侍御,而《太素》每卷卷端均 相似文献
15.
16.
对《黄帝内经太素》中的通别词语进行考释,辨释其通与别,对准确理解医理及相关文献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7.
18.
近读学苑出版社2006年3月出版的钱超尘先生等校正日本仁和寺原钞古卷子本《黄帝内经太素新校正》(以下皆称《校正》),获益良多,尤其书中俗体字甚夥,并皆释之,给读者以方便,扩大了文字视域的知识,然书中亦感有几点可商之处,特写出以就正于钱超尘先生。 相似文献
19.